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与大将,为何还要投降曹操,最后结局如何

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与大将,为何还要投降曹操,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叮叮说史 访问量:226 更新时间:2024/1/26 10:33:22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与曹操爆发宛城之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既然张绣与曹操有如此血海深仇,那他后来为何还要投降曹操而非袁绍呢,最后张绣又是怎么死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少有义举

张绣

张绣出身武威郡祖厉县大族,自小就深受凉州尚武精神的影响,喜欢练武,成年后学得一身好武艺。随后张绣就被祖厉县令征召,在县里当了属吏。

中平元年(184年),凉州的督军从事边章、从事韩遂在羌胡叛军的劫持下叛汉,很快就席卷凉州各地。麹(qu)胜于是响应叛军,袭杀祖厉县令刘隽。

东汉

张绣对此十分气愤,但自身又势单力孤,只得假意投靠麹胜。随后张绣找准机会,趁麹胜没有防备时将其杀死。然后张绣就扬名武威,受到郡里的普遍称赞。接着张绣就召集家乡的青年保境安民,成为威震一方的豪帅。后来张绣投奔叔父张济,成了西凉军的一员。

二,跟随叔父

王允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杀权臣董卓掌权,但不肯赦免董卓的旧部,导致西凉军人心惶惶。随后西凉军就在李傕郭汜的带领下反叛,围攻长安。张济与张绣作为西凉军成员,自然加入叛军,参与了长安之战。

不久李傕、郭汜攻克长安,杀王允夺权。随后张济就因功而获封骠骑将军、平阳侯,张绣则获封建忠将军、宣威侯。然后张济率军屯驻弘农,提防关东群雄。后来李傕、郭汜为了争权而互相攻杀,导致关中大乱。张济于是前往调停,但没有多大效果。

张济

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为缺粮而南侵荆州,结果不幸在穰城战死,所以张绣就接管了叔父的旧部。荆州牧刘表并没有因为张济带兵入侵荆州而忌恨西凉军,反倒对张济的死感到惋惜,于是收留了张绣他们。张绣因此带领所部依附刘表,屯驻宛城。

三,袭曹报仇

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而主动投降。此前张济的妻子因为丧夫而成为寡妇,由侄子张绣抚养。但曹操听说张济之妻美貌,便强行纳其为妾。张绣对曹操强占其婶婶十分不满,所以深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怨恨自己,便决定将其除掉。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三国志·张绣传)

曹昂

当时张绣的侍卫胡车儿武艺高强,勇冠三军,曹操便赐予胡车儿重金,想将其收买。张绣怀疑曹操这是想要除掉自己,便决定先下手袭击曹操报仇。随后张绣便采纳谋士贾诩的建议,突袭曹操大营,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差点将其杀死。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都是死于此次突袭。

刘表

第二天,张绣乘胜追击,继续追杀曹操。但曹操所部本就人数众多,经过在舞阴修整后军心稳定,战力恢复,于是击退张绣。张绣兵败后退回穰县,继续依附刘表。此后曹操集团与张绣、刘表联盟长期攻伐,互有胜负。

四,归顺曹操

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願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三国志·贾诩传)

袁绍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南下攻打曹操,与其在官渡对峙。随后袁绍派人联络张绣,叫其在背后偷袭曹操。张绣见袁强曹弱,而自己与曹操又有大仇,便想要答应袁绍。但贾诩以袁绍连亲弟袁术都容不下,又岂会容纳他人为由,赶走了袁绍的使者。

贾诩

张绣对此感到疑惑不解,询问贾诩原因。贾诩便以曹操胸怀天下,不会计较私仇,且其势力弱小会重视来人归顺为由劝他投曹。张绣本就对贾诩十分佩服,于是听从他的建议而归降了曹操。曹操对张绣的归顺十分高兴,于是盛宴款待。随后曹操为了让张绣安心,便封他为扬武将军,还让儿子曹均娶了他的女儿。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三国志·张绣传)

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张绣于是拼死作战,为此战胜利立下不少功劳,获封破羌将军。随后曹操北渡黄河,扫荡袁绍残余势力。张绣便助曹操在南皮之战大败袁谭(袁绍之子),为曹操统一河北立了大功。张绣的拼死作战自然很得曹操欢心,被其特意授予很高的赏赐,食邑一直增加到两千户,远多于其他将领。

曹丕

建安十二年(207年),张绣随曹操北征乌桓,结果在中途病逝。但《魏略》称张绣是被忌恨其杀兄的曹昂之弟曹丕逼死,但此说法可信度很低。首先曹操并未一统天下,所以张绣就是他让天下人归顺自己的典型,那他自然不可能让曹丕逼死张绣而导致天下人心寒;其次害死曹昂的凶手还有贾诩,但曹丕却对贾诩十分信任,还封他为太尉;最后若是曹丕害死张绣,那贾诩担心兔死狗烹,绝不会助曹丕夺位。

标签: 张绣

更多文章

  • 张绣夜袭曹营:典韦掩护曹操逃命,邹氏人生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张绣

    曹操,尽管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但这些头衔或者说高帽,都是后人给其戴上去的。其实,曹操就是个男人,有着男人的喜怒哀乐,特别喜好美色,而且好别人家的媳妇。所以每每攻城略地,总不免搜罗他人漂亮的媳妇,以至于铜雀台内都姬妾成堆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率军攻打宛城。割据宛城的军阀张绣,

  • 委身死敌曹操:贾诩张绣如何在乱世中,卖出好身价?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张绣

    一言可以兴国,片语亦可危邦。三国乱世,军阀割据,这是一场拿生命作赌注的游戏,作为输家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在乱世之中,如果无力争霸天下,那就要想个办法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在这方面,三国乱世有两个人做得非常好,一个是汉中的张鲁,一个是南阳的张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南阳的张绣集团是如何把自己卖出个

  • 张绣杀了曹操名将和儿子,降曹后却依然受到曹操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张绣

    张绣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后来他投降曹操,曹操不仅没有拒绝,也没有报复,反而还与张绣结为亲家,授予他“扬武将军”。面对杀子之仇人,曹操为什么还没沉得住气,为什么还能大度待之呢?张绣的叛变,事出有因张绣杀曹昂、典韦的背景是这样的: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张绣。在众军阀中,张绣实力是比较弱的

  • 张绣麾下第一谋士,给予曹操过沉重打击,险些让曹操命丧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张绣

    前言曹操在三国时代是横扫天下,战无不胜的豪杰,但却有一位小小谋士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这位谋士是谁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曹操一直眼里盯着都城里天子的权威,而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策划后,终于真正地控制了汉献帝手中的绝大部分力量,此时的曹操手里有天子,掌握庞大的兵权,战事上也顺风顺水,正当曹操沉醉于人生巅峰的时候

  • 三国枪王谁最强?张绣第五,赵云第二,他,你们都过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张绣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三国演义》中的枪法高手,排一排谁是“三国第一枪王,”下面开始。第五名北地枪王张绣张绣,宛城军阀,张济之侄。曾投降曹操,后因曹操受降时霸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恼羞成怒,遂起兵造反,大将典韦为保护曹操身亡,曹操长子和侄子曹安民亦在宛城之战中战死。张绣枪法出众,有北地枪王之称,是赵云的师兄

  •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侃史标签:张绣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给曹操加戏“找妓女”,确实是有丑化曹操的形象,也是罗贯中在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发挥创作出来的,评价个“七分实,三分虚”也是可以的。所以,笔者在此讨论这里“七分实”的故事。曹张嫌隙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率七军讨伐占据宛城的凉州军阀张绣,张绣和贾诩两人一合计,拍板决定投降,因为

  • 曹操受到张绣和刘表的两面夹击,是如何成功突围的?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张绣

    曹操和张绣进行了很多次战争,总体上来说是进攻的一方。直到“官渡之战”的时候,张绣站在了曹操的一方,双方的战争结束了,曹操在荆州北部的对手换成了刘备。当然这是后话,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曹操多次进攻张绣,也经历了一些失败。比如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的“安众之战”,就可以说是曹操的一次败仗。当时曹操

  • 人称“绝地枪王”的张绣,他的枪法能否斩胜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张绣

    说起张绣,有人说是一个武力值很高的将军,尤其是他的枪法精妙绝伦。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宛城一战中,曹操不仅损失了典韦这员大将,还将长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搭了进去。最终,张绣难以抵挡曹操的征讨,听从了谋士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此时的曹操还是有些肚量,并没有将他杀掉,而是给他加官进爵,一些史料中记载

  • 狠辣的曹丕:赐死甄宓、逼死张绣、搞死鲍信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张绣

    魏文帝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曹操的二儿子。关于曹丕的评价,历来有很多方面,今天我们不谈其他,只说说他狠辣的一面:赐死曾经心爱的女人甄妃,逼死降将张绣,杀掉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鲍信的儿子。赐死甄妃甄氏本来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见到甄氏“姿貌绝伦”,就收了甄氏。民间还有很多

  • 贾诩为何劝说张绣投靠曹操?孙权鲁肃一段对话暗藏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张绣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所以能成功,全是因东汉社会制度及封建时代士人的选择。特别是赤壁之战之前,鲁肃在劝孙权要联合刘备对战曹操时,说过句大实话。这句实话,一语中的道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意。《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是这样记载鲁肃的原话: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