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之际,被诸葛亮七擒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蜀汉灭亡之际,被诸葛亮七擒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读书学历史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7 17:18:15

我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刘禅无能,即使有一千、一万,甚至一百个孟获,也拯救不了蜀汉。

诸葛亮在北征之前,为了解决后顾之忧,率军平定南中。诸葛亮南征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了。

孟获既然投降了蜀汉,那在蜀汉灭亡之时,他应该出兵救援才对。可是,直到刘禅投降,都没能看到孟获的影子。

那么,孟获去哪里了呢?他为什么不救援呢?这事还要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起。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帮刘备定下了统一天下的策略,核心便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以待时机。

诸葛亮早就看到了“南抚夷越”的重要性。对于蜀汉而言,要北伐,就必须先保证南中的稳定。因此,诸葛亮在225年春天,率军南征。

南中叛乱,早在刘备去世之时就已经爆发。反叛的主力,是南中益州郡豪族雍闿、越嶲夷王高定、牂牁太守朱褒等人。孟获,只不过是在南中的汉、夷人之中,颇有威望的一个豪强而已。

诸葛亮南征,蜀将马忠击败了朱褒,与庲降都督、交州刺史李恢会合。而雍闿则被高定的部下所杀,高定又被诸葛亮击败斩杀。南中诸叛逆,就剩下了孟获。孟获的主要兵力,还是雍闿死后留下的残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大军的对手。

诸葛亮听取了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上”,这才对孟获七擒七纵。当孟获第七次被擒后,诸葛亮准备再次放走孟获。结果,孟获自己不肯走了,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225年的秋天,孟获死心塌地的投降了诸葛亮。不过,孟获的投降,并没有阻止南中人时不时地再次反叛。这也间接的说明,孟获在南中的地位实际上非常有限。

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采用南人治南中的策略,留下李恢、吕凯、孟琰等忠于蜀汉的南中本地人治理当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人对蜀汉的对立情绪,稳固、加强了对南中的统治。

从此之后,南中成了蜀汉的重要征兵地和税赋来源。诸葛亮甚至将南中一万余户迁到成都附近,征募他们中英勇善战的男子,组成了善于山地战、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同时,南中还为蜀汉提供了大量的金银财物,以及耕牛、战马等军资,充盈了蜀汉的财富。

直到263年,蜀汉灭亡之前,虽然南中的刘胄、冬逢、隗渠、李求承等人,还是屡有反叛,但是,很快就被李恢、吕凯、马忠、张嶷霍弋等将领给平定了。而且,每次平叛之后,蜀汉都可以得到大量的财物,以及投降的士兵。直到蜀汉灭亡之时,南中都牢牢控制在蜀汉手中。

自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在南中的历次反叛之中,都没有看到孟获的身影。这说明孟获应该是一直忠于蜀汉的。

至于孟获的下落,一种说法是孟获跟随诸葛亮返回了成都,并且做到了御史中丞的高位。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孟获被诸葛亮留在了当地,随同李恢、马忠等人继续治理南中。

不管孟获是去了成都,还是留在了南中,按照时间推测,自诸葛亮平定南中,到蜀汉灭亡,已经过去了38年之久。即使孟获被收服之时,只有20多岁,到蜀汉灭亡时,孟获也已经60多岁了。推测,他应该早已经去世了。

即使孟获没有去世,他也没法去救援成都,挽救蜀汉。

蜀汉灭亡的263年,当时统治南中诸郡的蜀汉翊军将军(当年升安南将军)、永昌太守,兼建宁太守霍弋,听说魏军南下,请求率南中诸军赴成都,被刘禅拒绝。

如果孟获还没有去世的话,一定会响应霍弋的号召,率部众随霍弋前往成都。但是,霍弋被刘禅拒绝了。即使孟获再勇猛,再想报答当年诸葛亮的不杀之恩,挽救蜀汉于即亡,也是无能无力了。

实际上,霍弋也有能力挽救蜀汉。在刘禅投降之后,霍弋也只能降魏,升迁南中都督之职。之后,他率南中大军,平定了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如果不是遇到无能的刘禅,蜀汉无论如何都不会灭亡得那么快呀。可惜,遇到了无能的刘禅,即使孟获活着,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跟随刘禅投降了。

标签: 孟获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立刻下达两条指令,难怪缅甸对诸葛亮感激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孟获

    了解三国的读者,一定很清楚七擒孟获这个桥段。故事发生在蜀国后期,刘备去世后没多久,益州豪族与南蛮勾结,导致蜀国西南部地区发生动荡。当时,威震西南的马超已经去世,关张黄也早已战死,至于硕果仅存的赵云、魏延,则另有重任,镇守在别处无法脱身。正因如此,纵观整个蜀国,竟无一人可堪当大任。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

  • 三国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都在哪?为什么诸葛亮要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孟获

    诸葛亮七次擒拿孟获,不得不佩服诸葛先生的能力,当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分别如下:第1次是白崖,第2次是邓赊豪猪洞,第3次是佛光寨,第4次则为治渠山,而剩下三次分别是爱甸、怒江旁和蟠蛇谷。那么这些地点分别是现如今的哪里呢?而当时孟获的地盘又包括哪些呢?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进一步稳固汉朝大后方,所

  • 诸葛亮七擒孟获收服此人,在蜀汉灭亡时,为什么没有见他来救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孟获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但因为他在南中夷地的夷人和汉人中十分有名望,因而多次被诸葛亮赦免,直至彻底降服归顺蜀汉,并担任蜀汉军中官职,那在南中地区及如此具有号召力的他,为什么在蜀汉灭亡之际没有站出来救援呢?具体原因如下:孟获所在的云南地区距离蜀汉的大本营成都比

  • 顿星云三俘蒋军军官,笑称:诸葛亮七擒孟获,我们更有肚量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孟获

    1947年2月,原独立第4旅划归到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麾下,归王震领导。同年9月19日,独4旅奉命整装出击,在旅长顿星云的领导下向劳山附近的川口行军。作为咸榆公路的咽喉,延安南面的门户,只要能截住川口,我“西野”主力各部便可攻克劳山,歼灭守军,同时将胡宗南手下的两员大将:刘戡、董钊继续牵制在陕北。独4

  • 蜀汉被曹魏灭亡时,曾经得诸葛亮大恩的孟获为何不救?他也很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趣闻秘史杂货铺标签:孟获

    三国时期的刘备,虽是皇室宗亲,却并不得势,他的前半生一直没有什么作为,直到他请了诸葛亮出山,这才开始了真正的崛起。诸葛亮的功绩自然不必多说,诸葛孔明位列武庙十哲,他的功绩之大可见一斑,其中一项功绩可以说对蜀汉有建立千秋基业的功勋,那就是人尽皆知的“七擒孟获”。正是通过这样高明的俘获人心之举,诸葛亮将

  • 诸葛亮七擒孟获,立下一块石碑,三百年后隋朝大将看见却大惊失色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孟获

    在《三国演义》之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军事,他甚至能够呼风唤雨,所以连鲁迅先生也说,这本书把诸葛亮描写的太神了,简直就是一个妖怪。但是诸葛亮在中国的老百姓心里还是非常的神,据说《马前课》这本预言神书就是诸葛亮写的。当然这只是传说,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能掐会算吗?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诸葛亮的一个预言

  • 诸葛亮真的七擒七纵孟获?(南中再没有发生叛乱的三个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孟获

    泸水分兵后,丞相率大军向西南方进发。这一带山川阻隔,与成都平原的来往主要依赖于一条叫旄牛道的古道,这条道十分难走,但即使这样,高定在占据越巂郡以后仍旧把旄牛道毁坏,丞相只能另辟他途。丞相计划先由僰道沿泸水南下,过安上,在卑水集结休整。 高定听说丞相亲自前来,十分紧张,他没想到的是才经历两场大败的蜀汉

  • 被诸葛亮七次擒拿的孟获,是什么人物?他的地盘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孟获

    被诸葛亮七次擒拿的孟获,是什么人物?他的地盘在哪?这个问题史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孟获作乱是围绕在南中地区。由于演义过于出名,对于诸葛亮南征孟获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真实的历史。要想确定孟获的地盘,就必须要搞清楚诸葛亮南征的具体情况。和很多人想象得不太一样,孟获并不是南边作乱的首脑,他顶多只是一

  • 刘备死后孟获叛乱,诸葛亮两年后才平叛?只因此人未死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孟获

    自从蜀汉夷陵之战惨败后,蜀汉精锐尽失,人才凋零。面对虎视眈眈的曹魏和东吴,已经很危险了,偏偏当时益州南部地区的郝强和孟获发动了叛乱。这无疑是对刘禅和诸葛亮的考验。不过看过原著的读者都知道,刘备死于张武三年(即公元223年),紧接着益州南部地区发生了叛乱,而诸葛亮却没有带兵一直到建兴三年,也就是公元2

  • 蜀汉即将灭亡时,孟获为何不来救援刘禅?38年后很多事都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孟获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鱼的状态。诸葛亮去世之后,尽管有姜维等人维持朝政,但是却也已经是无力回天的状态。公元263年,蜀国大将邓艾、姜维分兵两路进攻蜀汉,趁着钟会率领大军和姜维在剑门关对峙的时候,邓艾奔袭千里奔袭,从蜀国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