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已经病入膏肓,安庆绪是他的嫡子,为何却要杀了他

安禄山已经病入膏肓,安庆绪是他的嫡子,为何却要杀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伊先生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3/12/20 8:00:50

安禄山为了往上爬,给唐玄宗李隆基跳舞,当了杨贵妃的干儿子,后来看李隆基越来越昏庸了,自己手里的兵权也够了,所以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叛唐了。

清谁呢?杨国忠

杨国忠是唐玄宗晚年最宠信的人,他原本只是一个泼皮,但因为杨贵妃受宠而一飞冲天,一直当到了宰相。

安禄山怕李林甫怕得要死,可李林甫最后却得抹着眼泪地求杨国忠,李林甫死后被李隆基下令劈开棺材也是杨国忠在背后推动,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杨国忠当时有多么受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宠信了。

不过,杨国忠又是公认的奸臣,所以诛杨国忠以清君侧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旗号。

安禄山看到李亨夺位的时候,原本还挺开心,李唐自己内部乱了,岂不正是他夺取江山的好时机?

可让安禄山没想到的是,李隆基虽然被李亨夺了位,但至少没死呀,他倒好,不仅被儿子安庆绪给夺了位,还被一刀捅死了。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亲儿子,又深受安禄山的喜爱和器重,倘若没有意外的话,将来安禄山的位置也会传给他,可他为什么却要夺位,不仅要夺位,还要杀了安禄山呢?

对于安庆绪弑父之事,还得说说李猪儿和严庄这两个人,尤其是严庄,他可以说是整个事件的策划者。

李猪儿是安禄山身边的一个宦官,但他一开始只是安禄山的亲兵,也算颇得安胖胖的信任,所以一直留在身边。可安胖胖又觉得李猪儿不是宦官,却让他留在身边的话,弄不好会给自己培养出一片草原,所以便一不做二不休地断了猪儿的根。

李猪儿对此会不会怨恨安禄山呢?当然会了,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李猪儿为何叫李猪儿?说白了,他在安禄山眼里便是猪是狗,乃至于猪狗不如,安禄山对他也是动辄打骂,这也为后来李猪儿背叛安禄山埋下了伏笔,捅死安禄山的便是这个被安禄山亲手阉了的李猪儿。

严庄是谁呢?是安禄山的军师,是他的谋士。

当时安禄山正处于创业的关键时期,严庄作为谋士,应该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安禄山晚年因为肥胖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长了带疮,患了疽疾,似乎还得了白内障,眼睛的视力不断下降,到了最后几乎变瞎了,什么也看不到。所以,他因此变得越来越暴躁,或者说暴虐。

谁要没做好事情,犯了错,打!

谁要是不小心说了什么犯了他的忌讳的话,惹他不开心了,打!

哪怕是军师严庄也曾因为不小心冒犯了安禄山,被暴怒的安禄山“动用斧钺”给打得遍体鳞伤,打得那叫一个狠。

所以,严庄自然也恨上了安禄山,哪还想着继续给他卖命呀,继续给他卖命的话说不准哪天就被他给打死了!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安禄山,严庄便开始在暗中策划反杀安禄山之事,但是这事的关键在于得有一个灵魂人物。

毕竟当时的价值观是君君臣臣,严庄突然造反杀安禄山,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或者没个灵魂人物的话,他是很难成功的。

他找了谁当这个灵魂人物呢?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只要有安庆绪出面,那么在杀了安禄山之后便能够迅速稳定局面。

安禄山已经重病缠身了,或许也挺不了多久了,为什么安庆绪却还要和严庄、李猪儿等人一起谋权篡位杀了安禄山呢?

安庆绪会和严庄等人一起谋权篡位并且杀了安禄山,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史书说“庆绪素懦弱,言词无序”,对于安庆绪性格的描述或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贬低,但也说明安庆绪并非那种性格坚定或者说强势果断的人,所以他才受到了严庄、李猪儿的怂恿,乃至于被他们所控制。

严庄、李猪儿矫诏说安禄山决定传位给安庆绪,可是安庆绪即位之后,严庄却又怕安庆绪压不住众人,所以不让他见人。

这一点也说明了安庆绪此人的能力谈不上有多出众,只能说一般,威望甚至还不如严庄这个军师。

所以,安庆绪之所以会和严庄、李猪儿一起背叛安禄山,应当是受到了他们的怂恿和裹挟。

安庆绪之所以背叛自己的父亲安禄山,除了严庄和李猪儿的怂恿和裹挟之外,当然也有安庆绪自己的原因。

安庆绪并不是安禄山唯一的儿子,并且当时安禄山有一个很宠爱的女人——段皇后,她为安禄山生了个儿子安庆恩,安禄山因为宠爱段皇后,所以也尤为喜爱安庆恩,一度想过要把自己的位置留给安庆恩。

如此一来,安庆绪自然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虽说他此时是安禄山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安禄山真要执意让安庆恩当继承人的话他也毫无办法。

恰好此时安禄山又生了重病,很可能哪天就一命呜呼了,安庆绪最怕的就是安禄山临死之前宣布让安庆恩继位,所以安庆绪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想要在安禄山死后能够接手“燕国”那他便得有所行动。

于是当严庄找到他并对他说出计划之后,安庆绪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最终在严庄的策划之下,他们成功地杀了安禄山,安庆绪也因此得以继位称帝。

放在那个时代,为了权力,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不过,安庆绪也没能当多久的皇帝,757年才杀了安禄山当了皇帝,到了759年便被史思明给绞死了。

标签: 安庆绪

更多文章

  • 安庆绪为何要杀了父亲安禄山?仅仅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安庆绪

    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谋反叛乱,由此开启了长达八年,搅动整个太平盛世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发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悲剧,因为此时的唐朝还处于盛世之中,还没有到国运尽失,改朝换代的程度。安禄山之所以能闹起来,主要还是干了多年的三镇节度使,培养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偶

  • 性格软弱的安庆绪,为什么突然有勇气,杀死了老爸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安庆绪

    唐朝时期确实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在安禄山这个人渐渐的获得权力以后,也使得唐朝的百姓面临的危险越来越近。安禄山虽然是一个脾气暴躁,甚至是历史上的罪人,但在了解了他是被儿子安庆绪杀死的以后,大家也会觉得他有一些可悲,其实这也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有关,因为他不仅脾气很暴躁,还将身边的很多人都杀死了,使他

  • 安禄山攻陷洛阳和长安,为何巅峰时被安庆绪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安庆绪

    安史之乱的初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绩,让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瞬间化为乌有。当时叛军从范阳和卢龙等地出发,仅仅两个多月便攻陷了东都洛阳,兵临长安的门户潼关之下。然后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潼关失守,李隆基被迫放弃长安向蜀中逃窜,叛军的声势达到了巅峰状态。在这期间安禄山也完成了他的皇帝梦,

  • 安庆绪作为太子,为何要杀了父亲安禄山,只是为了帝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艺沫史事1标签:安庆绪

    安禄山,不用说都知道他是安史之乱的黑暗源头,加速唐朝盛世衰亡的罪魁祸首。当他称帝后,立二儿子安庆绪为太子,按照历史的进程来说,安庆绪会接安禄山的班,可为何安庆绪杀了自己的老爸安禄山呢?安禄山立安庆绪为太子的背景安禄山整个政治生涯中可谓是顺风顺水,唐玄宗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可见

  • 史思明降而复叛,为何能扭转败局,吞并安庆绪?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安庆绪

    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起,安史之乱的战局便开始向着唐朝偏移,唐军也逐渐扭转了被叛军压着打的颓势。先是李光弼在太原保卫战中击败史思明十几万大军,迫使其溃逃至博陵躲避。然后又有郭子仪领军打通通向河东的通道,收复唐朝首都长安,迫使安庆绪放弃洛阳东撤。此时的叛军可谓是分崩离析,叛军的各路大将不断溃败,就连作

  • 太华公主传奇人生226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收集王标签:太华公主

    李小鹏说道:对死者开膛破肚,那是多么的残忍,她是你娘啊!李珊珊说道:爹,我知道可是我不想她死的不明不白啊!公主又问道:我理解你们不想解剖,那么你们家有没有仇家啊,有仇家可以再查一查。李小鹏说道:仇家倒是没有。公主说到:你们家是做什么工作的,在工作上有没有仇家?李小鹏说道:我家是种花,卖花为生的,生意

  • 李靖为何早早就判断侯君集会谋反?只因他的一句话暴露了志向

    历史人物编辑:猫咪铲史官标签:侯君集

    文/鼎湖听泉话说李靖是唐朝数一数二的军事理论家,他所著的《李卫公兵法》是非常有名的军事著作(因为比较深奥晦涩难懂,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军事迷们自己研究吧,我们以乐事为最大取舍)。所以唐太宗要他教给后来也成为李世民宰相的侯君集兵法。不知"托塔李天王"是神人会神机妙算预知侯君集脑后有反骨还是什么的(据说

  • 唐朝侯君集,得到的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是从哪得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历史标签:侯君集

    勇武且蛮狠的唐初名将侯君集,身上有一个毛病:骄傲自大,贪财好色。因侯君集追随李世民的时间较早,又亲历过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对侯君集信任有加,并委以重任。李世民执掌大唐后,讨伐吐谷浑的战役,便是由李靖、侯君集完成的。而那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却是侯君集通过另一场战役得到的。李世民执掌大唐后,曾

  • 李世民并未派侯君集向李靖学习兵法,这是后世文人杜撰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侯君集

    卫国公李靖被认为是唐朝第一名将,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能辅佐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平定隋末乱世,出兵西域灭国东突厥,为唐朝屹立于世界巅峰立下了重大的功绩。李靖的故事在各种史料中数不胜数,在民间百姓之中也广为流传,受到后世百姓军民的一致推崇,这也使他成为第一个被封神的唐朝名将。然而在这些

  • 李靖、李道宗、张亮说侯君集谋反,为何李世民都不信,反而信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侯君集

    李靖、李道宗、张亮说侯君集谋反,为何李世民都不信,反而信此人唐朝有很多的名将,其中有一个人叫做侯君集,侯君集在领兵作战方面非常在行,可惜战争结束了,入朝为官的侯君集却不得志,相比于出将入相的李靖,侯君集还差的太远,但是侯君集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想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不过侯君集的一生也只能出则为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