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文看懂三国时期西凉集团:董卓、马腾都属西凉军,谁才算老大?

一文看懂三国时期西凉集团:董卓、马腾都属西凉军,谁才算老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夏目历史君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3/12/26 22:47:41

如果要说三国历史最高光时刻,可能有的人会提到张辽的以800破10万,孙刘的赤壁巅峰,还有关羽的威震华夏......

这些战役各有各的精彩,的确是一个时代的巅峰!

但如果真的要说三国的最荣耀时刻,那绝对是曹操的“白狼山之战”——因为这是一场汉朝和游牧民族的巅峰大战。

当时张辽在曹操主力未到来之前,就直接以不足万人的数量击溃了匈奴3万精锐,之后一战干掉匈奴10万大军。自此,外族再不敢入侵中原。

——从汉朝的影响力来看,这一战绝对是远超其他战役的,也正在这一战中,一支被称之为“虎豹骑”的部队脱颖而出,他们后来秒杀刘备,追击长坂坡,成为了“最强悍部队”的代名词。

然而,就是这一支让刘备恐惧,让游牧民族骑兵胆寒的特种部队,却被另一支势力曾打得丢盔卸甲,留下了曹操割须弃袍历史笑话,而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做“凉州兵”。

一、凉州集团的地位

说起凉州兵的历史,很多读三国的人都不太关注,但研究历史的人却对其敬佩有加。

原因无他,因为就是这一批人灭掉东汉,搅乱了天下,还成为刘备手下最得力的“一把刀”。他们的历史离不开7个人的传奇——分别是董卓,董承,吕布,贾诩,马腾韩遂马超

关于这个军事集团,历史学界其实早就有所关注,最早对这一集团进行定义的就是张大可先生,他曾经说过:学术界称董卓的部曲兵为凉州兵团。

而徐德麟也在《三国史讲话》中称董卓的部曲为“凉州兵团”。

虽然对这一“军事集团”的定义始终未能被明确,但不少学者都认为,凉州兵团可以作为以董卓为首的凉州籍所属军官的一个概括。

如果按照这一逻辑,那么凉州兵团可以说改变了历史,在三国中有和荆州一样的历史地位。

首先来看凉州兵团的人员,对于凉州兵团的定义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本文采取广义上的定义,其中就包括首领董卓,凉州兵团直属李傕郭汜,张济和张秀,贾诩,并州军代表吕布,外戚代表董承,凉州本土地头蛇,马腾,马超,韩遂。

看看这些名字,我们不得不感慨,凉州兵团真的人才济济,要谋臣有谋臣,要武将有武将。

贾诩是运筹帷幄的代表,董承一个衣带诏让曹操一辈子不安宁,吕布三国武力代表,张绣也是著名的抓曹(嫖)大队长。

也正因为有这批人在,所以凉州兵团才有着如此恐怖的战斗力,才能打败号称最强大的“虎豹骑”。

二、以董卓为首的凉州集团形成

不过,关于凉州兵团改变三国的历史,还得从他们的名义上的源头董卓说起。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凉州兵团的带头大哥是董卓。

关于董卓的故事,三国演义把他描绘得有些变态,但历史上的董卓还是比较能干的。

早些年,他游历于羌族生活区域,颇有游侠之风。

在耕地期间,曾有羌族头人来投奔他,他居然直接把自家唯一的一头牛宰了款待他们,由此炒作出了不小的名气,羌人皆信服他,董卓也以“健侠知名”。

不过这还只是他人生的开始,东汉时期爆发了羌人之乱,董卓因为得到了羌人头领的支持,所以很快在叛乱中大获异彩,被拜为郎中。

之后又赶上黄巾起义,他又大杀四方,获得军功,被拜为中郎将。

紧接着中平二年,已经担任破虏将军的董卓和荡寇将军周慎在张温的统辖下一起讨伐韩遂和边章,此战董卓表现的有勇有谋,打得非常出彩,边章和韩遂虽有小胜,但却不得不连续败退......

注意,此时的董卓只是官军的一支力量,甚至其军事实力还不如边章韩遂的号称10万大军。不过,当时官军均是败绩,仅仅只有董卓一人没输。

所以董卓在当时脱颖而出,得到了“中央”的看好。

——还有非常幸运的是,在边疆动乱之际,中央也出现了大厮杀,何进与宦官开战,袁绍从中浑水摸鱼,于是就有了号召“边军入京”的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央号召了多路大军,其中有并州兵团领导的丁原,也有凉州兵负责人董卓,这两支部队是边军里面最能打的,实力非常雄厚。

按理来说,董卓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人,但他非常了不得,通过自己的弟弟通风报信,然后抢先入主中央。在何进被杀后,他凭借着弟弟与何苗等人的交情,居然兵不血刃的招降了何进的部曲。

紧接着他又联络吕布,诱导吕布杀死了丁原,又收编了强大的并州兵团......

然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套路,董卓招纳董太后的亲戚董承,引入本土智谋贾诩,大规模解除曾经的党锢之祸受影响的世家大族,牢牢掌控皇帝。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董卓组建了最初的“凉州兵团”,这也是凉州兵团影响历史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还发布命令,号召凉州的叛乱势力韩遂和马腾也加入他,想要将整个凉州抱团。这二人当即同意,立刻带着部队赶往长安。

应该说,如果董卓能够在死之前掌握这股势力,他还真有可能成为像曹操那样的人物。不过可惜,马腾和韩遂赶来之前,董卓就被吕布刺杀。

关于这段历史,《三国演义》引入了一个叫貂蝉的人物。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吕布的确是因为一个女人而动手,这个女人是董卓的婢女,但不知道名字。吕布和这个女人私通,但害怕东窗事发。

再加上并州兵团和老凉州兵团的隔阂,在王允的刺激下,吕布就造反了......

不过,并州兵团的实力并不如凉州兵团,所以并州兵团很快被打败,凉州兵团李傕郭汜在贾诩的指导下,再一次掌握中央,并且代替董卓接纳了马腾和韩遂。

如此一来,凉州兵团正式形成。

三、马韩凉州集团的介入与董卓的消亡

但,不知大家发现了问题没有,虽然凉州兵团最终形成了。

——只是这伙集团与其说是个集团,还不如说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只是单纯的靠着利益关系和本土关系组合而成,彼此之间却是矛盾重重。

例如并州兵团和老凉州兵团的矛盾,导致了董卓这个领导人被杀。

同样的,老并州兵团和并州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马腾和韩遂的降而复叛。

这里得提一句,马腾、韩遂其实与董卓最开始是敌对关系......

正如前文所说,虽然董卓因为机缘机会成为了凉州兵团的首领,但客观的说,凉州的军事力量对比上,董卓并不占优势,真正最有实力的是马韩军事集团。

根据史料记载,在中平元年,黄巾军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凉州,羌胡趁机造反作乱,其中一个叫北宫伯玉的人就带着众人挟持了边张和韩遂,想要靠着他们俩的威望来建立政权。

结果,这支部队遭到了车骑将军张温的打击,正如前文所说,张温的手下两员大将,其中就有董卓,当年董卓就痛击了起义军,在当时表现最为出彩。

经历变故后,韩遂趁机杀死了边章和北宫伯玉,屯兵十几万,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造反头子。

也正在这时候,凉州刺史耿鄙不满韩遂的造反,于是调集军队准备趁着起义军内讧的时候攻打他。但事与愿违,马腾率部起义,杀死凉州刺史,和韩遂联合起来,约为兄弟关系。

从此二人形成了“马韩军事集团”,成为凉州地区最大的造反势力,拥兵10余万,其实力远在董卓之上......

不过,董卓毕竟是官方代表,其背后靠着整个大汉王朝。

而且,董卓非常幸运的入主中央,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和收购,一举成为了凉州方面乃至天下的领袖。

在这一情况下,一向唯利是图的马韩军事集团毫不犹豫的滑跪,当场臣服于董卓,准备带人去投奔。可惜,董卓被并州集团的吕布杀死,他们未能再见面。

四、马韩凉州集团的壮大

只是,凉州兵团已经形成,虽然没了首领,但内部依旧因为利益驱使还有着极大的向心力,否则贾诩也不会出手。

——按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当时马韩军事集团加入了凉州兵团,凭借着最强大的边防军实力,足以镇压18路诸侯。

但让人不忍直视的是,李傕郭汜瞧不上马韩军事集团,认为他们是造反势力,于是二者产生矛盾,进而爆发了一场战争。

而后来,马韩军事集团居然被打的惨败,不得不退守凉州老根据地,而李傕郭汜也不敢深追,继续掌控朝政。

经此变故后,凉州兵团已经内部人人思变,而董承也抓住机会带着皇帝出逃,然后迎上了曹操,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新模式。

至于李傕郭汜,则在后来的混战中直接被消灭了......

但,凉州兵团并没有在历史上消失,他的影响力还在延伸。

例如,董承发动衣带诏,差点杀死曹操。

而刘备靠着这一事件快速出逃,借此号召天下,给曹操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也成为曹操一生中最想杀的人之一。

另外还有马韩军事集团,他们在遭遇挫折后,一直蛰伏于凉州。

因为董卓等人的覆灭,他们慢慢的恢复了伤势,而且吞并了整个凉州。在之后的博弈中,官渡之战中他们支持了曹操,马韩集团还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曹操做人质。

但曹操一心要掌控整个凉州,所以来了一出假途灭虢之计,马超不顾一切与之反抗,并最终取代了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新的领袖。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潼关之战。

在此次大战中,马韩军事集团创造了奇迹,痛揍虎豹骑,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但曹操通过反间计获得成功,马韩军事集团惨败,马腾被杀,灭三族。

建安十八年,马超卷土重来,裹挟数万众出战,结果又被曹操打败,不得已只能投奔张鲁

——之后,曹操收编张鲁,马超不得已只能投奔了刘备,于是成为了刘备手下的四大将军之一,其最后的凉州兵团所属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一把刀。

五、总结

这就是历史上的凉州兵团,他们崛起于西羌之乱......

——其中的两个重要代表,董卓靠着平定叛乱起家,马腾和韩遂借着叛乱起家,再加上后来的并州吕布,他们组成了最强大的边防军集团。

但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虽然他们的实力强大,对历史影响极大,但却终究因为内乱,而成为了历史。

不过要论强大的话,不难看出他们可以分为前后期,前期董卓一人说了算,后期马腾、韩遂两人说了算。

但单论个人实力的话,显然还是董卓时期更为强劲一些,毕竟他不仅是曾经凉州集团“一言堂”的存在,更将势力影响到中央,一度干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其控制范围与权力之大远不是马腾能比拟的。

标签: 马腾

更多文章

  • 曾站过马腾cp、贾腾cp,但沈腾和妻子12年爱情长跑令人羡慕

    历史人物编辑:故林美食标签:马腾

    提起沈腾,他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幽默,搞笑,一举一动都是笑点。为了表达对他的喜爱,大家也流传一句话,“沈腾真的是长在了我的笑点上”。现在,沈腾是坐拥1150万微博粉丝的著名喜剧演员。从曾经争取上综艺节目,变成了综艺节目主动邀约,沈腾却经历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也许我们现在看到他在电影中,都是搞笑和快

  • 吕布麾下三大名将,曹操收下张辽臧霸,为何却杀了最厉害的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臧霸

    东汉末年自黄巾军起义后,由于中央朝廷无力剿灭,于是各处地方纷纷聚兵,一时之间诸侯并起,成为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现在一谈到三国基本就是蜀汉、东吴、曹魏,但是在三国前期的时候,那一些名震天下的诸侯中,在袁绍、曹操等人之外,吕布便是最为亮眼的那一颗星。虽然在后人眼中,吕布作为“三姓家奴”无可称道

  • 臧霸、孙观等泰山军于197-198年,在曹操消灭吕布前,就和袁谭已在徐州琅琊国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臧霸

    臧霸、孙观等泰山军于197-198年,在曹操消灭吕布前,就和袁谭已在徐州琅琊国交火。但这过程没有明文记载,只在各史料的相互联系里,有所透露。突破口就是《武帝纪》记载的,199年臧霸等所攻袁谭的东安郡位置。准备以这篇文章作为《刘备重据徐州系列》开篇,为第二篇详细介绍刘备再入徐州时的具体局势,做铺垫。本

  • 吕布手下9大武将,除了号称“八健将”的张辽臧霸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臧霸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刘备手里有“五虎将”。而在吕布没死之前,他的麾下也有“八健将”。他们分别是:魏续、宋宪、郝萌、曹性、成廉、侯成、臧霸和张辽。出处在《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吕布当先出马,两边排开八员健将:第一个雁门马邑人,姓张,名辽,字文远;第二个泰山华阴

  • 吕布的三大将,为何曹操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把厉害的高顺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臧霸

    高顺,原属吕布,为中郎将。其为人清白且有威严,不好饮酒,善养士卒。在出仕吕布期间,高顺组建了一支名为“陷阵营”的精锐部队,全军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置精良,每所攻击无不破。在濮阳之战和下邳之战中,高顺所统率的“陷阵营”,令曹操十分头疼。那么,高顺这般有统帅和军事之才的将领,为何曹操最后不收服

  • 吕布有三大名将,吕布兵败后被抓,为何曹操只收编张辽和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臧霸

    曹操有个爱好,喜欢收揽别人的老婆,妻妾就有十几个。除了妻妾之外,曹操也喜欢招揽人才。乱世之中,群雄并出,曹操借着这个时机招揽天下人才为己用,曾豪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人才”,曹操是不会用的,就比如吕布麾下的高顺。吕布手下有三大人才,分别是张辽、臧霸、高顺,吕布战败后,张辽、

  • 顶撞曹操刘备,还公然庇护叛徒的臧霸,是怎么被收服的?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臧霸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瀛洲海客在诸多曹营外姓武将当中,臧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没有像于禁这般“卖友求荣”,也不会像张辽、张郃那样谨小慎微,甚至故意与其他武将交恶,只为打消曹操戒心。自建安三年(198年)投靠曹操后,臧霸便被其委任为琅琊相,都督青、徐二州,为青徐最高军事长官

  • 吕布三大名将,曹操为啥只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了最厉害的那个?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臧霸

    曹操之所以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却把最厉害的高顺给杀了,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吕布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而除了个人武力的彪悍,吕布手下的人才也是非常多的,其中以张辽、臧霸、高顺三人最为出名,而高顺应该是最厉害的了。不过当曹操击败吕布后,却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斩杀了最厉害的高顺,这是为什么呢

  • 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臧霸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吕布被杀,其部下有三名大将,分别是张辽,臧霸和高顺。而在这其中,为什么曹操只降服了张辽和臧霸,而杀死了

  • 三国时期的“黑社会”霸主——泰山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臧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兼并,大浪淘沙最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其实三国早期有一股势力纵横于青州、徐州之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就是所谓的“泰山贼”,而其中的首领则是——泰山臧霸!18岁劫法场,勇烈知名臧霸,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臧霸的父亲父臧戒为县狱掾(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