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敬德本是「俘虏」,如果玄武门之变没有他结局或将改写!

尉迟敬德本是「俘虏」,如果玄武门之变没有他结局或将改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3127 更新时间:2023/12/28 7:50:17

说起尉迟敬德,首先想到的是他和他的好搭档秦叔宝,二人同为门神,受后世老百姓祭拜。尉迟敬德本是刘武周麾下一员猛将,后归唐,转入李世民麾下,在讨伐王世充窦建德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绩。

天下既定,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展开了激烈的争储斗争,而尉迟敬德在其中的作用之重要,堪称玄武门之变第一功臣。

太子策反

玄武门之变前夕,太子与秦王已然势同水火,双方明争暗夺奇招不断。当时秦王府政治集团已云集颇多的谋臣武将,太子想瓦解秦王势力,便试图拉拢收买这些人。

尉迟敬德首当其冲。太子派人,向他送去了一整车金银。在武德年间,天下初定,经济仍处于低靡状态,一车金银珠宝的诱惑不可小觑,足见太子对于尉迟敬德的重视程度。并且太子还表示,愿意与尉迟敬德结为布衣之交,这也是给了他很大面子。

尉迟敬德却是意志坚如磐石,他告诉太子:“我于乱世之中被秦王看中,当忠正报恩;而于太子没有什么功劳,不敢妄受赏赐。况且如果我因利叛变,这样的人太子要来也无甚用途啊!”

拒绝的态度很是直白,一点没照顾太子情绪。他之后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李世民,或许是怕秦王听到风声对自己存疑。可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以后,十分淡定地回道:“我知道你气节坚贞,思想单纯,断不会轻易生二心。不过太子给你的礼物你应该收下啊,这样或许还能接触他们那边的党羽,探知他们的阴谋。你如此态度,恐怕会生事端,您会有危险啊。”

看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丝毫怀疑都没有,不仅如此居然还想发展他成为间谍,但这种需要心思谨慎的任务明显不适合心胸旷达不拘小节的尉迟敬德,估计单纯的尉迟敬德也根本想不到,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秦王居然还能想到这种神操作。

不过,李世民最后一句话是重点,那就是,这次失败的拉拢,确实为尉迟敬德招来了祸端。

齐王暗杀

齐王李元吉是坚定的太子党羽,他得知尉迟敬德对太子如此出言不逊,就这样驳了太子的面子,很是愤怒。又念及尉迟敬德这等骁勇猛将一心效力秦王府,助长秦王势力,愈发地心怀嫉恨。

嫉恨的产品,必然就是报复,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斩草除根吧。他派了一个精壮的武士,夜间暗杀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其人,是真的心怀磊落,胆大无畏。他知道齐王派人刺杀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反常态,把窗户和门直接都敞开,然后安然入睡。屋里面尉迟敬德睡得自在,屋外贼人心里反倒紧张,他犹豫再三终是没敢进尉迟敬德的卧室,也不知道是畏惧他素日的威名赫赫,还是害怕屋内另有陷阱暗算。

无论如何,这次刺杀失败了。又一次的失败让太子和齐王都很是堵心,居然连秦王府的一个将领都搞不定。为了达成目的,二人又在唐高祖李渊那里散布尉迟敬德的谣言。

且说谣言这种东西,一经审查便知真伪,他们随便散布李渊便能轻信么?事实是,李渊确实相信了,立刻就把尉迟敬德下了大狱。唐高祖素来忌惮秦王李世民战功煊赫、屡树私恩,是以太子党羽多次成功诬陷秦王府官员,像之前与太子勾结的尹德妃诬陷杜如晦,以及后来房杜二人因谗言被贬等等。

这次也不例外,尉迟敬德当场定了死罪,不日准备就刑。李世民得知焦灼万分,火速进宫,又像以往一样百般辩护求情,这才得以保全尉迟敬德性命。

劝进兵变

太子一党主动拉拢,失败以后又百般报复,简直就是无妄之灾。这凶险的处境恐怕令尉迟敬德有些坐卧不安了,不仅是他,李世民的心腹如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等,皆遭贬斥,秦王势力日渐削弱,一时间秦王府上下人人自危。

尉迟敬德觉得到了这个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和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日夜劝说诛杀太子与齐王。可此时的李世民仍旧顾念名义和亲情,只犹豫不应。

武德九年,突厥骚扰边境,李渊决定派齐王李元吉抗击突厥。命令下达,一个被李世民买通的官员,秘密通报了关于太子与齐王的密谋,言说太子和齐王欲趁昆明池秦王参与送行,毫无准备之时,诛杀李世民,之后再取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将领的性命。

李世民听了也是愈发心惊,太子此番是对他动了杀心了。他回府以后将自己听到的话告知了长孙无忌等心腹,一众皆劝他先发制人。尉迟敬德直言:“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长孙无忌也附议:“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二人反复激将,李世民有所动摇,便拿出龟骨想要占卜一下凶吉,恰好张公谨进到屋里来,见此场景一把把龟骨扔在地上,告诉李世民占卜是为了决策疑难之事,今日之事未存疑难,定是要行动。这句话一下坚定了李世民的决心。

决心已定,秦王先是叫尉迟敬德私下里接回了被贬在外的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二人扮作道士,秘密地潜回了秦王府。之后秦王府官员日夜密谋,只等最终对决的那一天。

骁勇立功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清晨,碧空如洗,一切如常。

在前一天,李世民上报皇帝李渊,太子与齐王淫乱后宫。李渊惊异莫名,表明次日要召二人前来入殿核查此事。太子和齐王究竟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李世民只想借机引诱二人入宫,他将伏兵于玄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

太子兄弟二人此时正向玄武门进发,准备面圣,刚到临湖殿,二人感到有变,拨马转头要跑。李世民见此情形,连忙从身后呼唤他们,叫停了二人。许是也知道情势紧迫,李元吉抬手拉弓欲射杀李世民,不料慌张之下张弓不开,这边李世民已是弓满弦紧,太子李建成被一箭封喉。

这边李世民得手,那边尉迟敬德领伏兵冲出来,万箭齐发射向李元吉,李元吉中箭堕马,却还没有殒命,急忙逃向玄武门一旁的树林中。

然而事有不巧,李世民才刚出手,马惊了,带着他转身也窜向玄武门旁边的小树林了!惊慌之中,李世民又被树枝挂住,摔下马来,树丛乱枝牵绊着,半天没法挣扎起身。那边李元吉看到如此情形,当即跑过去,一把拎起弓,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李世民自己正忙乱,毫无还手的余地,眼看就要命丧李元吉之手。这边尉迟敬德及时策马赶来,大喝一声,喝住了李元吉。李元吉深知尉迟敬德勇猛,自己不是他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转身向武德殿奔逃,想要到李渊那里避祸,然而就在途中被尉迟敬德射杀。

太子与齐王尽皆斩杀,尉迟敬德提着两人头颅又奔回玄武门。当时太子部属与秦王部属已经激烈交战,态势严峻。太子部下冯立、薛万彻等人要为太子复仇,猛攻玄武门,秦王一方诸多将士阵亡。之后太子部将又欲转攻秦王府,正是此时尉迟敬德赶来,提着太子与齐王首级示意给太子部将,众人心知大势已去,顿时军心紊乱兵马溃散,皆是弃甲逃窜。至此,玄武门之变,秦王大获全胜。

事后平乱

参照历朝历代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发动政变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住皇帝,而在史书中我们没有看到玄武门之变中有控制住皇帝的记录。但是有记载,唐太宗在后来有删改史料的行为,所以这一段或许是被磨灭了。再有通过后来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也能推断出,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确实想办法软禁控制住皇帝了。

《资治通鉴》与《旧唐书》等都记载,其时玄武门杀声震天,而高祖却安心泛舟海池,直到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前去护驾,李渊看到尉迟敬德披甲持弓,满身血污,才知道已经兵变。

小编个人认为实在逻辑不通,比较可能的是,兵变以前,李世民已经指定心腹军士挟制了皇帝李渊。而尉迟敬德稳定战局取得胜算以后,领命入内,迫使皇帝传太子位给李世民,又让皇帝派人安抚那些仍然顽固抵抗的将士,这才是彻底控制住了局势。

之后李世民意欲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所有亲信并抄家,尉迟敬德再三请求放过他们,以收拢人心,达成稳定,这才使太子与齐王旧部免于屠戮。

而尉迟敬德兵变首功,李世民大加赞扬,并将齐王府金银财物全部赏赐给了他。

纵观兵变前后尉迟敬德的表现,不仅是战事上骁勇善战,英武果敢,为人也耿介忠厚,憨直磊落,没有丝毫遮掩,玄武门之变中堪称全场最佳。他的性格按俗话说就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看他的传记时不由被他的单纯和勇敢打动,让人觉得有些可爱。这个特性也使唐太宗一生都十分信赖他,即使有人举报他谋反,都未曾动摇这份信任。

但是这种性格也导致他后来自矜功伐,得罪同僚而不知收敛,注定了要被众人排斥,无法在权利中心的位置长久维系。或许无论早年的飞黄腾达,还是后期的遭人排挤,都只是本性的必然产物吧。

作者:加一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尉迟敬德

更多文章

  • 门神尉迟敬德月入百万?看完唐朝官员收入,才知道古人个个是土豪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尉迟敬德

    唐朝,是我国古代武功鼎盛不让秦汉的王朝,也是经济非常富庶的一代。根据史料记载,唐朝人日常购买一斗米仅需要五文钱,而在清朝购买同样重量的大米则需要130文!正因为有此富庶的国力做后盾,唐朝给官员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所以,假如穿越回唐朝,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政府,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考公务员。在唐代,政府给官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可以说是李世民帐下的第一猛将,他不但是建国功臣,而且他还救过李世民的命。尉迟敬德第一次救李世民的时候,是在李世民打猎的时候。那时候李世民被劲敌王世充给包围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的危机,是尉迟敬德杀入到了重围之中,把李世民给救出来的。这一次尉迟敬德救了李世民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怀疑尉迟敬德的忠心了。

  • 唐朝十大名将排行榜,尉迟敬德排第四,第一无异议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尉迟敬德

    大唐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不仅国家强盛,而且名将云集,历史上很多名将都出自唐朝,所以唐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朝代。大唐武将也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至于他们的排名,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综合素质来看,以下几款可以进入前十。第十名:李孝红。唐朝皇室,早期名将,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护的曾孙,北

  •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为何他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尉迟敬德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他为什么拒绝?是朱元璋。到最后,陪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功臣们几乎一个也没有留下。而李世民手下的功臣们,却在保全性命的同时,获得朝廷重任。此外,李世民对他们也没有任何怀疑。但是,他知道如何说服他的重臣,对他真诚,也知道如何操纵“皇帝的艺术”。当时,李世民要把自己的女儿

  • 秦琼,尉迟敬德在凌烟阁排名为何如此悬殊?李世民:想想玄武门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鸭子标签: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李世民手下悍将,无论从勇猛程度还是武艺高低,两者几乎都不相上下,在历史上大家对他俩的印象也是一样的,例如门口贴的门神,一个是秦琼,一个是尉迟敬德,不分彼此。但是李世民在评选凌烟阁功臣的时候,却大跌了大家的眼镜,尉迟敬德排名第七,比大唐无可争议的战神李靖还高一位,而秦琼则排在

  • 门神尉迟敬德深爱结发妻,拒绝娶公主,糟糠之妻不下堂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尉迟敬德

    中国古代有位文士叫宋弘,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大臣,相貌英俊品德好,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看上了他,想嫁给他,光武帝来作媒,却被宋弘拒绝了,从此留下“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除了宋弘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两件非常出名的为了发妻拒绝娶公主的事。春秋时代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宰相晏子,相信大家都听过《晏

  • 李世民为什么拿自己的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可以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帐下的第一猛将,他不但是李世民的开国将军,比起开国将军,更重要的是他救过李世民的命。李世民在当秦王的时候,尉迟敬德刚投靠他还没多久。在一次李世民带领他的心腹打猎之时,大唐的劲敌王世充带着几万人向李世民杀来。眼瞅着李世民就要被王世充的军队包围了,在这个紧要关头,是尉迟敬德,

  • 秦琼曾为隋将,后辗转归唐,在和宋金刚交战时大败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尉迟敬德

    秦琼隋末的经历非常复杂,辗转多个势力,最后归属唐朝,在秦王李世民下属作战。秦琼原本是一位隋军将领,镇压瓦岗军等农民起义军非常卖力,后来跟随上司裴仁基投降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秦琼降于王世充。不久后,因与王世充不和,秦琼等人投奔唐朝,从此在李世民属下作战,成为李世民的亲信之一。秦琼很早就加入了隋朝官军

  • 尉迟敬德和秦琼,谁的功劳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尉迟敬德

    说起李世民麾下的功臣们,很多人想到的更多的还是秦琼和罗成这对表兄弟,毕竟在一众隋唐电视剧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就数他俩戏份多了。不过先不说罗成这个历史上都不存在的人,就连秦琼这样一个大功臣,还遭到了一个人的嫌弃。而嫌弃秦琼的人,也在李世民麾下,他就是尉迟敬德。秦琼是自愿跟随李渊父子的,而尉迟敬德是战败

  • 此人击败大唐6大名将,尉迟敬德出手才击败他,最终死李建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尉迟敬德

    隋朝末期,各地诸侯王纷纷起兵造反,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其中太原李家便是当时佼佼者,李世民更是带领军队跟各路反王进行交手,不过能够让李世民感到忌惮的对手寥寥无几。“神勇”大将便恰好是让李世民吃尽苦头的对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此人便是天下军阀当中最爱打架的河北刘黑闼。刘黑闼在作乱之前,也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