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专权晋国的赵盾为什么归还赵氏一族嫡位,放弃自己一支的权利

专权晋国的赵盾为什么归还赵氏一族嫡位,放弃自己一支的权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黎承龙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6 20:27:53

前607年,晋灵公与正卿赵盾的关系越来越恶劣,终于晋灵公准备在宴会上杀死赵盾,但是却被赵盾逃过一劫。赵盾于是准备逃亡其他国家,但是还未出晋国国境,赵盾侧室赵穿就杀死了晋灵公,随后赵盾便被迎回国都继续执掌国政。

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写下了“赵盾弑其君”之语,给出的理由是“您是正卿,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不惩罚凶手,弑君的人不是您还是谁?”赵盾不禁感慨“哎呀!《诗》说:‘因为我的怀恋,给自己带来了忧戚。’恐怕就是说的我了。”赵盾只是感慨了一声,便接受了自己弑君的恶名。

虽然承担了弑君的恶名,但是赵盾的地位并没有受到挑战,并于同年派遣赵穿去成周迎接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

当年在晋献公时期,发生骊姬之乱,再这场动乱当中晋献公确立了两个原则一废除公族(一般由公族担任)这个官职,即断绝了公族的求官之路;二是不蓄群公子,即将除太子以外的公子送往其他国家。

这两个政策一直被执行,晋成公居住在成周就是因为第二个原因。所以这就导致了刚刚继位的晋成公在晋国没什么势力,为了拉拢晋国的诸卿大夫,晋成公决定废除第一个原则,重新任命公族大夫等公族官职。但是这些公族官职却并没有由公族担任,而是由诸卿大夫的嫡子、庶子们担任。

作为赵氏家族的族长,赵盾无疑是赵氏的嫡系一脉,但是赵盾却请求让赵括担任由嫡子出任的公族大夫一职,这一举动宣示赵盾放弃自己一系嫡系的地位,而转让给赵括一支。

赵盾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由于赵姬是夫人,所以赵姬的三个儿子才是赵衰的嫡子,而赵盾虽然是长子,但是赵盾母亲只是赵衰的妾室,所以赵盾其实并没继承赵氏资格。

但是赵姬觉得赵盾十分贤能,所以赵姬请求赵衰让赵盾为嫡子,使自己的三个儿子居赵盾之下。

于是在赵姬的谦让之下,赵盾就成了赵氏的嫡子,并在赵衰死后,继承其地位与政治遗产,一举成为执掌晋国国政的正卿。

而与此同时赵姬的三个儿子命运并没有赵盾那么好的运气,虽然赵盾专权晋国,但是他的三个弟弟却在赵盾执掌晋国时几乎没有任何存在记录,而且他们的仕宦之路也是大为波折,即使到了晋景公三年,赵姬三子依然没有一人出任为卿。

两相对比之下,赵姬三子对赵盾的怨恨之心自然也算是平常之事。

所以可能是为了缓和赵氏家族内部的矛盾,赵盾才做出如此让嫡的举动。

当然除了缓和家族矛盾这个理由之外,还有就是弑君的问题。此时的晋国的国君的军权相较于卿权而言,还是比较强势的。赵盾可能是害怕这个未来国君的清算,才做出了让嫡的举动。

赵括的母亲赵姬是晋文公的女儿,也就是现任国君晋成公的姐妹,也就说晋成公是赵括的舅舅。

凭借这样的血缘的关系,让赵括担任赵氏的族长,到时候即使清算赵盾的弑君问题,也不至于连累整个赵氏家族。

所以为了缓和家族矛盾以及家族的存续的问题,赵盾做出了还嫡的举动。

但是赵盾还嫡的举动其实依旧存在极大的问题,不仅没有缓和家族矛盾,反而因此之后矛盾愈加突出,最终成为了赵氏下宫之难的原因。

标签: 赵盾

更多文章

  • 「春秋故事」秦康公——在位后与晋为敌,只因赵盾出尔反尔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赵盾

    一代西戎霸主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秦穆公一生除了征讨西戎以外,就是和晋国由世代友好转为世仇。碰巧的是,秦穆公去世的那一年,晋国的国君晋襄公也去世了。秦晋两国的交锋传到了下一代的手中,此时,继承秦国国君之位的是秦穆公的儿子嬴瑩(ying,一声),是为秦康公;而此时掌管晋国的大权的则是一代权臣赵盾。秦康公

  • 「春秋故事」赵氏第二代家主赵盾-权倾朝野二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新计划哦标签:赵盾

    在晋献公时期,因为骊姬之乱,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逃到了娘家翟国。当时赵衰陪着重耳一起逃亡,可谓是生死之交的朋友。重耳先在娘家翟国生活了十二年,其间翟国国君在战争中得到两个女子,便把年少的赐给了重耳,年长的赐给了赵衰。后来赵衰的这位夫人为赵衰生了一名孩子,名叫赵盾,即赵宣子。赵盾可以说是一名根正

  • 晋灵公两次欲杀大臣赵盾,两次均被家厨搭救,皆因赵盾一饭之恩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赵盾

    晋国王室成员争权夺位,使得国内的局势一直不稳定,百姓们都非常希望由德高望重的国君来掌控国家,晋襄公去世之后,太子夷皋年龄偏小,很多人都不想让他当国君,大臣赵盾提议说:“还是立襄公的弟弟雍比较合适,他性格善良而且年长,先君襄公也很喜欢他,而且他与秦王的关系非常好,对于国家的稳定,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 「春秋故事」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弑杀晋灵公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赵盾

    晋襄公去世后,年幼的太子夷皋只有不到三岁。晋国当时的权臣赵盾便想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国君,但公子雍远在秦国,于是赵盾便派先蔑、士会二人去迎回公子雍。然而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可不是一个懦弱的母亲,她每天抱着孩子去朝堂上与赵盾理论:“先君生前对你委以重任,临终前又留下遗嘱要你立太子夷皋。如今先君的骨肉还

  • 山西历史名人 (补)五十四 赵盾

    历史人物编辑:小叻影视标签:赵盾

    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赵氏始祖是大禹时期的伯益,到商朝末期,伯益有后人飞廉,飞廉有二子,分别名叫恶来、季胜,恶来是秦国始封君秦非子的五世祖,而季

  • 从赵盾弑君案的记录,看中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赵盾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的记录,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专门记录各类历史事件的史官,而且这种史官大多都是家族时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传承,例如司马迁家族就长期担任史官的工作,正是有了这种传承,才让我国历史的记录非常丰富。记录历史我们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要真实,文天祥就曾经在《正气歌》中提到过中国秉笔直书

  • 《左传》故事:背锅的赵盾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赵盾

    荒唐晋灵一国国君,不管国家再强盛,都必须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虽然让国君和普通民众过同样的日子有点过分,但是至少不能比普通人过得好太多,否则就是奢侈。毕竟国君什么都不产出,过得比普通人好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晋灵公的国君做得不是很好,不体恤民众,重敛赋税,用来给宫墙涂涂画画。还喜欢在临近大路的高台上,用

  • CBA复制古典三大笑料,闭门造车、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真有料!

    历史人物编辑:欢清的爱情标签:东施

    CBA效仿NBA的洋为中用,结果却复制了中国古典三大笑料!闭门造车、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真有料!闭门造车难合辙!为了增强身体的对抗,篮协一度推崇防守上强度——于是间,亡式缠绕、搂抱式贴身、摔跤式防守,成了最时尚的战术!结果,赛场上的纠纷层出不穷,暴力动作屡见不鲜,裁判很难掌握尺度而被教练破口大骂其黑

  • 东施效颦:赫鲁晓夫令苏联错失诸多良机的背后,有哪些必然因素?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东施

    引言“我们曾把你们打上月球,但你们却在烹调香肠上击败我们。”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就是重新塑造了世界格局。冷战时期是20世纪最为精彩也充斥着最多尔虞我诈的博弈时代,在苏联阵营里,斯大林去世之后,冷战中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接替了斯大林的权柄,这个人就是赫鲁晓夫。

  • 秦刚外长的臂力,布林肯模仿不来,东施效颦,只会闹出更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孤烟暮蝉标签:东施

    眼看着中方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的和好,美国实在是坐不住了,趁着俄乌冲突的空隙,布林肯拉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外长,也想要上演一出斡旋阿亚两国握手言和的戏码。只不过,中国的成功,不是谁都能随便复刻的。日前,有消息传出,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组织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外长在美国开启了为期四天的一系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