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受到张绣和刘表的两面夹击,是如何成功突围的?

曹操受到张绣和刘表的两面夹击,是如何成功突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憨豆侃影 访问量:4902 更新时间:2024/1/18 8:22:05

曹操和张绣进行了很多次战争,总体上来说是进攻的一方。直到“官渡之战”的时候,张绣站在了曹操的一方,双方的战争结束了,曹操在荆州北部的对手换成了刘备。当然这是后话,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曹操多次进攻张绣,也经历了一些失败。比如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的“安众之战”,就可以说是曹操的一次败仗。当时曹操陷入张绣和刘表的夹击,情况非常危险,但是最终却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击退了张绣和刘表,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次“安众之战”。

“安众之战”的历史背景

张绣出身凉州军阀,他是董卓旧部张济的族子。张济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进攻刘表的穰县的时候被射死,刘表对张济战死表现出非常高的人文关怀,表面“受吊不受贺”,实际上是打算收拢张济的旧部。当时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对南方的扩张很快,刘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南方,他需要一股力量作为对北方的屏障。张绣部就符合这个要求。刘表需要张绣,张绣也需要刘表的物质上的支持。虽然刘表部杀死张济,但毕竟不是刘表的主观想法。于是刘表将南阳的一部分交给张绣,张绣屯兵于宛县,作为刘表与曹操之间的缓冲。

曹操在掌握了汉献帝后,对张绣这些小军阀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归附曹操就等于接受招安了。所以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一月,曹操到南阳的时候,张绣不战而降,跟着曹操干了。曹操本来可以一劳永逸控制南阳,从而对刘表用兵,但是这件事他搞砸了。他纳张济的遗孀为妾,又收买张绣的心腹胡车儿,这引起了张绣的强烈的不满和恐惧。于是张绣采取贾诩的计策突然反水,不仅击溃了曹操,还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

张绣和曹操打成了这个样子,在没有“官渡之战”袁强曹弱的这样一个情况下,张绣不可能再归附曹操,退回穰县,和刘表再度联合。在同年十一月,曹操再度进攻南阳,深入到与襄阳较近的湖阳,加强对南阳东北部的控制。在建安三年三月,曹操继续进攻南阳。这回的目标并非刘表,主要是穰县的张绣。张绣作为在南阳牵制曹操的一支力量,一旦被曹操消灭,那么曹操就可以安心进攻襄阳。这是刘表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在同年五月刘表出兵营救张绣。这就是“安众之战”的大概的背景。

曹操陷入所谓“死地”

曹操的军队围攻穰县,是南阳郡中部偏西边的一个县,曹操的军队在这个位置。刘表出兵支援张绣,也不是直勾勾地到穰县,那就让曹操围点打援了。刘表大概是从穰县以东的方向出兵,与穰县内的张绣对曹操形成前后夹击的形势。这种军势在古代战争中非常有效。面对张绣与刘表的钳制的态势,曹操不得不放弃穰县。

另外除了战场上的不利局势以外,当时对于曹操来说还有一个战略上的“危机”。从建安元年曹操控制汉室之后,曹操和袁绍就从原先的盟友的关系逐渐走向分裂。在曹操围攻张绣的时候,从一个袁绍方的“叛卒”得到消息,袁绍的谋士田丰向袁绍献计,要趁曹操攻打南阳的时候袭取许都,把汉献帝抢到自己的手中,剥夺曹操在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历史上田丰确实是向袁绍提出了这个建议的,但是并不被袁绍采纳。袁绍迫切地需要消灭公孙瓒这个势力,扫平河北集中力量与曹操决战。建安三年到建安四年他都在忙这件事。但是这一点曹操并不知道,一旦许都被袭击,汉献帝被夺取,汉室掌控在袁绍的手中,那么那些归附曹操的小军阀、小豪强很有可能转投袁绍,袁绍成为正统,曹操被打成乱臣贼子,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所以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曹操必须要撤出南阳。

可是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曹操撤退的时候张绣抓住机会主动出军,并不贸然进攻曹操,而是吊在曹操的后面,有点像诸葛亮四伐的时候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术。张绣的目的当然是等待刘表的支援,拖延曹操的行军速度。事实上非常奏效。为了应对张绣的威胁,曹操“连营稍前”、“日行数里”,行军非常缓慢。最后曹操到达安众,位置在穰县的东北方不远,张绣和刘表的部队也到达了。二者“兵合守险”,占据有利地形对曹操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可以说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曹操后来与荀彧谈话的时候,称呼当时的安众为“死地”。

曹操反败为胜的关键

“死地”出自《孙子兵法·九地》,是战场上最为危险的一种状况。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曹操评价自己能够反败为胜的关键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在小编看来这并不是“安众之战”扭转战局的关键之处。这个小编下文会提到。曹操能够打赢“安众之战”,其实靠的是临阵发挥的奇谋。

张绣与刘表联合压制曹操,但并不主动进攻,大概是等待曹操军队崩溃的机会。曹操将计就计,他趁夜开凿险地为地道输送辎重,做出要强行突围的态势,实际上在突围的同时也设置了伏兵。第二天张绣和刘表得到了这个消息,松懈对曹操的警惕,率领军队追击曹操,结果被曹操所设置的伏兵击败,曹操渡过了这次危机。当然这个是《武帝纪》的记载,他稍稍为曹操隐讳了一下。根据《贾诩传》的记载,张绣第一次追击曹操的时候,贾诩劝说张绣不能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等到第一次追击失败后,贾诩又劝张绣追击,这一次获得了成功。也就是说曹操在击败张绣后也放松了警惕,后来吃了一个小败仗,但这并不影响“安众之战”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小编认为曹操取胜的关键不在于“死地”呢?《孙子兵法·九地》评价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取胜的关键在于“示之以不活”。这一点“安众之战”就不符合,曹操脱离张绣和刘表的追击的本质是突围,是求活而不是“不活”,这与韩信背水一战的“井陉之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二曹操的军队也达不到“示之以不活”的程度,曹操确实被牵制在安众,但是远远谈不上孤立无援,在“安众之战”中在其他县城掠夺人口的曹仁和汝南以西的豪强李通都进行了救援,曹操得以击败张绣追兵的奇兵,就是李通带来的部队。所以小编认为“安众之战”的情况与“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有一定差距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中国历史地图集》、《后汉书》

标签: 张绣

更多文章

  • 人称“绝地枪王”的张绣,他的枪法能否斩胜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张绣

    说起张绣,有人说是一个武力值很高的将军,尤其是他的枪法精妙绝伦。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宛城一战中,曹操不仅损失了典韦这员大将,还将长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搭了进去。最终,张绣难以抵挡曹操的征讨,听从了谋士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此时的曹操还是有些肚量,并没有将他杀掉,而是给他加官进爵,一些史料中记载

  • 狠辣的曹丕:赐死甄宓、逼死张绣、搞死鲍信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张绣

    魏文帝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曹操的二儿子。关于曹丕的评价,历来有很多方面,今天我们不谈其他,只说说他狠辣的一面:赐死曾经心爱的女人甄妃,逼死降将张绣,杀掉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鲍信的儿子。赐死甄妃甄氏本来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曹丕见到甄氏“姿貌绝伦”,就收了甄氏。民间还有很多

  • 贾诩为何劝说张绣投靠曹操?孙权鲁肃一段对话暗藏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张绣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所以能成功,全是因东汉社会制度及封建时代士人的选择。特别是赤壁之战之前,鲁肃在劝孙权要联合刘备对战曹操时,说过句大实话。这句实话,一语中的道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意。《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是这样记载鲁肃的原话: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

  • 张绣对曹操降而复叛,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张绣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诸事安定,准备腾出手来应对各路豪强。曹操的对手可以列上一大串:冀州的袁绍,徐州的刘备、吕布,扬州的袁术、孙策,还有幽州的公孙瓒、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可还没等他决定先对付哪一个,家门口冷不丁窜出来一只

  • 张绣投降曹操,获益最多的其实是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张绣

    张绣是汉末割据宛城的军阀,曾经两次投降曹操,但是在第一次投降曹操之后却降而复叛。而且反攻曹操,差点把曹操干掉。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典韦都战死,才保护曹操逃过一劫,史称淯水之难。后来张绣在官渡之战前第二次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但其实就张绣

  • 张绣的投降对曹操有哪些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张绣

    张绣是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之一,长期割据宛城地区,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曾经3次交手,张绣在此期间也曾两度投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降而复叛,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由于事发突然,曹操猝不及防之下遭遇惨败,麾下最得力战将典韦力战而死,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死在了乱军之中。建安四年(

  • 曹操霸占张绣婶娘弄得差点没命,他后来是怎么样处置张绣婶娘的?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张绣

    曹操当时自顾不暇,差点老命不保,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安置邹氏她们孤儿寡母。不过,邹氏夫人的去向,我还真的是在智尽能索之后心领神会,一般人我就不告诉他了。古人云:“唯大英雄能本色”曹操是大英雄,所以曹操丝毫不掩饰自己喜欢美女的本色。曹操每次打了胜仗,对属下的将士们向来都是不吝赏赐,自己也必须给予一

  •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登辉辉讲娱乐标签:张绣

    曹操的性格方式是多样的,通过曹操一件事,一个方面来认识和评价他,等于是盲人摸象。但他的宽容与大度也是有目共睹。张绣率领大军驻扎在宛城一带,以贾诩为谋士。原本想说张绣的势力真的不大,估计是受不住曹操大军的折腾,张绣接受建议,投降了曹操。原来曹操和张绣两人本来都很安详,但是因为曹操太好色,霸占了张绣的姑

  • 张绣为什么必死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张绣

    01张绣是三国早期的一个军阀,盘踞在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当时是,蜀汉的刘备还在困顿之中看不到方向,江东的孙吴势力也尚在发展之中没有定型,北方的曹操和袁绍势力日益做大,南方的刘表为抵御曹操势力的侵扰而自保,给予张绣一定的支援。宛城城小,张绣兵少将寡,且处在南北方势力争霸的关键位置,因此

  • 三国时期,这四人的谥号均为“定侯”,除了张绣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张绣

    谥号是指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去世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其中,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安民大虑曰定;嗣成武功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也即定侯是一个美谥。在三国时期,有四位重要人物去世后,就被追谥为“定侯”,其中就有张绣这位诸侯。一、张绣张绣(?—2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