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对外和亲两次,第一次并不是文成公主,而是弘化公主

李世民对外和亲两次,第一次并不是文成公主,而是弘化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颖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3/12/31 6:54:53

唐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和亲外藩,其实并不是文成公主,那么她是谁?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和亲的?为什么又引发了第二次文成公主和亲?

隋末动乱,李渊建立唐朝,吐谷浑联合西突厥,为了控制丝绸之路,开始对西域的各个小国家软硬兼施,在控制西域小国后,对唐朝边境经常进行劫掠,商人们苦不堪言,就这样阻断了中原和中东欧的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

贞观九年,吐谷浑进犯凉州,这时候的李靖正在以有足疾的理由修养呢,一听说有战事,李世民认为李靖年事已高,又有足疾,无法长途行军,可是李靖非常高兴的就去找房玄龄,请求挂帅,李世民知道后非常高兴。

这次远征,规模不小,十二月反击战开始,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还有耳熟能详的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等各道行军总管为辅。

此次大战,经过两个月,结果是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部众归顺唐朝,吐谷浑慕容诺葛钵继承王位,唐朝为了控制吐谷浑旧境,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并留下李大亮协助防守。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李世民派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武卫将军慕容宝节送弘化公主出降吐谷浑王慕容诺葛钵,出降就是下嫁,不是尚公主。

李世民为什么战胜了,还要和亲呢?

吐谷浑战败后,慕容顺被封为西平郡王,在他死后,慕容诺葛钵请求和唐朝联姻,古代藩属国,都是喜欢让宗主国下嫁公主联姻,他这样要求,一个好处是别的势力,不敢随便攻打他,二是有事时,可以向唐朝求援。李世民的角度来看,一是丝绸之路的畅通,二是遏制吐蕃及西域小国。这才有了这次和亲,这也是唐朝第一次对外藩和亲公主。这也导致了吐蕃的不满,引发了吐蕃攻打吐谷浑,以及后来的松州之战,第二次唐朝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

第一次和亲的公主是弘化公主,她是谁的女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弘化公主出生,她父亲是淮阳王李道明。弘化公主贤明聪慧,知书达理,嫁入吐谷浑后,她积极推进两个政权之间的联络与合作,友好往来频繁。

和亲途中,淮阳王李道明泄露了弘化公主,不是李世民亲生女儿的消息,因为是自己的女儿,估计心里不痛快,这才泄露了,虽然没有引发战乱,但是对于吐谷浑来说,心里也肯定不舒服,李世民更是面子上无光,把李道明的王爵夺掉,贬为郓州刺史,也死在了刺史任上。

第二次和亲的是文成公主,是李渊四叔李璋的曾孙女,和亲原因很戏剧性,吐蕃使者正好碰到了慕容诺曷钵入朝,认为李世民不嫁公主,是因为慕容诺曷钵从中作梗,于是回到了吐蕃,引发了吐蕃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并且扬言若是不和亲,就率兵大举入侵唐朝,这就是借口。

唐朝的牛进达先锋部队,在侯君集大军没来到前,就打的吐蕃服软,并且请罪,再次请求下嫁公主联姻,而侯君集大军毛功劳都没有捞着。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这就是唐朝第二次和亲。李世民也为后来的皇帝开了先河。吐蕃也没闲着,在吐谷浑掺沙子,641年,吐蕃也将公主嫁给吐谷浑王诺曷钵,双方结成甥舅之国。于是唐朝、吐谷浑、吐蕃三国形成和平共处的态势。

过了二十多年,弘化公主和吐谷浑王,在吐蕃禄东赞攻打下,率领残余部众逃到凉州,一呆就是九年。

事件起因,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掌握大权,向外扩张,那么吐谷浑就是首当其冲了,两方互相攻击,都向唐高宗李治求援,李治没有搭理他们!吐谷浑为什么这么快就被打败了,因为有个吐谷浑大臣逃到了吐蕃,把吐谷浑的内部消息告诉了吐蕃,所以在吐蕃禄东赞的精锐进攻下,吐谷浑大败。

弘化公主和吐谷浑王想要迁入内地,李治为了牵制吐蕃的发展,当然不愿意,希望他们回到故地,弘化公主夫妻说什么也不愿意,他们看到了薛仁贵也败在了吐蕃大军手里,害怕会被灭族,于是李治折中,让他们迁到了鄯州。后来弘化公主改封光化公主,武则天称帝后,赐姓为武,进封西平郡大长公主。698年,死于灵州东衙之私第,圣历二年三月十八日,葬于凉州南阳晖谷冶城之山岗,认祖归宗,而慕容诺曷钵葬于大可汗陵。

弘化公主的和亲,带来了后续反应,她的子孙后代,一是联姻,二是做唐朝的官员。下面举个例子。

弘化公主儿子慕容忠:镇军大将军、左豹韬卫大将军、青海成王。儿媳是金城县主,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

此外还有和武则天的娘家人武氏女联姻,以及金明公主,再有和博陵崔氏女联姻。

仅供参考

标签: 弘化公主

更多文章

  • 关于弘化公主封号(之四)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中国甘肃在线网_wtg1标签:弘化公主

    关于弘化公主封号(之四)弘化公主是大唐王朝下嫁公主中身后获得追封的第一人作者:郝厚璋(2023年2月28日开笔,2023年3月2日终稿)一、《弘化公主墓志》系大唐宫廷制造,不存在封号漏载的可能性墓志是人生的总结,官职、封号是人生事业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墓志还是悼词,官职、封号是最主要的必述内容,古今一

  • 杨坚的原名叫普六茹坚,李世民的原名叫大野世民,这事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杨坚

    杨坚和李世民拥有自己的鲜卑姓氏,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如果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杨坚确实应该叫做普六茹坚,李世民也确实应该叫做大野世民。至于血统,杨坚有没有鲜卑血统存疑,李世民则是确实有八分之一的鲜卑血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杨家和老李家就是所谓的‘假洋鬼子’。历史的真相是,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 杨坚为什么要废掉直率的太子杨勇,而改立狡诈的杨广?答案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杨坚

    隋朝历经二帝,处于南北朝与唐朝的过渡期。当时天下一片混乱、四分五裂,杨坚所处的北周皇室一直在骨肉相杀。杨坚又以相权压制皇权,从而窃取了北周,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杨坚还征服陈国,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状态。杨坚在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富饶,可惜后期被杨广害得国力殆尽。杨坚在称帝之前,他的大儿子

  • 杨坚,假名门,真暴发户,李渊,真贵族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杨坚

    中国历史上哪个开国皇帝最贵族?毫无疑问是李渊。李唐皇室出身于关陇集团,从西魏起就是首屈一指的贵族了。当然,关陇贵族集团中还有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一族,但相比起李渊,杨坚的贵族出身含水量极高。杨坚是假名门,李渊才是真贵族。杨坚-01-杨坚出身于弘农杨氏。显然,这是不可信的。弘农杨氏,是以弘农郡,今陕西华

  • 独孤皇后——杨坚晚年宠幸她!杨广爆“惊天秘密”,吓晕伽罗!

    历史人物编辑:心中明灯标签:杨坚

    由陈乔恩和陈晓饰演的《独孤皇后》,当前正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热播出。在最新的剧情之中,尉迟容故意让文姬爬上龙床,并且故意让伽罗撞见。伽罗看到此事后伤心不已,任凭杨坚如何解释,她都不愿意听。后来文姬自杀身亡,而杨坚认为是文姬死于伽罗的咄咄相逼,瞬间勃然大怒,骂伽罗蛇蝎心肠!夫妻二人因为文姬的事情,从此决裂

  • 老牌关陇勋贵为何集体背叛北周,拥护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杨坚

    在中国历史上,隋朝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大一统朝代。虽然同其后的唐朝相比,隋朝在军事、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领域都要显得弱势一筹,但作为亲自终结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乱世的朝代,隋朝不仅从军事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更是再度将汉文化作为了自己统治思想的核心,这是尤为难得的。

  •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为何不叫大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杨坚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叫大野世民。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一结论仍然值得商榷,其理由太过诱人而忽视了前因。诚然,杨坚的原名的确叫普六茹坚,但李世民的名字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被称为大野世民,其本人并未用过此名。取而代之的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称之为大野渊。为什么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帝都有这样

  • 隋文帝杨坚原名普六茹坚,唐太宗李世民原名大野世民,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饲养员标签:杨坚

    隋文帝杨坚的确姓过普六茹,但是他的原名就是杨坚,普六茹坚是后来改的。而李世民的先祖也的确姓过大野,但是李世民没有姓过大野。这是华夏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当时,鲜卑贵族纷纷改姓汉姓,而鲜卑人为了强调鲜卑的高贵,将鲜卑姓赐给了汉人。华夏大地,在三国归晋之后,西晋内部很快发生

  • 隋文帝杨坚明知太子杨勇没有谋反,为何还是以谋反罪废黜了杨勇?

    历史人物编辑:竹林七叙侃历史标签:杨坚

    杨勇,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长子,早在北周时期就先后担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上柱国、大司马、内史御政等职务,可谓能力非凡,后来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因其相貌端庄、品性淳厚、才华横溢,深得杨坚和众朝臣之心。尽管杨勇的身上有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一个缺点——行为率直、不为

  • 历史上独孤皇后与杨坚的感情如何,从独孤皇后的后事中可看出一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杨坚

    大隋仁寿二年8月24日白天,整个皇宫被一股暮气笼罩。太监宫女们不是必要的话,没有人愿意开口说话,大家始终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匆匆前行,默然无声。皇后的寝宫中。皇后病重在床,已经气若游丝。62岁的皇帝终日陪在床榻之侧,为妻子端水喂药。大隋朝开国君主,拥有世间一切的君王杨坚,此时此刻不过是一个看着妻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