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淝水之战成就了谢安的盛名,还是他缔造了淝水之战?

是淝水之战成就了谢安的盛名,还是他缔造了淝水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玉婷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4/1/23 6:08:43

关于谢氏的沉浮,建议阅读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这绝对是一本经典之作。

谢氏的崛起,是在东晋时期。根据田余庆的总结,大致有三点,我在复制时作些修改:

一,两晋之际,名士谢鲲谢安之伯父)由儒入玄(此前谢氏在西晋有“硕儒”谢衡),在名士惯有的放浪行为外存有稳健,使子侄得以不废事功、逐渐进入权力中心。

二,谢尚、谢万兄弟(谢安的两位兄长)连任豫州刺史(尤以谢尚之声誉为最佳)。二人历经当时权臣桓温与建康朝廷的争斗,逐渐于其间培植了力量,发展为一支重要的势力,从而为家族的兴盛取得了最重要的条件。

三,谢安的“任综将相”,及淝水之战的机遇,使得“谢氏家族地位于孝武帝太元间进入士族的最高层”。

由上述观点看出,谢氏崛起,其肇始者,为谢安之伯父谢鲲;其后凭借兄长谢尚、谢万(主要是谢尚)积蓄了一支自己的力量;最后便是谢安的受到重用及建功立业。

以上内容对谢氏的兴起稍作了回顾,谢安虽非肇始者,但其人的作用却是最为重要的。回到问题,谢安的盛名,早在淝水之战前就已享有了。

据说,谢安四岁时,名臣桓彝就曾认为他“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名士王承)”。弱冠时,又被延誉于丞相王导、“永和名士”领袖王濛。在与诸名士游玩期间,谢安的名气“船高水涨”,时人相传:“安石(谢安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等到他后来为了家族利益(谢万兵败后,谢氏无人在朝廷内外堪有一席之地)任权臣桓温的幕僚时,又留下“东山再起”之典故。后世之人,常常引用上列两个典故。由此便可知,谢安在淝水之战前所享有的盛名了,在此前大约只有殷浩与之类似(时人称“深源(殷浩字)不起,当如苍生何”,此处倒是与谢安类同)。

在权臣桓温死前,谢安联合“太原王氏”的王坦之一同挫败其企图希求“九锡”的图谋。桓温死后,谢安开始参预政事,待到王坦之、王彪之相继逝世,谢安成为了事实上的“独相”,掌握了朝政。

待到淝水之战数年,谢安之侄谢玄已组建起了一支战功卓著的锐卒——“北府军”。淝水之战开始后,谢安出任征讨大都督,居朝廷遥控局势,西线由大将桓冲防御,而抵抗前秦的主力,实际上是以东线的谢氏子弟军(谢玄、谢石)为核心。

而在大败前秦后,谢安进位太保,旋即加授都督十五州(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军事、假黄钺,拥有开府设置幕僚的权力。此时的谢安,将自身与家族都带到了发展的顶峰,桓伊在后来所作《怨诗》中便将他称为周公(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谢安的声望之赫赫,甚至迫使其避功出居广陵,直到病重时才返回建康。他死后,得到了“殊礼”相待,其丧礼与曾掌控政权的桓温相同。

总而言之,谢安凭借着自己和谢氏子弟在淝水之战中建立的功勋,使陈郡谢氏“进入士族的最高层……其家族地位却稳定在一个极限水平上,一直延伸至南朝之末为止”(《东晋门阀政治》)。

后世论赞谢安为中流砥柱,大多亦举他在淝水之战中“镇静”的表现为例。可以说,是淝水之战使谢安的威望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使其成为了永远的“江左风流宰相”。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李白携妓到偶像谢安坟前比美,并写下一首荒唐诗,读罢却让人心伤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谢安

    前言:追星族一直是一个疯狂的群体,明明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一旦被人认成自己的偶像,就会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像最近因为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火的张小斐一样,虽然曾经多次登上春晚却也只是混了个脸熟而已,但这部电影播出后却瞬间就有了愿意为她接机、买东西的粉丝。为偶像买东西多少能说得过去

  • 《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年这部古香文9.8分霸榜

    历史人物编辑:影君醉相标签:谢安

    1、《朱门继室》内容简介:一朝穿越,竟成官家嫡女,本想安安稳稳清静度日,却偏偏被嫁给了那名据说八字过硬的朱家下一代家主为继室!名门望族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成为当家长媳,管教穿越儿子,教育机灵女儿,收拾蛇蝎姨娘,降服冷漠丈夫,保地位,生包子,一个都不能少!《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

  •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从隐居之地东山复出,指挥晋军打败秦军,取得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比如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权势,但是这个故事原本指的是东晋的谢安,谢安名扬天下之后,人们才用东山再起来形容他,东晋谢家是名门望族,和王家一样,都是朝廷的支柱。谢家有一个人叫做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我不跟你干

  • 成语“东山再起”中的东山在这里,谢安曾在此隐居,就在绍兴上虞

    历史人物编辑:爆笑曹大华标签:谢安

    成语“东山东山再起”东山就在这里。谢安曾隐居于此。在绍兴上虞,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就是“东山”。位于上虞区上浦镇。在曹娥江畔。据方志《上虞县志》记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长期隐居于此,逐渐成为东南名山,也使这里成为“唐道”浙东诗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是旅游景点,上虞东山风景区,但是

  • 东晋谢安是李白的偶像?同是半生醉于山水,一个悠闲一个急躁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谢安

    魏晋风流文人中首当其冲者就是谢安,这也就难怪李白会将其视作偶像了,但要是细数其中原因的话,却是与两人彼此之间的境遇相关了。谢家煊赫,李氏商门——羡慕谢安出身贵族,出仕即被重视谢安的父亲谢裒官拜礼部尚书,又是皇帝的嫡系功臣,本就是煊赫贵族,再加上当时皇帝为了讨好世家大族弄得九品中正制度,也就是按照家世

  • 有一种草叫远志,有一个人叫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谢安

    桓温有一次得到一件宝贝,就问身边的几位幕僚,这是个啥东东啊?有个幕僚见多识广,说道:“这个叫远志,又叫小草,是种药草。”桓温又问:“为啥有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名称呢?”其实很好解释,这种药草埋在土里的根叫远志,露在外面的叶子叫小草。这时,一个幕僚走上前,不急不慢地说道:“处则远志,出则小草。”说完,斜

  • 一家四口北大:我的细舅,北京大学教授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李冰冰标签:谢安

    我的细舅谢安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人。采芝村绿水青山环绕,是个环境优美,地灵人杰的地方,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辈出。细舅就读于丰顺县埔寨镇采芝学校和龙泉中学,1954年考入梅县高级中学,1957年以物理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并留

  • 最奇异战役淝水之战,完全是谢安的好运气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谢安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的战役不少。从楚汉垓下之战。韩信背水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三国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不一而足太多太多。但最离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至今我都无法理解的就是秦晋淝水之战。王猛死后,符坚继续按照王猛的治国路线治理国家,前秦的国力日益增加。符坚心胸宽广宅心仁厚,俘虏敌国皇帝一律

  • 战报传来,谢安面不改色,有人说他太能装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谢安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淝水之战进行中,谢安与朋友下围棋。谢玄从战场前线送来战报。谢安看完战报,面无表情,一脸平静,继续下棋。朋友问他,“战报上有什么讯息吗?”谢安说,“大破敌军。”谢安说话的时候,行为举止和平时一样。后人把这个故事简称为“谢公围棋”,赞美谢安有雅量。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

  • 《矫情篇》:东晋“躺平哥”谢安与“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成语的主角是东晋谢安,没出东山时,是一位十足的牛人“躺平哥”。谢安牛气冲天,有诗曰:“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宾。”说的就是东晋三大牛人谢安、王坦之和郗超,共同特点就是年轻时便卓越超群,有旷世之才,且还有点放荡不羁。当然,最牛的还数谢安,他的“东山再起”,并不是人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