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龙骧将军王濬在晋灭吴之战中立有大功,为何差点被王浑害得治罪入狱

龙骧将军王濬在晋灭吴之战中立有大功,为何差点被王浑害得治罪入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永恒成空 访问量:1065 更新时间:2023/12/14 3:11:05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咸宁六年(280年),晋将王濬(jun)进入建业接受吴帝孙皓投降,成为平灭孙吴的第一功臣。然而王濬在战后屡次受到王浑及其党羽的陷害,差点被逮捕入狱。为何王浑要多次陷害立有大功的王濬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晋军伐吴

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为了一统天下而分兵六路伐吴,其中龙骧将军王濬(jun)所部从巴蜀出发,沿长江顺流东下;安东将军王浑所部则由寿春出发,向建业西面的重镇横江推进。

王濬所率水师进展顺利,一路攻克夏口、武昌等孙吴沿江重镇,目标直指吴都建业。王浑所率步骑兵也进展顺利,在版桥大败三万吴军精锐并斩杀吴相张悌,还乘胜夺取横江。另外镇东大将军司马伷所部晋军进展也十分顺利,攻占孙吴在江北的重镇涂中并挺近长江北岸。

及濬将至秣陵,王浑遣信要令暂过论事,濬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晋书·王濬传)

孙皓见主力覆灭且三路晋军逼近,对此十分害怕,便采纳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二人的计策,向王濬、王浑、司马伷三人分别送去降书,希望三人会因为争功而内斗。没想到王濬立功心切,不等与王浑汇合就独自进军建业。孙皓无奈,只得向王濬投降。次日,王浑所部晋军才抵达建业。

二,两王相争

当初王濬沿江而下攻吴时,晋武帝曾下诏让他到达建平后受镇南大将军杜预节制,到达秣陵后受安东将军王浑节制。不过杜预知道兵贵神速,告诉王濬沿江而下直取秣陵就行,不用等待自己的指挥。王濬对此十分高兴,于是立即顺江东下。

王浑久破皓中军,斩张悌等,顿兵不敢进。而濬乘胜纳降,浑耻而且忿,乃表濬违诏不受节度,诬罪状之。有司遂按浚槛车征,帝弗许……(晋书·王濬传)

随后王浑得知王濬即将到达秣陵,便让他前来与自己一同商讨进兵事宜。但王濬早有灭亡孙吴的大志,就以风大无法停船为由而直取建业。此前王浑大败吴相张悌,完全可以趁胜直取建业,但他犹豫不决,使得自己白白错失了灭吴大功。可王浑认为王濬是占了自己的便宜并抢了自己的大功,所以对他十分嫉恨。然后王浑上书晋武帝,弹劾王濬不听上司指挥。

王浑出身琅琊王氏,家世显赫,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力。王濬则出身弘农王氏,相比王浑的家世逊色不少,少时更是仕途不顺,直到老年得到名将羊祜的赏识才得以发迹,最终在七十多岁时灭吴成就大志。

浑又腾周浚书,云浚军得吴宝物。(晋书·王濬传)

有关部门请求将王濬逮捕治罪,但晋武帝顾念其有功而拒绝。可为了安抚王浑,晋武帝还是下诏责备王濬。王濬于是上书辩解,称水势湍急而王浑也没告知自己当受他节制的诏命。接着王浑又诬陷王濬私吞孙吴财宝,王濬再次上书辩解,称自己治军严明,严禁军士抢掠财宝,皇帝不信可以亲自审问被俘的吴人。

濬至京都,有司奏,濬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诏月日,又赦后违诏不受浑节度,大不敬,付廷尉科罪……(晋书·王濬传)

不久王濬返回洛阳复命,王浑便再次指使党羽上书弹劾他,称他违背诏命,犯有大不敬之罪,要求皇帝将其交付廷尉治罪。但晋武帝顾念王濬有灭吴大功就没有追究,还为他辩解。

有司又奏,濬赦后烧贼船百三十五艘,辄敕付廷尉禁推。诏曰“勿推”。(晋书·王濬传)

王浑仍不肯罢休,便又指使党羽弹劾王濬,称他擅自毁坏所俘吴军战船。但晋武帝依旧没有听从,还封王濬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

王濬认为自己立有大功却多次遭王浑打压而十分气愤,担心自己会像居功至伟的邓艾那样遭人陷害而死,便多次在晋武帝面前陈述自己的功劳与被陷害之事,有时竟气愤到不能自已,不向皇帝告别就自行离去。这本是大不敬的行为,幸好晋武帝性格宽厚就没有追究。

益州护军范通是王濬的姻亲,得知此事后劝他低调行事,将功劳归于皇帝与众将,这样才能保自身安全。王濬听了之后深以为然,便不再那么居功自傲。最后王濬靠着晋武帝的回护才得以避免王浑的陷害而善终。

标签: 王浑

更多文章

  • 王浑初在豫州上任便击败吴军,灭吴之后和王濬争功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王浑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太原市)人。晋初名将,系出望族名门太原王氏之家,高官名士,代不乏人。其祖王泽为东汉代郡太守,从伯王机为曹魏东郡太守,父王昶官累至曹魏“三公”之一司空,从兄王沈为魏晋史学大家。王浑承袭父京陵侯之爵,与从兄王沈同受聘于大将军曹爽麾下为掾。是时之曹魏政权

  • 江东四大家顾、陆、朱、张,孙权为何废黜张温一家?权斗还是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温

    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族?虽然说孙权晚年,对于江东士族有不同程度的打压,但张温却早在公元224年即被废黜,

  • 孙坚死后,刘表按照蒯良之计,真的就能夺得江东吗?事实很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蒯良

    在《三国演义》中,孙坚因为中了刘表手下吕公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双方收兵后,荆州谋士蒯良建议刘表乘孙坚刚死,诸子皆幼,江东群龙无首,可以出兵乘机一鼓作气夺取江东。可是刘表没有采纳,还是用孙坚的尸体换回来了被江东活捉的黄祖。很多人因为刘表没有采纳蒯良的建议而认为刘景升怯弱,从而错失了夺取江东的大好时机,也

  • 士燮虽处偏远但一片忠心,雄踞交州却主动让出大权给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士燮

    《庄子·列御寇》有言“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这是古代考察人“贤”与“不肖”的九种方法之一。曹操掌控的许都朝廷刚成立不久,在遥远的交州雄踞一方的士燮,没有驱逐朝廷派来的刺史张津,并主动上表让张津担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交州牧,让出一方大权,足见其忠心。深受中原文化熏陶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刺史部(以

  • 士燮在交州的至高战略布局,三国交州本土豪族如何占稳一州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士燮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3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二十二章:士燮在交州的至高战略布局,三国交州本土豪族如何占稳一州之地? 士燮是汉末交州的割据势力,其实当人们聚焦于中原混战时,我们很容易就忽略掉了交州和辽东的情况。 根据记载,士燮是苍梧广信人。他的祖上是鲁国汶阳人,为了躲

  • 王者之心:上线就收到了好消息,大众脸手下活捉了三国名将士燮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士燮

    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手游的体验文章,已经来到了第三刊。作为一个从单机领域进入该款手游的萌新,这几天围绕的重点,就是要抓到第一个名将,以此来调剂帐下清一色的大众脸武将阵容。虽然泥腿子团队很接近草根创业的现实,但是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上线以后,在信件栏里收到了一则好消息,那就是终于在野

  • 人的意志有多么坚定?看一看遭受宦官迫害把自己憋死自杀的刘陶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刘陶

    人能不能坚持不呼吸把自己憋死?小编观察网络上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不能,因为人有求生的本能。小编无法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毕竟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不过在史料的记载中,却有一个"闭气而死"的人物,那就是刘陶。刘陶作为东汉名臣,曾经预见到张角的起义,却受到宦官的迫害,在狱中把自己憋死。下面小编就来聊一

  • 张春华给司马懿生了一个儿子,活了80岁,一个癖好令人毛骨悚然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张春华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77期文/无常奉天玉插图/东方夜未眠)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这一真理再一次被验证——彼时先是天下大乱,经群雄角逐之后,形成了孙曹刘三足鼎立之势,之后司马家族先架空魏室,后灭蜀汉,成立晋政权,并一统了天下。抛开其他不谈,我们单来说一说司马家族。司马家族是夏官祝融

  •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刘涛扮演的张春华在历史真的杀过曹操的探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张春华

    最近《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热播,刘涛饰演的张春华一角引起大家热议。在剧中,她帮助丈夫司马懿隐瞒病愈真相,还杀了曹操派去的探子。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什么样的呢?宣穆皇后张春华(189年-247年),河内平皋(今河南温县)人,曹魏粟邑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的母亲

  •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警示:女人的强势不要对丈夫,色衰被弃平常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张春华

    其实很多真实的历史比影视剧还要精彩,比那些虚构的小说情节还要跌宕起伏,只是写下这些历史的人不能把事情说得太直白,只能用些线索给后人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探索的乐趣。三国的历史广为流传,各路英雄在史书、故事、野史、影视剧到游戏中都栩栩如生,但关于那些三国中的红颜女子,却非常的模糊,只是点缀而已。其实三国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