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道:"你弟弟是个可塑之才,朕准备封他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弟弟接到诏旨准备走马上任,却见娄师德愁眉不展,面色凝重。
这自家兄弟得到重用,娄师德本该欢天喜地的,为何还愁绪万千呢?这事其实和娄师德的大格局有关。
娄师德,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江都县尉,后一路升迁到监察御史。仪凤三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征讨吐蕃,在河南,河北等地招募勇士兵丁。
娄师德虽是文臣,但是他听到招募勇士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头戴红色抹额前去应募。文臣竟然不畏生死,想征战沙场,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唐高宗听了娄师德的事,喜笑颜开,任命他为朝散大夫,随军出征。
李敬玄率领唐军征讨吐蕃,他先命刘审礼率少量唐军先锋和吐蕃正面交锋,自己做后援军。奈何刘审礼和吐蕃展开正面交锋后,敌众我寡,数次向李敬玄请求支援,奈何李敬玄视而不见,刘审礼战败。
吐蕃取得小规模胜利后,就有所松懈,唐军将领黑齿常之率军夜袭吐蕃营地,杀吐蕃军一个措手不及,大乱吐蕃军队。李敬玄此后就带着十几万的主力军回到鄯州。
随军出征的娄师德则被唐高宗下令收集那些溃散的散军,很快娄师德就拉起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除此之外,娄师德还奉命出使吐蕃,他见了吐蕃将领后,先是宣扬唐朝威信,再陈述两军交战的利弊,讲的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让吐蕃将领心悦诚服。
682年,吐蕃入侵河源军,娄师得率军迎战,两方交战八回,娄师德八战八捷。斩获战功的娄师德被唐高宗认为是文武全才,提拔他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
690年,娄师德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主持屯田事务。娄师德任职期间,身先士卒,开垦荒地,储积粮食数百万,边军的粮食储备供应非常充足,得到武则天对他的奖赏。
692年,娄师德被召回京城,担任夏官侍郎、判尚书事,隔年官至宰相。696年,娄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一同征讨吐蕃,唐军战败,王孝杰被贬为民,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697年,娄师德升任凤阁侍郎,再次任职宰相。两次坐上宰相职位的娄师德不仅工作勤谨,更是一个一心一意为朝廷的臣子,颇受皇帝宠爱。
一日,武则天就把娄师德找来,说他弟弟是个可塑之才,准备升任他为代州刺史。娄师德的弟弟得到升迁,心情大好,收拾妥当准备走马上任,奈何临行前,自己的宰相哥哥竟然愁眉不展。
这就让弟弟疑惑了。自己升迁这是大喜事,为何哥哥却愁眉不展呢?只见弟弟特意把娄师德拉到一旁,问他这是为何?
娄师德见弟弟观察出自己的情绪,就一脸严谨对弟弟说道:“现如今娄家荣宠无比,我任职宰相,现如今你任职代州刺史,他人以为娄家风光无两,可在我眼里,这是危机重重啊。”
弟弟听后,不禁冷汗涟涟,忙问道:“为何会危机重重?”娄师德答道:“荣宠加身固然是好,但也更容易招来小人妒忌。现如今,如何保全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弟弟听后,给娄师德打包票道:“今后要是有人往我脸上吐口水,我定不会还嘴,只把口水擦掉,定不会给哥哥你惹来麻烦。”
娄师德听后,苦笑不已道:“你的处理方式正是让我最担心的地方。人家对你脸上吐口水,那是对你生了嫉妒之心,亦或是对娄家生了嫉妒之心,他人本意是要惹怒你。可你把口水擦掉了,这就说明你在做出反应,你的反应是对他人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这样不仅不会平息他人的怒火,反而让他人更加大动肝火。”
弟弟听后,就认真地问娄师德自己如何处理才是上策。娄师德指点弟弟,说道:“别人往你脸上吐口水,表示他对你有怨气,你要是放着脸上口水不管,让他自己干了,笑着接受了这事,那么别人也就没办法继续对你挑起事端了。”
弟弟这才恍然大悟,躲避灾祸的重点是保持清醒,并且完美地把灾祸挡在外面,让自己置身事外,这才是处世的绝学。
娄师德对弟弟进行了一番提点后,见弟弟领略到了自己的精髓后,就安心地送弟弟去走马上任。娄师德教育弟弟这招化敌于无形的高招,其实都是娄师德为官多年的智慧浓缩。
在朝当官任职,虽说共事一主,奈何群臣只见的互相排挤,构陷则是屡见不鲜。娄师德文臣出仕,也戎马生涯过,在朝为官沉浮多年,他历练出了一个眼界更高,格局更广的自己,为了保全娄家,他对弟弟的升迁还多加提点,从大局着眼,对细微之处也是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