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为何分别效力三个国家?谁的结局最好呢

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为何分别效力三个国家?谁的结局最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鉴史文学社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1/6 16:00:39

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位诸葛家族最杰出的子弟,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三个国家,这样一来,不管最终是谁统一了天下,他们诸葛家族都可以谋取到最大的利益。

按照当时的形势,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能够统一三国的,要么是魏国,要么是蜀国,要么就是吴国,因为在当时,也就只有这3个势力可供选择。

如果诸葛家族全力支持某一个势力,如果这一势力取得最终胜利那还好说,那万一没有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何况是战败者?没有被灭门都算是天大的运气。

那如果分散投资,每个势力都支持一波呢?

毋庸置疑,凭借着诸葛亮他们哥几个的能力,不管是到哪里都肯定能位居高位。这样一来,不管最终是哪一个势力统一三国,他们诸葛家族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效力于蜀汉,诸葛瑾效力于孙吴,而诸葛诞效力于曹魏。

如果要说,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他们哥几个,谁的结局最好,那我个人认为,会是效力于孙吴的诸葛瑾。

为什么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毋庸置疑的,结局最惨的肯定是诸葛诞。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他一开始就投奔曹魏阵营,跟夏侯玄的关系非常不错。也因此当曹爽得势的时候,他也因为夏侯玄的关系得到重用,担任了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

诸葛诞的权力巅峰,是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仪同三司。也就是说,淮南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全部都在诸葛诞的手中,可谓是一方诸侯。另外仪同三司,就代表着,虽然他没有位列三公,但是他可以享受三公的待遇,真可谓是位高权重。

如果曹魏政权牢牢地被曹氏所控制,那诸葛诞至少也可以寿终就寝。但没想到司马氏窃取了曹魏政权的果实,还把夏侯玄给杀了,这可把诸葛诞给吓得,当即发动叛变来反抗司马氏。

结果很悲催,坚守了寿春城数月之久,最终弹尽粮绝,诸葛诞更是被夷了三族,真的是他们三兄弟当中最惨的。

相比于诸葛诞,诸葛亮的结局还算不错,但也没多好,因为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就成为一台永动机,一直在不知疲倦的处理蜀汉的军政大事。

不仅如此,他还得兴兵北伐,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得跟随大军风餐露宿,还得天天为了北伐大军的粮食发愁。

可以说,诸葛亮的后半生,都是被工作填满的,压根就没有娱乐、放松的时间。就连他的弥留之际,刘禅都得派人过来询问诸葛亮,问问诸葛亮去世后谁能够接任诸葛亮的职位。

也因此,被累死的诸葛亮,我并不认为他的结局是三兄弟中最好的。

而诸葛瑾,不说别的,仅凭他能活到68岁,就比诸葛亮、诸葛诞厉害。

和诸葛诞、诸葛亮不同的是,诸葛瑾只有一个老大,那就是孙权。他没有诸葛诞那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担忧,也没有诸葛亮那“扶不起的阿斗”的无奈,再加上东吴一直都是人才经济,因此他的工作压力,是远远要小于诸葛亮的。

要知道,东吴的军事,先后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负责,所以在军事上诸葛瑾都不用想太多。

而东吴的内政上,诸葛瑾活到公元241年,张昭活到公元236年,因此绝大多数时间里,东吴的内政是由张昭负责的,诸葛瑾也不用操太多心。

可以说,诸葛瑾在朝堂之上的压力,是要远远小于诸葛诞的,工作上的压力是要远远小于诸葛亮的。虽说同样的都要为国事操劳,但至少诸葛瑾的生活,要比诸葛亮和诸葛瑾轻松啊,不然在那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的三国时期,诸葛瑾怎么可能活到68岁?

所以说,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他们当中结局最好的,便是诸葛瑾,就是不知道大家的意见是什么呢?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孙权:诸葛亮和诸葛瑾谁更有才?诸葛恪一语中的,成就诸葛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诸葛瑾

    对于士族而言,投资是门技术活,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家投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魏国有了诸葛诞、蜀国有了诸葛亮、吴国有了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恪的父亲,孙权曾经问过诸葛恪:“是你父亲诸葛瑾更有才华,还是你叔父诸葛亮更有才华一些呢”?诸葛恪灵机一动,一个教科书般的答案,使得孙权开怀大笑,

  • 江苏有一个永远抽不干的水塘,专家:三国诸葛瑾的墓葬在下面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诸葛瑾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记忆还是十分深刻的,即使在民间诸葛亮也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不但事事未卜先知,而且还能召唤风雨,又有运筹帷幄的大计,用草船借得了大量箭簇,又三次气周瑜,直把曹魏和东吴搅得天昏地暗。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个人,也可能是被诸葛孔明的光芒给淹没了,那就是诸

  • 为何诸葛瑾军事能力那么差,孙权还让诸葛瑾当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诸葛瑾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等都远远不如比他小七岁的弟弟诸葛亮,即便是在东吴也不是顶尖的人才,但奇怪的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诸葛瑾仗打得多么糟糕,诸葛瑾始终能深得的孙权的信任,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信任与欣赏。要知道孙权猜忌心很重,而且是翻脸无

  • 诸葛瑾为什么加入孙权?诸葛瑾诸葛瑾兄弟不合?诸葛瑾口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加盟孙权的时候,孙权刚好收到了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希望孙袁两家联合,共图曹操。诸葛瑾听说之后,建议孙权:袁绍外强中干,徒有虚名,因此不应该和他结交,而应该暂时顺从曹操,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跟他们抗衡。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大都

  • 诸葛亮缘何赢不了曹魏名将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给诸葛瑾的一封信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诸葛瑾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蜀汉开展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兵出散关,围攻陈仓。但这一次的北伐似乎并未取得多少战果。陈仓攻防战可谓异常激烈。曹魏的陈仓守将郝昭为人颇有气节且深通战法。先是,蜀汉派遣郝昭的同乡靳详为使者劝降郝昭遭到拒绝[1]。尔后,蜀汉军队动用了云梯、冲车

  • 荡寇将军程普:孙吴三朝元老,十二虎臣之首,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程普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我们一提起东吴的名将,首先想到的是四大都督,其次才是十二虎臣。程普作为十二虎臣之首,跟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资历远比四都督之首的周瑜深得多,战功也不弱于他。那为何程普不受孙权重用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孙坚程普程普出身

  • 孙策、太史慈和程普合力,能否击败赵云?孙策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程普

    导语:孙策,号称小霸王。霸王是项羽,拿孙策跟项羽做比较,可见孙策有多么勇猛。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江东猛虎孙坚的遗志,在江东地区开辟了孙家的江山。太史慈,武力值与孙策相当,两人曾经私下斗殴不分胜负。原先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后归顺孙策,成为孙策帐下头号猛将。程普,是江东老臣,辅佐孙坚、孙策以及孙权三位

  • 赵云乃是常胜将军,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他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程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骁勇无比的战将,他们的武力值一直被我们议论,受到演义和民间流传的影响让我们感觉三国战将武力值基本上以一吕二赵来排名。首先我们要知道民间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鉴于押运改编而来,其并不代表三国战将的真是武力,另外正史中两军交战也不存在演义中那样武将单打独斗。以演义而言吕布依然成了公认的天

  • 《三国演义》中东吴虎将排行榜,你觉得程普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程普

    在《三国演义》三大势力中的武将里面,孙权手中的吴国武将无疑是最低调的,不过就是这些看上去很低调的武将却成就了能孙权在江东的霸业——太史慈勇猛善战,力拼孙策《三国演义》中初登场为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后来的故事跟《三国志》没有太多差别,黄巾贼管亥围北海,太史慈助孔融抗之,为融

  • 东吴老将程普,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存在感不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程普

    程普的确在赤壁之战存在感不高,甚至差点和周瑜闹出不愉快来,有些倚老卖老,但是周瑜凭借其高超的个人魅力和相忍为国的精神,最终感动程普,自此程普成为周瑜的副手,直到周瑜去世,两人都配合无间。程普在孙策去世前,是江东资历和功绩最高的将领,而孙策去世却托孤于“乳臭未干”的周瑜,这让程普愤愤不平《三国志》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