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修为什么必须死?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

杨修为什么必须死?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纪亮 访问量:4605 更新时间:2024/1/20 11:00:17

杨修,弘农杨氏之子,都说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但和弘农杨氏相比,还要相形见绌,弘农杨氏“四世太尉”,杨修的爷爷杨震被世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太尉。杨修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深受文化熏陶,自己又才华横溢,他的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后汉书·杨震列传》

他入仕之后,成为曹操相府的主簿,把相府的内外事务都处理得十分得体,因此深得曹操的认可。但他的出身同时也是他的负累,曹操既要用世家大族,又要控制世家大族,因为曹操出身一直被世家大族所不耻,“阉宦之后”的身份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个死结。尽管曹操唯才是举,但对世家大族也不得不防,因为这些人不仅瞧不起曹操,还相互勾连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令曹操不得不重视起来的力量。

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汉书·杨震列传》

我们所熟知的“鸡肋事件”,并不是曹操杀死杨修的直接原因,那不过是《三国演义》里的改编罢了。史书记载,曹操当时在汉中和刘备对峙,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进攻的话没办法击溃刘备,后退的话又太丢面子了,因此曹操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军士来问曹操军营的口令,曹操正在思考进退问题,便随口说了句“鸡肋”。大家听了都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只有杨修对大家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像现在我军的处境一样,依我之见,主公马上就要退兵了!”果然不久之后,曹操便率军撤退。在《三国演义》里,因为这个原因,曹操把杨修杀死,而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却没有那么做。《三国演义》是要体现曹操的奸诈和心胸狭窄,而在《后汉书》记载里,曹操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人。

脩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汉书·杨震列传》

杨修不是因为有才才死的,也不仅仅是因为支持曹植,站在了曹丕的对立面才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曹操相抵触,那么曹操的政治方针是什么呢?是重用寒门子弟和推行法家治国,杨修是弘农杨氏,世家大族的代表,同时又是儒者,无论从哪个层面,都和曹操根本对立。他父亲杨彪就和曹操关系很差,当初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都后不久,就把杨彪下了大狱准备杀掉,如果不是孔融等人说情,杨彪已经人头落地了。杨彪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他和袁氏联姻,这是曹操想杀他的重要原因。

杨修这个人有政治抱负,很多人认为他是曹植的幕僚,实际上曹植这个人搞政治很不成熟,他的文学天赋很高,但性情过于感性,缺乏成就大业者该有的隐忍和低调,喜欢直抒胸臆,什么话藏不住,经常直接就说了。那么杨修在做什么呢?从文学上他钦佩曹植,从政治上来讲,他藐视曹植,曹操经常考核自己的几个儿子,每次曹植都能够名列前茅,那是因为杨修早就替曹植做好了各种“小抄”,曹操问什么问题,该怎么回答,杨修事先就给曹植做好了,就算问的问题不能完全对上,也有某个领域通用的回答方法,尽管不一定能令曹操完全满意,但也不会差太多。曹植的记忆力很好,这些答案都了然于胸,自然对答如流,但这不是真正的能力,在政治上曹植对于杨修存在依赖关系,如果曹植继位,那么不成傀儡也差不多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大权旁落,世家大族发难,寒门庶族被打压,实际上这种问题到了曹丕时,就已经抬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到了曹叡的时候,司马懿开始走到前台,到了曹芳继位,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氏篡夺了曹魏大权,这就是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你说杨修不死的话,以弘农杨氏的根基,难道会比司马氏差吗?

杨嚣作为杨修之子,在西晋初年被拜为典军将军,司马炎很看重杨氏,那是因为弘农杨氏和颍川司马氏都是世家大族,那个时代很看重门第,当初曹操征调司马懿的时候,司马懿就推三阻四的不来,那是因为他从骨子里看不起曹操,我这个名门为什么要屈尊降贵,去投靠你一个“阉宦之后”呢?我想杨修和父亲杨彪的骨子里也是有这个想法的,杨修死了以后,曹操一次遇到杨彪,发现他比上次见面的时候消瘦了不少,就关心的问:“杨公,几日不见为什么如此削瘦?”杨彪看了一眼曹操,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没办法,我没有当年金日磾的勇气,总是因为孩子的去世而伤心难过!”

今日磾有什么事呢?今日磾是匈奴的王子,也是汉武帝的托孤之臣,有一次他的儿子违反了法纪,他大义灭亲,直接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因此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和倚重。杨彪对曹操这么说,那是因为他不会去杀死杨修,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错,是曹操刻薄寡恩,利用杀死杨修的方式来打击世家大族而已。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这样的人曹操也把他杀死了,为什么呢?是曹操不尊重人才吗?不是,因为孔融恃才傲物,以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去品评时政,对于曹操也不给任何面子,曹操可以不计较孔融说什么,但世人听信了孔融的话,就会动摇曹操统治的根基,因此孔融这样的人也不得不杀。

杨修和曹操的政治信仰不同,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对立,是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杨修被杀,除了他动摇军心之外,还有一个必死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杨修

    最近三国题材的电视剧比较多,前有《军师联盟》,后有《三国机密》。这些影视剧的热播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三国谋士—杨修。原本以为司马懿的对手只有诸葛孔明一人,但杨修的出场也让人眼前一亮。他在“月旦评”中的精彩表现,后期与司马懿的明争暗斗都让人拍手叫绝。但杨修后来却被曹操以动摇军心的罪名所杀,曹操急着杀他,

  • 曹操杀杨修后,问其父亲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他的话成了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媚影标签:杨修

    导语:三国的历史上,不仅有很多著名的将军,其实那些谋士也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刘备军营当中的谋士军师诸葛亮。除了他以外,孙权的帐下还有诸葛瑾,曹操的帐下还有荀彧、郭嘉,这些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在曹操的帐下除了荀彧外,还有一家人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就是杨修他们一家。杨修是投在曹操手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答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杨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修陪同曹操外出游玩。沿途风景优美,两人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在这段愉快的时光里,他们走到了一处刻有曹娥碑的地方。碑上镌刻着一道极具智慧的字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立即被这道充满挑战性的字谜吸引,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好奇地问杨修:“你有信心解开这个难题吗?”然而,曹操没有

  •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杨修

    曹操杀了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成为千古名言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魏蜀吴三方争霸期间,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志士。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特别爱才的人,从他对关羽的态度中就能看出。而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之人,有时连曹操都感叹自己不如他,但是如此人才最后的结局竟然

  • 别怪曹操杀杨修,杨修有“三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了,仅仅因为“鸡肋”事件就把一个人才给杀掉,网友朋友们一定非常痛恨曹操,认为曹操嫉贤妒能,心眼比针还小,这么点小事,还把一个大才子给杀害了,其实大家还是小瞧了曹操。首先,曹操是嫉贤妒能的人吗?袁绍与曹操PK,陈琳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辱骂曹操的檄文,把曹操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而再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一语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杨修

    在那个纷争不断的三国时代,才华横溢的人物层出不穷。而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名字特别引人注目:杨修。他聪明机智、精明能干,一生中也屡立功勋。无论是作为将领还是文士,他都拥有着无可匹敌的才华。然而,杨修的“小聪明”却常常使他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那么得体。他喜欢以自己的小聪明来赢得别人的注意,以此来获得更

  • 杨修不如贾诩,所以太子之争曹植败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杨修

    曹丕、曹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而且二人都非常有才华,所以曹操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非常犹豫的。但是最终曹操选定了曹丕,其实贾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曹操却杀了倾向于曹植的杨修。杨修是非常有才华的,我们听过的典故就能看出这个人是聪明的绝顶的。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争夺,传下军令“鸡肋”,众人不解,

  • 曹操杀了杨修,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的回答造就一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杨修

    曹操病倒在床上,生命垂危。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时间所剩不多。于是,他拿起笔开始写他最后的心愿——《遗令》。曹操写下了他的遗愿,希望儿子能够好好继承他的事业,将国家治理得更加稳定。同时,他还想为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亲信们留下一些关怀和照顾。曹操写着写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想起了自己

  • 司马懿比杨修更有才华,为何曹操临死前只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杨修

    杨修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业,但是杨修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就连曹操这样的人物都对他的能力非常满意,但是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智商余额很多,情商欠费不少,最后被曹操给杀害。杨修的身世背景非常雄厚,他是当时有名的大世家杨家的嫡子,或许说到杨家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其实杨家在三国时期的

  • 袁绍前期第一大将,八百步兵破三万骑兵,不是颜良、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颜良

    前面说过,白马将军公孙瓒打服了羌族、鲜卑族,以两万骑兵,斩杀黄巾军三万,还俘虏七万,官位一度升到奋武将军、蓟(县)候。就在公孙瓒渐渐自大时,袁绍也开始打着小算盘了。袁绍一直惦记着冀州,他嫌弃冀州牧韩馥胸无大志,又觉得自己需要更大的地盘发展企业,于是就跟公孙瓒商量好,让他假扮董卓的大兵压境,对韩馥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