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淮南三叛的成果,王凌带走了司马懿,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

淮南三叛的成果,王凌带走了司马懿,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刀白眉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4/1/1 7:27:40

虽然历史上淮南三叛全部以失败告终,都被司马氏成功镇压,但有意思的是淮南三叛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王凌带走了司马懿,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淮南三叛,是指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我在百家号内已经详细写过淮南三叛的经过,有兴趣的可以翻读一下,今天我们只聊战果:

80岁的王凌“带走了”73岁的司马懿

王凌生于172年,司马懿生于179年,因此王凌实际上比司马懿还大七岁。两人都是士族大家出身,王凌出身于太原王氏,其叔父就是东汉著名的司徒王允,王允诛董卓的故事千古流传;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氏,也是累世官宦的大族。但其实司马懿混得比王凌更好。

王凌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后来举孝廉出身,出任发干县县令,后因罪获刑。服刑期间,恰逢兖州刺史曹操巡察。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又系因公犯罪,当即解除他的劳役,委以骁骑将军主薄之职,后任中山太守,有治绩,得到受曹操赏识(曹操是王凌的恩人)。

经历过曹操、曹丕、曹叡,等到曹芳即位时,王凌、司马懿都成了曹魏的四朝元老,司马懿第二次成为托孤重臣,而王凌也成了坐镇东南的一方大员。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爆发,

两人都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蒋济高柔等人可以不顾曹魏王室,但王凌忘不了当年自己受刑服劳役时,是曹操一句话救了自己,让自己重新回到了官场,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所以王凌从司马懿发动政变的那一刻,就准备有所行动,匡扶曹魏皇室。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王凌由于令狐愚病死、小人告密,被司马懿扼杀在起兵之前。王凌知道司马懿不会放过自己,路过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

含恨而死的王凌,如果知道仅仅几个月之后,

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和王凌作祟,受怕而死(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司马懿或许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于狠辣无情,被两位铁骨铮铮的大魏忠臣在梦里吓死了,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曹魏忠臣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

毌guan丘俭在三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很出名,但你如果翻开他的履历就会发现,他的人生是如此精彩。毌丘俭崛起于魏明帝曹叡时期,早在曹叡登基之前,毌丘俭就是平原王曹叡的属官,所以曹叡登基后,非常信任毌丘俭,委以方面重任。毌丘俭也是非常有才能,在辽东差点把高句丽打的灭国,恢复了西汉四郡之地。

“东北战神”在曹魏经历东兴之战后,被调任东南抵抗诸葛恪,成功击败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打退了外敌,毌丘俭不能忘记曹叡对自己的信任和赏识,他必须为曹魏尽忠。公元254年,司马师扑灭了李丰、夏侯玄等人除掉自己的“叛乱”,废掉了曹叡的继承人曹芳。

毌丘俭一方面受曹叡恩宠多年,另一方面和李丰、夏侯玄等人交好,于是果断在淮南起兵讨伐司马师。毌丘俭是一个聪明人,他发布的檄文中说明,他只是讨伐司马师,司马懿有功于曹魏,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叔父司马孚这些都是好人,他只要废掉司马师,让司马昭辅政。

这简直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当时司马师

眼部长了瘤子,刚刚完成手术。(是时景王新割目瘤,创甚)

但这封檄文却挑拨了司马氏内部的团结,让刚刚重伤未愈的司马师没有了选择。造反的消息传来,司马师本来打算派叔叔司马孚前去平叛的,但是心腹傅嘏、王肃、钟会全都说不行!

司马师只能亲自上战场去平这淮南第二叛,而且被抬着上了战场!(闻嘏言,蹶然而起曰:我请舆疾而东)虽然在司马师、王基等人联合绞杀之下,最终毌丘俭难逃兵败被杀的命运。但是文钦之子文鸯冲破曹魏军阵,还是吓得司马师眼珠子都掉了出来,虽然司马师这个狠人咬着被子没让下属发现,成功镇压了叛乱,但是几个月还是活活痛死了。

淮南三叛对于历史走向的影响

我从来不认为诸葛诞的淮南第三次叛乱是忠于曹魏的表现,因为还没开始打仗呢,他就派人到东吴去请救兵了。所以我们只讨论王凌、毌丘俭的反抗,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且不说司马懿和王凌同年去世的影响,因为毕竟73岁是人生的一个坎,即使王凌不叛乱,可能司马懿也过不去。

但我们必须说说司马师之死,司马师之死对于西晋的走向影响深远。历来由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人们对于司马昭似乎更熟悉一些,其实历史上司马师的能力远胜于自己的弟弟司马昭,而且由于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他死之后,对西晋的发展影响颇大。

司马师虽然仅仅执政四年多时间,但却完成了以下几件事:第一,成功的耗死了江东最大鹰派诸葛恪;第二,通过提拔和笼络,让大量曹魏的第二代们站队到了自己麾下。第三,通过李丰案将中央几乎所有的敌对势力一网打尽。第四,顶住毌丘俭最凶险的淮南第二叛。

可以这么说,自司马懿奠基后,消灭中央和地方的绝大部分反对势力并建立自己的拥护力量完成改朝换代的最终格局,全是在司马师这一届完成的。自阴养那三千死士开始,司马师几乎是他司马家最终能够拿下天下的最关键人物。

司马师死了,从弟弟司马昭过继过来的儿子司马攸年仅8岁,所以司马昭顺利成章的接班。虽然司马昭中规中矩的继续司马家“篡魏”的大业,还是没有熬到最后一刻,最终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265年建立西晋。

我们以后世的角度来看,如果司马师不是拖着病躯赶赴前线,那么或许他不会在48岁时就去世。那样,或许能力更强的司马师能早早建立西晋,也就不用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在那磨磨唧唧。然后司马师百年之后,继位的或许是比司马炎更优秀的司马攸,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也不相信假如!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司马师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父亲过世之后有没有互相残杀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诗书悠长标签:司马师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两个人在争夺利益和权势的时候,理应要互相残害的。但是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人却不一样,他们不但费用互相残杀,还非常的团结一致。这跟两个人的实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实力相当的人才会互相嫉妒。但是如果一方的实力远远超过另一方,那么只会让人心悦诚服。司马师的实力就比司马昭要强很多,两个人

  • 权臣司马师在许昌病逝,皇帝曹髦开始反击司马家族,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司马师

    公元255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在许昌病逝,这对于远在洛阳的魏国皇帝曹髦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他将挣脱司马家族长期的束缚,重掌大权,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昭带领十万大军大摇大摆地回来了。原来,魏国皇帝曹髦是想趁着司马家族处理司马师丧事的间隙,夺回兵权,于是乎,他下了一道旨,让司马昭在许昌处

  • 《军师联盟》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眼观一致?夏侯徽新婚时看出端倪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司马师

    《军师联盟》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眼观一致?夏侯徽新婚时看出端倪《军师联盟》精彩持续进行,司马懿为新政付出血泪的教训,父亲司马防身体越发病重,为了新政的实施,老爷子向曹丕求了两件事,一件希望儿子司马懿以后不要他的离去而辞官,二为长孙司马师的婚事,将相结为亲家。夏侯徽嫁入司马家族,可看出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的眼

  • 此人是曹爽亲信,却被司马懿以礼相待,后被司马师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司马师

    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懿重新夺回了曹魏政权,并下令诛杀了曹爽及其亲信等人三族,而此时还有另外两个人与曹爽关系匪浅,征西大将军夏侯玄和右将军夏侯霸,也被司马懿急急忙忙地召回。命令一到两人都知道司马懿的意图,夏侯霸被吓的赶紧抛弃妻儿投靠蜀汉,而夏侯玄却淡然的准备启程回朝。夏侯霸曾劝说他回去凶多吉少,但夏侯

  • 司马师养死士三千,为何却没人知晓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司马师

    《晋书·景帝纪》中写道,司马师私下里养了三千死士,散居在民间。到高平陵之变时,这三千死士一夜之间汇集起来,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在正史上并不像演义里那样动不动几十万大军,三国时期有几万人参加的就是大型战役了。因此有些人觉得司马师能偷偷养着

  • 诸葛亮累死,司马懿为何不立即攻蜀?7个字让司马师拜服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司马师

    在三国历史中,善谋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衷心为蜀,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幼主,尽心尽力,苦苦支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研究三国的人很容易发现,二人死磕了半辈子,为什么诸葛亮累死后这么好的机会司马懿却没有立即打击蜀国呢,这不是放着便宜不占吗?司马懿可不是傻子,这时期的蜀国

  • 司马师的能力比司马昭强得多,但是司马昭有9个儿子,他一个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司马师

    司马懿是真的会生啊,生了一堆儿子里,头两个就都不是省油的灯。司马师和司马昭全部都是阴险毒辣之徒,难怪司马家能够夺取皇权了。司马师这辈子最辉煌的,那就是废掉了曹魏皇帝曹芳。而司马昭比司马师更加过分,他居然杀掉了曹魏皇帝曹髦。这哥俩辅佐司马懿一路走到夺权,此后他们俩又相继掌权。要不是司马师没有儿子,这俩

  • 不起眼的司马师:执政时间不长,却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司马师

    纵观汉末三国,曹操、刘备都是一代枭雄,各自创立起一番霸业;而孙权雄踞江东,历经三世而不倒,也是个难得的人物。可即便如此,这三人却始终没能一统天下。至于其中原委,与强大对手有关,也与时运有关。直到若干年后,司马氏一族崛起,先是平灭蜀汉、而后取代曹魏,最后又挥师南下,将东吴荡平,反倒是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壮

  • 曹魏首位傀儡皇帝,比汉献帝还惨,太后杀他爱妃,司马师废他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化达快乐标签:司马师

    一、三国傀儡皇上:汉献帝三国时期,哪位皇上最憋屈?恐怕人人都会指向汉献帝。自这位皇上大哥,被董卓立为皇上后,仿佛就成了“傀儡皇帝”的代言人。先在董卓、李傕、郭汜手里传递,随后落到曹操手中。曹操明显比董卓等人聪明,直接把汉献帝,培养成了“降魔驱鬼的宝葫芦”。曹操想灭谁时,便会高举起汉献帝,一声怒吼:快

  • 除司马师兄弟及司马伦外,司马懿还有几个子女,最终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司马师

    文/格瓦拉同志《军师联盟》给人留下的错觉是司马懿只有一妻一妾(张春华、柏灵筠),膝下只有三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伦),此外再无妾室、子女。但根据正史记载,除张、柏二人外,司马懿还娶过两房妾室(伏夫人、张夫人),并生下五子一女。此外,除司马师兄弟外,张春华还给司马懿留下一子一女,这样算来,司马懿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