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十四史:传记第十六 周厉王 周幽王

二十四史:传记第十六 周厉王 周幽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平华泛教育 访问量:3063 更新时间:2023/12/28 9:00:55

周厉王(?—前828) 名胡,周代第十位天子。

周厉王

周穆王的远游,表明周王朝在政治、经济上还有很强的实力。但在他以后,周朝便逐渐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由于周围戎狄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连属于统治层的贵族有的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继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民生的措施,反而大肆挥霍,变本加厉地剥夺和压制国民,使矛盾发展至更加尖锐的程度。

厉王一继位,就以善于谄谀的荣夷公为王朝的卿士,并由其主持兴建豪华的夷宫,耗费了大量钱财。不久,淮夷向宗周袭来,厉王派虢公长父前去镇压,竟大败而回。然而,厉王仍不断发动对外的征伐,使许多诸侯感到害怕。早在周夷王时,楚国君主熊渠见王室微弱,有的诸侯竟不去朝见而互相征伐,就乘机发展势力,兴兵讨伐庸和杨粤,一直攻取到鄂(今湖北鄂城)。熊渠自认为是蛮夷,不愿与中原的诸侯用一样的名号,于是封自己的长子熊康为句亶王,二儿子熊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周厉王即位后对诸侯的暴虐使熊渠十分畏惧,恐怕厉王因此伐楚,于是自己悄悄地将三个儿子的王号撤销了。

生活奢侈和连年对外征战,使王朝的财政更为紧张,荣夷公迎合厉王所好,建议王朝垄断山泽的利益。本来,山泽地区允许民众开辟耕种,而不纳税。民众垦辟山泽得到私田,收益大增,从而在公田上的生产积极性削弱,使王室的收入减少。荣夷公的办法,是对山泽开垦出的私田进行丈量,按亩数征收租税,以增加王朝的财政收入。这一做法,遭到王朝大臣的反对。

芮良夫对厉王说:“王室大概要衰颓了!这个荣夷公感兴趣于专山泽之利,却不知道会给王朝造成大难。利是万物所生天地所成,人人都可取用,王朝怎么能垄断呢!这样做必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却不加以防备。这样来教王做事,王位能持久吗?天子的责任,是疏通利源,上奉神祇,下养庶民,使神民对百物各得所需。就这样,天子还要日日警惧,担心民怨天谴。

周厉王

所以,《颂》中说:‘遥想有文德的后稷,功德可以配享上天;他使万民得以自立生存,没有人比他的功劳更大的了!’《大雅》中也说:‘普遍给民众赐福,成就了周的大业。’这不就是在普施恩德的同时,先王也畏惧大难的来临吗?因此文王能创立周业,直至于今。

如今,天子却要垄断山泽之利,能行得通吗?普通人垄断物利,人们都要称他为盗,君王如果这样做,拥戴的人就很少了。君王假如继续重用荣夷公,周朝就要衰败了!”厉王不听芮良夫的劝阻,更加信任荣夷公,让他全面负责国家事务,在都城周围强制推行专山泽之利,按亩征税。

专山泽之利和厉王暴虐的统治,引起民众的广泛不满,尤其是居住于镐京一带的国人,更是议论纷纷,指责厉王的不是。召公对厉王说:“民众已经不能忍受你的政令了!”厉王感到愤怒,就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去监视议论的人,随时告发,将其杀害。以后,议论的人少了,诸侯们也不来朝见了。

厉王在位十二年时,对民众的监视和杀戮更加严厉,国人们不敢讲话,只能在路上用眼神示意,表示不满。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能消除议论,民众再也不敢讲话了!”召公回答道:“你不过是堵住了民众的嘴罢了。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的后果还要严重。堵塞的河水决口,一定会伤害许多人,民众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其通畅,治理民众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

由此,天子处理政务,让公卿到士人进献有劝诫作用的诗篇,让瞽人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让史官进献有借鉴作用的史书,让乐师进献箴诫之文,让盲人弦诵,让百工劝谏,让庶民能传进意见,让近臣尽其规劝的责任,让亲戚加以注意和补充,让瞽史教诲,让老臣汇集整理,最后由君王亲自斟酌取舍,这样做事就能不违背常理。民众有嘴,就好像大地有山河,财富用度都从其中产出;就好像大地有平衍肥沃的田土,衣服食物都从其中生成。

让民众说话,政事的好坏得失就能反映出来;好的加以推行,不好的加以防止,这是王朝增加财富、丰足民众衣食的好办法。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加以推广,怎么可以堵塞呢?如果非要堵塞民众的嘴巴,能有几个人支持你呢?”厉王不听从召公苦口婆心的劝谏,一意孤行,于是国人再也不说话了。

三年以后,国人们忍无可忍,串联起来,进行暴动,袭击厉王,厉王狼狈地逃出镐京。听说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家中,暴动的人们又将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当初我多次劝谏君王,他都不听,终于遭到了这样的灾难。现在要是王太子被杀了,君王会以为我是出自私怨的发泄!事奉君主的人,即使处在危险中也不能仇恨君主,即使受到责备也不能愤怒,何况是事奉天子呢!”于是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出去,冒充太子去死,使太子得以脱身。

国人暴动以后,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政由召公和周公两位相共同执掌,号称“共和”。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我国的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确切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

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在彘地死去,太子静已经在召公家中长大成人,二相于是拥立其为天子,他就是周宣王。在两位相的辅佐下,宣王整顿朝政,严格约束臣下,不许欺压庶民,不许鱼肉鳏寡,不许沉湎于酒。宣王放弃了一年一度的亲耕籍田的活动,又抗御犬戎的侵扰,诸侯们重新来镐京朝贡,人称为“宣王中兴”。宣王五年(前823),猃狁攻周,一直打到泾水北岸。宣王派尹吉甫率兵反攻,一直将猃狁赶到太原以外。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宣王亲自率兵进击对周王朝威胁很大的姜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一战兵败,宣王本人都差点儿被俘。为了补充军队,宣王在太原清理民数,仲山甫进行劝阻,他也不听。王朝的威望重又下降。

周幽王

周幽王(?—前771) 宣王在位四十六年死去,太子宫[插图]继位,是为幽王(?—前771)。当时,天怒人怨,王朝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幽王二年(前780),镐京地区发生地震,泾、渭、洛三条河都震动,源塞流竭,岐山崩塌。太史伯阳甫认为,这是阴阳二气失序、周朝即将亡国的征兆。就这样,幽王还派遣伯士去进攻六济之戎,结果伯士兵败而死。幽王三年(前779),幽王亲自带兵讨伐褒国,褒人知道幽王是个好色的君王,于是将美女褒姒献给幽王。褒姒很快得到幽王的宠爱,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名伯服。褒姒与执掌王朝政事的卿士虢石父勾结起来,在幽王面前说申后和太子宜臼的坏话。大夫尹氏和祭公更诱导幽王胡作非为,朝政一片混乱。

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了方法,褒姒还是不笑。幽王建筑有烽火台,设置了大鼓,有敌寇来时,就燃起烽火,擂响大鼓,让诸侯们见到警报就带兵来援。有一次,幽王命人点燃了烽火,诸侯们带兵赶来,不见敌寇,沮丧万分,褒姒见状开心地笑了。此后,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多次点燃烽火。诸侯们上了几次当,对烽火警报不再相信,逐渐不来勤王了。

虢石父善于谄佞,又好营利,很受幽王的信任,却使国人深受其害。幽王宠爱褒姒,多次听到褒姒和虢石父所进谗言,终于在幽王八年(前774)正式下令废去申后和太子,另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甫叹息道:“大祸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宜臼害怕被杀,逃到了母舅之国申国。

周幽王

申后的父亲申侯对幽王废除王后、太子极为愤慨,于幽王十一年(前771)联合缯国和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点燃烽火向诸侯报警,竟没有人前来援救。犬戎将幽王杀死在骊山之下,掳走褒姒,大掠周王室的财宝,焚烧宫室民居。

秦襄公和卫武公带兵前来救周,将犬戎赶出镐京。他们到申国找到太子宜臼,将他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这时,镐京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的军队还在郊外,严重地威胁着王室的安全。平王元年(前770),在晋文侯郑武公和秦襄公的护卫下,平王东迁至洛邑王城。洛邑在镐京以东,历史上将此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厉王和幽王是周代两个著名的暴君,他们胡作非为,不仅自己下场悲惨,还葬送了西周的基地,使平王不得不迁都洛邑。两个暴君给后人的最大教训,就是要让民众讲话,而不是千方百计去堵民众的嘴。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这一教训的总结。

标签: 周幽王

更多文章

  • 《清华简》现世后,国家删除了历史书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周幽王

    壬寅年 乙巳月 乙丑日 宜读此文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我们耳熟能详,可是当我们现在去翻历史教科书时,已经找不到这段记载了,留下的只有周幽王身死,西周灭亡,难道历史被改写了?01清华简的横空出世2006年,香港的拍卖市场上,突然出现一批竹简,从文物商提供的样简来看,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

  • 褒姒冤枉!周幽王为搏美女一笑烽火锡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周幽王

    周幽王姬宫湦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史书记载中的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把持朝政,剥削百姓,激起民怨,最终致使西周灭亡。关于他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就是烽火戏诸侯。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各种办法但褒

  • 周幽王何罪?小心求证,大胆假设,他是被“篡位者”严重丑化了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周幽王

    作为西周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一直饱受争议,两千多年来始终以昏君的形象示人。但我却认为,周幽王的形象很大程度是被严重丑化了。我不怕被人说成是“洗白”“翻案”,如果周幽王确实是被冤枉的,为何不能“洗白”,为何不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史记·周本纪》里,周幽王的主要罪状有三大条:周朝领土内天灾不断,这

  • 周朝自周幽王开始衰微,但是周平王的责任也不小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周幽王

    周朝自周幽王开始衰微,但是周平王的责任也不小在很多人看来西周的灭亡是由周幽王导致的,至于东迁的平王虽然没有使其中兴,至少也让周朝延续了下来,其功劳是很大的。但是周王朝的衰微,平王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第一点,犬戎之乱是因他引起的。虽然周幽王的荒唐行为让诸侯国对其失望不满,但是要是

  •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到底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周幽王

    周幽王和褒姒的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周幽王为了这个美女,一不要江山,为博美女一笑,烽火戏诸侯;二不要妻儿,废黜皇后,废掉太子。可见,褒姒当时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能使君王舍弃一切。但是,周幽王被杀后,褒姒到底去了哪里?结局又怎么样了?根据史实记载,褒姒的结局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镐京被攻

  • 周幽王,西周最惨背锅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周幽王

    周幽王,西周最惨的背黑锅的人,被后世是描写为直接导致西周灭亡的人,甚至有“烽火戏诸侯”这样的事情。在西周传位到周幽王的时候,西周其实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当时的西周不管是经济和军队都已经可以说是临近崩溃了,在面对北方犬戎、淮夷入侵的时候,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甚至被他们屡次攻击到西周当时的都城镐京,就可以

  • 为什么说西周灭亡,不应该让周幽王和他的烽火背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周幽王

    在西周的历史上,能留名的人并不多,周宣王仍然是其中之一,因为他的“宣王中兴”让王朝走出了国人的危机。暴乱,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在西周乃至中国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皇帝,周幽王姬公炎。那么,在这段历史中,你经历过哪些故事呢?靠着周宣王、季靖和众贤臣的努力,周王朝终于迎来了光复,王室的尊严开始重新树立起来

  • 封神中,不忠不孝的黄飞虎因何能成大赢家?你看他能为西岐带来啥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黄飞虎

    从镇国武成王到开国武成王,黄飞虎的爵位虽然没变,但在这一过程中,黄飞虎却经历了妻死妹亡之痛,并因此而做出了不忠不孝之事。黄飞虎的不忠;黄飞虎家族在商朝是七世忠良,每一辈在商朝都世居高位,到了黄飞虎这一辈,凭借着一身超强的武力值,黄飞虎被封为镇国武成王,替纣王守护着国都朝歌的一方平安。黄飞虎受到纣王如

  • 封神后,黄飞虎管地府,阎王也管地府,他俩什么关系,谁大谁小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黄飞虎

    《歪歪侃封神》第1129期人,固有一死,死后灵魂归幽冥地府,接受地府勘察一生善恶后,会得到下一世的命运审判,《封神演义》世界里的黄飞虎,就被封为了统摄地府的最高神。所谓:“乃敕封尔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封神后,黄飞虎

  • 盘点《封神演义》中8大纯武力高手,邬文化排第三,黄飞虎排第七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黄飞虎

    在《封神演义》中,是法术和法宝的天下,就算是百万大军来袭,也挡不住金仙一击;纯武力,在这个修仙世界中,并不怎么吃香;但武力到极致,也能对比较低端的修仙者造成一些威胁,现在来盘点《封神演义》中的八大纯武力高手。TOP、8 邓九公 邓九公是殷商三山关总兵,后归顺了西岐,殷洪背反,邓九公斩杀了其麾下大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