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商纣王不派遣军队东征,是否还有灭亡一事十五万大军最后在哪

如果商纣王不派遣军队东征,是否还有灭亡一事十五万大军最后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4/1/19 9:45:52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率领各诸侯联军攻入朝哥,一举灭亡了商朝,开始了周朝统治。只是,我们了解到的历史介绍中,商纣王并未组织起有效的军队反击,相反只是组织了一些奴隶组成简单的抵抗力量,最终不敌武王力量,最终灭亡。我们好奇的是,作为实力强大的商朝,它自身的军队又是怎样的配置,怎么可能在敌人攻入都城时还未出现。

我们经常把商朝灭亡的原因归因于纣王的残暴统治与荒淫无度,最后导致让简单组织起来的奴隶军团全面倒戈,帮助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甚至有些神话故事中说是周武王有神仙相助,纣王的无度统治惹怒了众神,最终降下灾难。其实,在商朝灭亡之前,其实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拥有十五万人数的王室军队,只是,在商朝灭亡的时候它为何没有出现。

当时的商朝末年,纣王曾经派遣自己的儿子攸侯喜东征,也就是当时的东夷生活的地带,希望扩大自己的统治,而当时的东夷也就是现在的江淮一带,按照当时的商代都城在河南西部地区的说法,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可不是几日就可以赶到的。我们必然相信,攸侯喜听到武王起兵的消息一定会率领军队回来勤王,并且是全力加速,但是,纵观史书,却很少有这一方面的记载,关于它的史书也是少之又少,而且东征的大军是否有十五万还是个未知,既然没有勤王成功,这些人最后又都去了哪里。

根据现在发掘出的一些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攸侯喜率领十万军队东征,之后又收拢了五万的俘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五万大军,但是,试想一下,一路东征必然少不了人员伤亡和对当地水土不服而牺牲的人群,人数必然有大量的衰减。即使当时的攸侯喜率领军队回朝,但是军队的结构复杂,人员心思也是各有差异,自然勤王的效果不会有多么明显,并且在史书里面并没有关于与这一批军队的正面冲突,那么这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到底最后去了哪里。

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当时的十五万军队东渡太平洋,也就是我们说的“殷人东渡”。最后到达了南美洲,成了现在印第安人的祖先。其次就是所谓的宋国说,十五万军队,在宋公微子封地转军为民,过起了百姓的生活。还有就是朝鲜说,在这些人东征的路上,归顺了箕子,从此生长在了朝鲜地区,成为了之后高丽人的祖先。最后就是洛阳说,当时的大军赶回洛阳附近,王朝已经灭亡,也就就地解散,但是没有生产资料,就以经营商业为主,成了最早的“商人”。

当然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都有很大的不现实性,毕竟中国早期的人种不可能成为世界各地区的祖先。其实由我们推敲来看的话,当时的东征归来的大军,就没有成了人家的祖先,也没有东渡逃避,而是一种就地解散的状态,寻找各自生活的地区,开始自己在周朝统治下的生活,也就是说这十五万大军是自然而然的消亡,并非是有其他因素。

为何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并未有专门的史书记载,一个可能就是之后时代的秦始皇大规模的焚书坑儒,烧毁了一定的历史记载,让我们今天的了解是少而又少。并且在周朝建立的早期,并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要知道古人很少有专门记载历史的传统,尤其是刚从西部地区入主中原的周朝,也就对这一批人的归处成了一个神秘的定义。

其实,即使这十五万军队与武王率领的联军来个正面抵抗,也并非会有奇迹出现,毕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商朝的灭亡已经成了大势所趋,只是这次东征给了它一个完美的契机。

标签: 商纣王

更多文章

  • 被后世抹黑的商纣王,真实的商纣王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商纣王

    武王伐纣,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封神榜》中,就是以这件事情为主线,大肆宣传姬发的事迹,指责纣王的昏庸无度。但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商纣王是不是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关于这一问题,就让我们来看看,商纣王的性格吧。商纣王原名帝新,是商王朝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期众说纷纭,但他的历史贡献一直是个谜。首先来说说

  • 商纣王的儿子并未死于武王伐纣,在父亲死后他曾统率遗民力图复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商纣王

    我国民间百姓对商周大战历史的了解多是来自于明朝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人民认知当时的历史情况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力。小说以武王伐纣的战争为背景,插入了阐教和截教的封神大战,描绘出了神仙战争的瑰丽画卷。故事中很多人物都具有神仙和凡人两个方面的背景,战争中角色的定位也与这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关于

  • 史书上故意写错商纣王是昏君 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商纣王

    01三千多年前的某个夜晚,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大祭司拿龟甲算了一卦,卜出了他的名字叫“受”,跟着他爹姓“子”,连起来就是“瘦子”,啊不,“子受”。因为他是他爹最小的儿子,我们就姑且叫他小受吧。小受的身份可不简单,他爹是商朝的君王——帝乙,而他,则是将来的帝位继承人。小受从小就武力值惊人,可能是因为特别

  • 商纣王真是暴虐无比的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商纣王

    商朝(约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世纪),因最后首都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史时代的开端。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商朝。经历十七代三十一王后,末代君王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现今一说到商朝,人们似乎便会想起残暴的商纣王令人发指的暴行,商

  • 史上著名暴君,商纣王到底有多么暴虐淫乱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商纣王

    商王帝乙的长子叫启,因不是王后所生,叫做“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只叫做“庶子”。小儿子叫受,是王后所生,叫做“嫡子”。帝乙本想立启为太子,但王朝的太史官极力劝阻,认为这是嫡庶不分,应当立受为太子,帝乙中好立受为太子。因为太史是商王朝中专门掌管朝廷执行各种制度记录的官,王室中各种大事他都要记录在案保

  • 封神中纣王连王叔比干的心都能挖却为何害怕闻太师?原因很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比干

    封神中的纣王实在是一个狠角色,因为他是人间高高在上的王,所以就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话都说的出口,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其中很残忍的有他将自己的王后剜眼睛,炮烙双手,还追杀自己的儿子。对待自己的亲叔叔比干,他更是厚颜无耻的提出要挖其心给妲己做药,实在是丧心病狂。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纣王不仅不敢动他,甚至

  • 比干被挖心后,原本可以活下去,为何遇见卖无心菜的妇人后便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寂寞火炉标签:比干

    看过电视剧《封神榜》的小伙伴都知道,比干因火烧狐狸洞遭到苏妲己的记恨。妲己见自己子孙的皮毛被做成了一件衣袍,心如刀割,发誓要挖了比干的心。于是,她找来雉鸡精胡喜媚商量报复计划。一天,商纣王正和妲己,以及新欢胡喜媚一起用早膳。忽然,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纣王心痛不已。这时,胡喜媚说道:“姐姐一直有心

  • 比干被挖心后,仍然能活下来,为何却因卖菜农妇一句话丢掉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比干

    自从汉代,儒学被推崇为国学以来,孔子便有了万世师表的称号。虽然被誉为万世师表,但是孔子留下的文献笔记却少之又少,最后保存的孔子真迹仅仅只有一处,这便是他对一位名人墓地的题词。说起这位名人,还是商朝的一位宗室宰相,他便是比干。孔子为何要给比干题词呢?除了因为比干影响很大的原因之外,就是比干当时所遇到的

  • 封神演义中比干被挖心后,为什么还能骑马找人?姜子牙道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比干

    封神演义中比干被挖心后,为什么还能骑马找人?姜子牙道出原因《封神演义》是中国比较早期的一个神话故事,是在明朝的时候出版的,虽然并没有列入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但是其影响力并不比四大名著差。在《封神演义》的前三十回重在突出纣王的残暴,在后面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场面。为了突出纣王的残暴,其中有一回合是介

  • 比干被挖心之后,活了下来,为何遇到卖无心菜的农妇却死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比干

    其中比干被挖心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比干是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被称为“亘古忠臣”。他受托辅佐帝辛,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比干对商朝如此忠心,那么他是怎么死的?纣王宠爱九尾狐狸变成的妖妃妲己,整日饮酒作乐,荒废国事,比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