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为何制定让赵国一分为二,此举却导致自己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为何制定让赵国一分为二,此举却导致自己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亮亮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3:12

战国时期最有资格统一天下国家就是秦国和赵国,这里最可惜的就是赵武灵王,不仅仅是他传位不力导致自己活活饿死。最关键的一点就在自己全盛时期退位,还有就是扶持公子稷继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赵武灵王派兵强行扶持公子稷继位,这就是在位五十六年,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其中最有名的一战就是长平之战。赵国就此退出统一天下的资格。赵武灵武如果地下有知,应该懊悔当初为何没有宰了公子稷。

赵武灵王晚年最大的错误就是废长立幼,不仅导致自己饿死。更是所托非人,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是赵国的全盛时期,在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情况下,42岁的武灵王却罕见地退位了,并且将王位给了让位于小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称主父。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主父见长子赵章作为臣子向弟弟跪拜,心中不忍,便动了将赵国一分为二的心思。这件事看上去是因为赵主父觉得对不起长子,想要弥补这个大儿子。而实际上,赵主父是想通过拥立赵章,分解赵惠文王的权力,重新确立自己在赵国的地位,换句话说,赵主父后悔了,对于失去权力懊悔与恐惧。作为一个成熟的帝王他不是不知道分裂国家的后果。

但对于已经品尝到权力的魔力的赵惠文王来说,他是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来分享他的权力,亲爹也不行,即便他答应,他麾下的心腹也不能答应。赵武灵王的退位和废长立幼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老年人的神志不清,绝对不是对幼子赵何及其母吴娃的宠溺。自己退位不代表他要放弃赵王的合法权利。实际上就是觉得长子赵章势力太大,赵章的母亲是韩国公主,一旦登基必然导致局势失控,而次子赵何的母亲是赵国人更好控制,便于自己行事。不足以对自己的权利造成威胁。后来的分封则是出于加强赵国对北方边邑的控制力及军事动员力,分封代郡给安阳君也不可能是单纯感性上的补偿。封长子为安阳君是以此缓解邯郸方面的压力。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赵惠文王从未真正取得赵国的大权,安阳君赵章一党也始终没有真正独立于赵国的能力。赵武灵王实际意思就是他作为主父统辖二个儿子,等到自己死前再将二者合二为一,但最后却玩脱了,毕竟权力会让任何一个人都陷入疯狂,赵武灵王想这么玩,首先就是两个儿子都不答应,他们想要的都是全部。

赵主父也知道此事过于惊世骇俗。所以他没有贸然行事,他首先找来自己当年的心腹大臣肥义,向他阐述了自己的意思,然而,肥义却断然拒绝了。在肥义看来,赵主父此举无疑就是亡国之举,在肥义看来,大赵只能有一个王,那就是赵惠文王。这些年,作为赵惠文王的老师,肥义始终都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王权一旦分割不稳,国家必乱。因此事后,肥义将事情的缘由告诉了赵惠文王。此时的赵惠文王如果不作准备就是无知。在肥义与赵惠文王商议的同时,赵主父也将此事告诉了赵章和田不礼

几天后,赵主父前往沙丘选看墓地为由,让赵章和赵惠文王随行。田不礼此时就劝赵章以赵主父名义召见赵惠文王,随后诛杀赵惠文王,并将赵主父控制起来(和玄武门之变很像)。赵章依计而行,但肥义觉得事情不对,他不让赵惠文王去见主父。自己去探听一下消息,肥义刚进入宫门就被乱刃分尸,随后赵章带兵杀向赵惠文王寝宫,双方就此展开厮杀,局势就此失控。赵惠文王毕竟是王,大义在手,赵章大败,在此情况下,他只能去求助赵主父。此时赵惠文王恨透了赵章,如果不是自己有所防范,死的就是自己,对于父亲庇佑赵章更是让他怒不可遏。

应该是在赵惠文王默许之下,军队直接攻入主父宫中,诛杀赵章及其党羽。而后退出宫中,只围不打,宫中则只留下赵主父及其身边的侍卫宫人,后来所有宫人士兵纷纷出逃。宫中只有赵主父一人,赵主父与外界断绝了任何联系,没有食物和水的给养,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居然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他自然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秦始皇也死于此地。从此之后,沙丘就成为历代皇帝的禁地,再无皇帝敢路过此地。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赵武

更多文章

  • 42岁的赵武灵王正值壮年,为何禅让大位给儿子赵何?做主父很香吗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赵武

    梁启超先生曾经感叹: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是继黄帝以后的华夏第二伟人。好家伙,这种评价未免太高了。梁启超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成为了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战争胜利的少数几位君主之一。孔子当年连披发左衽都觉得丢人,赵武灵王赵雍,却要求赵国人都穿着胡人的衣服,按照胡人骑射的方式训练军队,

  • 赵武灵王欲从云中、九原奇袭秦国,此想法可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赵武

    一历史有时候很吊诡。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每一位秦王都是明君,而山东六国的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江河日下。即使山东六国君王大势如此,但也偶有例外,赵国的赵武灵王就是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和秦国君主笑傲江湖的帝王。翦伯赞曾有诗赞之:“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被活活饿死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赵武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个就是战国初第一雄主赵武灵王。但赵武灵王的下场如此之惨,完全是咎由自取。可以说,正式由于赵国在鼎盛时期这场“政变”使得赵国丧失了唯一一次统一天下机会。赵武灵王,名赵雍,20岁登基,以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闻名。再有两个有名的事件就是

  • 秦始皇和赵武灵王分明都是嬴姓赵氏,为什么嬴政却不叫赵政呢?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赵武

    在先秦时期,嬴姓是上古的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之一。之所以把这8个姓全部列出来,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 这8个姓都有女字的偏旁在里边,这是因为姓是母系社会继承下来的产品,氏是复习社会继承下来的产品。在母系社会,小孩子都不知道父亲是谁,只能跟母姓。当过度到

  • 一代霸主赵武灵王,因自己“作死”竟然落到掏鸟窝、捉老鼠

    历史人物编辑:无怨无悔的小人生标签:赵武

    说起太上皇,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并不多见,人们想到的有当皇帝为了不超过他爷爷康熙在位时间的乾隆,还有被金国吓的退位的宋徵宗,以及被李世民逼下台的李渊。咱们今天要讲的不是这几位,而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武灵王。严格来讲,他不是太上皇,战国时期还没有皇帝,他在退位后称主父。赵雍,即赵武灵王,年少成名,十五岁

  • 权力的游戏:赵武灵王父子间的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赵武

    一代雄主赵肃侯去世后,年仅十四岁的赵武灵王赵雍继位。此时魏、楚、秦、燕、齐五国带着军队来到赵国,虽说是为了奔丧,但连十几岁的赵雍也知道他们没安好心,最终赵武灵王成功化解了继位后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展露头角。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完全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胡服骑射,使赵国拥有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

  • 赵武灵王是我国第一位“服装设计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赵武

    提起赵武灵王,大家都熟,他的著名事迹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率领自己的军队跟胡人死磕,结果吃了败仗。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很奇怪,很纳闷,自己的士兵个个膀大腰圆,怎么就失败了呢?有一天,他脑瓜一机灵,突然想起围棋中的一句话“敌之要领,我之要领也。”啥意思,别人打仗的套路方法可以为我所用,

  • 一代霸主赵武灵王竟被亲儿子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赵武

    吴娃躺在病床上,拉着赵武灵王的手,哀求道:“大王,臣妾死后,您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儿子。”果不其然,王后吴娃病死后,赵武灵王立马废黜太子赵章,改立吴娃的儿子赵柯。不料没过几年,这个亲儿子却把赵武灵王活活饿死。赵武灵王继位后,迎娶韩国公主为妻,婚后公主虽然刁蛮任性,但两人也算相敬如宾,还生下儿子赵章。不料

  • 历史事件重复上演?饿死在沙丘的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赵武

    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因国内政权发生变乱,以至于饿死在了寝宫里,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武灵王犯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错误,同样饿死于沙丘行宫。本篇我们就讲讲赵武灵王的故事。一、少年继位的危机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他继位之初只有15

  • 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最后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赵武

    在战国末期,除了秦国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优秀君王之外,与这父子二人差不多同时代的赵国也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君王,他就是在历史上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这位赵武灵王应该算是历史上最特殊、最另类的一位君王。说赵武灵王特殊、另类可是有据可查的,一方面他在政治、军事上颇有作为,另一方面他在继承人问题上又是最糊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