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弘化公主封号(之四)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

关于弘化公主封号(之四)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中国甘肃在线网_wtg1 访问量:4208 更新时间:2023/12/13 7:02:37

关于弘化公主封号(之四)

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

作者:郝厚璋

(2023年2月28日开笔,

2023年3月2日终稿)

一、《弘化公主墓志》系大唐宫廷制造,不存在封号漏载的可能性

墓志是人生的总结,官职、封号是人生事业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墓志还是悼词,官职、封号是最主要的必述内容,古今一理。

《旧唐书》:“凡外命妇之制:皇之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

《唐会要》:“永貞元年正月,度支奏故永昌公主薨,準貞元中義陽、義章公主葬料,一切磚瓦等充給。上令度支都支三千萬,于數內圓融造作。”

《新唐书》:“宗正寺,掌天子族亲属籍”“凡亲有五等,先定于司封”“诸王、大长公主、长公主亲,本品。嗣王、郡王非三等亲者,亦视五品。驸马都尉,视诸亲。”“皇亲三等以上丧,举哀,有司帐具给食。”

按照唐朝制度规定,宗室品级人物的墓志归属宫廷供给,有一整套各司其职的专职机构,要经过一道道程序。特别是对官职、封号等朝廷的授封,不存在墓志漏载或时序错乱的可能性。

《新唐书》:“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司仪令掌凶礼之仪式及丧葬之具”“凡京官职事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京官四品已上,如遭丧薨卒,量品赠祭葬,皆供给之。”

《新唐书》:“凡职事官薨卒,有赙赠、柳翣、碑碣,各有制度。”“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有楷书五人,书令史一人,书吏二人,掌固四人。”“甄官署掌琢石、陶土之事,供石磬、人、兽、碑、柱、碾、硙、瓶、缶之器,敕葬则供明器。”

按照品级,《弘化公主墓志》毫无疑问属于大唐宫廷制造。“光化公主”这一封号未载于《弘化公主墓志》,确定弘化公主生前不曾有过这一封号。

二、“光化公主”这一封号,是弘化公主身后追封的封号

追封追谥是古代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主追封追谥在唐朝比较惯见。唐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就是唐朝公主中的追谥第一人。

《唐会要》:“起兵以應高祖”“與其駙馬柴紹各置幕府,營中號為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每賞賜異于他主。及薨,追諡曰昭。”

追封追谥是一种非常稀缺的哀荣,寻常难得。纵观大唐王朝始终,唐朝前期公主追封追谥的情况稀见于记载。705年唐中宗“复国号唐”到唐代宗这一段是个集中期,对象多为武则天“以周代唐”过程中诛夷李唐宗室的罹难者,以及“安史之乱”的受害者。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按照辈分对应品级对已亡公主册封程序的追补乃至对身份的抬举,唐德宗到唐宪宗这一时期尤其泛滥。由于太监干政日盛,至唐懿宗之后鲜见于记载。但不管怎么变,辈分对应品级始终不移,追封追谥比较稀缺始终不移,追封追谥公主为在位皇帝的直系血亲始终不移。

追封分几类。一类是追封,只追赠封号。

《新唐书》:太宗女:“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永徽中,与遗爱谋反,赐死。显庆时追赠。”太宗女:“北景公主,始封巴陵,下嫁柴令武。坐与房遗爱谋反,同主赐死。显庆中追赠,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 中宗女:“永泰公主,以郡主下嫁武延基。大足中,忤张易之,为武后所杀。帝追赠,以礼改葬,号墓为陵。”代宗女:“灵仙公主,蚤薨,追封。真定公主,蚤薨,追封。”“华阳公主贞懿皇后所生。韶悟过人,帝爱之。视帝所喜必善遇,所恶曲全之。大历七年,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病甚,啮帝指伤。薨,追封。”顺宗女:“虢国公主,始封清源郡主,徙阳安,下嫁王承系。薨,追封。”

一类是追谥,或只追谥号,或既赠封号又追谥号。

《新唐书》:代宗女:“赵国庄懿公主,始封武清。贞元元年,徙封嘉诚。下嫁魏博节度使田绪,德宗幸望春亭临饯,厌翟敝不可乘,以金根代之。公主出降,乘金根车,自主始。薨元和时,赠封及谥。”顺宗女:“梁国恭靖公主,与汉阳同生。始封咸宁郡主,徙普安,下嫁郑何。薨,追封及谥。”宪宗女:“郑国温仪公主,始封汾阳,下嫁韦让。薨,追封及谥。”懿宗女:“卫国文懿公主,郭淑妃所生。始封同昌,下嫁韦保衡,咸通十年薨。帝既素所爱,自制挽歌,群臣毕和。又许百官祭以金贝、寓车、廞服,火之,民争取煨以汰宝。及葬,帝与妃坐延兴门,哭以过柩,仗卫弥数十里,冶金为俑,怪宝千计实墓中,与乳保同葬。追封及谥。”

对封号、谥号的追封有着严格的规制,封号、谥号的使用有统一的制式。追封封号,一律称如“封号+公主”四个字,不添加“长公主”“大长公主”等字眼。追谥称呼,一律称如“封号+谥号+公主”,也不添加“长公主”“大长公主”等字眼。追封封号中添加“大长公主”字眼的,唐朝仅见“燕國大長公主”一例,未见第二例记载。

《唐会要》:“元和三年正月,咸安公主薨,廢朝三日。初,王師平史朝義,北虜微有功,恃此不修臣禮。至貞元四年,回紇武義成功可汗始遣使獻方物,仍求結親。德宗與群臣議,許之,遂以公主降焉。命使冊可汗為勇猛分相智惠長壽天親可汗,冊公主為孝順端正智惠長壽可敦,御製詩送之。事具德宗實錄。天親可汗卒,子忠貞可汗立。忠貞可汗卒,子奉誠可汗立。奉誠可汗卒,國人立其相,是為懷相可汗。皆從故法尚公主。在蕃二十一年卒,冊贈燕國大長公主,賜諡曰襄穆。”

毫无疑问,“光化公主”这一封号是弘化公主身后追封的封号。

许多人未究这些详细,抓了一鳞半爪,误认为少了“大长公主”四个字就一定比“长公主”“大长公主”的品级低,就一定是属于“弘化大长公主”或“西平大长公主”封号之前的封号了,在弘化公主生前胡乱找位置穿插。

那种认为“弘化大长公主”或“西平大长公主”品级高于“光化公主”品级的认识,是一种无知性错误。要知道,追封追谥是非常稀缺的一种尊荣,不是相当的身份和地位万求难得,相当于是对生前封号的加升。

虽然弘化公主是大唐下嫁公主中进封“大长公主”的第一人,但遍查唐朝历史,从618年大唐开国到唐中宗时代(705-710年),身后获得追封追谥的公主也就弘化公主与唐高祖女平阳公主、唐太宗女合浦公主等寥寥可数的几位。而终大唐一朝,身后获得追封追谥的下嫁公主仅见弘化公主、燕国大長公主等数人而已。

唐朝下嫁公主中,记述文字最多最详的莫过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但未见进封的记载,也未见追封追谥的记载。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这份尊荣还小了吗?

三、“光化公主”这一封号的追封时间是在706-709年期间

墓志所载弘化公主封号及墓志勒石时间(注:【】内为墓志勒石时间):

【691年】《慕容智墓志》:“父,诺曷钵,尚大长公主” 。

【699年】《弘化公主墓志》:“大周故弘化大长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699年】《慕容忠墓志》:“父,诺遏钵”“和亲尚主”。

【706年】《慕容煞鬼墓志》:“祖诺何拔”“尚大长公主”。

【709年】《慕容宣彻墓志》:“祖,驸马都尉、青海国王、乌地可汗,讳诺褐拔”“祖婆,唐姑光化公主”。

【758年】《慕容神威墓志》:“曾祖钵,尚太宗文武圣皇女弘化公主”。→→→→→→→→

墓志勒石时间:慕容智(691年)→弘化公主(699年)→慕容煞鬼(706年)→慕容宣彻(709年)→慕容神威(758年)

授封是帝王权威的象征,对于封号个人没有挑选的权力,更没有拒绝执行的选择。只能执行在位皇帝的圣旨,这是古往今来最起码的政治规矩,就根本不存在跳过在位皇帝弃新从故的任何可能性。作为李唐宗室的品级人物,弘化公主更不可能例外于这个政治规矩。

691年《慕容智墓志》、699年《弘化公主墓志》、706年《慕容煞鬼墓志》皆称“大长公主”, 709年《慕容宣彻墓志》称“光化公主”。时间区间非常清楚,即“光化公主”这一封号的追封时间是在706-709年期间。

标签: 弘化公主

更多文章

  • 杨坚的原名叫普六茹坚,李世民的原名叫大野世民,这事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杨坚

    杨坚和李世民拥有自己的鲜卑姓氏,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如果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杨坚确实应该叫做普六茹坚,李世民也确实应该叫做大野世民。至于血统,杨坚有没有鲜卑血统存疑,李世民则是确实有八分之一的鲜卑血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杨家和老李家就是所谓的‘假洋鬼子’。历史的真相是,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 杨坚为什么要废掉直率的太子杨勇,而改立狡诈的杨广?答案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杨坚

    隋朝历经二帝,处于南北朝与唐朝的过渡期。当时天下一片混乱、四分五裂,杨坚所处的北周皇室一直在骨肉相杀。杨坚又以相权压制皇权,从而窃取了北周,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杨坚还征服陈国,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状态。杨坚在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富饶,可惜后期被杨广害得国力殆尽。杨坚在称帝之前,他的大儿子

  • 杨坚,假名门,真暴发户,李渊,真贵族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杨坚

    中国历史上哪个开国皇帝最贵族?毫无疑问是李渊。李唐皇室出身于关陇集团,从西魏起就是首屈一指的贵族了。当然,关陇贵族集团中还有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一族,但相比起李渊,杨坚的贵族出身含水量极高。杨坚是假名门,李渊才是真贵族。杨坚-01-杨坚出身于弘农杨氏。显然,这是不可信的。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今陕西华

  • 独孤皇后——杨坚晚年宠幸她!杨广爆“惊天秘密”,吓晕伽罗!

    历史人物编辑:心中明灯标签:杨坚

    由陈乔恩和陈晓饰演的《独孤皇后》,当前正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热播出。在最新的剧情之中,尉迟容故意让文姬爬上龙床,并且故意让伽罗撞见。伽罗看到此事后伤心不已,任凭杨坚如何解释,她都不愿意听。后来文姬自杀身亡,而杨坚认为是文姬死于伽罗的咄咄相逼,瞬间勃然大怒,骂伽罗蛇蝎心肠!夫妻二人因为文姬的事情,从此决裂

  • 老牌关陇勋贵为何集体背叛北周,拥护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杨坚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大一统朝代。虽然同其后的唐朝相比,隋朝在军事、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领域都要显得弱势一筹,但作为亲自终结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乱世的朝代,隋朝不仅从军事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更是再度将汉文化作为了自己统治思想的核心,这是尤为难得的。

  •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为何不叫大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杨坚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叫大野世民。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一结论仍然值得商榷,其理由太过诱人而忽视了前因。诚然,杨坚的原名的确叫普六茹坚,但李世民的名字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被称为大野世民,其本人并未用过此名。取而代之的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称之为大野渊。为什么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帝都有这样

  • 隋文帝杨坚原名普六茹坚,唐太宗李世民原名大野世民,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饲养员标签:杨坚

    隋文帝杨坚的确姓过普六茹,但是他的原名就是杨坚,普六茹坚是后来改的。而李世民的先祖也的确姓过大野,但是李世民没有姓过大野。这是华夏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当时,鲜卑贵族纷纷改姓汉姓,而鲜卑人为了强调鲜卑的高贵,将鲜卑姓赐给了汉人。华夏大地,在三国归晋之后,西晋内部很快发生

  • 隋文帝杨坚明知太子杨勇没有谋反,为何还是以谋反罪废黜了杨勇?

    历史人物编辑:竹林七叙侃历史标签:杨坚

    杨勇,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期就先后担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上柱国、大司马、内史御政等职务,可谓能力非凡,后来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因其相貌端庄、品性淳厚、才华横溢,深得杨坚和众朝臣之心。尽管杨勇的身上有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一个缺点——行为率直、不为

  • 历史上独孤皇后与杨坚的感情如何,从独孤皇后的后事中可看出一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杨坚

    大隋仁寿二年8月24日白天,整个皇宫被一股暮气笼罩。太监宫女们不是必要的话,没有人愿意开口说话,大家始终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匆匆前行,默然无声。皇后的寝宫中。皇后病重在床,已经气若游丝。62岁的皇帝终日陪在床榻之侧,为妻子端水喂药。大隋朝开国君主,拥有世间一切的君王杨坚,此时此刻不过是一个看着妻子慢

  • 独孤天下:伽罗和杨坚情比金坚,但他才是伽罗的初恋

    历史人物编辑:蓝宠物标签:杨坚

    《独孤天下》伽罗和杨坚情比金坚,但他才是伽罗的初恋。有些感情来的太早,让人一直以为那只是年轻时不懂事的爱情,老了的时候回忆起来,那就是走的太早的初恋。宇文邕和伽罗青梅竹马,两人一起长大,一开始时是以为只有宇文邕一个人单恋,伽罗对他毫无男女之情。阿邕为伽罗做了很多,因为独孤天下的预言,皇帝疑心重,怕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