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16 17:47:16

受了褒姒蛊惑的周幽王身死申侯和戎狄人之手。既是周室国戚又是诸侯国君的申侯,引狼入室,致使戎狄人盘踞镐京,却无力讨伐,只得密书诸侯“勤王”。前太子宜臼复立,为周平王。平王为避戎狄锋镝再犯,东迁以求久安。值此风云变幻之际,附于诸侯的秦人之首,秦襄公,审时度势,带领心怀赤子的“附庸”之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编者按

早在犬戎入侵镐京、烽火连天的时候,与犬戎做邻居的秦襄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在这个需要抉择的时刻,秦襄公冷静地选择了装聋作哑,静观其变。因为,他知道,他出兵的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当犬戎攻破镐京、申侯无法控制局面、密书求救时,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的秦襄公,立刻名正言顺地出师“勤王”,抓住了出击的主动权。在申、郑、卫、秦四路诸侯商讨如何进攻犬戎的时候,秦襄公没有顾虑自己附庸的名分,而是毛遂自荐,充当起出谋划策的角色,担负起了驱赶犬戎的实际责任。

周平王东迁之时,各路诸侯国都面露难色,不愿去做这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秦襄公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他抛下自己的国家于不顾,立即亲自率领他的队伍千里迢迢护驾东行,表现出了只有“附庸”地位的秦人的赤胆忠心。在“护驾”的整个过程中,秦襄公一定表现得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周平王也一定被照顾得处处满意。秦襄公的忠心与攻心之术,很快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其实,秦襄公心中明白,按国家礼制,自己这个附庸很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一睹天颜的、更没有名分护王伴驾。现在,你周平王虽拥有天子的名位,但却处于弱势的地位。弱势的人一般都很难忘记患难之情的。“勤王”与“护驾”,很可能就会突破周平王的心理防线,让他对自己有所回报。总之,现在是一个机会,一个千古未有的机会。秦襄公他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

果然,秦襄公的赤胆忠心得到了丰厚的回馈。东迁成功之日,周平王立刻封赐秦襄公为诸侯,并且“赐之岐以西之地”。周平王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从公元前11 世纪开始,到公元前771 年,经过300 多年前赴后继的接力奋斗,秦人终于又从奴隶做上了将军。

从洛邑回到西垂之地后,秦襄公并没有陶醉在取得诸侯名分的喜悦上。他清楚地看到了秦人落后的危险性,立刻用周天子将岐、丰之地赐封给他的口头许诺,将没有来得及迁走的周之遗民笼络在他自己的旗帜之下。秦襄公大口大口地猛吃周人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促进秦人将游牧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让秦国迅速向东方各国文明靠近。秦襄公的拿来主义的胸怀与气魄,给他的后代立下了值得效法的榜样与标尺。

既然周天子允许了秦人建国,并且周天子还把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岐、丰一同让给了秦襄公,那么,秦襄公就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受命于天。既然周王朝在岐、丰兴起,那么,如今秦国也将拥有这块天赐的富饶宝地,秦国也应当从此兴起,直至最后统一天下。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

可见,秦襄公在开始建国时,就把天地作为自己祭祀的对象。这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将周天子放在眼中。通过“勤王”和“护驾”,秦襄公已经看透了周天子纸老虎的实质。他虽然因为实力不足,在名分上仍然尊奉周室,实际上,骨子里,代周而起的愿望已经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下根来。从秦襄公开始,秦人的受命于天,代周而起的建国意识越来越强烈。

整军经马,通过刀剑赶走狄人,夺回岐、丰之地,将周天子许给的空头支票变为实有并加以兑现。秦襄公刚建国时,只有秦地尺寸之土。周围是一片莽莽荒原,间有戎狄出没、骚扰、掠夺。周平王感秦襄公忠心护驾东迁之功,给秦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所谓赐地于秦,所给的其实仅仅是一个合法居留的名义,实际上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情。周室东迁之因,正是因为抵挡不住戎狄的烽火侵扰。东迁之后,岐、丰之地也已经为戎狄占领。东迁后的周室根本就没有能力收回祖宗的这片龙兴的圣地。

周平王赐地于秦,意思本是:岐、丰之地我是收不回来了,留给戎狄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秦襄公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去夺回;你没有这个能力,对不起,我也爱莫能助。实际上,周王室认为秦国没有收复岐、丰故地的能力。如此分封,实际上是让秦人自己去与戎狄拼杀,把秦人真正地推到抗击戎狄的第一线。

然而,周平王本来给予秦襄公的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后来事态的发展却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周平王没有想到,数百年的苦难与艰辛,早已经将秦人锤炼成为强悍尚武、坚忍不拔、从来就不会把希望与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一个充满生机的民族。他们需要的,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而是一个好的政策与光明正大的名分。秦人成为正式诸侯,极大地激发了秦人的民族生存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秦襄公率领大军终于从根据地西垂一直打到岐下,取得了对戎人战争的巨大胜利。“戎主远循西荒。岐丰一片,尽为秦有,辟地千里,遂成大国。”秦襄公终于把当年周平王的口头封赏给自己的土地变成了实有。此后,他的子孙,踏着他的足迹,不断开疆拓土,不懈地追求征服天下。

秦襄公的远大理想与目标,化入秦人的民族心理,成为一种把握时机,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符号象征。它激励着秦人去代周而起,去实现天命归秦的宏伟目标。

标签: 秦襄公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科举制度分为哪六个等级?探索古代的科举学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前后共经历一千二百余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古代科举学历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的科举制,自然不能简单和现代的考试体系相比较。但如果非要比较的话,童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985、211大学本科生;秀才相当于是研究生,享受国家补助;举人和进士,则相当于国考当中

  • 揭秘:八女投江救下的竟然是一个叛徒?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八女投江,近代,战史风云

    八女投江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悲壮故事。不为人知的是,八姐妹用本人年老的性命,救出来的的居然是一个背叛份子。这是她们事前相对想不到的。1938年5月,7万名日寇对抗联第二路军施行“重点围剿”,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面对旗开得胜的危局,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决议远程包围。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女同志也被合编成一个

  • 清朝军马是从哪里购买的?又在哪里喂养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骑射向来是立国的根本大计,因此对于军马的管理向来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江南地区气候湿热,人多繁杂,不适合蓄养马匹。每年大批量的军马死亡,导致采购马匹需要花费的银钱数额居高不下。江南本地无良马,一般都从外地采购,因此运输成本又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消极影响。驻防江南的八旗、绿

  • 南北朝奇葩皇帝,被大臣随意打骂不敢还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魏,南北朝,野史秘闻

    对于帝王来说,手下的臣子需要听从自己的安排,臣子是帝王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帝王砧板上的鱼肉,可以任由皇帝宰割。人们很难想象如果这种关系倒转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而实际上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权臣把持朝政的情况,皇帝成为了权臣手中的木偶,而且还要被随意打骂。这段历史就出现在北魏政权时期,当时北魏政权混乱,百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被谥为“刚侯”的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说到三国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在曹魏政权中,有两位武将死后被谥为“刚侯”,能被谥为刚侯的,都很不简单,在蜀汉,被谥为刚侯的是黄忠,黄忠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在曹魏,被谥为刚侯的,一位是张辽,这是“五子良将”级别的,那

  • 吕蒙究竟与关羽有何恩怨?为何却要在荆州之战中斩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去形容三国的几方势力,真的是恰到好处。孙刘联盟一致抵抗来势汹汹的曹军,才获得了赤壁大捷,当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围困樊襄,还大破救兵,水淹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之时,原本处于敌对双方的曹孙两家又化干戈为玉帛联手抗刘,这才有了关羽失荆州这一说。而一代武圣,也在这

  • 朱允炆明明几十万大军,为何会被朱棣几万军队击溃?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对于明朝,除了朱元璋,史书中着墨最多的莫过于朱棣。历史上的朱棣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也的的确确为大明朝做了许多的政绩,他励精图治,五次亲自率兵平定蒙古叛乱,甚至还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但是他这一生都有一个污点,那就是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他是谋权篡位,

  • 刘晔:三国时期被忽视的曹魏顶级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晔,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晔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诸葛亮北伐时,得知好友徐庶在曹魏的近况,不禁感慨曹魏人才繁盛,连徐庶都没有受到重用(其实也可以了)。这一点确实如此,曹魏相比其他两国来说,可谓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在众多光环笼罩之下,一些人就容易

  • 为什么说“金屋藏娇”是汉武帝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公元前156年,西汉永巷中王美人诞下一子,取名刘彻。这是汉汉景帝的第九位皇子,他的出生令西汉王朝在若干年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母王美人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为何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她先前并非待字闺中的豪门秀女,而是有夫之妇。在进宫前,这王美人就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女于膝下。只是因为其母在她小时候给她相过面

  • 薛宣是什么人?才识不高的他为何能位居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在古代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有的人擅长打仗,有的人擅长治国,有的人擅长做学问,而有的人擅长管理。不论是哪一种人,他们都用自己的能力震撼着后人,并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了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