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师和司马昭谁的能力更胜一筹?权利面前如何保持兄弟和睦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的能力更胜一筹?权利面前如何保持兄弟和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冬霞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4/1/2 16:51:48

公元208年司马师出生,很小的时候,便有名气,与当时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为人性情沉着,有谋略,在少年的时候就常常受到别人的赞美。

成年后,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他父亲死后,代为辅政,封为抚军将军。在正元年时期,司马师诛杀了反叛他的人,废除了张太后。同一年拥立曹髦登基,但大权依旧掌握在他和司马昭的手中。

司马昭,是司马师的同胞弟弟,曾和父亲司马懿一起对抗刘蜀集团,此番进修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自从哥哥司马师百年之后,成为了实际的掌门人,手中掌控兵权,独揽国家政务,逐渐走上了代魏之路。

就这样耗了几年,魏国皇帝曹髦死了后,在他的支持下曹唤做了皇帝,在景元四年的时候,带兵灭了蜀国,之后魏元帝下诏追封他为晋王。

后来以晋代魏之后,晋武帝司马炎追封大伯司马师为景帝,庙称为世宗。又因为晋武皇帝跟他有师徒关系,于是叫师为宗。而司马昭则被追封为文帝,庙称太祖。

毋庸置疑历史上的司马昭,远比司马师出名,除了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然而司马师的心,路人就很难知道了,当然了司马昭若论军政能力及历史地位,是不及司马师的。

从兄弟两个人的丰功伟绩来看,司马师要比司马昭强得多,如果没有司马师之前的功绩,或许司马昭也不可能掌握大权到最后。但要是从影响方面来说,司马昭似乎更具影响力。

兄弟二人谁更强这个问题,兄弟二人谁优谁劣,父亲肯定最知道,司马懿已经告诉大家了,都知道司马懿本身就是极其精明的人。当年司马懿应当是很喜欢这个大儿子的,他跟自己很像,他有野心,也很冷静,最起码比司马昭能扛得住事。

其实看到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成为抚军大将军,执掌曹魏军政大权,就看得出来,司马懿很器重这个儿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子,更因为他有实力,他能够顶住父亲的这个位置,而不会让曹家人干掉他。司马懿一辈子小心翼翼最终才独揽大权,他那么聪明,不可能把这样辛苦攒下的成果送给一个没用的人,他一定是精心培养了这个儿子,而司马师过去的表现也让司马懿充分相信他。他们是一对搭档父子,野心勃勃,目标一致,同一条路上的两个闪光点。

另外在军事方面,司马师也胜过司马昭。曹魏趁吴国孙权之死,出兵15万灭吴。司马昭亲统7万大军,结果被东吴诸葛恪在东兴击败,公元253年,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军攻打魏国新城,曹魏群臣如临大敌,纷纷建言立即发大兵迎战,司马师却十分沉着镇定,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主张采取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术,终使诸葛恪欲战不得,旷师日久,粮草不继,狼狈而退,在归途中还被司马师早已布置好的伏兵痛杀一顿。同样的敌人,司马昭大败,司马师大胜。与诸葛恪一站,司马师赢得很漂亮,这说明在军事才能方面他也不错。

另外在理政方面司马师也极为厉害,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

不过司马师短命,才活48岁。司马懿死后4年,他就去见他爹了。不过,就这4年,司马师的作为足以证明了他的杰出,为司马昭的统治扫除了障碍,为晋朝的建立夯实了基础。

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关系一直被人议论,为什么两个人没有内斗,其实这和两个人的家境有关,历代强权人物最凄惨的是自己突然暴亡,而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致使辛苦创下的功名事业瞬间化为乌有。公元255年,司马师死于许昌。由于没有儿子,临死前,他将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昭。

标签: 司马师

更多文章

  • 淮南三叛的成果,王凌带走了司马懿,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司马师

    虽然历史上淮南三叛全部以失败告终,都被司马氏成功镇压,但有意思的是淮南三叛也取得了丰硕的“战果”——王凌带走了司马懿,毌丘俭带走了司马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淮南三叛,是指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父亲过世之后有没有互相残杀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诗书悠长标签:司马师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两个人在争夺利益和权势的时候,理应要互相残害的。但是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人却不一样,他们不但费用互相残杀,还非常的团结一致。这跟两个人的实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实力相当的人才会互相嫉妒。但是如果一方的实力远远超过另一方,那么只会让人心悦诚服。司马师的实力就比司马昭要强很多,两个人

  • 权臣司马师在许昌病逝,皇帝曹髦开始反击司马家族,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司马师

    公元255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在许昌病逝,这对于远在洛阳的魏国皇帝曹髦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他将挣脱司马家族长期的束缚,重掌大权,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昭带领十万大军大摇大摆地回来了。原来,魏国皇帝曹髦是想趁着司马家族处理司马师丧事的间隙,夺回兵权,于是乎,他下了一道旨,让司马昭在许昌处

  • 《军师联盟》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眼观一致?夏侯徽新婚时看出端倪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司马师

    《军师联盟》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眼观一致?夏侯徽新婚时看出端倪《军师联盟》精彩持续进行,司马懿为新政付出血泪的教训,父亲司马防身体越发病重,为了新政的实施,老爷子向曹丕求了两件事,一件希望儿子司马懿以后不要他的离去而辞官,二为长孙司马师的婚事,将相结为亲家。夏侯徽嫁入司马家族,可看出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的眼

  • 此人是曹爽亲信,却被司马懿以礼相待,后被司马师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司马师

    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懿重新夺回了曹魏政权,并下令诛杀了曹爽及其亲信等人三族,而此时还有另外两个人与曹爽关系匪浅,征西大将军夏侯玄和右将军夏侯霸,也被司马懿急急忙忙地召回。命令一到两人都知道司马懿的意图,夏侯霸被吓的赶紧抛弃妻儿投靠蜀汉,而夏侯玄却淡然的准备启程回朝。夏侯霸曾劝说他回去凶多吉少,但夏侯

  • 司马师养死士三千,为何却没人知晓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司马师

    《晋书·景帝纪》中写道,司马师私下里养了三千死士,散居在民间。到高平陵之变时,这三千死士一夜之间汇集起来,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在正史上并不像演义里那样动不动几十万大军,三国时期有几万人参加的就是大型战役了。因此有些人觉得司马师能偷偷养着

  • 诸葛亮累死,司马懿为何不立即攻蜀?7个字让司马师拜服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司马师

    在三国历史中,善谋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衷心为蜀,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幼主,尽心尽力,苦苦支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研究三国的人很容易发现,二人死磕了半辈子,为什么诸葛亮累死后这么好的机会司马懿却没有立即打击蜀国呢,这不是放着便宜不占吗?司马懿可不是傻子,这时期的蜀国

  • 司马师的能力比司马昭强得多,但是司马昭有9个儿子,他一个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司马师

    司马懿是真的会生啊,生了一堆儿子里,头两个就都不是省油的灯。司马师和司马昭全部都是阴险毒辣之徒,难怪司马家能够夺取皇权了。司马师这辈子最辉煌的,那就是废掉了曹魏皇帝曹芳。而司马昭比司马师更加过分,他居然杀掉了曹魏皇帝曹髦。这哥俩辅佐司马懿一路走到夺权,此后他们俩又相继掌权。要不是司马师没有儿子,这俩

  • 不起眼的司马师:执政时间不长,却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司马师

    纵观汉末三国,曹操、刘备都是一代枭雄,各自创立起一番霸业;而孙权雄踞江东,历经三世而不倒,也是个难得的人物。可即便如此,这三人却始终没能一统天下。至于其中原委,与强大对手有关,也与时运有关。直到若干年后,司马氏一族崛起,先是平灭蜀汉、而后取代曹魏,最后又挥师南下,将东吴荡平,反倒是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壮

  • 曹魏首位傀儡皇帝,比汉献帝还惨,太后杀他爱妃,司马师废他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化达快乐标签:司马师

    一、三国傀儡皇上:汉献帝三国时期,哪位皇上最憋屈?恐怕人人都会指向汉献帝。自这位皇上大哥,被董卓立为皇上后,仿佛就成了“傀儡皇帝”的代言人。先在董卓、李傕、郭汜手里传递,随后落到曹操手中。曹操明显比董卓等人聪明,直接把汉献帝,培养成了“降魔驱鬼的宝葫芦”。曹操想灭谁时,便会高举起汉献帝,一声怒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