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中,刘备为何会对诸葛亮说不可重用马谡

三国中,刘备为何会对诸葛亮说不可重用马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志庆 访问量:2473 更新时间:2023/12/13 12:45:21

因为刘备在荆州驻扎的时候,就已经和马氏家族多有交往,对马家五兄弟的能力和为人都大致有所了解,刘备认为,马谡和他的几位兄长相比,是一个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之辈,不能重用,用他必有大祸。因此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会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

第一,通过与马良的交谈中,得知马良弟弟马谡能力有限。

马氏家族在荆襄之地是大族,尤其是以“马家五常”远近闻名,在荆州驻兵的刘备早有耳闻,刘备为了招贤纳士,亲自拜访,和马氏五常的其中两兄弟马良和马忠一见如故,因此,马良和马忠二人皆投入刘备麾下,成为的刘备的幕僚,使的刘备如虎添翼。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刘备在与马良的交往中,得知了马良的弟弟马谡。也想请马谡出仕,但是马良却积极反对,他知道他小弟弟的能力,书本知识能力很强,对国家大事口若悬河,但是却缺乏实践,做学问还可以,但是要搞军政,确实是难堪大用。至此,马谡出仕为官的路,基本在刘备时期就断了。

从上文可以看出,马良是个贤能之人,在推荐用人这方面举贤不避亲,不会因为马谡是自己的亲弟弟,而罔顾事实的说马谡是一个有能力之人,至此,刘备多少对马谡有所了解,也牢记马良对马谡的评价。这也是马谡为什么在刘备主政蜀汉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能够入蜀为官的主要原因。

第二,马良战死,刘备痛心疾首。表面弃用马谡,实则为了保护马谡。

夷陵之战,马良作为参军跟随刘备左右,但是刘备刚愎自用,不会用兵,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致使蜀军大败,马良也在此战中战死沙场,马良作为刘备的原班人马,使的刘备痛心疾首,自责,在退守白帝城的时候,刘备就下诏厚葬马良,并且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到了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突然在病床看到了马谡,马谡这时候的身份是诸葛亮的跟班,幕僚,刘备一看到马谡,就伤感起来了,毕竟马谡作为马良的亲弟弟,样貌和神态与马良有点神似,使的刘备有点睹人思人,因此他在与诸葛亮的对话中,直言不讳的希望诸葛亮在重用马谡,但是作为君主,刘备又不能明说,因为作为一个君主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轻易表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他才会用贬低的方式,来要求诸葛亮弃用马谡。

所以说,夷陵之败,导致马良壮烈殉国,使的刘备痛心疾首,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厚待马良的家人和后代,但是当他看到了马谡的出现,无限伤感之心,突然爆发,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他强忍痛苦,表面贬低马谡,让诸葛亮弃用,实则为了保护马谡,不让马谡沾染军政。给马氏留个念想。而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刘备为人仁义的人格魅力。

第三,白帝城托孤,示意重用之,刘备不许

马谡因为在诸葛亮左右,谈政论道,颇有见解,因此,诸葛亮越来越器重他,并将他带到身边,此次刘备白帝城托孤,马谡全程跟随,到了诸葛亮和刘备密谈的时候,诸葛亮直言不讳的向刘备推荐了马谡,希望蜀汉把他列为今后的重点培养对象,刘备一听完,坚决反对,因为他很早的时候就通过四方打听,还有对马谡这个人进行过个人考量,发现他就是蜀国的“赵括”,是个言过其实之辈,没有半点真本事。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马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同,他自己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和刘备对马谡的看法不同,主要是两代人之间“代购”所产生的观念差别,刘备比诸葛亮大了整整二十岁,确实是两代人,所以,诸葛亮没有重视刘备对马谡的看法,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不过这是后话。

所以说,刘备早早就未雨绸缪,对马谡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得出了马谡的能力有限,资质不高等结论,因此果断的将马谡排除军政将领培养的队伍之中。

第四,刘备劝诫诸葛亮弃用马谡,是刘备慧眼识人的一个具体体现。

有时候,我们还真得相信一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刘备叱诧风云数十载,绝非等闲之辈,如此杰出的政治家看人一定是很“毒辣”的,曹操也是如此的,曹操看人,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孙权果然成为了一方霸主,曹操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而,”那个时候的刘备连个地盘也没有,也没撒人马,最后也成为了一方君主,刘备和曹操一样,他每一次选择离开或者留下,都和他看人有关系,刘备的品人能力和曹操都是不分伯仲的,而当时的东汉两位品人大师司马徽和庞德等人对于刘备的慧眼识人能力也是赞美有加。

从上文的叙述中就可以看出,就识人来说,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刘备更多的是放眼天下,而诸葛亮更多的是关注蜀汉内部,因此两个人站在的高度不同,导致识人的结果也不同,而刘备为什么能够拥有蜀汉那么大的基业,就是因为他的慧眼识人能力在动乱的东汉末年是独具一档的。使得有乾坤治世能力的人物都来帮助他。

所以说,刘备临终劝诫诸葛亮弃用马谡,是刘备慧眼识人的一个具体体现,他如果不去劝诫诸葛亮,他就不是刘备了,因为刘备的骨子里,早已经被时代“标榜“成为慧眼识人的明主。

综上所述,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是源于刘备的慧眼识人能力,他对马谡早早就做出了考量,得出了马谡这个人不可大用的结论,其次,马谡兄长马良战死,刘备为了给马氏留后,毅然而然的弃用马谡,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刘备的政治智慧,超出旁人。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街亭一战诸葛亮为马谡镀金,真的是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马谡

    街亭之战,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功亏一篑。但是生性谨慎的诸葛亮为何弃魏延用马谡呢?诸葛亮是想为马谡镀金,奈何马谡太过自负。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

  • 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为何马谡背水一战却丢失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马谡

    韩信的背水一战能够成功,是因为韩信为了背水,提前做了很多功课,特别是伏兵奇袭扰乱敌军,让赵军大乱的部署,非常关键。马谡的背水一战,只效仿了一个皮毛。马谡仅仅是依据地形,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却从没有考虑过对手有什么特点,会怎么对付他,扎营地的不利因素是什么。马谡考虑不周全,失败也就是必然了。我们

  • 如果诸葛亮不用马谡守街亭,那么用谁最合适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马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为马谡违背他的命令,没有守在街亭路口,而是率军上山驻守。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手下兵马溃散,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而诸葛亮之所以让马谡去守街亭,一方面是因为夷陵之战以后蜀汉损失惨重,人才匮乏。诸葛亮有意借此历练马谡,以备以后大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第一次北伐时虽然进展

  • 韩信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为什么马谡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马谡

    当项羽大肆分封天下之时,率先进入关中的刘邦却只得到了可怜的巴蜀之地。刘邦从沛公变成汉王,但他的心情一点也不好,在秦时,巴蜀之地可算不上天府之国,那是鸟不拉屎的荒远地带。何况就在关中地带,还有项羽精心安排的三秦,牢牢把守着巴蜀和关中的出口,摆明了要让刘邦一辈子在巴蜀吃辣椒。是韩信一番豪言壮语,利用“暗

  • 诸葛亮错用马谡,是因为他识人不明吗?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马谡

    三国演义》大家看过了,诸葛亮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战时也能料敌机先,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可是在他生涯的末期,却干了一件糗事,因为用错了马谡,导致街亭丢失,蜀军无功而返。马谡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错用马谡,是因为他识人不明吗?其实这并不是诸葛亮第一次失误,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诸葛

  • 诸葛亮的失误:街亭之战不该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马谡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的一句话:马家五常,马良最良!其实不然!且不说马家其他未登场的三兄弟,单一个马谡,绝对胜过马良!说到马谡,我们不禁就会想起失街亭的那个狂妄的马谡!但事实上,马谡确实是一个未开发的谋士!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早年就得到诸葛亮赏识。马谡在后期一直跟随着诸葛亮,为其出谋划策!著名的有

  • 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能守住街亭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马谡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能守住街亭吗?要搞清楚这个,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守街亭?原因很简单,诸葛亮想蚕食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必须堵住两条陇道,其中一条是陈仓渭水道,诸葛亮亲自围困,另一条便是陇山道。其本身有四条陇道,正常来说,把所有陇道全部堵住,才能真正达成目的,但蜀汉兵力不足,只能守住陇山诸道南

  • 谁才是丢失街亭的罪魁祸首?马谡?还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马谡

    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战略要地汉中,又成功地攻取了上庸三郡。至此,刘备可谓是横跨了荆益两州以及汉中之地,而且还拜了汉中王,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达到了空前的鼎盛之势,也进入了蜀汉政权的巅峰时期。在东线战场,关羽率领荆州驻军北伐樊城,主动挑起了“襄樊之战”。结果,被江东孙权以白

  • 街亭一战,究竟错在诸葛亮,还是错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马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短时间内迅速攻陷陇西各郡,但是,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诸葛亮被迫撤退,原先投降蜀汉的陇西各郡得而复失,这次北伐功亏一篑。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汉晋春秋》众所周知的是,《汉晋春

  • 如果马谡没有丢街亭,诸葛亮能打败魏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马谡

    如果马谡没有丢街亭,诸葛亮能打败魏国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爱好者而言,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诱人了。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街亭之战的背景。当时,蜀汉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诸葛亮在带领军队攻打魏国西方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魏国大将司马懿的反击。在这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