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撕锦帛取乐、戏诸侯的红颜祸水褒姒,西周灭亡都怪她?

撕锦帛取乐、戏诸侯的红颜祸水褒姒,西周灭亡都怪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城 访问量:175 更新时间:2024/1/3 15:57:38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胡曾《咏史诗·褒城》

很多人都听过“烽火戏诸侯”这个荒唐的故事,在司马迁的笔下,周幽昏庸无度,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而作为周幽王的宠妃,褒姒自然为其背上了红颜祸水的骂名。

那么在周幽王失去了各诸侯们的帮助,因无力抵抗外族进犯而灭国后,美艳的褒姒的结局如何呢?

褒姒的出生带着十分传奇的色彩,相传她是褒国两条神龙的唾液所化,她的母亲没有成婚却怀孕生下了她,万分惊恐之下,出生不久的褒姒被自己的母亲抛弃。

襁褓之中的褒姒啼哭不止,一对路过的夫妻觉得她可怜,便好心收养了她。这对夫妻在褒国做小生意,在他们的宠爱下,褒姒也算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褒姒出落得越发楚楚动人,成了褒国公认的美人,原本以为可以寻得一户好人家,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可一次战争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带兵征伐褒国,褒国实力微弱,无法与之抗衡,于是选择了投降。在战争中,除了金银财宝,最好的乞降礼物就是美人。没有任何意外,褒姒被褒国当作赔罪的礼物,送到了周幽王的宫殿中。

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如此,更何况本就多情好色的周幽王?见到褒姒的第一眼,周幽王就被她的美丽惊艳,为其神魂颠倒。然而,被当作礼物送给周幽王的褒姒,或许是对自己坎坷的身世感到怨愤,所以尽管身处豪华的皇宫,备受宠爱,她却是个“冰美人”,每天不苟言笑,郁郁寡欢。

为了能让褒姒开心,周幽王做了许多努力。他废了原本的皇后,立褒姒为皇后,还废了太子宜臼,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在西周种姓制度是十分严格的,立太子应当是选择长子,可为了褒姒,周幽王丝毫没有将祖先立下的制度放在眼里。

他听闻褒姒喜欢听锦帛撕裂的声音,于是采购了大批珍贵的锦帛送入宫中,只是为了让褒姒撕玩取乐。不仅如此,他还给褒姒赏赐了许多珍宝,每日不问国事,陪伴在她身边。可面对如此隆宠和荣耀,褒姒却丝毫不为所动,很少对周幽王展露笑颜。

或许是“得不到的最珍贵”,也可能是周幽王真的爱褒姒,面对郁郁寡欢的褒姒,周幽王想尽一切办法哄她开心,甚至发出重赏:谁能诱褒姒一笑,赏以千金。由此可以看出,周幽王确实是个不合格的君主,而这一切,也为日后西周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面对千金奖赏的诱惑,善于迎合奉承的虢国石父献出了“烽火戏诸侯”的奇计。烽火相关国家的军政大事,周幽王听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拍手叫好。于是在某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同游骊山时,命令士兵点燃了烽火并擂鼓报警。

诸侯们在看到烽火后以为敌军来袭,纷纷骑马带兵赶来,当看到并无战事时又原路返回。褒姒看着这些军队匆匆赶来,又有些愤怒地离开,觉得甚是有趣,不由唇而笑,周幽王见此大喜,重赏了虢国石父。

可周幽王没想到,自己这次“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一笑的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整个西周作为代价。他这次的行为失去了诸侯们对他的信任,而失去了诸侯们的帮助,西周破国也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正如《史记》所写:“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知。”

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废了太子宜臼,宜臼对此怀恨在心,投奔了自己的外公申侯。申侯见此情景,和宜臼一起联合外族犬戎,攻进了周幽王居住的镐京。面对外族入侵,周幽王才意识到自己“玩脱了”,急忙命人点燃烽火,可这次诸侯们都认为周幽王在戏弄自己,没有一个人出兵救援。

没有了诸侯们军队的威胁,犬戎十分轻易地就破了镐京。周幽王的统治本就腐败不堪,身边没有一位忠臣为其谋划后路,所以当敌军来袭时,虽然是最高的统治者,周幽王和太子伯服却没有任何退路,首先被犬戎被杀。

关于褒姒的结局,有人说她被犬戎作为战利品掳走,送给军队的士兵们玩弄享乐,褒姒不堪折辱,在犬戎撤退后选择自我了结;也有人说在周幽王被杀后,褒姒心如死灰,选择了殉国。然而不论是哪一种结局,褒姒都未得善终,这或许也是她自尝恶果,为“烽火戏诸侯”付出了代价。

很多人在提起“烽火戏诸侯”时,都会唾骂褒姒是红颜祸水,甚至有人把西周的灭亡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她的身上。其实西周的灭亡早有预兆,大厦崩塌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周幽王昏庸残暴,每日沉迷声色,从未真正关心过国家大事和百姓生计。

在周幽王的领导下,西周民怨沸腾,国力也逐渐衰弱。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博得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确实是因褒姒而起,但周幽王才是整个事件的操纵者,说西周是因为褒姒而亡,确实是有些冤枉她了。

纵观每个朝代的发展,结局都是由兴盛走向衰落,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转动的齿轮,一起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西周的灭亡是时代更迭,历史发展的规律,就算没有褒姒,没有烽火戏诸侯,其灭亡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褒姒一生坎坷,幼时被弃,长大后被当作礼物送给强国,她的一生都被人操控,虽然后来备受宠爱,但她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西周灭亡后,褒姒的结局不论是殉国还是不堪折辱选择自杀,都是她的选择,这是不幸,也是解脱。

千年之后,当人们再说起褒姒的故事,觉得荒唐之余,或许也会心生怜惜,叹一句红颜薄命,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命运注定的,果真半点不由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褒姒

更多文章

  • 褒姒:灭周的祸害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褒姒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周末年的著名妖姬褒姒,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提到褒姒,大家脑海中似乎自动便将她和“烽火戏诸侯”以及西周的灭亡挂钩了。那么褒姒真的是灭周的祸害吗,还是她也只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呢?表面上看,褒姒灭周似乎成为了历史上的公论了,先是在《诗经·小雅·正月》这首著名

  • 揭秘:四大美女选择标准,为何西施居首,妲己褒姒未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褒姒

    历史的长河在前进的过程中大浪淘沙,但是最后为什么就淘出来了四位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真的是因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而从历史的长河中作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被淘出来的吗?这四大美女在选择和评判时有哪些标准或者是依据呢?西施为何能够能够成为四大美女之首,历史中曾经倾倒一个国家的妲己和褒姒

  • “红颜祸水”褒姒不姓褒?若没为她烽火戏诸侯,西周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褒姒

    古代的烽火的可视距离其实并不远,之所以能够起到示警作用,是因为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连续点燃烽火传递消息。可即便如此,真正能够对烽火作出及时反应的恐怕也只有周王畿附近的驻军或者邻近诸侯。周幽王点燃烽火让那么多路诸侯同时前来勤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所谓烽火戏诸侯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既然没有烽火戏诸侯,

  • 褒姒为什么不会笑?有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法让褒姒笑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褒姒

    褒姒,为幽王后也。说完了这么多男性名人,我们今天也来说一位女性,她就是褒姒。褒姒并不是幽王的第一任王后,而是第二任。幽王继位之时,他的第一任妻子就被立为了王后,而申后所生的儿子宜臼被立为了太子。后来幽王得到了褒姒,心中十分开心,对于褒姒也是十分的宠爱,褒姒也给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伯服。为了让褒姒

  • “烽火戏诸侯”褒姒是祸国殃民的“妖精”?褒姒: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褒姒

    烽火戏诸侯”褒姒是祸国殃民的“妖精”?褒姒:这个锅我不背“其实,最不顾一切的爱情莫过于烽火戏诸侯。”拱手河山只为博你一笑,周幽王与褒姒,大概就是爱情最刻骨铭心的模样。然而,这段被传唱已久的爱情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竹书纪年》里是没有记录的,司马迁也只是将这段以讹传讹的故事记入《史记》当中。中国古代

  • 褒姒拥有绝世姿容,西周王朝灭亡真是因为褒姒引起的?其实并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褒姒

    自古以来都说红颜祸水,大家对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应该不陌生,要说她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其实有点冤枉她了。褒姒,西周末年人,老家是现在的陕西省汉中,说到她入宫受宠的来历,有几个版本的说法,但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和妲己有点相似,据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是举兵征伐襃国,这个襃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

  • 封神演义:姬昌大殿之上火烧兰盈,看到兰盈的变化后姜子牙心安了

    历史人物编辑:舞动的音符标签:姬昌

    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中,剧中狐妖子虚第一次见到妲己就迷恋上妲己甜美的灵魂,在慢慢的接近中渐渐为妲己着迷,后来妲己不惜以自己的鲜血为代价,救活了命悬一线的子虚。因此子虚与妲己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除去刚开始两人交换灵魂得契约之外,狐妖子虚对妲己的感情逐渐转化为男女之捡的爱慕。最新剧集中,杨戬小娥奉命

  • 封神中纣王都被封为天喜星,姬昌为何没被封神?其实比封神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姬昌

    难道就像彩云仙子一样?当初明明说有一点灵魂去了那封神台,可最后却没有被封神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彩云仙毕竟也只是昙花一现,可姬昌在开始的戏份可是很重的,在整个封神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他的支持,也就不会伐纣,所以说,最后忘记封神是不可能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姬昌个人而言,根本无

  • 诗经中的关雎,是周文王姬昌的爱情故事,也和周人的兴起紧密相关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姬昌

    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周王朝的兴起的最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易经》或者《周易》演绎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山辟祖的重要地位。他的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和《诗经》休戚相关,《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就是描述的他的爱情故事,但却鲜为人知,如今穷根探源,真的别有一番风味。姬昌(剧照)据说姬昌出生之际,一只火红色的大

  • 历史上除了姬昌吃过儿子的肉以外,这位名将也吃过,后代还是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姬昌

    父母与子女,是最直接、最亲近的血缘关系,所以,自古就有虎毒不食子的名言。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古代历史上,也有父亲被迫吃下亲儿子的肉。最有名的要数商朝末年的西伯侯姬昌与他的儿子伯邑考了,商纣王为考验姬昌,就把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给杀了,做成肉饼给姬昌吃,姬昌因为吃了儿子的肉,所以才被商纣王放会了西岐。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