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芈月传》“痛失爱子的”樊长使:她的结局很惨,但不值得同情

《芈月传》“痛失爱子的”樊长使:她的结局很惨,但不值得同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萌宠悠悠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3/12/6 14:58:40

在《芈月传》中,秦嬴驷去世之前,有一个女人差点就把王后芈姝拉下水了,那就是樊长使

为了保住儿子嬴荡的太子之位,铲除儿子最大的竞争对手、深受嬴驷喜爱的嬴稷,芈姝也学会了母亲的手段,心狠手辣安排了杀人蜂事件,让嬴稷穿上了浸了花香、颜色鲜艳的衣服,试图让杀人蜂取了嬴稷的性命。然而,芈姝没想到的是,嬴稷在葵姑的保护下平安脱险,自己的儿子嬴荡却九死一生,差点死在了母亲的阴谋下。她更没想到的是,有人目睹了她的阴谋,那就是嬴驷的另一个儿子嬴通。

嬴通是樊长使的儿子,与嬴稷关系密切,与嬴荡不和。嬴通知晓了王后芈姝的阴谋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樊长使,可是,胆小如鼠、生怕得罪芈姝的樊长使不敢揭发这件事情,要求儿子保守秘密。直到儿子被嬴荡羞辱至死之后,樊长使痛失爱子,才不管不顾,为了给儿子报仇,跑到嬴驷面前捅出了这件事情。可是,证据已经被心软的芈月毁了,碍于朝局,嬴驷也动不了芈姝母子。

樊长使的结局很惨,毕竟,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又得罪了王后芈姝和未来的秦王,下场可以想象一二。然而,樊长使结局虽惨,但不值得同情。她的软弱无能不仅害了自己,也毁了儿子。

01.没有强大的后盾,樊长使只好委曲求全,谁也不敢得罪;

在秦宫里,她位份不高,一开始只是个少使,生下儿子之后才晋升长使,比刚受宠的芈月位份还要低,可见其并不受秦王嬴驷的宠爱。

樊长使早产生下嬴通,不是意外,是有人在背后推了她一把,试图把罪名安插在芈姝的头上。樊长使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不肯说出来,生怕得罪了幕后黑手魏夫人。

生下儿子后,樊长使不争不抢,安安分分地过日子,拉扯着儿子长大,只盼望儿子有了封地母子可以一起生活,从不敢参与宫斗。

樊长使选择明哲保身,也是无奈之举。她没有强大的后盾,魏夫人或者芈姝想要除掉她,就跟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她不得宠爱,无法给秦国带来利益,就算她死了,嬴驷也不会为她主持公道。于是,她选择了默默不闻,谁也不得罪,只希望不管谁当权,给他们母子留一条生路就好。

自己没有实力去争,选择不争,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并没有错。可是,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你不争,软弱无能,受了委屈也不敢反击,无力保护自己,就可能被心肠恶毒的人盯上,肆无忌惮地欺负你。

02.作为母亲,为母则刚,一味地让孩子受委屈,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嬴通为什么要自杀?仅是因为嬴荡的羞辱吗?其实不然,他是对自己的母亲的软弱无能感到失望,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失望,他看不到一丝希望。

嬴荡是未来的秦王,昏庸无能,心肠歹毒,一旦登基,他会放过跟他关系不好的嬴通吗?母亲软弱无能,一味地要求他忍,可是,以嬴荡和芈姝的人品,他忍就能有一条活路吗?

“母亲忍气吞声,让我也忍气吞声,若有一日通儿被他们害死了,你还会继续忍下去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嬴通是多么寒心,多么无助。

罗素说:“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保护伞,一旦这个保护伞发挥不了作用,孩子脆弱的心灵遭到了打击,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她是不忍了,是反击了,可是晚了。

03.善良必须带有锋芒,作为父母,你必须保护自己的孩子。

芈月知道了杀人蜂的真相,念在姐妹之情,放过了芈姝,换来的是芈姝的赶尽杀绝,自己与儿子差点死在了芈姝的手里。樊长使忍气吞声,不断地要求儿子忍让嬴荡,换来的也是嬴荡肆无忌惮地欺负,把他逼到了绝路。

《延禧攻略》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你一味地忍让,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很懦弱。你的过分善良,别人就会利用你的软肋,得寸进尺。”

正如弹幕区质问的那样,樊长使把儿子生下来,难道就是让儿子受气的吗?

你的善良必须带有锋芒,必须敢于反击,哪怕是两败俱伤,也要让欺负你的人付出代价,让他们尝到痛苦,他们若是不痛,不为此付出代价,就不知道欺负你的后果。

作为父母,你得在孩子成年之前保护好他,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是你的义务。父母若是软弱无能,又怎么能教会孩子独立自信呢?

标签: 樊长使

更多文章

  • 《芈月传》“差点拖芈姝下水”樊长使:她若早点反击,就不会丧子

    历史人物编辑:爱上吃美食标签:樊长使

    初看《芈月传》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斓曦饰演的樊长使这个角色。重温了之后,这个胆小如鼠、一味隐忍的母亲引起了我的注意。樊长使胆子很小,害怕惹祸上身,不仅在宫里能忍就忍,谨小慎微地活着,而且要是这么教育自己儿子公子通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差点把王后芈姝拖下水了。樊长使拼死举报芈姝,差点拖芈姝下

  • 她是近代第一“孟母”,将13个子女培养成博士,最后却都入了外籍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孟母

    毫无疑问,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绝对是全世界最上心的。从古至今,父母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便层不出穷。譬如李白的“铁杵磨成针”,岳飞的“精忠报国”,曾参的“杀彘教子”等,如今看来依旧可圈可点。毕竟,《三字经》里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在我国传统儒家观念里,父母倘若对孩子教育不管,是会遭人耻笑的

  • 一九零七年,山东邹县,外国学者用镜头记录百年前孟庙与孟母林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孟母

    一九零七年,山东邹县,外国学者用镜头记录百年前孟庙与孟母林这是一套以山东邹县为背景的旧相册,作者是法国人爱德华·沙畹。爱德华·沙畹被认为是20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全球最杰出的汉学家,被称为欧洲的“汉学家”。爱德华·沙畹曾数次赴中国作社会活动,1907又赴中国,花了10个多月时间,对中国的华北、中

  • 当代孟母们的教子方法大变革-绝对利己主义掩盖下的崇洋媚外

    历史人物编辑:李明爱电影标签:孟母

    当代的学生家长群体大多数出生于九十年代,他们是在宠溺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孩子。这些学生家长群体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教子方法:变本加厉地宠溺。人类本来就是一种“一条道走到黑”的物种,只要这种宠溺没有给自己带来锥心之痛,没有给这个现实带来不可愈合的、触目惊心的伤疤,所有人都不可能改弦更张——教子态度更是

  • 古代“四大贤母”,除了孟母、岳母,你知道另外两位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听闻今史标签:孟母

    记得一位著名人物说过:“国家的命运不是在当权者手里,而是在母亲手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最先接触的就是他的母亲。母亲是孩子最古老的启蒙老师。所有的母亲都很伟大,没有私心,但她的心、她的道德修养和她的教育方式不同。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决

  • 《阿衰》:小衰的祖先客串四大名著,与孟母、李逵都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阿峰de旅行标签:孟母

    大家好,这里是二次元小柯南。原以为小衰只是个普通的小孩,但没想到他祖辈有着很深的故事,还跟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关系。当小衰对大脸妹说出这一些话的时候,直接将大脸妹给唬住了。小衰说,他的祖辈其实很有名的,曾经参与过很多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小衰自己都知道,只不过别人不知道,因此小衰将这些故事告诉了大脸妹。秦王

  • 现代孟母:享年106岁,13个子女全成博士,教育方式就15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孟母

    有一位传奇女性,她生于光绪年间,长于民国,成于共和,2003年3月6日,王淑贞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这位前后跨越三个世纪的老人,是一位值得称赞的母亲,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毅之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这位妈妈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多读书。虽然自己中学都没毕业,但她的13个子女后来全部拿到博士学

  • 浙江高考状元徐嘉骜,总分720,家庭教育堪比孟母

    历史人物编辑:琴瑟笛鸣和声标签:孟母

    高考成绩出来了,该紧张的,该激动的,该落泪的,都告一段落。我们开始将重心放在报志愿这件大事之上,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浙江高考状元就是最好的例子。2023年浙江状元叫徐嘉骜,高分720。各科的分数和满分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都只有羡慕的份,还会被职责各

  • 中国版“孟母”C罗母亲转动巨星命运齿轮

    历史人物编辑:流浪者也标签:孟母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一中国古语却被当代巨星C罗母亲展现的淋漓尽致。C罗与母亲合影多洛雷斯.阿韦罗一位命途多舛的女人出生于1954年的葡萄牙卡尼卡尔。13岁时她流落于孤儿院,18岁她已然结婚,在这里她生育了共计四子,而其中最小的便是你---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方便面”头的儿时C罗然而

  • 庆三八,学孟母,教孩子,有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孟母

    今天3.8女神节,大家都在庆贺几亿女神节日快乐。在山东邹城市孟庙孟府,一场“学孟母、庆三八母教文化座谈会”,正在热闹举行。孟庙是祭祀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场所,这里古树名碑多,有唐代的国槐、宋代的古桧,让众人流连忘返。在众多古碑中,有三块碑很特别,与孟子的母亲有关。一是“孟母断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