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吗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中文史屋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2/24 21:40:40

@真知新坐标

在三国乱世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才华过人的人,其中很多人年少成名,孙权、曹冲和诸葛恪在小时候就受到了各界的赞誉,除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年轻人有着光明的前途。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

在曹魏方面,司马懿和杨修成为了两个最被人看好的年轻人。而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曹操为何要杀杨修。

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他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学识超群,曾得到一代枭雄曹操的赏识和重用,被任命为“总知外内”的主簿,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级谋士。

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才,却因为小小的“鸡肋事件”,最终被曹操杀掉。显然,区区“鸡肋事件”不足以解释杨修被杀的原因,理由不充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曹操当年草草除掉杨修,是因为妒忌杨修的才能,还是别有他因呢?其中主要有以下五个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杨修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其主公曹操生性凶残,心胸狭隘自私,总爱嫉妒忌讳自己下属的才能与自己相当,甚至超越自己。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曹孟德忌杀杨修”中说:“操平生为人,虽然用才能之人,心甚忌之,只恐人高如已。”可以证明这一点。除杨修之外,曹操嫉贤妒能性情下的冤死鬼,还有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官高名远,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地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代领袖。

孔融(公元153年-208年),字文举

名士出身的孔融向来看不起曹操,丧失地盘来到许都后,孔融认为自己是在为汉献帝做事,而不是为曹操效劳,不买曹操的账,这让大权在握的曹操觉得很窝火。

孔融的学问很大,但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勇气不小,但缺乏斗争经验;过于自信,以至于对时局经常错误判断。他与“高级俘虏”汉献帝来往过于亲密,甚至动不动就瞒着曹操上表,遭到了曹操的猜忌。

孔融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借机嘲讽和指责曹操。他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的比喻,来讽刺曹操把自己喜欢的甄氏让给儿子曹丕;用“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的话语,来嘲弄曹操不值得大动干戈远征乌桓;用“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的怪论,来反对曹操禁酒等,这让自以为是的曹操觉得很难堪。

思想领域的不同和政治见解的分歧,以及孔融在大政方针上再三地公开与自己唱反调,使曹操心怀嫉恨,杀孔融的念头早已萌生。

孔融

但由于北方局势还不稳定,加上孔融的名声远播,曹操不便对他怎样。

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便授意部下诬告孔融“欲规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将孔融杀害弃市,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这正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来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第二种观点认为杨修之死恰恰印证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惹来杀身之祸丢了自家卿卿性命。

他总是自作聪明,恃才放旷,举止轻狂,导致曹操心中对其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

拿“鸡肋事件”来说,当时曹操作战失利,正在为是否退兵之事举棋不定时,随口说了“鸡肋”二字。二字一出,杨修竟擅自根据曹操的以往行事规律,推断出主公必定决心退兵,并在军中泄露和散布退兵言论,私自命士兵收拾行囊,开始做撤退的准备。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杨修这一举动涣散了军心,动摇了将士们的斗志,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最终,曹操 为了严肃军纪,秉公办事,杀了杨修。

第三种观点认为杨修的死与他参与曹操家庭内部争宠夺位的斗争中有关。

杨修为了让自己的好朋友曹植当上曹氏接班人,竟全然不顾及曹操的感受,千方百计地帮助曹植,曹植与曹丕间的矛盾也因此不断被激化。

这破坏了曹操希望儿子们团结亲近的美好愿望,也引来了杨修的杀身之 祸。

曹植(公元192年—232年),字子建

第四种观点认为由于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曹操怕养虎为患,于是借“鸡肋”事件将他斩草除 根,以解后患之忧。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杨修之死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与知识分子之间、主人与奴仆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人们的个性活力在封建专制意识形态下的悲剧。

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具有极重的疑惧心态,但为维持其统治体系的运转,又不得不对这种矛盾的状态加以利用。

杨修“恃才放旷”不过为表面现象,内在的关键是他冲撞了固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等级秩序,最终酿成悲剧。

大限将至之杨修

结语:

杨修死因究竟如何,可能连他自己至死也不知道,从杨修之死可以告诉我们,有的事情难得糊涂。特别是在领导面前一定不要抢了领导的风头,不要随便地去揣摩领导的意图,当领导感觉到你是一个危险人物的时候,他就不会把你留在身边了。

你们觉得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杨修?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为何曹操死前杀死杨修,放过司马懿?其实他最怕杨修这点!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杨修

    许多朋友都喜欢看《三国演义》,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的名著,更多的是对其中某些人物的喜欢与崇拜,像是关羽的大义凛然,赵云的侠肝义胆,还有张飞的正直勇猛。可能许多人对西游记简直是“熟透了”,对三国却研究的没那么透彻,但当你问:三国中你最喜欢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由此可见,三国的影响力和西游记等相比

  •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历史上真是这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里,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像网络上的很多小领导一样,爱卖弄小聪明,就拼命打压同样卖弄小聪明的下属。在历史上,当然不是这么儿戏。杨修出身于东汉名门弘农杨氏,以举孝廉入仕,辗转职位,后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是曹操的属下。这个人确实有点儿文才,不过“绝妙好辞”、“

  • 《三国演义》:杨修真的因为“鸡肋”而被曹操处死?原因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杨修

    大家都知道,三国中的人物,除了诸葛亮比较机智过人,曹操手下也不少能人智士。杨修算是一个,《三国演义》中,是因为杨修自作聪明,死于鸡肋事件,而《三国志》中并没有这样的笔墨记载。杨修是东汉的大文学家,他的父亲是曹操手下的太尉杨彪,母亲姓袁,袁术是杨修的舅舅。《后汉书》、《世说新语.捷悟篇》对杨修的聪明和

  • 杨修为什么必须死?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杨修

    杨修,弘农杨氏之子,都说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但和弘农杨氏相比,还要相形见绌,弘农杨氏“四世太尉”,杨修的爷爷杨震被世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太尉。杨修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深受文化熏陶,自己又才华横溢,他的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

  • 杨修被杀,除了他动摇军心之外,还有一个必死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杨修

    最近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比较多,前有《军师联盟》,后有《三国机密》。这些影视剧的热播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三国谋士—杨修。原本以为司马懿的对手只有诸葛孔明一人,但杨修的出场也让人眼前一亮。他在“月旦评”中的精彩表现,后期与司马懿的明争暗斗都让人拍手叫绝。但杨修后来却被曹操以动摇军心的罪名所杀,曹操急着杀他,

  • 曹操杀杨修后,问其父亲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他的话成了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媚影标签:杨修

    导语:三国的历史上,不仅有很多著名的将军,其实那些谋士也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刘备军营当中的谋士军师诸葛亮。除了他以外,孙权的帐下还有诸葛瑾,曹操的帐下还有荀彧、郭嘉,这些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在曹操的帐下除了荀彧外,还有一家人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就是杨修他们一家。杨修是投在曹操手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答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杨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修陪同曹操外出游玩。沿途风景优美,两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在这段愉快的时光里,他们走到了一处刻有曹娥碑的地方。碑上镌刻着一道极具智慧的字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立即被这道充满挑战性的字谜吸引,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好奇地问杨修:“你有信心解开这个难题吗?”然而,曹操没有

  •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杨修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为千古名言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魏蜀吴三方争霸期间,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志士。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特别爱才的人,从他对关羽的态度中就能看出。而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之人,有时连曹操都感叹自己不如他,但是如此人才最后的结局竟然

  • 别怪曹操杀杨修,杨修有“三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了,仅仅因为“鸡肋”事件就把一个人才给杀掉,网友朋友们一定非常痛恨曹操,认为曹操嫉贤妒能,心眼比针还小,这么点小事,还把一个大才子给杀害了,其实大家还是小瞧了曹操。首先,曹操是嫉贤妒能的人吗?袁绍与曹操PK,陈琳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辱骂曹操的檄文,把曹操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而再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一语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杨修

    在那个纷争不断的三国时代,才华横溢的人物层出不穷。而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名字特别引人注目:杨修。他聪明机智、精明能干,一生中也屡立功勋。无论是作为将领还是文士,他都拥有着无可匹敌的才华。然而,杨修的“小聪明”却常常使他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那么得体。他喜欢以自己的小聪明来赢得别人的注意,以此来获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