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然为何敢杀关羽?门阀士族的力量不可小觑

朱然为何敢杀关羽?门阀士族的力量不可小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实用派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9:05

建安二十四年,在关羽北伐几个月后,孙权决定出兵攻打关羽。关羽攻打樊城时,孙权派兵占领了荆州重镇江陵。关羽带着残兵,失去了麦城,最后被孙权将军潘章、朱然抓获杀害。孙权想尽可能削弱蜀汉的势力。孙权预言,面对曹操的威胁,刘备可能不会真的攻击东吴。杀了关羽后,蜀汉失去了头号将领,更无力报复孙权。

最后,刘备只能忍受愚蠢的损失。这样,东吴就可以保证荆州不会再输了。事实上,关羽被杀后,蜀汉诸侯都劝刘备不要攻打吴国。但孙权低估了刘备对关羽的感情。刘备宁愿毁掉自己的事业,也愿为关羽报仇。这超出了孙权的想象。孙权杀关羽最有争议的是,孙权杀了一个有这种地位和影响的将军。

从身份上看,关羽和刘备就像兄弟姐妹,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影响力上看,关羽把守的荆州是建安末年世界上最复杂的枢纽地区,也是三国疆域上唯一的一个州。关羽的身份和影响使他不仅在蜀汉政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世界纷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样的将军,既然已经被孙权抓获,可以囚禁,但孙权想置关羽于死地。孙权的选择确实值得考虑。它不仅在后世有争议,在史料上也有歧义。关羽的失败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一般认为,关羽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后院起火。《蜀记》中记载“孙权遣将击关羽,获关羽及子平。

孙权欲活关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其次《吴书》则记载了“孙权遣将逆断关羽走路,关羽至即斩。”,根据这样的记载来看,史书对关羽的死也存在争议。两书对关羽是否即刻被杀,存有争议,这争议反映出的,正是孙权对杀关羽一事的举棋不定。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上进攻,命令后方的糜芳和士仁督军,率军支援。不过,两位督军都很不好,不支持关羽。关羽一怒之下,放下了“还当治之”四个字,决定和糜芳、士仁算算账。糜芳、士仁,天生胆怯,被孙权引诱,最终背叛了关羽、刘备和蜀汉的最后希望破灭。从关羽军中,糜芳、士仁提供了军费,但他们不知道如何互相拯救。

关羽说:“还当治之”。糜芳、士仁很不安。孙权引诱糜芳、士仁,糜芳、士仁派人欢迎孙权。当时,江陵是关羽统治下的荆州重镇。关羽本人和荆州的重要家属都驻扎在江陵。糜芳、士仁在江陵反抗孙权时,直击关羽的心脏。关羽和他的部队都在前线,草木飘零,落叶无根。很自然,关羽的士兵都对战争不感兴趣,关羽被打败了。

上世纪末,考古学家在安徽马鞍山附近发现了一座三国墓。墓主是朱然,他奉孙权之命俘虏了关羽。当考古学家研究朱然墓时,他们得出结论:朱然墓足以颠覆历史。这种颠覆的关键在于朱然的身份。关羽失利的直接原因,由于糜芳、士仁的反叛,自然会让人产生疑问:关羽统治下的荆州有上千名官员,主要人物有糜芳、士仁等。

考古人员发现的朱然墓,与东汉时期其他官员的墓有很多不同之处。举个例子来说,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墓室中,“前室”基本都设有“耳室”,朱然墓的前室却没有耳室,其次就是墓顶采用了新式的“四隅券进式穹隆状”,这一形式与当时普遍的墓顶形式颇为不同。

那么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的官员,朱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朱然的墓却与众不同?要知道古人在丧葬方面是很重视的,绝不会平白无故的改变丧葬的方式。想要解释朱然墓的与众不同,只能说朱然此人有问题。根据考古来看,朱然的身份就是问题所在。《三国志》记载,朱然本姓施,后来过继朱治为子。

孙权家族统治江东的数十年间,朱然一直是为孙氏家族建功立业,因此朱然在东吴的地位非同小可。即便朱然在孙吴拥有这样的地位,也远远不是他能杀动关羽的理由,朱然敢和潘璋一起杀关羽的根本原因。朱然敢杀死关羽,肯定是另有原因。孙权提领的江东有四大豪族:顾氏、陆氏、张氏、朱氏。朱治,就是孙吴豪族朱氏的代表人物之一。

朱然又是朱治养子,则朱然自然也成为江东豪族朱氏的重要一员,受到江东豪族势力庇护。这些豪族的能量有多大,从西晋灭吴后的举措就能看出。西晋灭吴后,并没敢触动当地豪族的利益分毫,这些豪族的势力依然如故。仅此一点就能明证,当时的豪族在政权内部是最主要的支柱力量。门阀士族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影响力非同小可,朱然的家族与关羽家族相比,明显是朱然的家族更胜一筹。因此朱然敢杀关羽,因此朱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门阀士族支持!

标签: 朱然

更多文章

  • 马超的领土那么小,是马腾父子不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马腾

    潼关大战前,马超拥有的领土只有槐里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周边一带那么小。这主要是因为汉末西北地区朝廷统治已名存实亡;走投无路而造反的百姓实在太多;各路豪强数量庞大,各自为政。很多小势力对马超这种大势力,只是利益联盟关系,大势力对这些小势力的地盘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凉州崩裂自184年凉州羌乱开始,朝廷

  • 马超可能是冤枉的:他不惜代价想保住马腾性命,最后为啥被曹操和贾诩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腾

    看《三国演义》,马超是忠臣孝子;看《三国志》,马超则是个逆子贰臣。陈寿和罗贯中因为立场不同,看马超的角度也不同,究竟哪个马超是真实的,咱们还得从其他史料中去找答案。演义小说自然当不得真,史料也不完全可信,我们只有将《后汉书》、《三国志》、《通鉴纪事本末》等多部史料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

  • 有人说马腾不死,大汉不灭,马腾究竟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马腾

    众所周知,在三国的历史当中,有着许多英雄人物,而在这其中就以曹操,孙权,刘备为代表。除此之外,三国还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可以说是军阀混战,英雄辈出。虽然最后仅仅剩下来魏蜀吴三国并存,但是许多枭雄也在史书当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在这其中,西凉马腾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而有一种说法就是马腾不死,大

  • 一文看懂三国时期西凉集团:董卓、马腾都属西凉军,谁才算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马腾

    如果要说三国历史最高光时刻,可能有的人会提到张辽的以800破10万,孙刘的赤壁巅峰,还有关羽的威震华夏......这些战役各有各的精彩,的确是一个时代的巅峰!但如果真的要说三国的最荣耀时刻,那绝对是曹操的“白狼山之战”——因为这是一场汉朝和游牧民族的巅峰大战。当时张辽在曹操主力未到来之前,就直接以不

  • 曾站过马腾cp、贾腾cp,但沈腾和妻子12年爱情长跑令人羡慕

    历史人物编辑:故林美食标签:马腾

    提起沈腾,他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幽默,搞笑,一举一动都是笑点。为了表达对他的喜爱,大家也流传一句话,“沈腾真的是长在了我的笑点上”。现在,沈腾是坐拥1150万微博粉丝的著名喜剧演员。从曾经争取上综艺节目,变成了综艺节目主动邀约,沈腾却经历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也许我们现在看到他在电影中,都是搞笑和快

  • 吕布麾下三大名将,曹操收下张辽臧霸,为何却杀了最厉害的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臧霸

    东汉末年自黄巾军起义后,由于中央朝廷无力剿灭,于是各处地方纷纷聚兵,一时之间诸侯并起,成为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现在一谈到三国基本就是蜀汉、东吴、曹魏,但是在三国前期的时候,那一些名震天下的诸侯中,在袁绍、曹操等人之外,吕布便是最为亮眼的那一颗星。虽然在后人眼中,吕布作为“三姓家奴”无可称道

  • 臧霸、孙观等泰山军于197-198年,在曹操消灭吕布前,就和袁谭已在徐州琅琊国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臧霸

    臧霸、孙观等泰山军于197-198年,在曹操消灭吕布前,就和袁谭已在徐州琅琊国交火。但这过程没有明文记载,只在各史料的相互联系里,有所透露。突破口就是《武帝纪》记载的,199年臧霸等所攻袁谭的东安郡位置。准备以这篇文章作为《刘备重据徐州系列》开篇,为第二篇详细介绍刘备再入徐州时的具体局势,做铺垫。本

  • 吕布手下9大武将,除了号称“八健将”的张辽臧霸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臧霸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刘备手里有“五虎将”。而在吕布没死之前,他的麾下也有“八健将”。他们分别是:魏续、宋宪、郝萌、曹性、成廉、侯成、臧霸和张辽。出处在《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吕布当先出马,两边排开八员健将:第一个雁门马邑人,姓张,名辽,字文远;第二个泰山华阴

  • 吕布的三大将,为何曹操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把厉害的高顺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臧霸

    高顺,原属吕布,为中郎将。其为人清白且有威严,不好饮酒,善养士卒。在出仕吕布期间,高顺组建了一支名为“陷阵营”的精锐部队,全军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置精良,每所攻击无不破。在濮阳之战和下邳之战中,高顺所统率的“陷阵营”,令曹操十分头疼。那么,高顺这般有统帅和军事之才的将领,为何曹操最后不收服

  • 吕布有三大名将,吕布兵败后被抓,为何曹操只收编张辽和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臧霸

    曹操有个爱好,喜欢收揽别人的老婆,妻妾就有十几个。除了妻妾之外,曹操也喜欢招揽人才。乱世之中,群雄并出,曹操借着这个时机招揽天下人才为己用,曾豪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人才”,曹操是不会用的,就比如吕布麾下的高顺。吕布手下有三大人才,分别是张辽、臧霸、高顺,吕布战败后,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