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携妓到偶像谢安坟前比美,并写下一首荒唐诗,读罢却让人心伤

李白携妓到偶像谢安坟前比美,并写下一首荒唐诗,读罢却让人心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鲲鹏历史阁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3/12/28 18:52:00

前言:

追星族一直是一个疯狂的群体,明明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一旦被人认成自己的偶像,就会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像最近因为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火的张小斐一样,虽然曾经多次登上春晚却也只是混了个脸熟而已,但这部电影播出后却瞬间就有了愿意为她接机、买东西的粉丝。

为偶像买东西多少能说得过去,可大诗人李白这位粉丝却曾做出过一件荒唐之事——他曾带着妓女到偶像谢安的墓前饮酒写诗。

中国的传统来是死者为大,更何况谢安还是李白的偶像,为什么要如此羞辱他呢?

其实这可以说是李白的一种追星手段,表达的是他对谢安的崇拜及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谢安的政治生涯

大家对谢安最津津乐道的成就就是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在兵力相差近乎一倍的情况下还能镇定自若、反败为胜,不得不让人佩服谢安在军事上的才能。抛出淝水之战的光环来看,谢安一生的成就也足以令人羡慕。

从小就出生在官宦之家的谢安不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从小就进入到了上层社会,所见的人大都是社会名流。在他四岁时就已经被许多名家夸赞是栋梁之材,长大后更是受到宰相的看中。

在其他人看来是进去上流社会敲门砖的贵族身份,在谢安看来确实掩盖他才华的外衣,所以谢安几次拒绝朝廷的应召,每天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和朋友聚聚会,自己写写诗。

到了谢安四十多岁时,因为战乱谢家有了衰败的迹象,不得已之下谢安开始入仕为官,并一心一意辅佐室,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帮助东晋渡过一次次危机,而他自己却在晚年之际交出权力,最终病史。

出身名门却不依靠自己的家庭,有能力为官却又放荡不羁拒不入仕,关键时刻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晚年得志尽数自己的报复,几乎大半辈子都为国为民操劳着,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李白羡慕不已。

被边缘化的李白

现代人对李白的熟悉和热爱都是来源于他的作品,虽然现在人们将李白称作“诗仙”,可在李白那个年代,他的仕途却受到了许多阻碍,他的性格更是得罪了许多权贵。

同谢安一样,幼年的李白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天才,等到他长到十五岁时就已经做出许多诗,二十四岁的他开始仗剑走天涯,增长自己的见识。

或许豪侠都有一样的直爽性格,不顾他人的眼光,对于看不惯的事情敢于直言。这种性格映射到作品中会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乐若是放到人际交往尤其是官场中,则会带来数不尽的挫折。

官场中的人情世故李白不懂,也不屑于那样做,所以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李白是一个怪异的存在,他融入不进去那个政治圈,也没有舞台实现自己的抱负,更别提像谢安一样官拜宰相了。

坟前缅怀

李白不齿依靠家世当官的权贵,谢安出身名门却隐居;李白性格豪放爱自由,谢安曾经每日交友下棋,诗相伴;李白胸中有丘壑却没有舞台,谢安却官拜宰相全身而退……

或许是李白希望的生活在谢安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又或者是自己与偶像的差距终生无法追上,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谢安的坟前等来了李白和妓女。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带一个风尘女子到坟前怎么说也是对死者的亵渎。实际上那个年代的文人大都会狎妓,只是一种歌舞助兴的方式而已,更何况谢安本人也十分喜欢狎妓,并不能算成是一种对死者的不敬。

在李白心中,谢安就是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而且他的诗文中也多次提到谢安这位偶像,几百年之后出生的李白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谢安的意气风发,只能在自己心中若有所感时以文人流行的方式来祭奠谢安。

总结:

李白在谢安坟前写的这首《东山吟》不仅仅是为偶像感慨,同时也是为所有人的最后的归宿而感慨。不论怎样的意气风发,到最后都终是要归于大地,百年之后或许全都成为“古坟荒草”。

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的李白,只能一边以偶像谢安自勉,一边以诗文书法自己心中的不满,在乱世中尽力生存。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年这部古香文9.8分霸榜

    历史人物编辑:影君醉相标签:谢安

    1、《朱门继室》内容简介:一朝穿越,竟成官家嫡女,本想安安稳稳清静度日,却偏偏被嫁给了那名据说八字过硬的朱家下一代家主为继室!名门望族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成为当家长媳,管教穿越儿子,教育机灵女儿,收拾蛇蝎姨娘,降服冷漠丈夫,保地位,生包子,一个都不能少!《侯门续弦》《良陈美锦》纷纷认输,谢安

  •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从隐居之地东山复出,指挥晋军打败秦军,取得淝水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比如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权势,但是这个故事原本指的是东晋的谢安,谢安名扬天下之后,人们才用东山再起来形容他,东晋谢家是名门望族,和王家一样,都是朝廷的支柱。谢家有一个人叫做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我不跟你干

  • 成语“东山再起”中的东山在这里,谢安曾在此隐居,就在绍兴上虞

    历史人物编辑:爆笑曹大华标签:谢安

    成语“东山东山再起”东山就在这里。谢安曾隐居于此。在绍兴上虞,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就是“东山”。位于上虞区上浦镇。在曹娥江畔。据方志《上虞县志》记载,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长期隐居于此,逐渐成为东南名山,也使这里成为“唐道”浙东诗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现在是旅游景点,上虞东山风景区,但是

  • 东晋谢安是李白的偶像?同是半生醉于山水,一个悠闲一个急躁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谢安

    魏晋风流文人中首当其冲者就是谢安,这也就难怪李白会将其视作偶像了,但要是细数其中原因的话,却是与两人彼此之间的境遇相关了。谢家煊赫,李氏商门——羡慕谢安出身贵族,出仕即被重视谢安的父亲谢裒官拜礼部尚书,又是皇帝的嫡系功臣,本就是煊赫贵族,再加上当时皇帝为了讨好世家大族弄得九品中正制度,也就是按照家世

  • 有一种草叫远志,有一个人叫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谢安

    桓温有一次得到一件宝贝,就问身边的几位幕僚,这是个啥东东啊?有个幕僚见多识广,说道:“这个叫远志,又叫小草,是种药草。”桓温又问:“为啥有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名称呢?”其实很好解释,这种药草埋在土里的根叫远志,露在外面的叶子叫小草。这时,一个幕僚走上前,不急不慢地说道:“处则远志,出则小草。”说完,斜

  • 一家四口北大:我的细舅,北京大学教授谢安

    历史人物编辑:李冰冰标签:谢安

    我的细舅谢安是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人。采芝村绿水青山环绕,是个环境优美,地灵人杰的地方,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辈出。细舅就读于丰顺县埔寨镇采芝学校和龙泉中学,1954年考入梅县高级中学,1957年以物理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并留

  • 最奇异战役淝水之战,完全是谢安的好运气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谢安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的战役不少。从楚汉垓下之战。韩信背水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三国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不一而足太多太多。但最离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至今我都无法理解的就是秦晋淝水之战。王猛死后,符坚继续按照王猛的治国路线治理国家,前秦的国力日益增加。符坚心胸宽广宅心仁厚,俘虏敌国皇帝一律

  • 战报传来,谢安面不改色,有人说他太能装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谢安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淝水之战进行中,谢安与朋友下围棋。谢玄从战场前线送来战报。谢安看完战报,面无表情,一脸平静,继续下棋。朋友问他,“战报上有什么讯息吗?”谢安说,“大破敌军。”谢安说话的时候,行为举止和平时一样。后人把这个故事简称为“谢公围棋”,赞美谢安有雅量。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

  • 《矫情篇》:东晋“躺平哥”谢安与“东山再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谢安

    “东山再起”成语的主角是东晋谢安,没出东山时,是一位十足的牛人“躺平哥”。谢安牛气冲天,有诗曰:“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宾。”说的就是东晋三大牛人谢安、王坦之和郗超,共同特点就是年轻时便卓越超群,有旷世之才,且还有点放荡不羁。当然,最牛的还数谢安,他的“东山再起”,并不是人们常

  • 诸葛亮、谢安、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良相?

    历史人物编辑:游史说标签:谢安

    文:史政畅谈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推崇士大夫的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享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作为回报,大多数士大夫都践行着忠君爱国的人生信条。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古代士大夫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位之一——千古良相、人臣中的极品和典范:诸葛亮、谢安、曾国藩。诸葛亮大名如雷贯耳,虽然说演义里的历史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