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大战,袁绍派大将颜良攻打白马。结果颜良在万马军中被关羽斩杀。颜良是袁绍手下的一等猛将,非常勇猛。居守曾向袁绍建议,颜良性格狭隘,不能单独带兵,袁绍不听,最终导致颜良身亡。
试想,如果袁绍派文丑和颜良一起出兵,两位大将联手,关羽还有机会杀颜良吗?会发生什么?
众所周知,文丑的实力和颜良差不多,都是袁绍手下的一流猛将。二人勇夺三军。这一点在当时是公认的,他们是袁绍出现的两大支柱。
如果说颜良性格狭隘,不能独善其身,文丑如果随他而去,会不会改变当时的战局呢?
先来看看颜良是怎么被杀的。
发生了什么?
袁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晏。袁绍亲自率领大军到溧阳稳住军心。这时,曹操派张辽和关羽去救刘晏。曹操采纳谋士荀攸的计谋,派轻兵攻打白马。趁着颜良不备,打了个措手不及。
颜良见曹操精兵冲来,大吃一惊,冲上去应战,却被关羽斩杀。
《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荀攸说公子说:“今日兵少无敌,宜分兵。从西边对他们过来,再轻攻白马躲起来,要是不防备,颜良可就鸟了。大众紧随其后。绍闻郢都,分兵西应。宫乃领军骑白马。未及十余里,梁大惊,前来迎战。让张辽、关羽上前,突围杀梁。然后白马圈就解决了。
当时文丑虽然没有去,但颜良并不是孤军奋战。
郭图和淳于琼也跟着颜良去了。证据在哪里?
《三国志 武帝纪》记:二月,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攻打白马东郡太守刘延玉。绍率兵至溧阳渡江。
也就是说,颜良不是一个人,他有帮手,或者说是有司令部的兵马相助。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被杀了。
郭图是袁绍的谋士,就是后来陷害张郃投降曹操的人。纵然郭图不能统兵打仗,淳于琼却是名将,正史记载的淳于琼是西苑八将之一,与曹操平起平坐,权势如此。然而,淳于琼的离开并没有改变严良被杀的结局。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当时文丑随颜良出兵,也改变不了颜良战败的局面。
当然,有文丑的帮助,说不定颜良就可以逃过一劫,不至于被关羽杀死。为什么说颜良联手文丑必败?
这是因为,此时不仅颜良和文丑嚣张自信,就连他们的老大袁绍也是趾高气扬,志在必得,根本不听取任何意见。袁绍不听居守意见就是明证。
袁绍心里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已经变得自负了,试想,袁绍的部下怎么可能不骄傲自负呢?全军都是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打胜仗呢?俗话说,骄傲的士兵必然会被击败,结局已经注定。
其实说好听一点,颜良在文丑的帮助下未必会死,但说不好的话,文丑和颜良很有可能一起被关羽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