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敬德和秦琼,谁的功劳更大?

尉迟敬德和秦琼,谁的功劳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家伟 访问量:2491 更新时间:2024/1/4 8:18:59

说起李世民麾下的功臣们,很多人想到的更多的还是秦琼罗成这对表兄弟,毕竟在一众隋唐电视剧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就数他俩戏份多了。不过先不说罗成这个历史上都不存在的人,就连秦琼这样一个大功臣,还遭到了一个人的嫌弃。

而嫌弃秦琼的人,也在李世民麾下,他就是尉迟敬德。秦琼是自愿跟随李渊父子的,而尉迟敬德是战败投降的,为什么偏偏他这个曾经的俘虏,还会看不起一同为官的秦琼,而且李世民还能容忍他呢?而原因,说到底还是尉迟敬德被戏说弱化太多了。

尉迟敬德因为家里太穷,所以从小就开了个铁匠铺养活自己。后来天下开始动荡起来,所以尉迟敬德的机会就这样来了,他参军后一路凭借战功,升到了朝散大夫的位置上。

不过后来的时候,刘武周正式开始起兵反隋,他知道尉迟敬德的名号,所以将他招到了自己的麾下,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尉迟敬德就是个憨憨,谁看重他,他就给谁卖命,所以也帮刘武周打了很多胜仗,一时之间在很多反隋大军之中有着很高的名气,不少人都想将他收为己用,这其中也不乏李世民。

不过尉迟敬德虽然憨,但是他的旧主还在,他就不愿意另投他人,他还曾经帮着刘武周多次大败唐军,让很多李世民手下的将领,都对尉迟敬德十分反感。不过李世民毕竟是一个有谋略的人,虽然武力赢不过尉迟敬德,但是在耍心眼用谋略方面,尉迟敬德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在李世民等人的谋划之下,刘武周被杀,没了效忠对象的尉迟敬德,一时之间只能守着几座城池,陷入到了不知所措的境地。而李世民则在这个时候,派了两员大将去劝降尉迟敬德了。

尉迟敬德没了可跟随的人,而李世民这时又抛来了橄榄枝,所以就跟着李世民了。其实尉迟敬德虽然耿直,但是他也不是真傻,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不答应,结局可能就是个死,所以他干脆带着手中的两个城池投降了李世民。

虽然两个城池算不上多,但是在李世民的麾下,尉迟敬德可以说是第一个如此的人,在投降的时候还带了"礼"。其他的将军虽然也都立下了战功,但几乎都是只身投靠,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更不用说像尉迟敬德这样直接献城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李世民对他格外礼遇,也让尉迟敬德自觉高其他将领一等。

而要说尉迟敬德对李世民最大的帮助,还是要属“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了。虽然现在我们都认为是李世民比李建成更适合做个皇帝,但其实李建成的功绩并不比这个二弟小,手中的兵马也不算少。而在玄武门交锋的时候,

尉迟敬德先是直接杀掉了李元吉,让太子的兵马折损巨大。

后来在形势渐渐稳定下来之后,又前去李渊处,为李世民撒了个谎,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才是真正想夺下皇位的人,而李世民是派了自己来保护李渊的。尉迟敬德的做法让当时的李渊非常受用,对李世民也有了很好的印象。可以说

尉迟敬德做出的贡献,是比秦琼要大的,

所以他也是有资本来看不起秦琼的,只不过在戏说中,反而弱化了尉迟敬德,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了。

标签: 尉迟敬德

更多文章

  • 此人击败大唐6大名将,尉迟敬德出手才击败他,最终死李建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尉迟敬德

    隋朝末期,各地诸侯王纷纷起兵造反,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其中太原李家便是当时佼佼者,李世民更是带领军队跟各路反王进行交手,不过能够让李世民感到忌惮的对手寥寥无几。“神勇”大将便恰好是让李世民吃尽苦头的对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此人便是天下军阀当中最爱打架的河北刘黑闼。刘黑闼在作乱之前,也只不

  • 唐太宗不舍得尉迟敬德告老还乡,尉迟敬德一句话直接点破!!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尉迟敬德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皇帝无疑是国家至高无上的主宰,但碍于古代落后的通信与交通设施,皇帝一人很难治理整个国家,就有了各种级别的文臣武将,替他掌管地方,镇守边疆。毫不夸张的说,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的臣子都功不可没。官员的生涯是十分忙碌的,但他们也有退休的时候。在古代,一个官员如果年老或者重病,就会向

  • 李世民想把女儿许配给尉迟敬德,是不是为了拉拢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尉迟敬德

    历史上确实有李世民有意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的记载。但本身这件事却矛盾重重。因为据史书记载,尉迟敬德的发妻是苏娬,檀州刺史苏谦之女。死于公元613年。而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不用看也知道苏娬死的时候,李世民自己才15岁,更别说女儿了。但确实尉迟敬德的发妻死于公元613年。 所

  • 李世民为何要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又是如何逃过一劫的?

    历史人物编辑:伍先生话史V标签:尉迟敬德

    《资治通鉴唐纪十》记载:公元632年,海内升平,四夷臣服的大唐,展现出一派盛世景象。为了庆祝大唐的繁荣,李世民决定在庆善宫内,宴请群臣。席间群臣畅饮,歌舞生动,但随后发生的一场冲突却破坏了君臣相宜的氛围。冲突的男主角是曾相助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头功武将尉迟敬德。眼见有人的席位居于自己之上,喝得

  • 孟郊对唐诗的贡献:一首母子之爱,一首父子之爱,一首夫妻之爱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孟郊

    盛隽瑰丽的唐诗宋词包含着人世间所有的爱意,“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的爱情令人心驰神往,“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的手足情令人百感交集,而其中最为真挚的母爱是出自孟郊的手笔,一首《游子吟》发人肺腑,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引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

  • 孟郊经典的爱情诗,共10句却连用9个“结”字,与《游子吟》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孟郊

    提起孟郊,就无法绕过那一首传唱千古的《游子吟》,游子之心天地可鉴,慈母之爱催人泪下。能够写出如此真挚的文字,这与孟郊愁苦的人生遭遇是分不开的。屡试不第,仕途艰辛,异乡漂泊,中年丧子,一系列的不幸接踵而至,这让孟郊对人生百态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个人的命运看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样地,囚于愁困

  • 你还记得《游子吟》那首诗吗?长大后的孟郊,却不是什么好官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孟郊

    我们都知道,古代诗人之所以要写诗词,无非就是想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于身世以及周遭环境的愤懑。所以就有那么多诗人、词人涌现出来。其实那些会写诗词的人,他们往往就是一些曾经在皇宫之中呆过或者是一些在仕途上不大顺畅的官员写的。正所谓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只是通过笔墨来书法自己不满的情绪。而在古代那种尔

  • 蒋士铨这首写母爱的诗,堪比孟郊的《游子吟》,使人潸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孟郊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母爱了。自古以来,写母爱的诗歌很多,最早的当属《国风》中的《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中歌颂了母亲的勤劳、善良、明理

  • 孟郊:万家灯火之时,最是想家的时候——一首游子吟,半世囿科举

    历史人物编辑:遥山书雁标签:孟郊

    “你有过万家灯火之时不知去往哪里的经历吗,能想象吗?” 在距离我们已很遥远的年代,在那个花团锦簇的大都市里,也有一个彷徨无依的瘦弱身影。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 高门之内春意洋洋,莺歌燕舞,高门之外风气凛然,寒意阵阵。那风中的人缘何哭泣?只因不知归于何处。诗人孟郊,穷愁

  • “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孟郊

    唐朝李观曾言: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下顾两谢。孟郊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一位出色的文学创作者,其诗作格外突出,专门描写世态炎凉以及民间疾苦,因此有诗囚的称号。在少年时期隐居在嵩山一带,后来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直到四十六岁才得以考中进入朝堂为官,担任溧阳县尉。这使他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