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王忠嗣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其实反了也没用!

为什么说王忠嗣不死,安禄山不敢造反?其实反了也没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1/18 0:37:39

如果王忠嗣不死的话,安禄山敢不敢造反,这事不好说。但是那场安史之乱,情况绝对不会那么严重。就算安禄山真的起兵了,恐怕也很难攻破潼关,连洛阳都未必能拿得下来。

王忠嗣这个人,一向被后世称之为‘盛唐第一猛将’。同时代的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统统都是他的小弟。

王忠嗣他爹,也是一位唐朝猛将。当年唐玄宗刚刚登基的时候,吐蕃曾经进犯唐朝边境。那时的唐朝,国家经济实力虽然很强,但是自从武则天时代后期开始,高层常年内斗,内斗了十多年的时间,直接导致唐朝边境防务,烂的一塌糊涂。所以,吐蕃进犯之后,唐玄宗不得不派薛讷,也就是演义小说里那个‘薛丁山’的原型,率军前去抵抗吐蕃。

而王忠嗣他爹的,当时就是薛讷手底下的头号大将。

这场入侵,最后以唐朝的胜利而结束,老将薛讷率军大获全胜。但是王忠嗣他爹,却不幸战死。战后,李隆基论功行赏,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唯独到了王家这里,唐玄宗也有点犯难了。自从武则天时代之后,这应该是唐朝死在战场上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了。所以,除了各种高级别的追赠头衔之外,李隆基还特意召见了当时只有九岁的王忠嗣。

结果这一召见不要紧,唐玄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九岁的男孩,直接把他给收做自己的干儿子了!

这个赏赐,对于王家来说,无疑是相当厚重的。而对于王忠嗣本人来说,更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此后,王忠嗣被直接养在皇宫里面,和其他皇子一起读书。而且,王忠嗣还和李隆基的四儿子李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除此之外,在唐玄宗的授意下,王忠嗣还接受了特别的军事教导,学习各种领兵打仗的本事。按照当时唐玄宗的想法,完全就是想将王忠嗣,朝霍去病那个方向去培养。

唐玄宗之所以这么培养王忠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王忠嗣经历特殊,这样做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二是因为,到了唐玄宗时代,唐朝军方高层,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藩将化’。

由于武则天时代杀的人太多,直接导致唐朝的高层军方传承,出现了断层。当年那些有名的开国武将世家,基本上都断了传承。再加上后来唐朝内部承平已久,只有边疆才有战争。那些常年在边疆作战的藩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往上爬,导致唐朝军方高层开始‘藩将化’。

所以,唐玄宗其实很希望培养出一个,既能让自己极为信任,同时个人能力又很强的猛将,以后去替自己管理军方。

后来,王忠嗣长大之后,也没有辜负唐玄宗的信任。据史书记载,王忠嗣成年之后,唐玄宗曾经派他去边军历练。唐玄宗的本意,是让他熟悉一下战场环境,然后再继续深造。但没想到的是,这个哥们刚一到前线,就直接打疯了。作为一个高层武将,没事就率领小队人马,杀入敌军腹地搞袭击,谁劝都不好使。

用王忠嗣自己的话来说:我这条命是皇帝养大的,我要是不在前线多杀几个敌人,咋对得起皇帝嘛?

最后,还是李隆基特意下诏,将王忠嗣暂时召回京城,将其责备了一顿,王忠嗣这才有所收敛。但返回边境之后,王忠嗣还是找一切机会,去干掉更多的敌人,想要以此来报答唐玄宗的养育之恩。

显然,此时的王忠嗣,对于唐玄宗的崇敬,已经达到了一个狂热的状态。而唐玄宗本人,也极为信任王忠嗣,愿意对其委以重任。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王忠嗣靠着自己的英勇,再加上皇帝义子的身份,开始在军中迅速升迁。十多年之后,就在王忠嗣刚刚三十出头的时候,便做到了一镇节度使的位置。

升任节度使之后,王忠嗣更加被唐玄宗倚重。此后的几年里,王忠嗣几乎成了大唐的救火队长,哪里有战争,就派他去哪里。而王忠嗣也没有辜负唐玄宗,不管是契丹、奚族还是吐蕃,王忠嗣全都是战无不胜,逐渐成了当时唐朝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但是,随着王忠嗣不断崛起,身为宰相的李林甫,却开始越来越讨厌他。

李林甫讨厌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唐朝的制度,如果边军将领功劳特别大,是可以返回京城,担任宰相的。李林甫常年身居中枢,把持宰相大权,如果王忠嗣回来了,他这个宰相的权力,就要被分去很大一部分。

为了自身的权力,李林甫便打算陷害王忠嗣。但问题是,此时的王忠嗣,不但在战场上堪称无敌,而且还是皇帝的义子,深得皇帝信赖。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这样的王忠嗣给搞下去呢?

这个问题,曾经让李林甫苦恼了很久。

在李林甫苦恼的时候,王忠嗣却是继续加官进爵。天宝四年,王忠嗣被加封为河东、河西、陇右、朔方四镇节度使,达到了人生的顶点。此时唐朝北方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王忠嗣一人的手里。如果这时的王忠嗣想要造反,那结果绝对比安史之乱还要更恐怖。

当然,就算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但王忠嗣肯定没有任何造反的念头。他的本心,还是狂热的忠诚于李隆基,恨不得为唐玄宗直接战死在边疆,才好报答唐玄宗的养育之恩。而且,王忠嗣本人也特别识趣。后来,王忠嗣也觉得,自己权力过大,会让唐玄宗忌惮。所以不久之后,王忠嗣干脆直接让出了两镇节度使的位置,退位让贤。

一个战无不胜的皇帝义子,本人还特别识趣,懂得进退之道。这样一个人,想要陷害他,难度实在是太大。

然而,老谋深算的李林甫,最后却还是找到了机会。

天宝六年,王忠嗣再次率军和吐蕃作战。在王忠嗣的领导下,唐军果然再次取得了胜利。但接下来,对于唐军的进一步动向,王忠嗣却和唐玄宗产生了分歧。

唐玄宗认为,唐军应该乘胜追击,占领石堡城。石堡城是吐蕃在青海湟水河流域,最重要的一座城。只要打下了这座城,唐军便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直接骚扰吐蕃腹地。

但是,身在前线的王忠嗣,却表示反对。王忠嗣更熟悉战场情况,他很清楚,这一战吐蕃几乎调集了国内大半的军队,驻守的石堡城。如果强攻,唐军损失会大的难以想象。所以,王忠嗣直接抗旨不遵,拒绝强攻石堡城。

君臣二人的这场分歧,本来只是单纯的意见不和。然而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接下来,李林甫先是指派王忠嗣麾下的一个将军,主动献计,提出自己能够攻下石堡城。求胜心切的唐玄宗,自然应允,让这个将军率军前去进攻。而这个将军进攻之后,不出所料,自然是惨败而回。

但回来之后,这个将军却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王忠嗣的身上,说王忠嗣没有及时支援,所以才会战败。如此一来,唐玄宗的猜疑之心,自然也就更重了。

关键时刻,就在唐玄宗对王忠嗣起了猜疑之心以后,李林甫再次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刀。李林甫指派下面的官员,弹劾王忠嗣,说王忠嗣要拥立李亨为帝,阴谋发动政变。这一下,李隆基的猜疑之心,彻底达到了顶点。

要知道,李隆基的少年时代,那可是从最残酷的权力斗争当中,一路爬过来的!虽然李隆基特别信任王忠嗣,但谋反这种事情,还是触碰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痛点。最关键的是,王忠嗣此时手握重兵,如果想造反的话,实在是太容易了。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唐玄宗很快解除了王忠嗣的兵权,并且将其召了回来,接受审查。

但唐玄宗却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局,从他下令召回王忠嗣的时候,就已经是个死局了。因为京城这边,是李林甫的地盘。

王忠嗣回来以后,很快就被抓了起来,接受审查。然而在李林甫的暗示下,在审讯的过程当中,王忠嗣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不过,王忠嗣到底还是凭着自己的意志,扛了过来。因为没有实际罪证,再加上以哥舒翰为首的许多边军将领,集体为王忠嗣求情。所以最后,唐玄宗还是不得不释放了王忠嗣。

然而,王忠嗣被释放之后,李林甫所布置的这个局的恶毒之处,才真正凸显了出来。

王忠嗣虽然被释放,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此时的李隆基,依然不敢继续信任他。因为谁都不知道,经过那样残酷的折磨之后,王忠嗣会不会心生怨恨!就算原本他没有造反的心思,在此之后,说不定也有了这个念头。

所以,在这之后,王忠嗣脱离了军队,被调到了地方上去做了一个太守。

两年之后,王忠嗣积郁成疾,再加上旧伤复发,终于死在了外地,死时只有四十五岁而已,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讽刺的是,王忠嗣去世之后,仅仅只过了四年的时间,李林甫也死了。也就是说,李林甫苦心经营的这个局,最多也就让自己多掌握了几年的权力而已,还搭上了一位盛唐绝世猛将。

这笔账,对于唐朝来说,实在是赔到家了。

以上这些,就是王忠嗣一生的经历。而王忠嗣去世仅仅六年之后,安禄山便掀起了那场安史之乱,彻底毁掉了大唐盛世。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如果没有那场诬陷,王忠嗣一直活着的话,安史之乱是否还会发生呢?

首先,如果王忠嗣一直活着的话,北方三镇的节度使,大概率不会是安禄山,而是王忠嗣本人。早在王忠嗣活着的时候,北方奚族和契丹联合叛乱,王忠嗣就曾经担任过河东节度使。在此期间,王忠嗣还曾经做过安禄山的顶头上司,并且看出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建议唐玄宗杀掉安禄山。可惜唐玄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才留下了安禄山这个祸害。

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兼任三镇节度使,正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敌人。如果王忠嗣还活着,这个位置,大概率是他的。至于安禄山,最多也就只能在他手下,做一个将军。

其次,就算安禄山能够成为三镇节度使,并且成功发动了叛乱。但接下来,至于王忠嗣还活着,情况绝对会好很多。因为安禄山管辖的三镇之中的河东军镇,曾经是王忠嗣一手打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当王忠嗣率军抵抗的时候,安禄山手下河东军镇的士兵,大概率会直接投降。

第三,即便情况到了最坏的一步,安禄山可以指挥十多万精锐,直接杀向洛阳。但接下来,只要王忠嗣领兵,情况绝对会比高仙芝、封常清或者哥舒翰领导的时候,强上太多太多。因为和王忠嗣相比,高仙芝和封常清,常年在西域作战,根本不了解中原的情况。而王忠嗣则更为熟悉战况,能够制定更加有效的反击。哥舒翰同样也有类似的弱点,更关键的是,哥舒翰年龄更大,缺少临场指挥能力。

所以,即便安禄山能够带领叛军,拿下洛阳,一口气打到潼关。但接下来,只要是王忠嗣守潼关,安禄山就一定攻不下潼关。而且,以王忠嗣的指挥能力,只要等到河西和陇右两大军镇的精锐赶到,正面击败安禄山,根本不成问题。

这个结局,可以将安史之乱的影响大幅缩小,唐朝也不至于一下子由盛转衰。

但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早在安禄山起兵六年之前,王忠嗣这位盛唐第一猛将,就已经死了。而王忠嗣死后,大唐再也没有那种本人特别能打,而且还对唐玄宗无比忠诚的猛将了。

到了这个时候,盛唐的衰败,自然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标签: 王忠嗣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史(隋唐)(四十三:李白入宫、王忠嗣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王忠嗣

    公元742年李白入宫:盛世标本公元742年,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奉诏入宫,第二年即被召入翰林院,封为翰林待诏。这一职务是玄宗专为草拟一些机密诏书和制度而创设的部门。由此,李白成为玄宗身边红极一时的御用文人,也是开元盛世时期最接近权力中心的文人代表。那么,李白是如何被召入宫的?其实,七八年前李白就

  • 王忠嗣是盛唐第一名将,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王忠嗣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对唐朝社会的破坏极大,也让后世很多推崇唐朝文化的学者们感到痛心不已。因此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疑问,怎么才能避免安史之乱的爆发呢?学者们因为这个问题提出不少见解,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在从军事角度的论述中,有人提到了一个名字,这便是盛唐名将王忠嗣。王

  • 中唐战神王忠嗣之死:不肯以数万士兵性命换升职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王忠嗣

    【唐玄宗让王忠嗣打石堡城,王忠嗣回复:忠嗣不能以数万士兵的性命,换取自己升官的机会。】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养子,也是玄宗朝最出色的将军。王忠嗣为何会拒绝唐玄宗的要求?打石堡城和数万士兵性命有什么关系?1、王忠嗣拒绝的理由石堡城位于青海西宁市西南湟源县,该城是大唐链接河西、陇右防线的一个重要要塞之地。唐玄

  • 王忠嗣因何被唐玄宗收为义子?他为何能独掌四镇节度使?又为何被唐玄宗贬死?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王忠嗣

    王忠嗣不是唐朝最有名的将领,但却是最有流量的将领之一,巅峰时期,他独领四镇节度使,掌握了大唐帝国47万边军中的27万。王忠嗣将契丹、奚族、突厥、室韦、回纥、吐蕃挨个打了一遍,一人撑起大唐万里边疆,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唐玄宗的干儿子,王忠嗣曾经被众星捧月,可几乎一之夜间就失宠,差点身首异处,最后在郁郁寡

  • 唐玄宗屡屡提拔养子王忠嗣,李光弼对王忠嗣说:您要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王忠嗣

    747年,唐玄宗再次提拔王忠嗣,李光弼就对王忠嗣道:“大夫您性命堪忧!”王忠嗣一脸疑惑问何出此言?李光弼别有深意道:“您兼任四镇节度使,拥兵几十万,劲兵重镇,陛下断然没办法安心。”王忠嗣,原名王训,父亲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在陇上以骁勇闻名。714年,吐鲁番进犯陇右,唐玄宗就派陇右防御使薛

  • 经略四镇,不及简在帝心-王忠嗣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王忠嗣

    唐朝的开元盛世终结于安史之乱,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李隆基的偏听偏信,将杨国忠和安禄山两个祸害提拔到了一个足以影响天下的地步,安禄山手握三个藩镇,权势惊人,杨国忠在朝中打击异己,两个人后来斗的不可开交,然而盛唐的实力依旧可以保存,除了开元时期庞大的积累,更多就要归功于那些忠心耿耿而又能力非凡的臣子

  • 《仙王的日常生活》,宇宙霸主,还没孙悟空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小彩说娱乐标签:孙悟空

    《仙王的日常生活》,一部据说是爽文配置的热血番,在被我妹无数次安利过后,终于决定去看看这部国产热血漫。打开一部新番剧的常规操作,关掉弹幕,防止剧透,然后我就错过了大家对结局的糟糕预警,从晚上看到凌晨,一路爽下去之后,看到了结局,然后就成功失眠了,重金求一双没有看过结局的眼睛,唉~《仙王》是改编自他的

  • 孙悟空为何推倒人参果树?火眼金睛看穿地下,难怪果子像婴儿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孙悟空

    在《西游记》原著的第24回“万寿庄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老窃人参”中,一颗奇异的植物登场了,那就是归镇元大仙所有的人参果树。书中说这课树要花3千年开花,3千年结果子,等果子成熟还需要再等3千年。光是闻闻味儿就能多活365年,若是吃一个就能多活4万7千年。然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这样一颗神树被孙悟空一怒

  • 敖烈对孙悟空狂热崇拜,一屋子的孙悟空手办吓得孙悟空起鸡皮疙瘩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联盟队标签:孙悟空

    敖烈对孙悟空狂热崇拜,一屋子的孙悟空手办吓得孙悟空起鸡皮疙瘩敖烈对孙悟空狂热崇拜,一屋子的孙悟空手办吓得孙悟空起鸡皮疙瘩当时刚刚被变成马的敖烈无法忘记自己,西海龙王三太子的身份对自己惩罚这件事情感到非常不满,对孙悟空他们也没有好脸色,孙悟空非常愤怒,觉得敖烈摆架子发射要用自己的币马温技术来征服敖烈。

  • 西行纪:敖雪大哥终于现身,孙悟空复活可能要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莹宝说娱乐标签:孙悟空

    西行纪作为西游题材之中的后起之秀,早在漫画版中就收获了无数的好评,原因便是西行纪的故特的角色,无一不是粉丝们经常夸赞西行纪的理由。而这次动漫版的西行纪一上线,作品的知名带来不一样的西游故事吧。西行纪之中最重要的人物并不是白狼,白狼更是一位故事的陪伴者一般,真正的主角团还是唐三藏师徒四人。而且奇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