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版“张绣”—王师范,用一族人命换的教训,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五代版“张绣”—王师范,用一族人命换的教训,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孟玲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1/26 8:10:17

喜欢读历史的小伙伴们一定对《三国演义》中的张绣印象颇深,建安二年,曹操挥军南下,直逼宛城,而张绣投降曹操之后,却没料到,对方竟顺便接收了自己的婶娘,生生拔高了自己一辈儿。

心怀不忿的张绣最终咽不下这口气,再次选择了反叛,半夜突袭曹军,给了曹操一个沉重的教训,此役曹军悍将将典韦、曹操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阵亡,而曹昂的死更是直接导致了曹操与发妻的感情破裂,让其抱憾终身。

然而奇葩的是,张绣最后竟又投降了曹操,把人家儿子、侄子都给杀了,还敢投降如此仇家,不得不服这个张绣,这位的胆儿真肥,心真大!

曹操倒是厚道些,一生没怎么为难张绣,但曹操儿子曹丕可就没那么大的度量了,他可忍不了,你张绣把我哥弄死了,还好意思整天在朕面前晃来晃去?

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忍不了的曹丕最终当着百官面怼了张绣,你这个家伙,杀了我哥,还好意思出来混?听了这话,张绣立即乖乖回家自杀了,仇恨一旦结成,一般很难化解,即便一时忍耐,最终还是会爆发,所谓冤冤相报,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适用于三国时的张绣,其实也适用于五代时期的王师范。

一道勤王的旨意

天复元年冬,青州城内的军府之中,淄青节度使王师范接到了一封来自朝廷的密信,里面的内容是要求各地藩镇前去长安勤王救驾。

对于长安最近发生的事情,王师范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整,毕竟各地藩镇节度使在长安密布的眼线,也都不是吃素的,中晚唐时期,宰相和宦官之争一直没歇停过,而宦官掌控军权,因此南衙宰相这边往往落于下风,而到了崔胤之时,南衙北司之争更是趋于白热化,干不过宦官的崔胤最后决定,放个大招,一把解决这帮阉货,他以朝廷的名义给汴梁的朱温写了封信,来吧,过来可劲造!

朱温很听话,立马领着四镇军队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关中开进,看到这么多军队,宦官们立即怂了,然而朝廷也感到很害怕,至于吗?来这么多人,朱温,你这次来到底是想灭了谁呀?

恐慌的宦官们挟持着唐昭宗一路西奔,跑到了关内势力最大的藩镇节度使——李茂贞那里,老弟,借你这里躲一躲吧!

放心吧,咱这里肯定能罩得住,李茂贞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自己这次热心帮忙,却差点儿被朱温给打成残疾。

面对日益恶化的战况,大宦官韩全诲以朝廷的名义,向天下藩镇发了告急手书,希望大家能够入关勤王,哥们儿们,赶紧来拉大哥一把吧!

而面对已经崛起、形成气候的巨无霸一一朱温,众人却都沉默了,以前蹦哒得挺欢腾的河东道军阀一一李克用,此时被汴军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无暇南顾,而淮南的杨行密依然在观望,毕竟好久没跟朱温摩擦了,能不惹汴军,他也不愿多事儿,昔日倔强的河朔三镇如今更是沦为了朱温的马前卒,自然也没人敢出头。

天下虽然是李家的天下,但此刻朱温的拳头却是最大的,谁敢出头?此刻,朱温自我感觉也是十分良好,因此,当他带首四镇军卒入关中之时,后方河南道虽然虚弱,但他觉得,没人敢蹦跶出来闹事。

然而,朱温没想到,还真有人敢站出来,而且还是那个昔日自己挺看不起的小哥儿——王师范,王师范接到旨意之后,跟军府内的军将们商议了一下,决定——这把干一票大的。

忠臣还是野心家

按照正史上所说,王师范接到圣旨之后,痛哭流涕,表示自己身为大唐臣子,自然要为国出力,为国尽忠,如今朝廷出了朱温这个大奸臣,自己一定要遵从朝廷旨意,率军讨伐朱温这个大坏蛋。

诏至青州,师范承诏泣下曰:“吾辈为天子藩篱,君父有难,略无奋力者,皆强兵自卫,纵贼如此,使上失守宗祧,危而不持,是谁之过,吾今日成败以之!”乃发使通杨行密,遣将刘鄩袭兖州,别将袭齐。

乍一看,这个王师范还真是挺忠义的,晚唐时期,能这么听朝廷话的藩镇,实在是不多见了,然而当您回顾一下这个王师范的过去之时,就不难发现,这个家伙的背景其实也挺阴暗的。

当年黄巢攻破长安之时,天下纷乱,王师范的老爹王敬武便趁机赶走了朝廷任命的官员,自立为留后,也就是说从他爹开始,他们家这个节度使就是自封的,后来王敬武死后,朝廷安排崔安潜去接班,结果人家王师范根本不理会朝廷的诏令,不仅率军击退了朝廷的护送军队,还将支持朝廷的刺史张蟾给斩杀了,吓得崔安潜赶紧跑回了长安。

不光不服从领导,而且在大的道义上王师范表现也不佳,从朝廷后来征集各地藩镇入关攻击黄巢,到黄巢逃到河南道之后与各大藩镇死磕,王师范的表现都很安静,他一直在观望,从来不参与,唯一一次出场还是因为朱温扛不住秦宗权的进攻,派朱珍去淄、棣两地打秋风,结果王师范不情愿,双方还在青州干了一仗,最终王师范被揍服软。

珍既至淄、棣,旬日之内,应募者万余人,又潜袭青州,获马千匹,铠甲称是,乃鼓行而归。

再后来,等朱温把朱瑄、朱瑾、时溥一帮藩镇摆平之后,准备征讨淄青之时,王师范的表现则是,直接跪了,立马跟朱温联盟,加入对方阵营。

从王师范的表现来看,很难将其与忠臣联系在一起,那么他这次他为何会这么积极热情呢?

天下有着这么一个真理,那就是:无利不起早。在王师范看来,朱温此番率领四镇军队入关,跟关中强藩李茂贞PK,按照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法则,最后,朱温即便胜了,恐怕汴军也要元气大伤。这真是一个好机会!

此时的王师范,站在朱温的背后,他实在有点儿控制不住,捅上一刀的冲动。

心比天高,能力却不行

王师范的胃口确实不小,他想一把吞掉朱温背后所有的地盘,不过表面上来看,他确实也有这种实力,毕竟当时朱瑄、朱瑾这几个同等级别的节度使们当年也曾给朱温带来过无限的困扰,王师范又扮猪这么多年,不停地攒兵,最终等到了这一天。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王师范派出了不少支队伍,抬着大批甲胄弓箭,声称奉令要去西面给朱温送军械,前方打仗吃紧,朱温调令青州供应军械,按理说确实也合情合理,因此,很多州郡都放行了,而到了华州之时,华州的官员却发现不对劲,因为华州在关内,朱温军情如何自己还能不知道,也没听说让自己接应青州军卒的事情,本着负责的精神,华州留后长了个心眼,最终发现了青州兵卒企图盗据城池的事情,等朱温收到华州来的事变消息之后,河南道的告急文书后续如同雪片一般飞来,一时间,河南道数十州郡全部发生事变,王师范这把要是干成了,朱温可就真尴尬了,领了一票军队出征,一回头,老窝没了。

然而,王师范手下的伙计们,实在是能力有限,毕竟夺城这种事情可是技术活,胆大心细,智勇双全,王师范派出了数十支队伍,最终成功的却只有一人——刘鄩,这位也是后梁最后屈指可数的名将,名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确实不是盖的,但这个战果也实在是惨了点儿,憋了一个雷,最后炸开了,竟然是个哑信,估计王师范拿到这个结果,也是万分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呀。

朱温这边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派留守在河南道的侄子朱友宁前去镇压青州叛逆,王师范很清楚,自己是干不过汴军的,因此他提前已经和淮南打好招呼,杨哥,帮衬着点儿。

最终,在淮南军和青州军的联合之下,朱友宁非但没有灭了王师范,反而临阵被擒,王师范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直接将朱友宁给斩了,还将头颅送给了淮南,纳了个投名状,我是跟那姓朱的,没有回旋余地了。

侄子被杀,朱温这把可就红了眼,立即下令命杨师厚前去征讨,王师范派弟弟王师克前去迎敌,最终青州军战败,王师克被擒,杨师厚倒不像王师范那样冲动,他没有将王师克杀掉,而是牵着这位在青州城下走了一圈,王师范,你弟弟的命就在你手里,自己看着办吧。

要说这个王师范确实不是干大事儿的主儿,城内尚有十万兵卒,外面还有淮南杨行密的援军,这位却偏偏可怜自己的弟弟,最终选择了——投降。

他以为自己投降了,弟弟的命就能保住了,然而,这一投降,自己的全族可就被坑了。

灭族的教训

王师范投降之后,便被朱温调离了青州,从此失去了根基,再也不能有任何作为,后来到了开平年间,朱温登基,大封群臣、亲戚,正在志得意满之时,突然看到殿内出来了一位穿着孝服的女人,匍匐在阶前嚎啕大哭。

登基之时,有人这样,太晦气了,但朱温看清来人是谁之后,沉默了,人家是烈士家属,朱友宁的妻子,朱友宁妻子边哭边说,我老公为国家阵亡了,但这仇却一直没报,三叔,你看着办吧。

朱友宁是二哥朱存的儿子,二哥另一个儿子朱友伦前段时间也为了王事挂了,等于是二哥这一枝算是全都为国捐躯了,绝户了,朱温心下确实惭愧,因此当朱友宁妻子提起亡夫之事,朱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这仇忘不了,一定要报!

此时的王师范被安置在了洛阳,洛阳牡丹虽好,但不及青州野花赏心悦目,被剪去羽翼的王师范成了没牙的老虎,一直在洛阳蛰伏着,悔恨着,他实在不甘心,但也没办法,直到那天朝廷派遣的使者登门宣诏。

看着门外已经挖好的大坑,王师范无奈地接受了命运,他召集全族之人,在府内大摆筵席,阖族吃了最后一顿盛宴,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人们狂饮美酒,希望能够将自己灌醉,最后王师范拿着酒杯,站在坑边,为清醒着的族人一一送行,王家族人按照长幼次序,依次走入大坑之内,无奈地接受屠戮的命运。

阖族两百余人,一时尽数被屠,血盈土坑,令人掩目不忍直视。

王师范的投降,最终换来了灭族的命运,这也给了后人一个警示,出来混的,早晚是要还的,哪有侥幸二字,抱着侥幸之心希望得到仇人的宽恕,实在是太幼稚了。

标签: 张绣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师傅是谁,原来他张绣和张任是他的同门师兄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张绣

    【导语】:三国中赵云一直是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一把长枪无人能敌,那么关于赵云的师傅是谁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银甲,白马银枪。赵云的枪法学自三国时期武术名家童渊。童渊本来只收徒两人,一人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凰枪”,并且闯

  • 放弃硬刚,利用与刘表的三角防御体系,张绣二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张绣

    197年正月,张绣宛城之战一退曹操后,曹操自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撤回许都。然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拉拢徐州的吕布,攻占袁术的豫州之地。(《三国志·武帝纪》)张绣重获南阳诸县公(曹操)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张)绣,公遣曹洪击之,不利,(曹洪)还屯叶(县),数为(张)绣、(

  • 此人乃张绣麾下第一猛将,诛杀典韦居首功,后来怎么样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张绣

    宛城之战是曹操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就在这次战斗中,长子曹昂、爱将典韦以及那匹大宛良驹都阵亡了。其中最令曹操心痛的是典韦之死,早知道泡妞的代价这么大,曹操还敢再来一次吗?典韦作为曹操帐下第一猛将,那是无人不服的,当时军中传说:曹操帐下有典君,使一对铁戟八十斤。那么典韦如此勇猛,为何会死于张绣的

  • 贾诩弃官之后,为何投奔张绣不投曹操?原来有这样一段前尘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张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朝廷迎来两次重大危机。外黄巾攻城,内董卓肆虐朝廷。叛军董卓奉何进之命率部驻守洛阳。趁着亲戚与宦官开战之际,董卓率军攻入北京,掌控朝政,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自封为丞相。董卓进入洛阳时,带来了大批军队和将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英雄贾诩。与董卓一样,贾诩也是西凉人,跟随董卓进京为太

  •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结局令人很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文化纵横说标签:张绣

    话说三国几个出名的姓张的猛将,哪一个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比如张飞、i张辽、张郃,我们今天讲的是另一个张姓将领——张绣。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害死了爱将典韦,那么张绣最终的下场怎么样?先说结论:在曹操时期,张绣的结局可以说是善终了,封侯拜将,由此也可以看出曹老板的度量之大,对于有杀

  • 这5人落选二十四名将榜,实际上战斗力极强,武力值远超邓艾张绣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张绣

    三国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那会儿英雄辈出,名将如云,尤其经过名著《三国演义》的“商业互吹”后,许多猛将直接成了顶流名人,被人传颂至今。时至今日,一直流传着“二十四名将”的说法,其内容如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

  • 为何张绣差点杀了曹操,曹操仍接纳他,这才是曹操高明的领导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张绣

    东汉末年,曹操征战宛城军阀头子张绣,拿下了宛城,又睡了张绣的婶子邹氏,张绣知道后,一怒之下,率军偷袭曹操。这一战,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和虎将典韦以及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战死,如果不是典韦用最后的力气解救曹操,曹操也会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历史也将会改写。过了若干年后,曹操的势力逐步变强,宛城军阀头子张绣依照谋士

  • 张绣父子皆死于曹丕之手,是巧合,还是报复,曹操真有容人之量?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张绣

    公元219年,张绣之子张泉因魏讽谋反连坐被曹丕诛杀。临死前,他仰天长叹:“我父子落得这般下场,都是听了贾(诩)老贼之言!”公元197年,宛城一战,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都死于张绣之手。虽然为了皇图霸业,曹操表现出容人之量,后来接纳了张绣父子。可是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枭雄只是暂

  • 张绣菊担任2023第十八届全球城市形象大使大赛中国台北赛区会长

    历史人物编辑:岭南网标签:张绣

    2023年4月17日,从全球城市形象大使选拔赛组委会获悉,2023第十八届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先生)选拔赛正式启动,选手可通过官网报名。巨地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绣菊女士担任2023第十八届全球城市形象大使选拔大赛中国台北赛区大会会长。今年的大赛以“高质文教 光耀城市”为主题,中国

  • 曹操的救星张绣,利用西凉军的名望,让曹操重拾了对战袁绍的决心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张绣

    东汉末年,无数枭雄揭竿而起,至此天下纷争不断,经过战火的洗礼,诸多曾经辉煌的势力随之消亡,留下的也可以被称作胜利者,比如曹操和刘备等人。但仅靠他们是撑不起整个三国时期的,那些配角一样有着精彩的表现,比如说张绣。这个名字说陌生不陌生,说熟悉也不算熟悉,可能有的人知道他有一个“北地枪王”的外号,这个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