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国私家史灭韩国占盐池,周幽王死后晋文侯开始复仇

晋国私家史灭韩国占盐池,周幽王死后晋文侯开始复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召新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4/1/26 11:50:03

晋穆侯第二位夫人杨姞(曲沃晋侯墓地63号疑似墓主)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周厉王的外甥女,周宣王的表妹。

在《诗经·大雅·韩奕》中,韩侯娶了一位姞姓新娘,她的身份是“汾王之甥,蹶父之子。”她的父亲是蹶父,周宣王的小舅子。在两周交替的混乱时刻,晋文侯出兵灭韩。他不仅仅在扩张晋国的土地,对他来说,更是在复仇。

周幽王的越狱

“周将乱矣,君宜早为之备。”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在宗周周幽王王后褒姒的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晋国士师隰叔回到翼城,对晋文侯姬仇汇报情况。文侯听从他的建议,开始秘密进行战争准备。

在西周末年的乱局中,有极少数人能够穿透历史的迷雾,看到未来的某些端倪,如郑桓公、晋文侯、伯阳等人。有一些人则是被动地卷入这股历史洪流中,奋勇寻求生机,如申伯、太子姬宜臼,甚至包括周幽王、褒姒等人。

周幽王在奋力挣扎,五十年前,他的祖父周厉王被宗周的卿士、诸正、万民背叛,不得不居住在遥远的彘地时;十年前,他的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鬼魂”杀害,卿士、诸正以及诸侯们无动于衷,他就明白,成周的宫殿不过是一座华丽的牢房。

这个牢房,由天命、德治、礼乐、征伐来组成,为西周历代先王所打造,那些卿士、诸正、万民是这个牢房的守卫者。

而周幽王则是一个越狱者。在他要废弃姬姜联盟时,他已经开始进行越狱的准备。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申侯向西戎和鄫国各自赠送一笔厚礼,结成攻守同盟。消息传到宗周,王室大为震惊。天子决定先发制人。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春,周幽王在成周大会诸侯,诸多姜姓诸侯缺席,他邀请诸位姬姓诸侯登上太室山(嵩山),举行望祀。

诸侯们震惊不已,《周礼·春官·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这意味着,天子要有大的举动。

这是晋文侯姬仇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目睹如此巨大的盛典:

天子穿着飞鸟的细绒毛做成的冠冕,手持圭壁,在祷告文书中,向上天报告了废太子姬姬宜臼和太子舅舅(或者外祖)的罪状;祭司们以玄、黄牺牲祭祀天地,以六色玉祭祀天地四方。巫师舞蹈,乐师奏姑洗,歌南呂,舞《大磬》。

诸姬在天子的威压下,共同盟誓,是为太室之盟:诸姬向姜姓的申国宣战。天子说:现在是证明你们的忠诚,向王室履行你们义务的时候了。

诸姬向天子发誓,将派出最为精锐是师旅,在王师的带领下征服申国。

晋国的谋略

晋侯姬仇在回国的路上的时候询问叔带:“天子能够成功吗?”

周宣王的司机、奄父之子叔带说道:“不能。申国是天子的舅氏,姬姜联姻多年,姜(吕)姓诸侯也是诸姬的舅氏。天子要讨伐自己的舅舅和儿子,不是一种符合礼法的行为,上天不会答应的。”

晋侯又问:“申国能够成功吗?”

叔带说道,“不能,天子和申国,有君臣的名义,天子和被废除的太子,有父子的人伦。申国遵奉儿子而讨伐其父,甚至不惜与戎狄勾结。这是对周礼莫大的背叛。他们注定会失败。”

晋侯默然,礼崩乐坏的时候到来了。他大笑着问道:“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叔带回到说:“秣马厉兵,趁周之变。复韩国之仇,取郇、瑕氏盐池之利。而后率领晋师,平息宗周的祸乱,确定王室的天子,彰显晋国的威望,是名实皆收的做法。”

晋侯说道:“不要对别人提及此事。”

宗周之劫

天子在得到诸侯的承诺后即率领王师攻伐申国,申国不能抵挡,申侯向戎人求援,王师大败。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春。宗周出现日晕现象,周人异常惊慌。

周幽王回到宗周后,郑桓公向天子表示,愿意统帅成周八师为天子后援。鉴于叔叔在成周地区的威望,天子同意了他的要求,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后出邦。

申国和西戎的大军逼近宗周,天子向诸侯求援,没有人响应。诸侯已经抛弃了天子。成周的军队也不见发出。唯独西垂大夫之孙,即后来的秦襄公派出一支军队。

由于守备空虚,戎人攻陷镐京,大肆劫掠,天子的弟弟余臣、虢公翰、宗周近郊的邦国、诸正逃亡携地,周幽王和新立的太子伯服逃亡骊山,为戎人所杀。

当秦人的军队赶到时,看见的是一片废墟的镐京。

天下震动。

在此后的二十一年里,周朝的局势动荡,后世的学者根据新旧史料做出不同的推断,得出不同的结论。许多争论至今都没有结论,我们且不去谈,这二十一年,诸侯们都做了一些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在宗周灭亡之后,郑桓公姬友作为周幽王的叔叔,德高望重,是最适合站出来,象前代的周公、共伯和一样,确立王室的继承,安定局面,延续周的礼乐征伐。然而他却按照和伯阳确定的战略,趁着王室的衰落,于公元前769年灭掉郐国,公元前767年灭掉东虢。东虢是周文王姬昌弟弟虢仲的封国,地位显赫,曾经多次担任王室执政。灭掉两国之后,郑国获得了大片领土,成为春秋初期的强国。

文侯的复仇和盐池的争夺

晋侯姬仇和郑国合作得非常默契,在郑国桓公、武公大肆扩张时,他也不甘示弱。

姬仇首先灭掉了韩国。

西周时期的韩国,也是武王子嗣的封国。它的地望大概在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一带。

韩国的传世史料极少。不过《诗经·大雅》中却有一篇《韩奕》。描绘了周宣王年间,韩侯进入宗周朝拜宣王、迎亲的故事。

在诗中,韩侯拜别巍峨的梁山,沿着通向宗周的大道,坐着四匹马拉着的车子,后面跟着一百多辆车的迎亲队伍。在杜邑一带,天子派遣显父接待他,宴席上有炖好的鳖,蒸好的鱼,鲜嫩的笋和蒲。他先到宗周拜见了天子,之后来到一个叫蹶的城邑,见到了他强健而勇武的岳父——蹶父,蹶父为了给女儿找对象,找了很多地方,最后看中韩国的富饶,就把女儿嫁给韩侯。天子也很重视这门亲事,特地为韩侯修建了新的城池,给了韩侯“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的权限。

韩侯要娶的新娘,他的名字叫:韩姞。天子之所以特别重视这门亲事,原因是因为这位出嫁的韩姞是他父亲“汾王”(即周厉王,因为晚年居住在山西霍州一带而得名)的外甥,他的一位表妹。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韩国的地望距离翼都并不近,晋周边尚且有很多小国,为何文侯要首先攻击韩国。原因就在于这个姞字。

韩姞和文侯的后妈杨姞,可能有着相同的出身。也是看到这句话之后,在《晋国私家史》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我多次试图说明杨姞身份的特殊,但解释起来总是有些牵强,现在似乎明白了,杨姞和韩姞一样,都是周厉王的外甥女,周宣王的表妹。周厉王晚年,在申姜之后,还可能迎娶过一位姞姓的王后,这些姞姓女,就是他的外家。

这是杨姞在曲沃的墓葬中如此突出的原因,这也可以证明我的推断:在殇叔的政变中,杨姞才是最大的支持者,周宣王因为这位表妹,一直对晋国的政变不闻不问,任由姬仇流亡他国。

公元前757年,宗周内乱的第十四年,文侯灭掉韩国。这一年距离他出奔已经28年,距离他杀掉殇叔已经24年。

文侯还可能接机使郇国屈服,夺取瑕氏之地。从而获得盐池的管理权。

郇一般以为是周文王子郇叔所封,封地在今山西临猗一带,靠近解州盐池,《左传》中提及“必居郇、瑕氏之地,沃而近盐。”可见,郇和瑕氏控制有大部分盐池。

在文侯之前,晋国并不管理盐池,在盐的交易中,倒是有晋国旁边的霸国有盐的记录,在霸国墓地出口的霸伯簋、霸伯山簋等青铜器的铭文提及盐,只是目前对铭文的解读还存在问题,一些人以为,是丼(井或者邢)叔向霸国买盐,另一些人认为,是丼叔来盐池祭祀顺便来赏赐霸伯。晋国最早提及盐的,是文侯之子,晋昭侯姬伯时期,姬伯的母亲晋姜作晋姜鼎,提及用两千辆车的盐去某个地方交易铜料。这说明,就是在文侯时期,晋国获得了盐池的管理权。

在这场宗周所发生的内乱中,晋国和郑国获得了足够多的利益。他们这才开始腾出手来,准备解决王室的继承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周幽王

更多文章

  • 周幽王真正的死因是因得罪了长子的外公,我们都误会美女褒姒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典故,在周朝时,皇宫外都建有烽火台,这个烽火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烽火台一般都建的比较高,在烽火台上可以烧火生烟,烟随着风扶摇直上,在很远外都能看到,那时的诸侯都住在自己的封地,离皇宫较远,在皇宫被外地所入侵的时候,诸侯们不能及时得知,所以救援便会来不及,所以众人想到建

  • 东周迁都后,成为诸侯手中的傀儡,周厉王和周幽王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周幽王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个乱世就是风诡云谲的春秋战国时期,但其实他还有一个别名不为人所熟知,那就是东周。先秦时代的三个较为统一的王朝就是夏、商、周三朝,夏禹之子夏启结束禅让制开始世袭制,社会就从“人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后来由于夏桀的残暴统治导致夏朝人心大失,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被其他服从夏朝的部落推为盟

  • 周平王在周幽王还活着的时候就被西申拥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周幽王

    要是说东周第一位国君我们都会说周平王,这个周平王本来有弑父的嫌疑,最后却成为了正统,这一转变不得不让人称奇。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周平王在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半个世纪。其实周平王执政时间也许应该大于51年,也可以说是小于51年。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计算周平王开始执政的时间点完全可以不一

  • 烽火戏诸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谣言,周幽王受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这个历史典故让周幽王受冤。历史上的周幽王是西周的亡国之君,虽然此时没有封建王朝出现,但是仍然是有天子的。周幽王就是周朝的天子,是受到各个诸侯拥护的。只不过到了周幽王时期,问题出现了。根据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来说,本来周幽王对各个诸侯是能够控制的,但是周幽王为了博得

  • 烽火戏诸侯?不过是申侯与周幽王夺权的借口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周幽王

    大家都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荒淫无道,喜欢美人褒姒,但褒姒不喜欢笑,为了博取美人一笑,周幽王命人点起只有危及时刻才可以使用的烽火台,最终令褒姒笑靥如花。烽火戏诸侯后来周幽王三番五次继续点烽火,令诸侯不在关心周王室的安危,最终在犬戎的进攻下,没有诸侯勤王的周幽王最终

  • 一位爱美女不爱江山的墓主人,周幽王墓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周幽王

    周幽王(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71年),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周幽王墓位于陕西省临潼代王街道办宋家村西,据说在2003年2月14日的时候,有关人员发现在距离的周幽王墓的20米远处,一帮盗墓分子下到一口废井中间挖洞,企图通过井中的洞进入周幽王墓进行盗窃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戏的不是诸侯,是各位看官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说的是西周末代帝王——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耍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国的故事。这个故事和周幽王一起,虽然做了几千年的笑话谈资,但这个堪称史上代价最大的撩妹行为,基本可以判定是假的。周幽王据《史记》载,周幽王得美人褒姒——来自褒国的美女,长相倾国倾城,但就是不爱笑。为博

  • 周幽王和褒姒风火戏诸侯最受益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周幽王

    在春秋时期近300年的历史中,诸侯并起,群雄纷争。到了战国时代又经历了200多年,七国逐鹿天下。这500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终由秦始皇一统中国,开创了后世中国的新局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群雄争霸列国的前期,秦国只是一个偏居西部的小国,君主连诸侯都不是,文化不发达,物产不丰富,人口

  • 回看历史上的周幽王如何将西周推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周幽王

    文|荣荣编辑:钟毓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大概说的是一个放羊的小孩总是戏弄其他人,大喊“狼来了”,等别人跑来援救的时候,发现原来是被小孩子戏弄的,结果有一次狼真的来了,可这一次,小孩再喊“狼来了”,再也没有人赶过来援救他的羊。谁都知道这只是个故事,但历史上真的有人犯了故事中小孩同样的

  • 宋戴公为何不去救驾周幽王,宋国人究竟在想啥?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周幽王

    宋戴公并没有去救驾周幽王,当时宋戴公在一心一意地建设宋国,在宋戴公在位期间,宋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安居乐业,国政稳定推进。西周在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时光之后,逐渐走向了衰落,而压死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时期由于宠幸褒姒,根本无暇顾及朝政,甚至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将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