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颁布禁屠令,厨师却上了一盘羊肉,娄师德还说厨师有大智慧

武则天颁布禁屠令,厨师却上了一盘羊肉,娄师德还说厨师有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莽原说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1/2 9:16:58

武则天信佛,曾颁布禁屠令。有一年,娄师德到陕西出差,吃饭时厨子送上一盘羊肉。娄师德大惊道:“你们不要命了,敢杀羊?”厨子道:“这只羊是豺咬死的。”娄师德笑道:“这只豺太懂事了。”武则天信佛,自从颁布了禁屠令后,不仅百姓很少吃到肉,就连官员也很少吃到肉了,为了吃到肉怎么办呢?就要动脑子,比如娄师德。娄师德发现武则天的禁屠令有一个漏洞,就是没有禁止吃肉。所以,这在娄师德看来,这就有了吃肉的机会。娄师德担任御史大夫期间,到陕西公干,负责招待他的厨子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娄师德想吃肉,便上了道羊肉。并说“这只羊是豺咬死的”,完美地绕开了禁屠令。

智囊:则天禁屠杀颇切,吏人弊于蔬菜。师德为御史大夫,因使至于陕。厨人进肉,师德曰:“敕禁屠杀,为有此。厨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大解事豺。”乃食之。娄师德有肉吃,还不会违背朝廷的诏令,很是高兴,就大块大块地吃起来。厨子见娄师德高兴,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认可,不一会又给娄师德端上一盘鱼脍。当时武则天颁布禁屠令,不仅仅是禁止杀牲畜,就连鱼虾也不能杀,为此还饿死了不少沿海的渔民。娄师德见厨子又上了一道好菜,心中暗喜,但为了不违反诏令,便又问厨子,鱼是怎么来的。不料厨子一会聪明,一会糊涂,厨子按照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这只鱼是豺咬死的。”娄师德听后脸一沉,斥骂道:“你这个智短汉,豺怎么能咬死鱼呢,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厨子一听,顿时醒悟,马上改口道:“这鱼是水獭咬死的!”娄师德听后,又笑眯眯地吃起鱼来,随后还把这位厨子推荐、提拔了一番。智囊:又进鲙,复问何为有此。厨人复曰:“豺咬杀鱼。”师德因大叱之:“智短汉,何不道是獭?”厨人即云是獭。师德亦为荐之。怎么样,娄师德聪明吧?真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娄师德就是这样一位圆滑、机警,而又深谙伴君之道的人物。武则天时期,被杀的大臣不计其数,但娄师德不仅安然无恙,而且两度拜相,一直活到70岁善终。娄师德之所以能有斐然的政绩,而又功高不震主,在武则天时期长红不衰,这不仅仅因为娄师德圆滑,机警,更重要的是他大智若愚,不仅领导关系处理的好,和下属、仆从的关系也很好。

娄师德有次去巡视并州,晚上他在驿馆与下属一起吃饭时,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娄师德马上把驿长叫来,责备道:“为何要区别对待,给自己和下属吃两种质量不同的米?”

这事放在当时也是事,毕竟娄师德是领导,是朝廷大员,在别人看来没什么问题。然而娄师德之所以深得下属的拥就在于此,他待下属犹如家人,从不搞阶级划分。

驿长见娄师德发怒,战战兢兢地说道:“一时没那么多白米,只好给您的下属吃些粗食。”下属见状,赶紧劝娄师德息怒,自己能吃饱肚子就好了。可娄师德不同意,但他见驿长这么说,也没有再深责驿长,反倒是把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说道:“这也不能全怪你,是我们来的太仓促,导致你来不及准备。”

说完,娄师德把自己的吃食也换成粗食,和下属一起吃。下属、驿长见状内心感动不已,对娄师德肃然起敬。

如此的娄师德,怎能不得人心呢。娄师德俘获人心的故事,还不止这一个。

有一年娄师德和属下到灵州出差,在驿馆吃完饭准备出发,这时属下抱怨道:“我们连口水都没喝上,根本没人搭理我们。”

娄师德又把这处的驿长叫来,责问道:“我的属下与我有什么区别,你竟敢不理他?”说着,就令人去拿板子,准备对驿长大刑伺候。

驿长连忙磕头求饶,娄师德又说:“按道理我应该打你一顿,但我打了你这个小小的驿长,传出去对我名声不好,别人会说我仗势欺人。如果我不打你,把此事交给你的上司处理,你就性命就难保了。还是算了,这次我就绕过你,下次不可再犯如此错误。”

驿长赶紧磕头道谢,而娄师德则对属下说:“我替你出气了,别生气了。”娄师德为人处事的思维,与常人不同吧。这就是他的人生智慧,他矗立官场不倒的智慧。

标签: 娄师德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提拔娄师德弟弟,娄师德对弟弟说:别人吐你脸上口水不要擦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娄师德

    公元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道:"你弟弟是个可塑之才,朕准备封他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弟弟接到诏旨准备走马上任,却见娄师德愁眉不展,面色凝重。这自家兄弟得到重用,娄师德本该欢天喜地的,为何还愁绪万千呢?这事其实和娄师德的大格局有关。娄师德,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江都县尉,后一路升迁到监察

  • 唐朝名相娄师德推荐狄仁杰为相,为何又不告诉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娄师德

    娄师德是唐朝的名臣、宰相。他经历唐高宗和武则天两朝,与狄仁杰同朝为官,而且他还推荐狄仁杰担任宰相,然而狄仁杰却不知道,事后还是武则天告诉狄仁杰的。那么狄仁杰为什么不知道娄师德推荐他为相呢?其原因有两点。1、为人低调娄师德为人低调,因此他不会在世人面前张扬,所以狄仁杰对娄师德的为人并不了解,狄仁杰也不

  • 外族将领契苾何力如何成为唐朝上门女婿,又为何给唐太宗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契苾何力

    贞观十六年,皇帝铁勒部将契比和力唐太宗,回凉州探亲。没过多久,唐太宗就得到了何离投奔薛延陀的消息。唐太宗坚决不信。他告诉身边的人,这绝对不是奇比合力的本意,他绝不会背叛我。这位让唐太宗坚信自己不会背叛的洋将究竟是什么来头?原来,契比合力出身于铁勒汗家族。九岁时父亲去世,年幼的合力成为可汗。贞观六年,

  • 李治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想不到裴炎一句话却让武则天大权独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裴炎

    在唐高宗李治死后,他留下了一份遗诏,史称《大帝遗诏》。遗诏部分内容如下:“……太子可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在遗诏之中,他明确表示几层意思:一、让太子李显即位成为新的皇帝;二、给了武则天部分参政议政的权力;三、对武则天的参政范围和权力进行了限制,仅限于皇帝决定不了的军国大

  • 裴炎与武则天联手废掉唐中宗,为何不久又被武则天以谋反罪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裴炎

    裴炎身为唐高宗的顾命大臣,从心底还是忠于李唐江山的,而这两件事说起来其实并不冲突。裴炎联手武则天废掉唐中宗,是为了李唐江山;之后的反武,同样是为了李唐江山。在我看来,裴炎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可惜他没有看出武则天的野心,最终反而使得自己落下个骂名。裴炎为高宗顾命大臣,为李唐江山而废中宗裴炎通过科举入仕

  • 武则天看到青鹅两个字,立刻猜出宰相要谋反,裴炎宁死不愿低头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裴炎

    人类认识历史的模式,是通过一个个故事来了解历史的,而历史上流传很广的许多小故事,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事实上,越是那些看起来有趣,离奇的故事,他们往往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有的离事实很远,有的则干脆就是瞎编的。但故事的好处就是简单,能让人记住复杂的历史人物,比如说历

  • 大唐宰相裴炎写了“青鹅”两个字,武则天却大怒道: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碟中谍标签:裴炎

    宰相裴炎被武则天满门抄斩。扬州兵起,炎从内应,书与敬业等合谋。唯有“青鹅”,人有告者,朝廷莫之能解,则天曰:“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遂诛炎,敬业等寻败。《朝野佥载》根据《朝野佥载》中的记载,李敬业在扬州起兵的时候,有人截获了宰相裴炎写给李敬业的一封信,里面只有“青鹅”两个字,大家

  • 风起霓裳:裴炎为何要娶琉璃?不是因为相中,另一原因更具说服力

    历史人物编辑:李爱华标签:裴炎

    《大唐明月》是由古力娜扎与许魏洲主演的古装爱情剧。该剧改编自蓝云舒小说《大唐明月》,讲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极具制衣天赋的胡女库狄琉璃与少年登科却多年蹉跎不遇的裴行俭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最新的剧情当中,裴炎和河东公世子都向库狄家下聘礼,要娶库狄家的女儿琉璃。看过前面的剧情的观众都知道,琉璃曾在寺庙遇到过

  • 宰相裴炎只写下了“青鹅”二字,武则天为何要灭了他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裴炎

    不得不佩服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针对文字方面。“青鹅”这俩字本来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但是武则天却玩起了拆字游戏。所谓“青”拆下来也就是“十二月”的意思。所谓“鹅”拆下来也就是“我自与”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说,十二月份,我自然可以作为你的内应。这还得了?当时徐敬业起兵谋反,已经是反贼无疑了,你裴炎身为

  • 大唐陷落,裴炎和武则天是如何吞噬大唐皇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裴炎

    我们都知道唐朝289年的历史上,有十五年的休克期,而这一切都源于唐高宗死后皇权被瓜分。正所谓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遇到了武则天跟裴炎这两颗灾星,也该大唐老李家有此一劫。这两头饕餮巨兽是如何把大唐皇权吞噬殆尽的,听我慢慢道来。高宗的制衡唐高宗统治大唐王朝长达34年,可在这34年的时间里都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