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谢安是李白的偶像?同是半生醉于山水,一个悠闲一个急躁

东晋谢安是李白的偶像?同是半生醉于山水,一个悠闲一个急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倚梦倾城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3/12/19 1:48:14

魏晋风流文人中首当其冲者就是谢安,这也就难怪李白会将其视作偶像了,但要是细数其中原因的话,却是与两人彼此之间的境遇相关了。

谢家煊赫,李氏商门——羡慕谢安出身贵族,出仕即被重视

谢安的父亲谢裒官拜礼部尚书,又是皇帝的嫡系功臣,本就是煊赫贵族,再加上当时皇帝为了讨好世家大族弄得九品中正制度,也就是按照家世,品行,才情,来定品当官的制度,而谢安既有才情又有家世,根本不缺官做。

反过来,朝堂上的人还求着谢安让自己能够引荐他做官呢!这一引荐了谢安为官,便算是上了谢家的这座豪华大油轮,逼格一下子就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名望刷满根本就不是事!

再说回谢安出了仕途之后,便就被委任了要职,很受朝廷重视,更是直接靠着"淝水之战"名流千古,后面虽是因为功高盖主,不得已交出权力避世离开,但是也不是谁都能够"功高盖主"的不是?这本身就是对于谢安其人的一种褒奖。

可是李白却是为了做官这件事费尽了脑细胞,还没做好。当时唐代是大名鼎鼎的科举制度,若是想要做官这就是一条万里坦途,但这条坦途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走的。

唐代法典《唐六典》中明确规定,商户之子不可参加科举。这条路对于李白来说便是行不通的了,但在那个时候却有另一个"巧途"。

就是写干谒诗,也就是向着做大官的人推荐自己,既要巧妙地表达自己想要做官的愿望,又要不着痕迹的夸对方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官,还要将自己的志向,才情,等等全部都表达出来,这诗作还是挺考验水平的。

不过李白傲狂肆,夸普通人他觉得屈才,所以就一个劲的给唐玄宗写诗,可是人家唐玄宗一天忙的要命哪有时间搭理他,最后还是李白自己一步步的结识权贵。在天宝元年时,由玉贵公主和贺知章两个人联合举荐,唐玄宗这个大忙人才看了一眼李白的诗作,顿时惊为天人。立刻召见了李白,然后发现李白学识确实不是假的,立时便封了翰林一职。

李白这终于做官了,而且还是皇帝近臣,便卯足了劲的表现自己,《宫中行乐词》、《清平调》,两首佳作应运而生,可是过了这股兴奋劲,意识到自己不过就是给皇帝写诗的一个玩物之后,便心灰意冷。连皇帝的面子也敢不给了,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抱负就被皇帝疏远了之后,索性连官也不做了!

李白的官途这样一言难尽,当然会对魏晋名士谢安产生羡慕,期望自己能够像对方一样又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将对方当做自己偶像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谢安极擅谈玄,李白耽于道教

魏晋时期正是道教高速发展转向成熟的时期,道教分支发展的极多。什么"五斗米教"、"天师道",都得到了极为兴盛的发展,而且当时文人墨客必嗑的"寒食散",就是只有道教之人才能够炼制出来的东西。

而谢安本人极其擅长清谈一事,清谈即是谈玄,也就是通过讲述道教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悟出真理。由此来看谢安受道教影响颇深,而他本人在魏晋名士中也算是个中佼佼者了。

而李白就更是夸张了,这人后期直接就做了个道士,炼丹、讲道、悟道、求长生,能做的都做了,夸张到了极致,就连他走上仕途都与道教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彼时唐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就是个大名鼎鼎的女道士,李太白一首《玉真仙人词》直接将玉真公主比作了天上的仙人,一下子就夸在了一心想要羽化登仙的玉真公主的心间上,后来更是一度被玉真公主引为知己。这才有了后面玉真公主向着自己亲哥哥唐玄宗举荐李白的事。

到了后面李白辞职不干,"世界那么美,他想去看看"的时候。更是一心沉迷道教,还混到了一个较高的道士职称,可比他在唐玄宗身边当官时顺利多了!

而李白这般喜欢道教与谢安有没有什么关系,受没受到谢安影响这件事虽是不可考了,但是也没人否认不是?

醉于山水,隐世快活

谢安到底有多么纵情山水这件事应该是不用多说了,这家伙几次三番的被人邀请致仕,却不愿意的时候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待就是小几年。每日赏赏景色、品品野味、再写写诗,结识结识同道中人,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乐呵。住够了便差不多又有人要让他去致仕了,他就再换个地方,继续逍遥自在。

不过这些隐世的举动中却深藏了他的智慧。

朝堂上,谢家势大滔天,本就受皇帝忌惮。他名声又高,若是他直接应召,去当了官,皇帝怎么可能让他任职高位,施展才华?不如直接就不去,再借不入朝为官的潇洒肆意之举,炒一波魏晋风流的名士风骨岂不美哉!

当时若不是谢安心思通透,一直躲官不受,谢家怕是也就没有之后的几百年繁华了。

而李白与谢安相同又不同,但定是受了谢安影响。

彼时他年轻之时没有那么着急的去"拍高官马屁",而是纵情山水,写诗扬名天下便是学的谢安先扬名后致仕的法子。李白应该是觉得自己若是才气到达谢安那般高度的时候,自然就有人来求着自己做官。

倒是没有想错,只是到底是心急了,又或者是觉得自己的惊世之才实在是压抑不住,人生苦短可不能再接着浪费了?反正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唐玄宗写诗,求官做了。

而谢安一玩玩到了四十多岁,谢家入朝为官之人几近寥寥的时候,他才入世做了官。

两相一对比就能够看出李白与谢安两人之间的区别,但是李白半点不像是谢安那般悠闲的原因却必然是与他的境遇相关了。

一个商门贱户出了这么一个有惊世诗才的李太白,那可不就是祖坟冒了青烟了!可想而知在李白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总是有人拿他的出身说事,这就让李白越发渴望拜托,证明自己。

而谢安却是不同了,他生于乱世,一举一动都可能导致整个谢家被倾覆。为了家族,他个人的想法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四处游山玩水的它难道不香吗?

两厢一对比,李白这才会比谢安着急了一些吧。

再看李诗仙写的那些纵情山水,流传千古的诗作,无外乎皆是和山水挂着联系。世间山水之景象在李白的眼睛里就不像是个静止的景色,而是一个个活着的东西。就像是同样一个电影,人家看的是5D的,而你才看的2D,最后写观后感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这李白的诗是动辄"飞流直下三千尺",再忽而"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转即"云想衣裳花想容",终不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而谢安则前半生隐世求乐,后半生救世济人,再功高盖主,然长逝罢了。

两人完全不同又隐隐有些相似的人生,难免后世之人总是说李白拿谢安当偶像,可人家李白还拿茅山宗传人高道司马承祯当偶像呢!怎么不见人说?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有一种草叫远志,有一个人叫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谢安

    桓温有一次得到一件宝贝,就问身边的几位幕僚,这是个啥东东啊?有个幕僚见多识广,说道:“这个叫远志,又叫小草,是种药草。”桓温又问:“为啥有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名称呢?”其实很好解释,这种药草埋在土里的根叫远志,露在外面的叶子叫小草。这时,一个幕僚走上前,不急不慢地说道:“处则远志,出则小草。”说完,斜

  • 一家四口北大:我的细舅,北京大学教授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李冰冰标签:谢安

    我的细舅谢安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人。采芝村绿水青山环绕,是个环境优美,地灵人杰的地方,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辈出。细舅就读于丰顺县埔寨镇采芝学校和龙泉中学,1954年考入梅县高级中学,1957年以物理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并留

  • 最奇异战役淝水之战,完全是谢安的好运气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谢安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的战役不少。从楚汉垓下之战。韩信背水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三国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不一而足太多太多。但最离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至今我都无法理解的就是秦晋淝水之战。王猛死后,符坚继续按照王猛的治国路线治理国家,前秦的国力日益增加。符坚心胸宽广宅心仁厚,俘虏敌国皇帝一律

  • 战报传来,谢安面不改色,有人说他太能装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谢安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淝水之战进行中,谢安与朋友下围棋。谢玄从战场前线送来战报。谢安看完战报,面无表情,一脸平静,继续下棋。朋友问他,“战报上有什么讯息吗?”谢安说,“大破敌军。”谢安说话的时候,行为举止和平时一样。后人把这个故事简称为“谢公围棋”,赞美谢安有雅量。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

  • 《矫情篇》:东晋“躺平哥”谢安与“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成语的主角是东晋谢安,没出东山时,是一位十足的牛人“躺平哥”。谢安牛气冲天,有诗曰:“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宾。”说的就是东晋三大牛人谢安、王坦之和郗超,共同特点就是年轻时便卓越超群,有旷世之才,且还有点放荡不羁。当然,最牛的还数谢安,他的“东山再起”,并不是人们常

  • 诸葛亮、谢安、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良相?

    历史人物编辑:游史说标签:谢安

    文:史政畅谈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推崇士大夫的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享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作为回报,大多数士大夫都践行着忠君爱国的人生信条。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古代士大夫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位之一——千古良相、人臣中的极品和典范:诸葛亮、谢安、曾国藩。诸葛亮大名如雷贯耳,虽然说演义里的历史不可

  • 是什么成就了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怪味胡豆史标签:谢安

    提起谢安,你可能会觉得耳熟,没错,他就是古今闻名的帅哥谢安!他在历史上十分出名,不少“大佬”都是他的粉丝哪,例如苏轼,李白的诗中都出现了谢安,不仅如此,他还是梅长苏这个人物的原型,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他呢?一、家族and时代据我们所知,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同时,它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年

  • 如何破人生如棋之局?看看淝水之战统帅谢安的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谢安

    如何破人生如棋之局?学习谢安淝水之战大智慧,网友:这不是矫情很多人都喜欢少胜多,弱胜强,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这样,可惜往往只在想象中。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百万之众南下打东晋,一路不断打败东晋军队,逼近淝水。东晋宰相谢安临危受命,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出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等率兵八万前去抵

  • 谢安是东晋的唯一的英雄,中华文明没有断绝应该感谢他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谢安

    东晋的皇帝,没有一个有着恢复北方的雄心壮志。可是北方的胡人,正在加紧着相互兼并、以小扩大的步伐。到了前秦的时候,北方已经基本统一。偶有个别的小国度,已经不堪一击,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前秦的皇帝苻坚,把目光放在了处在江南的东晋。谢安前后,当过两次东晋的宰相。初次担任宰相之前,曾在大将军桓温手下担任司马

  • 司马昭手下多精锐,为何贾充差点被只有几百侍卫的曹髦打退?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贾充

    公元260年,司马昭成为晋公,加九锡,成为第二个“曹操”。魏帝曹髦见司马昭权势越来越大,不甘心,召见王经、王业、王沈三位大臣。说出要讨伐司马昭的意思,王经劝说他不要以卵击石,曹髦不听,召集宫中侍卫和奴仆,王沈和王业见状直接跑出去向司马昭告密。曹髦带着人在东门遇见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和手下。曹髦怒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