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思念亡妻韦丛,写下一首词,传唱千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思念亡妻韦丛,写下一首词,传唱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遥山书雁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4/1/17 17:21:40

那年的元稹,只是一个秘书省的校书郎,位卑俸少。“谢公最小偏怜女”,那年的她,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千金,却走出自己富贵的生活,未曾去想过“自嫁黔娄百事乖”,也并未嫌他穷途潦倒,无怨无悔地走进了他的生活,勤劳贤惠在他的左右,不以千金小姐自恃。他知道,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

一切的爱恋与感激已从那一刻开始。就像那首《牵手》,平淡的吟唱,却是深情的相守:“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冥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再深的感情,往往在入眼入梦的时候,皆是平淡的琐碎,那些往日的情,如甘泉一般,渗在生活干涸的缝隙,待你去寻时,除了在空气中闻到一泉的甘洌之外,没有影踪。却总是会潜进那无眠的长夜,洒进浇愁的酒杯,融进不经意而滴下的泪水……

那是爱妻略显疲惫的脸庞,总是会在暗夜里惊醒他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挂念。在记忆里,妻子的脸,似花般的娇羞,低眉如许,顾盼生情,他只记得,那笑靥,温暖了他的世界,也点亮了他的前程。“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尝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眼前总会有她的身影在浮动,会看到妻子翻箱倒柜去寻找给他替换的衣裳,看到她拔下头上金钗去给自己换着酒钱,看着她把野菜吃得香甜,看着她把飘落的槐叶当做薪炊……

生活里太多这样的琐碎瞬间,那是女人最美、最贤惠的模样,任何男人,在这样的时刻,心都会变得异常的柔软,会不可救药地爱上这个无怨无悔陪在身边的女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今生还是来世。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未曾想到,时间像是无情的奔马,掠起阵阵迷眼的狂尘,也卷走了昔日的爱侣。而如今,人已仙逝,遗物犹在,睹物思人,才恍然醒悟,一些前生来世的玩笑,真的是开不起!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怕见物起愁思,一切就将散施而尽,也许这样,就可以封存自己所有的记忆,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皆为徒劳。到了最后,即使是妻子用过的针线,自己仿似已再没有力气、也不忍心打开,怕再看见妻子在灯前为自己缝缝补补的样子,那是他深爱着的,却是令他心酸得落泪的样子,是他一辈子都觉愧疚和遗憾的样子。

他就像是一个默对着愁灯的老人,在灯下摩挲着爱妻当年的针线,而禁不住沉吟良久,珠泪纵横。白天的时候,尚能在忙碌中,把那份想念埋藏起来。可是,夜晚来临,梦魂却飞越天上人间,苦苦相寻那爱着的身影,人已不在,此恨绵绵无绝。在低回缱绻中,一往而情深。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么一方温柔的角落,保存着自己最暖心的爱恋。这个时候,我们会不可救药地陷入这种情思之中。真的感情,从来都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来粉饰,却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掮起我们心里共同的那份至爱情感。

读元稹的悼亡诗,总是会被他的深情所感染,随他一起怀念,一起心伤。

怀念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过往年光;心伤的是伊人已去,“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即使有了富贵的生活,即使可以为伊营奠营斋,即使对当年妻子身边的婢仆多生了怜惜,即使可以真的梦里送钱,可是无论怎么去珍惜,无论怎么去魂里梦里相系,却再也不能与她牵手红尘,只有为那个曾经和自己一起尝过心酸、贫穷的爱人,永远在心里保留一块最最温柔的角落,以此来呵护那份曾经的相守。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生离死别,人生在所难免,可是对于那些曾经共患却不能共福的夫妻来说,一旦撒手,便成永伤!

元稹是幸福的,因为,曾经有如韦丛这样的妻子,陪他左右;写下此诗的时候,他的伤心也是如此的真切,那种伤心,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肆无忌惮地坦露出来。妻子的离去,就像是一块年久的伤疤,总是会在心情阴郁的时候,隐隐作痛。

也许,总是会在分别的时候,才会明白,有一种想念,叫刻骨铭心;也许,总是会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明白,有一种爱情,叫天长地久,有一种愿望,是执子之手。也许这是世间每一对夫妻在牵手的时候,心里最简单的愿望。就是这种愿望和笃定,可以让两个人能捱得过贫贱,走得过坎坷。

相信,那时的女子韦丛,走到元稹身边的时候,心里就坚守了这份笃定。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真的可以解释成这种沉默的执着和相守吧。

有人说,元稹,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有了爱情,当他不寂寞了,就有了悲剧。

这是大多数人对元稹的评价,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只要一提起元稹,首先想的不是他的才学,不是他的诗,而是会想到他的为人,甚至会想到他写的被人们认为颇有自传性质的传奇《莺莺传》里面“始乱之,终弃之”的张生。

元稹是否真的以张生自寓,我们已无从得知,其实,一个人的人品和才学永远都是两个概念,而当我们回首去看这位元才子时,往往道德标准取代了艺术标准,其实,历史上,不乏如他一样的风流才子,却只有他受到了如此的挑剔,原因只有一个,他笔下的悼亡诗,让我们看到了他如此的深情,而他的现实世界里,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某些“薄幸”。

但是,我们宁愿相信,他和韦氏一起的那种生活,是他一生中最普通却也是最让他难忘的一段时光。从此以后,不管他遇到何样的女子,韦氏在他心里永远都是任何粉黛都无法取代的妻子。

和韦氏在一起,让他体会到一种家庭的舒服和幸福,在妻子面前,他宁愿忘记过去,忘记自己的初恋,忘记多年前也曾有过一个一样美丽的女子,对自己也曾如妻子这般的笃定。

当时的元稹,是大唐有名的才子,不仅性敏才高,而且风流多情。也许,这样的人,在寻找到家庭的平静和幸福之前,情路上总是会布满一些破碎的心,这也许就是世人诽他谤他的原因吧。风流多情,又到处留情,在他的头上,永远都摆脱不了“始乱终弃”这四个字。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元稹《春晓》

这是他不愿去与人言说的一段感情,二十年前,是莺莺在寺前绝美的出现,是自己痴情的留连,是在顾盼回首时的一见钟情。可是,他们心中都有着一种残酷的清醒,这只是两个人纯粹的相恋,那时的他们,没有奢望明天。

《莺莺传》里的张生,离去之后,莺莺就已经知道,一切已经结束,她并没有去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也许,多年之后的她,可能也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会爱的那么大胆,爱的那么坦然,任由他走进自己的心里,却又那么痛快地撒手让他离去。而这种大胆的相爱,却不能让她光明正大地成为他的妻子,这种清醒,带着一种悲凉,这种爱,如飞蛾扑火,虽义无返顾,却也输的一塌糊涂。

也许,那时的花开,他们只渴望争奇斗艳般地美丽,那时的爱情,只是年轻时候的一种懵懂或是冲动,那时的莺莺,终会是多年之后偶尔会回想起来的、已经淡了眉目的女子,一段大胆却是青涩的恋情,一段美好的初恋,成了记忆里的废墟。前方等待着他的,终究是一个明媒正娶的妻子,是一个可以安抚他生命的面容,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一切。

那是出身名门的韦氏,沉静而落落大方,眼角眉梢所带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温暖,温暖的想要一直这样和他相守下去,陪着他一起患难的应该是这样的女子。莺莺的面容,绝美如花,那美曾经震动了他,却在那一刻,已经注定,他们的恋情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一瞬间的惊艳,毕竟,他还在路上,毕竟,他还在寻找。

花固然美丽,令人怜惜,可是他无法收藏上路,而她,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子,不想成为他书里年久失色的干枯的花瓣,不想成为他美丽的累赘。张生终与莺莺决绝,并在与友朋谈及此事的时候,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认为自己是“善补过者”,于是,《莺莺传》有了一个悲情的结局。

我们往往都会喜欢美好的开始,团圆的结束,可是,元稹这样仓皇决绝的一笔,好似把自己的过去断了干净,也把我们心底那点美好的盼望残酷地扼杀。

在韦氏和他一起共度的几年里,带给了他一段缠绵而又温暖的红尘,之后的他,仿佛堕入了轮回,即使身边仍旧会有笙歌伎舞,却难寻一人可以抚平他心深处的寂寞,他的心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孤独和漂泊之中。想念仍在继续……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闲坐之时,悲念君的早逝,也怜想自己的凄凉,丧妻、无子,命运果真就是如此的安排,让人难以堪受!想念至深的时候,心情总是会生出许多的婉转,甚至是山盟海愿。“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生死相隔,只求死能同穴,盼来世相期,其实,这永远都是一种绝望至极的盼望。“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与你在尚未富贵之时,做了贫贱夫妻,让你为我付出太多!待自己有能力去报答和补偿时,却永失吾爱,悔恨和愧疚终于成了一种痛,如刀般刻入骨髓。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每次与客人长日饮酒,难以掩饰自己的意绪消沉,索性就借酒浇愁吧。强颜欢笑。却愁溢杯觞,那个时候,也是他最想念她的时候,他希望自己长醉下去,让自己的心可以麻木,让自己可以暂时的忘掉心痛,那就索性倾杯痛饮,以致酩酊大醉,他笑着流泪:这样就好了!

可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过之后,心还是如此的痛。一种永失至爱的锥心疼痛!醒来时,看到旁人在啜泣,一问方才知道,是自己在醉时忘记爱妻已逝,一声声地呼唤着她的名字……大醉方醒,他抹去眼角仍在泪痕,心里仍是不解,爱妻明明刚才就在眼前,还是那种心疼着他的样子,仍是“泥他沽酒拔金钗”的样子……却再也不能紧紧相拥。

梦里相寻,醉里相唤,昔日的同苦,让人心疼,今日不能同甘,让人心碎。之后,他遇到了一个叫做薛涛的女子,高贵而又富有才情,大他很多岁,这是一个细心守护着自己心灵、不落红尘的女子。那时的他,刚刚经历丧妻之痛,与朋友日日醉酒笙歌,以期忘却刻骨的痛,薛涛的出现,也似他命里注定在等待着的缘分一样,如旧时的相识。

当时已是名满京城的她,对元稹来说,带着异乎寻常的吸引。他仿佛又一次找寻到了那种在韦氏的目光里才会寻到的温暖与安然。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终成一场梦幻。

没有了韦氏,身边是谁来相伴已是无所谓,可是,面对薛涛,他却如见到韦氏一样的亲切,甚至是仰慕。他想到过像待韦氏一样对待这晚来的她,不想再辜负。

自从韦氏离开,他再也不知道该和谁去共享现在的富贵,这是他心里永远都难以消解的遗憾。可是,纵情歌酒的他已无法再去承诺。仕途一路坎坷,官无定所,他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骄傲,这一次的离开,又不知道会分隔几载,隔几重山,望几条水,不是情到浓时情转薄,只是,他的真情再也不随便掏出。官场的失意和起落,对他已是意味太多……

那一张张薄薄的粉色的“薛涛笺”,有人写下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而有人记下的仅仅是情色场里的一场风花雪月,那片片纸笺在生命里如花般飘落,像那年的绝美的莺莺,都已在他的生命里渐远了身形,他再也不会为谁而停留……

在世人面前,他仿佛已然就是那传奇里的张生,风流多情,而又处处彰显薄幸本色的才子,可是,在

醉酒笙歌里,他是麻木的,那醉后的失态,足以得见他对韦氏爱之深,念之切。他的心里已经再也不能为别人触及得到,那是一片自从韦氏之后再也无人扣开的地图。

也许,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理解元稹的这种言行品格,看似的放浪形骸,其实,是在保护着自己心底那片只为一个人的天空,不想让任何人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另番滋味的痴守吧。

再多年以后,他常会遇到或是清冷或是温暖的女子,也曾用她们的纤手抚慰他的脸颊,可是,却再也没有一人似韦氏一样温暖了他的灵魂,他的生命。

因为,无论如今自己在官场上是何等的富贵与沦落,无论身边围绕的是怎样的红颜,他再也无法在她们的怀里肆意的取暖,人这一生,其实好似都在寻找着一个暖处,一个可以使自己心灵安稳的地方,在这样的温暖里,他不会再怕什么风霜,因为他的心里是平和而又安详的。而一旦失去了这样的温暖,再怎么辛苦的寻找,最终也只有遗憾……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

他的诗平白淡然中,却见情深款款,也许,我们不必去拘泥这是风情还是悼亡,其实,只是他每一段的生命里,为那些注定等待却又不能携手到老的那些女子的遗憾的一叹,所有的一切,都如难逃的宿命一样,让人无力,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如雨后轻尘,回归了大地。

也许,他的记忆中只有那么一个美丽而温暖的女子,陪着他从贫穷走到富贵,从繁华走到没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榣山忆梦,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朝最会撩妹的诗人 ——元稹,多情和薄情,只在一念间!

标签: 韦丛

更多文章

  • 元稹虽然比较多情,但他写给爱妻韦丛的这首诗,却是极为深情!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韦丛

    元稹虽然很多人对他比较反感,认为他就是一位滥情的诗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很深情,每当写好了一首极为感人的爱情诗后,立马又去追求另外一位女子,这也使得很多对于认为,他根本就是专情,只是比较滥情而已。其实无论怎么去评价他的爱情,但是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却是同样的能够感受得出来元稹应当说,还是比较的深情,如果不

  • 戎昱见和亲盛行,写下一首五律进行讽刺,没想到得到唐宪宗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戎昱

    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亲”政策长盛不衰。据史书记载,第一次和亲发生在周襄王时期。周襄王想要伐郑,于是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一同伐郑。此后几千年,和亲之事便常见于史书。汉初刘邦与匈奴冒顿单于和亲,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和亲之举。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实力大减,和亲的举措也越来越多,肃宗李

  • 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所在地,这个河湾太美,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树暴走V标签:方干

    芦茨湾处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既有山水和谐,山势峻峭,水色澄碧,山居民风,渔村风情等特色,景色十分迷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著名的旅游景点“江南龙门湾”、“白云源”风景区使您流连忘返。芦茨村汇集了鸬鹚老街、芦茨风情小镇和盘山石壁等风景。其中,鸬鹚老街和芦茨风

  • 初唐四杰中最惨的卢照邻,跳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究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卢照邻

    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和杨炯。王勃6岁就会写文章,正儿八经的天才一个,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震铄古今。骆宾王7岁便能写诗,一首《咏鹅》,至今都是孩童口中最为熟稔的古诗之一。杨炯10岁进士及第,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激起了多少男儿心中的热血。那么唐朝F4之一的卢照邻呢?他是否也

  • 王勃溺水、卢照邻自杀,初唐四杰为何成为“初唐四劫”?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卢照邻

    大唐,一个繁荣的朝代,一个诗词歌赋的时代,除了李白杜甫韩愈等一代文学家诗人巨匠,更让人惋惜的是初唐四杰,想当初王勃六岁作诗,杨炯九岁被称"神童",骆宾王七岁作《咏鹅》,卢照邻二十岁被任命为邓王府掌事。四人出名较早,曾经名噪一时,响彻大江南北。至今还是有很多文学和史学爱好者深入研究之。本文主要铺叙初唐

  • 初唐四杰卢照邻:不治之症夺去了他的一切,唯独夺不走他的文采

    历史人物编辑:东南史官标签:卢照邻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杀身亡的诗人中有两位代表,一位是以死明志投汨罗殉节的屈原,另一位就是病魔缠身投颍水解脱的卢照邻。明代张燮说:“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之甚者。”这里“奇穷”的意思是指厄运,卢照邻先是仕途上飞来横祸,接着出狱后又患上了不治之症。人类和疾病的斗争比历史上任何一场大战都要显得

  • 卢照邻病魔缠身,但他的《长安古意》,配得上“不废江河万古流”

    历史人物编辑:哼哼唧唧爱上生活标签: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这是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开篇第一句。当然,说起卢照邻,便不得不想起唐朝时期的繁华鼎盛。作为唐朝的诗人,在唐朝那个人才辈出,并且不缺文人墨客的时代,卢照邻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被后人所记,那可以说是其才华也一定是十分出众的。当然,说起唐朝,李白和杜甫都是象征着唐朝的两

  • 颜杲卿割掉舌头依旧骂声不止颜真卿二话不说就往火坑里跳

    历史人物编辑:食美味小笔记标签:颜杲卿

    说到书法家颜真卿,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字体至今仍有众多书法爱好者临摹。颜杲卿是颜真卿的堂兄,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可是在唐宋时朝,他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堂弟颜真卿。文天祥说的“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提到了颜杲卿著名的舌头。先说说“张睢阳齿”,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战将张巡被叛将尹子奇抓获,尹

  • 势均力敌的比赛!王马和罗伦互捶,空中翻转还能还手,秀就完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事情标签:罗伦

    上一话中,罗伦与王马在用“先之先”互殴,王马因为轻敌被打两次,所以开局算罗伦先取得些许优势。#拳愿奥米伽#但王马毕竟是主角之一,不可能总是处于挨打地位,所以这一话主要刻画了他这两年来的改变,实话说,进步挺大的,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王马拒绝当赘婿被惠利央痛骂拳愿大赛结束后,王马彼时已经心脏爆裂而亡,不

  • 拳愿奥米伽:王马被压制再展二虎流绝技,罗伦形势不利

    历史人物编辑:空留琵琶曲标签:罗伦

    经过六话铺垫,最终战进入高x阶段,王马之前用吴一族技术没有占据上风,之后一改风格,用二虎流重创了罗伦。#拳愿奥米伽#而罗伦也算初次见识到了王马身怀多样绝技,所以他也开始认真(罗伦一开始就很认真,只不过这次比以往更认真,毕竟吃了次亏)。罗伦的出身前面有过一番简单的介绍,他的来历也逐渐浮出水面,曾经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