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谢安是东晋的唯一的英雄,中华文明没有断绝应该感谢他

谢安是东晋的唯一的英雄,中华文明没有断绝应该感谢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26 6:53:24

东晋的皇帝,没有一个有着恢复北方的雄心壮志。可是北方的胡人,正在加紧着相互兼并、以小扩大的步伐。

到了前秦的时候,北方已经基本统一。偶有个别的小国度,已经不堪一击,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前秦的皇帝苻坚,把目光放在了处在江南的东晋。

谢安前后,当过两次东晋的宰相。初次担任宰相之前,曾在大将军桓温手下担任司马官职。

桓温对于谢安的评价是:安石(谢安的字)不可以轻贱和凌辱,因为他的自处之道无人能及。

谢安为东晋首先逃过一劫,就是没有让桓温成功地谋朝篡位,并且保全了桓温的一世英名。

桓温绝对有野心,只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敢贸然实施。北方有胡国,虎视眈眈,东晋自己一直不稳定,若是内乱一起,即使篡位成功,也必然失败于全局,加速东晋的灭亡。

东晋躲过了这次灾难,可是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公元三百八十三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七十万兵马孤注一掷,如同当年的曹操,意图顺江而下,一鼓作气灭亡东晋。

消息传到东晋朝廷,上上下下全部恐慌。

东晋能够拿出手的,只有不到十万兵马,而且很多还是老弱。

只从数量上看,兵力的优势太大,实力的差别太大,兵源的质量太大。

若是被前秦一统天下,中华文化,必然消逝在长江之中。

战役是在淝水进行。时任宰相的谢安,安排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亲侄儿谢玄,带着五万精兵在淝水下寨对敌。

对于这场决定东晋王朝命运和前途的战争,所有人都没有底。一些大臣已经打好了退路的准备,老百姓纷纷关门停市,携带细软,准备败报一到,立刻出逃。

然而淝水之战的捷报传来时,谢安却正在和客人下棋。当送信的把捷报呈给谢安时,他只是略微浏览了一遍,便丢在一边,继续陪客人下棋。

等到客人走后,谢安狂奔进屋,欣喜若狂,结果连两只脚的鞋跟都被踩烂。

对于东晋而言,谢安“救大树以既倒,挽狂澜于大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接到捷报,岂有不欣喜若狂。然而一直等到客人离开,才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这样的人物,岂能不是英雄。

对客而知礼,喜怒而不形,超凡而脱俗,淡泊且宁静。

这才是宰相风度,堪比擎天一柱诸葛亮

东晋当时的朝局,正需要这样一位人物来做政治领袖。

也只有这样的政治领袖,才能使面临倾覆的王朝转危为安。

谢安既是高明的政治家,也是出色的指挥家。

用人唯亲,只要有才。对于弟弟和侄儿的信任,对于前方军士的关怀,都落实到了实处。

调和矛盾,上下通合。东晋朝廷一直以来不稳,自偏安以来从没有齐心过。谢安担任宰相,使得上下融为一体,全力支持淝水抗敌。

这样的人物,岂能不是英雄?

倘若前秦苻坚打赢了这一仗,东晋必然被秋风扫落叶一般,直接灭亡。

前秦统一了天下,即使还有汉文化的些许影子,恐怕汉文化真要从中断绝。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对汉文化发起的文字狱,至今思之犹有余悸。若不是康熙、乾隆还算个明君,汉文化是否就已经断绝,真不好说。

当然,历史永远没有“如果”。

淝水之战,使得中国文化继续延续,谢安,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本文参考《晋书》、《魏晋风度》等文献资料。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司马昭手下多精锐,为何贾充差点被只有几百侍卫的曹髦打退?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贾充

    公元260年,司马昭成为晋公,加九锡,成为第二个“曹操”。魏帝曹髦见司马昭权势越来越大,不甘心,召见王经、王业、王沈三位大臣。说出要讨伐司马昭的意思,王经劝说他不要以卵击石,曹髦不听,召集宫中侍卫和奴仆,王沈和王业见状直接跑出去向司马昭告密。曹髦带着人在东门遇见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和手下。曹髦怒斥他

  • 司马氏的心腹贾充,因为司马氏与曹氏的斗争,家庭变成一笔糊涂账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贾充

    贾充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他是司马氏的心腹人物,帮助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当初曹魏皇帝曹髦想要和司马昭拼命,就是贾充抵抗曹髦,命令成济杀死了曹髦,替司马昭担了弑君的罪名。而在司马氏和曹氏的斗争中,贾充的家庭关系也成为一笔糊涂账。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贾充的原配李氏贾充的原配是李氏,她是李

  • 忠臣?奸臣?魏晋之际“官二代”贾充的人生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贾充

    一日,李丰锄奸事败被司马师当堂诛杀,三族被夷。洛阳数百人头落地,风雨飘摇,人人自危。李丰女婿贾充幸免于难,但司马师能饶过他么?他看着如惊弓之鸟的族人们,瞬间坚定了目光。“诸位放心,我能护你们周全。”贾家大院,族人们凡是有点头脸的都涌到了这里。李丰密谋诛杀司马师事败,作为女婿的贾充如何能撇清干系。“老

  • 名臣之后的贾充为何弑君?时局变动导致的必然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贾充

    西晋毫无疑问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而说到三国归晋的历史,又不得不提到一名至关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贾充,他身为西晋的开国功臣,因为杀害曹魏君主曹髦而背负了上千年弑君的骂名,更是成为后世奸佞乱臣的代表。贾充作为忠臣贾逵之后,却一手推动了西晋代魏的历史进程,他的立场与其父贾逵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并因

  • 魏晋名臣贾充的名人关系,古代氏族兴衰的缩影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聊生活标签:贾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属山西襄汾)人,三国曹魏末期权臣,西晋开国元勋,曾参与弑杀曹魏皇帝——高贵乡公曹髦,深得司马氏家族信任。贾充原配为曹魏中书令李丰之女李婉,因父亲谋反被流放。李丰曾联合夏侯玄、刘贤等人密谋除掉司马师,事情败露,均被夷灭三族,李丰女儿李婉受牵连被流放乐浪郡(今属朝鲜中北部),李

  • 偷鸡不成蚀把米,贾充嫁女解忧愁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贾充

    公元271年,鲜卑族作乱秦州、雍州。侍中任恺向司马炎谏言:“胡人叛乱是朝廷大患,陛下应该派遣一位德高望重,有勇有谋的大臣前往镇压安抚。贾充是最佳人选。”司马炎觉得任恺的提议甚好,于是任命贾充为都督前往任职,掌管两州军事。贾充原本盘算着要将任恺调离司马炎身边,没想到反被任恺先摆了一道。最厉害的还是司马

  • 杀死魏帝曹髦的真凶贾充,后来境遇怎样?他受重用说明什么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贾充

    在三国末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说他“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房玄龄说他“非惟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者欤!”苏轼说他“则晋氏之乱,成于此矣。”多数人虽然都说这个人不好,人品有问题,但偏偏有两个关键人物认为他很好,他们就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父子,司马炎说他“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威,文怀经国之虑,

  • 西晋佞臣贾充的奇葩家事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贾充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梦貘貘编辑:吃硬盘吧#01.西晋时期的宰相贾充生有四个女儿,贾褒、贾裕、贾南风和贾午。其实,贾充和夫人郭槐曾经育下两子,长子名曰黎民,当时已经长到三岁。某日,奶娘抱着他在大门口处晒太阳,贾充正好从他们身边路过。黎民看到父亲,连忙张着小手露出两排小奶牙对着他微笑。贾充于是停

  • 贾充:司马昭的大功臣,也是西晋灭亡的助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熊英标签:贾充

    260年,司马昭拒绝陈泰建议,没有处死贾充,还封他为安阳侯。司马昭看来,贾充是大功臣,却不曾想西晋的大好江山,毁于贾充之手。贾充,豫州刺史贾逵的儿子,世代享受曹魏俸禄。三国鼎立,相互厮杀,司马家笑到最后,贾充功不可没。司马昭建立西晋,靠贾充;西晋的毁灭,也是贾充一手造成的。254年,司马师以“不守礼

  • 贾充究竟是不是太子的支持者?浅谈西晋立储风波下的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贾充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完成了魏晋嬗代之路的最后一步,而晋武帝登基的第二年他便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册封仅仅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由此这个著名的“白痴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司马衷年仅九岁,其智力低下还不为朝臣所知,故无论是晋武帝还是朝臣都因为其年幼还觉得是童言无忌,故还没有引发轩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