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正史上,大将马岱的表现怎么样,是否拥有小说中精彩的人生?

在正史上,大将马岱的表现怎么样,是否拥有小说中精彩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晋凯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9:08:30

马岱算是三国时期“蹭流量”最成功的一员将领。

小说中,马岱的故事非常精彩。

不过,在正史上,马岱的表现非常一般。

相比于马岱本人的表现,反倒是他的后人,在正史上的表演更为精彩。

小说中拥有精彩人生的马岱

《三国演义》中,马岱的戏份很足,故事也足够精彩。

马腾应曹操之招前往许昌前,马岱指出曹操的阴谋,反对马腾前往。

马腾不听,马岱遂随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前往许昌。

结果,马腾等人一到许昌就被除掉了。只有马岱打扮成客商,连夜逃走,赶回西凉给马超报信。

其后,马超起兵反曹。

马超军中,上首庞德,下首马岱。马岱是与庞德并列的主要将领,他们一起,一度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

马超西凉战败后,马岱、庞德又追随马超投了张鲁

随后,在马超救援刘璋的作战中,马岱与魏延交手。

战不十合,马岱败走,但反手射伤魏延,又来追魏延,幸有张飞前来,才救得魏延。

看来,马岱“打不过魏延,却能奈何得了魏延”,是演义中给马岱实力的定位。

归刘后,马岱首次出战是追随诸葛亮参加七擒孟获之战。

七擒孟获中,有两次是马岱亲手擒拿孟获的,戏份非常足。

其中,他一刀斩杀南蛮猛将忙牙长,数合生擒孟获,将其勇武展现无遗。

在诸葛亮北伐中,马岱也往往是诸葛亮安排的一路人马,其戏份仅次于姜维、魏延,略多于王平

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受密计,伪从魏延,等到魏延喊“谁敢杀我”时一刀砍了魏延。

演义给马岱的戏份,也就只到斩魏延,其后马岱就消失了。

不过,马岱仍然是戏份较多的一个武将。

正史中不多的亮相

相比之下,马岱在正史中的表现就不多了。

在早期马腾、马超在西凉征战时候,马岱连提都没有被提过,完全没有亮相。反倒是庞德,以先锋的身份,亲手斩杀袁尚派去攻略河东的郭援,出了一把风头。

也就是说,在原马家军体系中,马岱和庞德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马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史,是马超去世的时候。

马超去世前,表示:我全家都为曹操所屠,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

其后,刘备、诸葛亮多番征战,姜维、魏延、吴懿、陈式、吴班、王平、张翼、廖化、张翼等一众将领多有亮相,唯马岱不见相关记载。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相争时,马岱才亮相。

而且,马岱斩魏延的情节,远非演义一般精彩。

杨仪让何(王)平在阵前大骂,魏延部下知魏延理亏,散去。魏延见大势已去,只带儿子往汉中逃跑,马岱奉杨仪之令追斩魏延。

次年,马岱率军攻魏,司马懿派牛金击败之,马岱军被斩杀千余级。(这也是正史中马岱唯一一次独当一面,却不见于《三国志》,只见于《晋书》)

此后,马岱本人消失于正史中。

马岱后世的事迹

直到近1300多年后,史书又有了对马岱后人的记载。

马岱的后人后来在黎州(今四川汉源一带)成了地方领袖。

朱元璋时期,封其后人马芍德为世袭安抚司,万历年间,因为家族内部问题,被降为千户。

张献忠入川后,以金印招抚该部。马金将金印扔在地上,率众坚决抗拒张献忠。

清军入四川后,马高归附满清,仍守原职。乾隆十七年,又降为百户。

另外,根据《哈珀科林斯全球通史》等国外史书记载,马家有后人马抗,后来在亚美尼亚成为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

不过,亚美尼亚、马抗与马超、马岱究竟是什么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尚无定论。(网上流传的《蜀世谱》中相关记载为后人杜撰)

总之,无论是远处成为亚美尼亚民族英雄的传言,还是留下来成为黎州土司的经历,马岱后人的故事,都比正史上马岱本人的经历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马岱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来形容。

他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带兵出战,还是为牛金所破。

因此,《三国志》不但没有再单独列传,甚至只是在《马超传》中以一句话一笔带过,未费笔墨。

即使在蜀汉中后期将才凋零的情况下,马岱仍然不算出彩的一个。

他成为平北将军、陈仓侯,似乎更多是马超的关系。

不过,马岱的知名度足够大。

除了马超从弟的身份外,最主要的,是他在斩杀魏延这一为后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中,马岱是最后的斩杀实施者,站在了聚光灯下。

可以说,马岱的知名度,主要是“蹭”了马超、魏延的流量。

标签: 马岱

更多文章

  • 《风起陇西》中李严用衣带诏收伏马岱,他为何要扳倒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圆看说科技标签:马岱

    随着《风起陇西》剧情的逐渐展开,“烛龙”是谁这个谜题已经水落石出,原来陈恭是双面间谍,他既是白帝也是烛龙。与此同时,蜀汉朝堂内部诸葛亮跟李严的矛盾也愈发不可调合......在剧中,马岱来到空无一人的紫烟阁赴李严之约,席间李严直言心中对诸葛亮北伐不满,言下之意希望马岱站队,但马岱颇为谨慎只言为军者自是

  • 姜维上台后,马岱为啥只打了一仗就被永久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马岱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一统中原之后,开始对西北虎视眈眈,出兵经略关中。邻近关中的西凉地区,历来是军阀马超和韩遂等人的根据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愤然起兵,与曹操展开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战。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在关西争夺战中彻底失败,被迫南下投奔汉中张鲁。后因在张鲁手下无法立足,只得离开

  • 马岱不负诸葛亮遗命,斩杀魏延,为何后来没人注意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马岱

    三国时期确实是拥有迷人魅力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频繁,且规模庞大,势力关系不单一,许多英雄在长江雪浪中迭出,我们在了解三国的同时也见证了一个个热血的满怀沙场梦的英雄的诞生。可是毕竟是乱世啊,大业未成,英雄们大多要么悲壮要么离奇要么窝囊地死了,他们当初的怒喝好像还在耳畔之际,乱世还在继续啊,即使是

  • “魏延反,马岱斩”诸葛亮成就蜀国,临终也带走蜀国仅存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马岱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搅动一番风云。有些人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而惋惜,有些人为曹操赤壁之战不能统一天下而感慨,还有些人为东汉的花花世界化作三分而伤怀。但是这些都是历史的大趋势,在大势面前,人力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就连诸葛亮也说过,伐魏之事不

  • 魏延刚大叫一声就被他斩于马下,马岱武艺平平,为什么能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马岱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料定自己一死,魏延必反,所以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妙计。果然诸葛亮刚死,魏延就谋反了,杨仪依计而行,对魏延说只要你大叫三遍谁敢杀我,我就献城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地大叫:“谁敢杀我!”没想到刚叫一声,马岱从后面拨马冲上来,厉声大喝:“我敢杀你!”一刀把他斩于马下。《三国演义

  • 假如蜀汉的刘封当皇帝,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马岱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刘封不可能当皇帝的,他只是刘备的义子而已,就算刘禅不幸了,刘备还有其他亲儿子,所以刘封继位不太可能。不过,既然问题提出来了,不妨尝试分析一波,因为大飞熊认为这个假设是一定的历史价值。所以,刘封继位了,会发生什么?再说魏延,假如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魏延是在被杨仪诬陷造反,众叛亲

  • 《三国演义》马超、马岱双战公孙瓒和赵云,结果会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马岱

    我个人认为:马超一方应该能战胜赵云一方。原因如下:第一、从双方的武力值总和来看,马超一方要略微高出公孙瓒一方。马超和赵云两人的武力值相当。可以看作是马超=赵云。而马岱的武力值却明显>公孙瓒。大家都知道,公孙瓒曾经不十合被文丑杀败,而且败得十分狼狈。而马岱却能够抗衡张飞十几个回合,而且虽然失败,却不怎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马岱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杨仪号令,悍然领兵与杨仪对立,可就在阵前,却被诸葛亮安排的马岱一刀斩落马下,当时蜀汉将领还有不少,诸葛亮为何要选择马岱担此重任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马岱武艺相对好强蜀汉后期,蜀汉之前像“五虎上将”的猛将先后离世,可以说蜀汉目前武艺最强的便是魏延,像其他的

  • 马岱打不过魏延,为何还能杀了他?不是偷袭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马岱

    话说诸葛亮死后,料到魏延必反,于是付锦囊妙计于杨仪,待到魏延和杨仪对阵之时,打开锦囊,必有除魏延之计。果不出神算子诸葛亮所料,诸葛亮一死,魏延反了(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具体是不是魏延反了先不讨论)。魏延拉上了间谍马岱,一起杀向南郑,诸葛亮的徒弟姜维看到魏延、马岱耀武扬威的冲过来,忙着拉起来吊桥。姜维

  • 马岱奉诸葛亮之命斩杀魏延之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相当于堂弟不同父亲)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马超原为西凉霸主,后因不肯归降曹操,连累包括马边父亲在内的全家三百多口被曹操灭了门,马超想对抗曹操,无奈势单力薄,只能带领着自己的一干人等,暂时投靠了张鲁。张鲁得到马超自然欣喜若狂,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谁知这时候张鲁大将杨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