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千多年的重锅——烽火戏诸侯,褒姒该背吗?

两千多年的重锅——烽火戏诸侯,褒姒该背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何露瑶 访问量:4803 更新时间:2024/1/3 15:42:07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呢?《史记》是这样描述的:“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数次举烽传警;又任用奸臣为卿,主政国事,民怨四起;废黜太子和王后;申侯大怒(也就是申后的父亲,申国之君),联合缯国,与西夷犬戎部落攻打幽王,这时候幽王自然是又一次烽火求救,但诸侯自然是不会再来的(以为我们的幽王又在博美人一笑);最后自然就是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而去,西周也就灭亡了。

也藉由此记述,世人也都将西周亡国归咎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宠姬褒姒的大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2012年的时候,清华大学在整理其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之时,却发现竹简内容与《史记》相悖(而按照成书年限我们自然就更取信于此简)。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清华简·系年》

这就表明周幽王是主动讨伐申国,而申侯联络犬戎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显然烽火戏诸侯的说法就显得站不住脚了。

而有关褒姒最早的记载来自诗经,只有八个字: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而后来《吕氏春秋》记载没有说烽火此事而是说周幽王击鼓招来诸侯,同时代最可靠的史书都没有提及西周时期烽火广泛用于军事。这自然也就是烽火的疑点之处。

而且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推敲:携王干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左传》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服)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子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侯)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这也就可以说明当时周幽王死前就已经存在二王并立的情况。平王东迁是前738年,而根据记载晋文侯杀周携惠王是在前750年,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出来了一段空荡期,而这段空荡期里实际主导政局的应该是那些史书上写得兢兢业业的诸侯们。还有一点就是,申后的儿子叫宜臼(也就是周平王),褒姒的孩子叫伯服。而当时的人们起名非常有特点,嫡长子为伯,庶长子为孟。也就是说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嫡长子,而申候所生的平王应该是庶出子。褒姒很有可能同申后入宫时间不会距离太短,甚至有可能褒姒才是周幽王的原配,而在宫廷储位斗争中,申后的儿子跑回了申国(也就是他的外公家,寻求了他的支持)自立,幽王派兵讨伐申国,申国便伙同犬戎杀了幽王,灭掉西周。

后面则是长达十多年西周内乱,以幽王弟弟携惠王和儿子平王分为两派,坐山观虎斗的诸侯出面收拾局面,诸侯背弃并杀掉了原本正统的携惠王(“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与虢”),选择了谋逆的平王(因为其位来之不正,庶出,更有弑父之名,为人不耻,更枉谈威信,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便于控制,已经被架空权利),同时借机胁迫平王东迁,而原本西周时期强盛的虢国和申国这样的诸侯也连同周势力一同被坐收渔利的秦,晋,郑这些国家给绞杀。遂成春秋之霸局。

以上推测并非史实,没有实物证据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所谓的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博褒姒一笑,而导致西周灭亡,应该是假的。

也就是说几千年来的这口重锅,早就该丢弃了。

标签: 褒姒

更多文章

  • 撕锦帛取乐、戏诸侯的红颜祸水褒姒,西周灭亡都怪她?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褒姒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胡曾《咏史诗·褒城》很多人都听过“烽火戏诸侯”这个荒唐的故事,在司马迁的笔下,周幽王昏庸无度,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而作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自然为其背上了红颜祸水的骂名。那么在周幽王失去了各诸侯们的帮助,因无力抵抗外族

  • 褒姒:灭周的祸害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褒姒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周末年的著名妖姬褒姒,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提到褒姒,大家脑海中似乎自动便将她和“烽火戏诸侯”以及西周的灭亡挂钩了。那么褒姒真的是灭周的祸害吗,还是她也只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呢?表面上看,褒姒灭周似乎成为了历史上的公论了,先是在《诗经·小雅·正月》这首著名

  • 揭秘:四大美女选择标准,为何西施居首,妲己褒姒未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褒姒

    历史的长河在前进的过程中大浪淘沙,但是最后为什么就淘出来了四位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真的是因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而从历史的长河中作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被淘出来的吗?这四大美女在选择和评判时有哪些标准或者是依据呢?西施为何能够能够成为四大美女之首,历史中曾经倾倒一个国家的妲己和褒姒

  • “红颜祸水”褒姒不姓褒?若没为她烽火戏诸侯,西周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褒姒

    古代的烽火的可视距离其实并不远,之所以能够起到示警作用,是因为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连续点燃烽火传递消息。可即便如此,真正能够对烽火作出及时反应的恐怕也只有周王畿附近的驻军或者邻近诸侯。周幽王点燃烽火让那么多路诸侯同时前来勤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所谓烽火戏诸侯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既然没有烽火戏诸侯,

  • 褒姒为什么不会笑?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让褒姒笑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褒姒

    褒姒,为幽王后也。说完了这么多男性名人,我们今天也来说一位女性,她就是褒姒。褒姒并不是幽王的第一任王后,而是第二任。幽王继位之时,他的第一任妻子就被立为了王后,而申后所生的儿子宜臼被立为了太子。后来幽王得到了褒姒,心中十分开心,对于褒姒也是十分的宠爱,褒姒也给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伯服。为了让褒姒

  • “烽火戏诸侯”褒姒是祸国殃民的“妖精”?褒姒: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褒姒

    烽火戏诸侯”褒姒是祸国殃民的“妖精”?褒姒:这个锅我不背“其实,最不顾一切的爱情莫过于烽火戏诸侯。”拱手河山只为博你一笑,周幽王与褒姒,大概就是爱情最刻骨铭心的模样。然而,这段被传唱已久的爱情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竹书纪年》里是没有记录的,司马迁也只是将这段以讹传讹的故事记入《史记》当中。中国古代

  • 褒姒拥有绝世姿容,西周王朝灭亡真是因为褒姒引起的?其实并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褒姒

    自古以来都说红颜祸水,大家对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应该不陌生,要说她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其实有点冤枉她了。褒姒,西周末年人,老家是现在的陕西省汉中,说到她入宫受宠的来历,有几个版本的说法,但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和妲己有点相似,据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是举兵征伐襃国,这个襃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

  • 封神演义:姬昌大殿之上火烧兰盈,看到兰盈的变化后姜子牙心安了

    历史人物编辑:舞动的音符标签:姬昌

    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中,剧中狐妖子虚第一次见到妲己就迷恋上妲己甜美的灵魂,在慢慢的接近中渐渐为妲己着迷,后来妲己不惜以自己的鲜血为代价,救活了命悬一线的子虚。因此子虚与妲己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除去刚开始两人交换灵魂得契约之外,狐妖子虚对妲己的感情逐渐转化为男女之捡的爱慕。最新剧集中,杨戬小娥奉命

  • 封神中纣王都被封为天喜星,姬昌为何没被封神?其实比封神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姬昌

    难道就像彩云仙子一样?当初明明说有一点灵魂去了那封神台,可最后却没有被封神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彩云仙毕竟也只是昙花一现,可姬昌在开始的戏份可是很重的,在整个封神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他的支持,也就不会伐纣,所以说,最后忘记封神是不可能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姬昌个人而言,根本无

  • 诗经中的关雎,是周文王姬昌的爱情故事,也和周人的兴起紧密相关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姬昌

    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周王朝的兴起的最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易经》或者《周易》演绎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山辟祖的重要地位。他的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和《诗经》休戚相关,《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就是描述的他的爱情故事,但却鲜为人知,如今穷根探源,真的别有一番风味。姬昌(剧照)据说姬昌出生之际,一只火红色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