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围攻成都,刘璋尚有三万守军,为何听说马超归刘便献城投降?

刘备围攻成都,刘璋尚有三万守军,为何听说马超归刘便献城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灵幽侃娱乐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3/12/26 5:01:52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末秋初,刘备率军用近1年的时间攻破雒城后,遂挥师直扑成都。

刘备和奉命自荆州溯江西援的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各统大军分别从北、东、南3个方向会师于成都城下,准备发起夺占成都、全取益州的最后一战。

当时,成都城中尚有精兵3万,粮草充裕,足可支撑一年作战之用。刘备、诸葛亮率军把成都团团围住后,召集诸将商议攻城方案。众人议论纷纷,均觉成都城池坚固,兵精粮足,假如发起硬功,刘璋负隅顽抗,那必将是一场要付出极大伤亡代价的恶战。

就在此时,刘备听说西凉名将马超欲归降自己,欣喜若狂,忽而计上心来。

威震西凉的马超绝非一等闲之辈。当初马超为报曹操杀父诛族的血海深仇,起兵反曹,从西凉一路势如破竹杀至潼关,逐曹操于渭水之滨,差点得报大仇,若不是他谋略稍逊,恐怕将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尽管他最后功败垂成,但其人之威名、之胆勇早已声震天下,尽人皆知。

马超兵败后, 颠沛流离,东投西靠,后辗转南下依附汉中张鲁,在其麾下为将。曹操率军伐汉中时,马超见张鲁难以成事且岌岌可危,遂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率部投奔根正苗红的大汉苗裔刘皇叔,不料此举意外为刘备顺利攻占成都、全取西川立下了汗马功劳,亦且帮助一个即将走向末路的刘汉王朝在西南一隅又延续了40余年的血脉。

刘备听说勇冠三军的马超欲降,忽然心生一计,急忙派人前去告诉马超不必着急。他暗中派出一支军队与马超兵众会合,以壮其声势,然后让马超率领被偷偷增益的大队兵马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地开至成都以北的郊野屯扎下来,声言不日将助刘备攻城。

刘备之所以这样做,是要给刘璋造成两个错觉:(1)、刘备阵营又增加了大批精兵强将。马超武艺高强,骑射皆精,有吕布之勇,其武勇早已闻名遐迩,就连曹操的人(杨阜)都知道他有“信、布(指汉初名将韩信、英(季)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如今这位曾在渭水之滨杀得曹军人仰马翻、曹操“割须弃袍”的勇将又带着大队人马加入刘备阵营以助其攻打成都了。(2 )、刘璋会以为刘备很可能得到死对头汉中张鲁的支持,因为刘璋知道马超是张鲁帐下将领,而刘备部将李恢招降马超是秘密进行的,刘璋很可能并不知实情。

这样一来,刘璋死守成都的信心又受到进一步动摇。刘备又不失时机派能说会道的简雍入成都劝说刘璋放弃抵抗,举城投降。刘备以知人善任而出名 ,他派简雍去当说客可谓正当其人。史载,简雍极擅词令,是刘备麾下数得着的辩士。早先的涪城之会,他巧舌如簧,说话好听,甚得刘璋欢心,让他去说服、劝诱刘璋投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果然,简雍以三寸不烂之舌很快说懵了正举棋不定的刘璋,使他彻底放弃幻想,准备献城迎降。刘璋对那些主张坚决抵抗的部属们说:“父子(刘璋父名刘焉)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饥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随即力排众议,下令开城出降,与简雍“同舆(轿子)而载,出城归命”。成都遂破。

刘备挟马超之威,用简雍之舌,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占领了益州首善之地成都。为了表达优待之意,刘备仍然让刘璋保留振威将军印绶(东汉朝廷所封),携带其家眷和全部财物,徙往荆州公安居住。

刘备率军喜气洋洋进入成都后,立刻大摆庆功酒宴,犒赏三军,摆出了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取成都、平定益州后,刘备以荆州牧兼益州牧,又以左将军、大司马的名义开府治事。拜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庞统已死于雒城之战),并以原刘璋部将、益州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于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刘备还打开益州府库,对有功人员大肆论功行赏,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原益州别驾)各赐黄金500斤、白银千斤、钱5000万、锦缎千匹。其余马超、赵云、黄忠、赵云、魏延、刘封、孟达、李严等也依功劳大小,各有赏赐。

至此,刘备初步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实力已略胜盟友东吴一筹,他也因之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

标签: 刘璋

更多文章

  • 孟子说“仁者无敌”,三国军阀刘璋就非常仁义,为何败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刘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是当时一位贤明之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魏国国力蒸蒸日上。魏惠王曾经接见当时著名的儒家宗师孟子,向他咨询治国之道。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使得魏国强大起来,成为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国强国?孟子从容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出卖刘璋的张松,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为何选择势力弱小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百年史说标签:刘璋

    刘备能成功占领西蜀,不能没有张松的功劳。曹操在谋求汉中时,就是张松建议益州牧刘璋与刘备搞好关系,并引刘备进蜀,以刘备的兵马对抗张鲁和曹操。最终,刘璋把狼引了进来。刘备进入西蜀后,没有为刘璋效力,反而谋求了刘璋的益州。张松以益州别驾的身份赢得了刘璋的信任,但背叛了刘璋。那个行动被后人鄙视。说到张松背叛

  • 刘璋坐拥十万兵马,占领益州,抵抗曹操时为何还要刘备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刘璋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气的人,他们有的非常擅长筹谋,而有的则擅长武力,更有的在用人这一方面非常的擅长。而当说起三国时期的人物,不知道你的脑海中会首先想起谁呢,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吧,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实力的,名气也是非常的大,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方霸主,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来的。而对三

  •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刘璋

    “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这是刘璋在开城投降刘备的时候说的话,从此,益州还是益州,益州还姓刘,但此刘非彼刘。说起来,刘备能占据益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璋的引狼入室。乱世就在一个乱字,你攻我打,战火不断,一个地方今天属于你,说不定明天就易主了,争

  • 刘璋手中的王牌大将,用计谋杀死庞统,誓死不降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刘璋

    认识卧龙,凤雏的人很多,但认识张任的人少之又少,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更少。是的,张任是射死凤雏的人,也是刘备西川遇到的最大障碍,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第六十回,刘璋为张松把刘备引进四川而感到骄傲,“时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提醒刘璋小心刘备,刘璋不相信。三国时期,刘、曹、孙三人笑到最后

  • 刘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何还要让刘备入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刘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当时董卓之乱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下群雄割据。在这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说,只要你占领一个州,你就是土皇帝,我占领一个州,我就是土皇帝。换句话说,这时候谁都是可以称帝的。在我的地盘里,我是君、其他人都是臣,在你的地盘里也一样。由此说来,能够称帝是非常“简单”的

  • 刘璋地盘广,手下人才济济,为什么还害怕张鲁非要请来刘备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碟中谍标签:刘璋

    首先,这和刘璋本人的性格关。史书记载刘璋的性格懦弱。虽然刘璋是益州最高的官员,但是作为一个外来户,刘璋没有能控制益州的那些豪强,当时刘焉把东洲帮带入益州的时候和益州本土的贵族之间的矛盾重重。刘璋没有能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能力,又没有能控制这两股势力的实力。所以刘璋迫切的希望有一股能靠的住的力量,同时也

  • 刘璋手下有两大猛人:一位险杀刘备张飞,一位战平黄忠,可敌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蒋富强标签:刘璋

    越看三国时期的蜀汉,就越感叹历史真是一种轮回状态。公元214年,蜀主刘璋看到马超耀武扬威在成都城下后,吓得急忙开城投降刘备,由此拉开了蜀汉的大幕。一晃50年后,邓艾偷袭阴平,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刘备的儿子蜀主刘禅,惊得二话不说,就捧出了刘璋的“剧本”,再唱不战而降的曲调,蜀汉就此谢幕。以至于从此之后,

  • 三国冷知识:刘备攻占成都后,益州牧刘璋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晞雨凝香标签:刘璋

    公元214年,刘备入主成都后,对部下论功行赏,史料记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除了赏赐金银财宝外,跟随刘备围攻成都的诸葛亮、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简雍、孙乾、糜竺等人加官进爵,同时对益州原有的文武班底也各有提拔任用,比如入蜀过程中

  • 刘璋明知刘备有夺取益州的打算,为什么仍旧坚持派人引刘备入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刘璋

    荆益二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向刘备提出的战略,而刘备正是按照这个战略执行,才最终有了三分天下之一的成就。夺取荆州,刘备靠的是赤壁之战中曹军溃败而带来的机会。夺取益州,则是由益州牧刘璋主动送上门的。在事情发生以前益州的官吏都主动上书刘璋,指出了刘备有夺取益州的打算。可是刘璋不顾麾下文武的反对,甚至对死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