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湣王称帝后为何又取消帝号?不是他有自知之明,是被苏代忽悠了

齐湣王称帝后为何又取消帝号?不是他有自知之明,是被苏代忽悠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韦贵祥 访问量:2868 更新时间:2023/12/23 18:05:21

文|飞鱼说史

三十六年,王(齐湣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於章华东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战国风云突变,国与国之间的盟约,如同废纸一般,昨天还信誓旦旦约定为盟友之国,今天可能就变成了兵戈相向的敌对之国,何也?

是“利”,正所谓: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一成不变的利益。

当此之时,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没有征战沙场的统兵之能,亦没有经天纬地的治国之才,却混迹在战国如鱼得水,这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纵横家。

说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您会想到谁,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想到张仪苏秦,也是,毕竟他们是纵横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正所谓: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但我们本篇要说的并不是他们二人,而是苏代。

齐湣王称帝后为何又取消帝号?不是他有自知之明,是被苏代忽悠了,而秦昭襄王去除帝号,亦和苏代有关系。

那么问题就来了,齐与秦既然可以并称“东西二帝”,说明齐国的国力并不弱,那么为何最终东方齐国成为了失败者呢?

本篇飞鱼就从秦齐的称帝说起,聊聊苏代和齐国的故事。

与齐称帝,秦国打了一手好算盘。

秦昭襄王是秦国统一华夏之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他的一生是秦国走向独强的见证,尤其是对外的征战扩张,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地步,而他在位期间为秦国统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山东诸侯的有生力量。

当然,秦昭襄王能够完成这一步,还得多亏了战神白起,关于白起的故事,我们暂且不表,白起的攻城略地,横扫诸侯,让秦昭襄王满意极了,实力强大,野心自然会跟着膨胀。

在当时而言,秦昭襄王已是王号,早已逾越了周朝的”礼制“,但他还不满意,总想着再进一步,他看中了三皇五帝中的”帝号“,于是乎秦昭襄王做梦都在想着称帝的事情,这里要着重说下,此时的”帝“和秦始皇始称”皇帝“之后的帝并不是一个概念,更类似于一种荣誉。

但是和周天子都并称王号,天下诸侯都在做的,但是如果秦国称帝,地位明显就高于了周天子和其他诸侯,带来的结果,就是秦国被群起而攻之,想来想去,秦昭襄王的臣子就帮他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拉上强大的齐国一起称帝,并称”东西二帝“。

齐去帝号,苏代玩了一手好纵横。

秦昭襄王一听,这主意妙,于是派使者向秦愍王传达了友好盟约,并且高度认可齐国的”国际“地位,称帝已是正当时,齐湣王一听高兴坏了,觉得这个好,这个好,于是欣然接受了秦昭襄王送上来的高帽子。

但秦齐称帝,对秦国有利,而对齐国无益,因为秦国的国力要高于齐国,尽管并称帝号,天下诸侯依然会以秦国为尊,而齐国白白成为了秦国的陪衬,而让天下诸侯怨恨,只是开心的齐湣王没有想到,但是没关系,因为苏代为他想到了。

苏代听说齐王称帝之后,就立即去拜见了齐湣王,然后以”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为由,劝说齐湣王放弃帝号,进而说出他的终究目的,让齐国攻打宋国,缓解齐攻燕赵的压力。

齐湣王听了苏代的劝说,深以为然,于是自行去掉帝号不再称帝,这下可气坏了,西边的秦昭襄王,没人一起,自然秦昭襄王也不敢独留帝号,于是也去掉帝号,复称为王,可见,在秦齐去掉帝号的过程中,苏代是最大的推手。

齐王膨胀,齐国走上了灭亡之道。

秦国拉拢齐国称帝,也足以证明了齐湣王时期,齐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存在,秦国把齐国忽悠上了”贼船“,即使天下诸侯怨声载道,也是有怒不敢言,毕竟两大强国,共同做的事,谁干反对呢。

但是这样的齐国,却败在了齐湣王的手里,可以说正是齐湣王的膨胀,让齐国彻底失去了”东帝“的实力,从而走向了灭亡之道。

那么齐湣王是如何”败家“呢,说来说去还是他的野心和狂妄,当他被苏代忽悠着真去攻打宋国之后,齐湣王彻底惹火了其余的诸侯国,因为宋国虽小,却是中原中心,宋国周边大国林立,却依然能屹立不倒,原因就是宋国虽小,却起到了缓冲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都想灭,却都不灭。

而齐湣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秤砣铁了心要灭宋,自然会引起其它诸侯的不满,而且齐湣王并没有打算和周围诸侯分点土地,而是想着独吞,结果就是引起了诸侯的共同伐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

面对此景齐湣王依然嚣张无比,结果就是齐国差点被联军给灭掉,燕国的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就是这次战役中的浓重一笔。

飞鱼说: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了失败者?其实,齐国的强大相比较秦国而言,是”虚“的,因为齐国只是富,综合实力离秦国还有差距,秦国拉着齐国称帝,目的也并不是真的把齐国当成了盟友,也并不是要打算和齐国东西而治。

真正的目的是让齐国分担称帝后来自诸侯的怨恨,等到秦国坐稳了帝位,齐国自然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只不过这点被苏代看清了,当然齐湣王也被苏代忽悠了。

齐国自齐湣王之后,开始一路走下坡路,并且后来继位的君主,一个比一个没能力,到了齐王田建时期,齐国的基本国策就是向秦国看齐,以秦国为尊,坚决贯彻秦国的远交进攻策略,齐国灭亡前整整三四十年,齐国都未曾参与诸侯国之间的一次争斗。

此外当秦国发起灭国之战后,每灭掉一国,齐国的反应是什么呢,是派人去咸阳祝贺秦王,毫无唇亡齿寒之觉悟,等到山东诸侯被秦国灭的只剩下齐国之后,齐国没有反抗,举国投降,秦王政遂成不世之功,而齐王田建则被后世耻笑。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田仲敬完世家》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标签: 苏代

更多文章

  • 苏秦光环下的影子高手-苏代(下)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苏代

    甘茂自托于苏代甘罗十二岁做宰相众所周知,而甘茂就是甘罗的爷爷。苏代为齐国出使秦国,甘茂从秦国逃亡齐国,两人在路上相遇了。“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和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

  • 苏厉曾劝阻白起出兵,后来销声匿迹,所以名气不如苏秦苏代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苏代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白起作为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功勋卓著,但是关于白起之死确实有点悲哀。这与战国时著名的纵横之士有关,这个人便是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是战国“三苏”之一,虽然名气并不如两位兄长苏秦、苏代,或者说被他们的光芒遮掩了。苏秦毕竟挂历六国相印轰动一时;苏代挑拨,战神白起被秦昭王赐死。而苏厉

  • 苏秦光环下的影子高手-苏代(上)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苏代

    苏秦与张仪是战国时期耀眼的明星。二人师从鬼谷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合纵连横而历史留名。合纵连横双星闪耀。苏秦族弟苏代、苏厉,看到哥哥功成名就,遂顺心愿,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三兄弟同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后世也称为“三苏”。其实,在苏秦这颗明星光环掩映下,苏代也是历史进程的重要推手,他才是

  • 一场雀鸟生鹞引发的血案:齐闵王灭宋后迅速败亡,是因燕秦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齐闵王

    公元前329年,宋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子偃突然率兵袭击子罕。子罕,即皇喜,也就是《史记》中的宋君剔成,原本是宋国的司城。司城是宋国六卿之一,皇氏又是宋国公族戴氏的分支之一。四十一年前,子罕悍然杀死宋辟公,篡夺了君位。如今,子偃又赶跑子罕篡位,也可以说是一报还一报了。子偃自立为君之后,宋国突然发生了一

  • 《走马春秋》齐闵王不顾人伦娶姨母导致国破家亡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齐闵王

    孙庞斗智结束,孙膑胜利归齐,被封为南鲁王亚父。出于邹氏家族利益的考量,邹后在庆功酒宴上,向孙膑敬毒酒,被孙膑识破。齐春王赐死邹后罢,自己回到后宫因为妻子邹后之死而伤心欲绝而亡。齐闵王继位,赦免昨日被贬官的国丈老太师邹文柬。齐闵王去邹太师府探望生病的外公,一眼看上他美若天仙的姨母邹赛花,看邹赛花:面如

  • 古代唯一得玉玉症的国君:齐闵王“玉玉”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齐闵王

    玉玉症,这是一种困扰人类上千年的疾病。这并不是一种现代化的疾病,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会思考以后,抑郁这种症状就随之而来了。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以至于现代人的玉玉症,发病率比较高罢了。那么在古代,有没有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呢?有一个,这就是齐闵王。齐闵王是战国时代,田氏齐国的第六代国君,他的

  • 千古疑案:君王后死前向儿子齐王田建推荐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君王后

    君王后,齐襄王夫人,襄王继位时,齐国被燕国打得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好在田单智勇双全收复失地,齐才得以复国。襄王在位十九年去世,子田建继位,史称齐王建,田建年幼,母亲君王后摄政,君王后是个聪明贤惠的女人。秦昭襄王有一次想试探齐国对秦国的态度,派人送来了一串玉连环,来使说:“齐国人才济济,能解此连环否?

  • 为何骁勇善战的大将李存勖,当上君王后三年便潦草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君王后

    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存勖奉父遗命,东征西战,平定天下,然而成立政权,当上皇帝后,仅仅3年时间他就身死国败。《伶人传序》中写道:"志勇多困于所溺",旨在说他多分沉溺于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经历。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一代帝王李存勖自幼便长于军旅之中,善于骑射,胆识过人。而且还精擅音律,可谓是文武

  • 春秋第一个弑君的州吁,开启春秋弑君的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吴宫楚庙V标签:州吁

    浮生闲谈春秋:州吁弑其君春秋是乱世。太史公在《自序》中总结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三十六”个弑君者中,排名头一位的,便是卫国的州吁。州吁就是卫庄公所宠幸的侍妾的儿子。这州吁性格暴虐乖戾,厌文喜武,喜欢带兵打仗,庄公对他喜爱有加,从来不加管束,由着

  • 赵丽颖的陆贞,杨蓉的霍成君,温峥嵘的洛嫔,董璇的上官燕,谁美

    历史人物编辑:青发旅游过标签:陆贞

    赵丽颖的陆贞,杨蓉的霍成君,温峥嵘的罗聘,董璇的上官燕,谁美?一个认真、有原则、有思想、独立的人,有时外柔内刚,有时外刚内柔。如果你什么都不在乎,你可以忍受。最终凭借他的善良和努力,得以入宫,成为一代陆贞。《云中歌》中杨蓉饰演的霍成君,因为没有赢得心爱的人而心生怨恨。与汉宣帝刘询结婚后,各方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