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总揽蜀汉政务,他对外主动与东吴修好,改善蜀吴之间的关系;对内休养生息,发展民生经济,他的种种做法只为北伐曹魏。
打仗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定后方,只有后方稳定了,前线才能有效率的作战。
可是蜀汉的后方并不稳定,甚至还有反叛的苗头。蜀汉的南边是南中,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彝族人民,他们不与蜀汉交流,只过着自己的生活。
公元225年,彝族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为了稳定后方,便亲征南中,平定叛乱。彝族的首领是孟获,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孔武有力的汉子。
孟获在诸葛亮面前不堪一击,直接就被打败了。孟获战败之后,诸葛亮本来想要把他杀了,可是马谡说杀了孟获不能平定南中,你走之后,他们还会反叛,因此要收降他们的心,而不是他们的人。
诸葛亮觉得马谡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孟获放了。孟获还是不甘心被诸葛亮打败,又找诸葛亮挑战,结果还是败了。
孟获屡战屡败,一共被诸葛亮生擒了七次,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决定真心投降,向诸葛亮臣服。
诸葛亮用攻心为上的方法降服了孟获,让南中和蜀汉之间的关系处的非常融洽,一直没有战争。
南中安定了,诸葛亮北伐便没有了后顾之忧。诸葛亮北伐五次,可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不仅如此,诸葛亮也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从初出茅庐到北伐中原,诸葛亮未曾忘记自己的志向,可是上天并没有站在诸葛亮这一边,他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时候,蜀汉还撑了三十年,不过最终还是灭亡了。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刘禅听闻魏军从天而降,吓得是魂不守舍,在大臣的劝说下,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蜀汉灭亡的时候,孟获为啥不出兵救援?
第一,消息不灵通。当时的通讯并不发达,一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别人才知道。
刘禅别的不会,投降倒是非常的利索,令人措手不及。刘禅投降几天之后,姜维才收到消息,他才得知蜀汉灭亡了。姜维都这么晚才知道,更别说是孟获了。刘禅投降的时候,孟获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更别说领兵救援了。
第二,刘禅不信任孟获。尽管蜀汉和孟获之间没有发生战争,但是刘禅对孟获并不信任,在边境线上还有蜀军在镇守,防止孟获反叛。
即便是孟获领兵救援,蜀军还认为他们又反叛了,两军肯定会刀兵相见。第三,利益至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孟获和蜀汉之间是存在利益关系的,如今蜀汉都要灭亡了,孟获贸然前去救援,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孟获不会那么傻。因此,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孟获对蜀汉见死不救。
不过,蜀汉灭亡是注定的事情,一个孟获是无法改变它的。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分享,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书》、《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