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诸葛亮和诸葛瑾谁更有才?诸葛恪一语中的,成就诸葛天下

孙权:诸葛亮和诸葛瑾谁更有才?诸葛恪一语中的,成就诸葛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晋霞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3/12/10 11:47:18

对于士族而言,投资是门技术活,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家投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魏国有了诸葛诞、蜀国有了诸葛亮、吴国有了诸葛瑾。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恪的父亲,孙权曾经问过诸葛恪:“是你父亲诸葛瑾更有才华,还是你叔父诸葛亮更有才华一些呢”?诸葛恪灵机一动,一个教科书般的答案,使得孙权开怀大笑,成就了诸葛天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比智慧的象征诸葛亮,诸葛瑾的名气要小多了,但一个做过吴国大将军的人,怎么也不会太简单。诸葛瑾是个“慢性子”,和孙权交谈,他从来不强调自己的意志,而是会稍稍表露心意,让孙权清楚自己的主张。一旦两人意见相左,诸葛瑾从不争辩,他会转移话题,然后旁敲侧击,再渐渐表露心意。因此,孙权认为诸葛瑾是一个君子,一个与自己“神交已久”、“至死不渝”的知己。

对孙权而言:诸葛瑾是一个,从来不会解释什么的“老好人”;但小诸葛就不同了,诸葛恪是极聪明的孩子。孙权最喜欢的事,就是和老诸葛共事,和小诸葛斗气。就像这样,“你的父亲诸葛瑾,和叔父诸葛亮谁更有才华”?面对忍俊不禁的众人,诸葛恪小脑袋一摇,神气地回答道:“臣的父亲诸葛瑾更有才华”。孙权脸上笑意更浓了:“这不见得吧?听说,诸葛丞相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呢”。

愠怒一闪而逝,诸葛恪突然也笑了,并说道:“臣的父亲知道该辅佐谁(孙权),而叔父诸葛亮不知道,这不是臣的父亲更有才华吗”?孙权笑了,开怀大笑:蓝田生玉,诸葛一门尽是智者。回想起“神交”的诸葛瑾,孙权打心眼里,喜欢才思敏捷的诸葛恪,并对他唯以重用。

孙权将掌管军粮的重担,交给了年幼的诸葛恪,这可愁坏了大小两诸葛。小诸葛恪为繁琐的公文,整日不堪其扰;诸葛亮为侄子担此重任,替家族皱起了眉头。诸葛亮写信给陆逊:兄长诸葛瑾年迈,恪儿尚且年幼,做事多有疏忽。粮草乃是重中之重,我虽在川蜀,也为此感到不安,请至尊(孙权),派人替换诸葛恪。

叔父诸葛亮,害得诸葛恪丢官了,但小诸葛反而很开心,是真的很开心。他要领兵打仗了,这比管粮草有意思多了。他向孙权请战:3年之内,平定山越,为东吴增添4万甲士。一时间满朝哗然,山越何其难征?3年征兵4万?痴人说梦,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包括诸葛瑾:“恪儿的聪明,不仅不会使我诸葛一门兴旺,还会害了整个家族啊”!

但诸葛恪意气风发,多次声称此战必胜,孙权满眼赞赏,亲自为诸葛家的麒麟儿送行。诸葛恪到任后,并不进山抓捕山越,而是守住了所有的山口。稻谷成熟之后,诸葛恪派遣吴军,收割山越的稻谷,断粮的山越人只能乖乖出山。诸葛恪命令,官员必须善待山越,并斩杀了县长胡伉,取信于山越。山民之中,诸葛恪仁德之名远播,大批山越纷纷来投。诸葛恪不动刀枪,以一县长为饵,钓得山民10万余众,扩编精锐4万人,东吴的顽疾山越被人制服了。

孙权病了,病得很重,所有大臣都认为,诸葛恪是托孤不二人选,孙权却沉默了。他太了解诸葛恪这个小家伙了,他的刚愎自用,和聪明才智一样拔尖。孙峻拼死力争,当朝再无第二人,才干可比诸葛恪,孙权沉默良久,最终默认。托孤重臣之首的诸葛恪,一番励精图治,稳固了吴国内政,使得吴中百姓赞不绝口,人们都以一睹其风采为荣。

整个东吴洋溢着欢快的旋律,东兴之战吴军大捷,太傅诸葛恪不负众望,大破魏军,加封东吴丞相。诸葛一门两宰相,成为吴、蜀两国望族,诸葛恪非常高兴,叔父诸葛亮做到的,他也做到了。试问今日之东吴,何事不能决于恪手?一切事情,仿佛都难不住聪明的诸葛恪,而聪明如诸葛恪,一定要继续北伐,塑造绝对的个人权威。

20万人北伐,吴廷上下一致抵触,但诸葛恪还是发兵了,他的穷兵黩武,使得百姓怨言不断。新城守将张特,3000兵马固守城郭,激战多日,军士损失过半,于是请降。诸葛恪志得意满,以为不战可屈人之兵,但张特趁机修缮城郭。天气炎热,吴军水土不服,诸葛恪不明军情,拒不退兵,终为魏军所败。

失败后的诸葛恪,将怒气宣泄到了朝堂之上,吴国文武甚为不满。诸葛恪的骄横跋扈,使得朝廷上下暗潮涌动,孙峻在宫中埋伏,杀害了面圣的诸葛恪。诸葛恪死后,东吴诸葛一脉,由鼎盛跌入低谷,三族尽被夷灭,诸葛瑾生前的忧虑成真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诸葛恪不能“知人”、不能“胜人”吗?那孙权也不会,对他如此青睐了;但聪明绝顶的诸葛恪,却极度刚愎自用,他的“不自知”,使得诸葛三族被夷灭,害人又害己;归根结底,他少的不是聪明,而是诸葛瑾那般的智慧。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江苏有一个永远抽不干的水塘,专家:三国诸葛瑾的墓葬在下面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诸葛瑾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部分人对诸葛亮的记忆还是十分深刻的,即使在民间诸葛亮也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不但事事未卜先知,而且还能召唤风雨,又有运筹帷幄的大计,用草船借得了大量箭簇,又三次气周瑜,直把曹魏和东吴搅得天昏地暗。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个人,也可能是被诸葛孔明的光芒给淹没了,那就是诸

  • 为何诸葛瑾军事能力那么差,孙权还让诸葛瑾当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诸葛瑾

    乍一看,诸葛瑾除了是诸葛亮的哥哥什么都不是。诸葛瑾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等都远远不如比他小七岁的弟弟诸葛亮,即便是在东吴也不是顶尖的人才,但奇怪的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诸葛瑾仗打得多么糟糕,诸葛瑾始终能深得的孙权的信任,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信任与欣赏。要知道孙权猜忌心很重,而且是翻脸无

  • 诸葛瑾为什么加入孙权?诸葛瑾诸葛瑾兄弟不合?诸葛瑾口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诸葛瑾

    诸葛瑾加盟孙权的时候,孙权刚好收到了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希望孙袁两家联合,共图曹操。诸葛瑾听说之后,建议孙权:袁绍外强中干,徒有虚名,因此不应该和他结交,而应该暂时顺从曹操,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跟他们抗衡。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大都

  • 诸葛亮缘何赢不了曹魏名将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给诸葛瑾的一封信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诸葛瑾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蜀汉开展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兵出散关,围攻陈仓。但这一次的北伐似乎并未取得多少战果。陈仓攻防战可谓异常激烈。曹魏的陈仓守将郝昭为人颇有气节且深通战法。先是,蜀汉派遣郝昭的同乡靳详为使者劝降郝昭遭到拒绝[1]。尔后,蜀汉军队动用了云梯、冲车

  • 荡寇将军程普:孙吴三朝元老,十二虎臣之首,为何不受孙权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程普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我们一提起东吴的名将,首先想到的是四大都督,其次才是十二虎臣。程普作为十二虎臣之首,跟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资历远比四都督之首的周瑜深得多,战功也不弱于他。那为何程普不受孙权重用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孙坚程普程普出身

  • 孙策、太史慈和程普合力,能否击败赵云?孙策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程普

    导语:孙策,号称小霸王。霸王是项羽,拿孙策跟项羽做比较,可见孙策有多么勇猛。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父亲江东猛虎孙坚的遗志,在江东地区开辟了孙家的江山。太史慈,武力值与孙策相当,两人曾经私下斗殴不分胜负。原先是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后归顺孙策,成为孙策帐下头号猛将。程普,是江东老臣,辅佐孙坚、孙策以及孙权三位

  • 赵云乃是常胜将军,如果孙策、太史慈、程普“群殴”他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程普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骁勇无比的战将,他们的武力值一直被我们议论,受到演义和民间流传的影响让我们感觉三国战将武力值基本上以一吕二赵来排名。首先我们要知道民间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鉴于押运改编而来,其并不代表三国战将的真是武力,另外正史中两军交战也不存在演义中那样武将单打独斗。以演义而言吕布依然成了公认的天

  • 《三国演义》中东吴虎将排行榜,你觉得程普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程普

    在《三国演义》三大势力中的武将里面,孙权手中的吴国武将无疑是最低调的,不过就是这些看上去很低调的武将却成就了能孙权在江东的霸业——太史慈勇猛善战,力拼孙策《三国演义》中初登场为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后来的故事跟《三国志》没有太多差别,黄巾贼管亥围北海,太史慈助孔融抗之,为融

  • 东吴老将程普,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存在感不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程普

    程普的确在赤壁之战存在感不高,甚至差点和周瑜闹出不愉快来,有些倚老卖老,但是周瑜凭借其高超的个人魅力和相忍为国的精神,最终感动程普,自此程普成为周瑜的副手,直到周瑜去世,两人都配合无间。程普在孙策去世前,是江东资历和功绩最高的将领,而孙策去世却托孤于“乳臭未干”的周瑜,这让程普愤愤不平《三国志》吕蒙

  • 在韩当练习生多年,却没成功出道的国内明星,张一山绯闻女友在内

    历史人物编辑:潇星星的解读标签:韩当

    国外娱乐堪称是一家明星制造工厂,据说培训学员可以称为“地狱”难度。而众多学员的最大希望就是出名。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去国外镀金,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国外首次亮相,不仅要有一定的实力,还要有幸运的机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位在国外当练习生,却没能出道的我们明星,一起看看都有谁吧。1.侯明昊,他在娱乐界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