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五胡十六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几乎断裂的艰难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血腥年代”。
当时,汉人都被大量残杀,妇女们被侮辱残杀。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当时北方的汉人数量锐减至600万,一度造成“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树上都挂满了上吊的人,就连城墙上也挂满了人头。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有一名魏郡汉人将军:冉闵,他振臂一呼,在推翻胡人的石赵政权后,建立起汉人的冉魏政权。
随后冉闵立即严令要求“所有胡人自行退出中原,各还本道!”结果,胡人当然都不会听冉闵的,而且迅速组成联军开始围攻他。就是在这种紧急情况和背景下,冉闵向全天下发布了一个很有争议,但后来却证明很有效的著名政令:“杀胡令”!
同时,冉闵的所有信使分头策马奔袭,将“杀胡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各地,号召所有汉人团结起来,扫清中原的“胡人之乱”。很快,所有的汉人都迅速团结起来,他们再也不做“待宰的羔羊了”。
一时间,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常山以南、安徽江苏北部等地,汉人群起“反杀”胡人不计其数。而在这场血腥的纷乱中,冉闵自己也没闲着!他亲自带兵外出四处“杀胡”。
在公元349年11月时,冉闵在杀石遵等人后遭到胡人的激烈反抗!一怒之下的冉闵便一口气将十几万胡人全部屠杀殆尽。
鲜卑人的《魏书》中也曾有这样的记录:公元350年2月,冉闵率军攻下邺城后,闭邺城四门,对城内胡人屠城,在邺城一地就屠杀“六夷”二十多万,主要是匈奴人和羯族人。
也许,冉闵当年杀胡人的手段确实很极端:甚至传言只要有胡人特征的平民,都会被一律斩杀,以至于很多外貌长得有点像胡人的汉人,也被冉闵的军队误杀不少。
而史料中关于冉闵“杀胡令”事件中的这些记载,也就成为后世史学家批判冉闵凶狠残暴,冷酷无情的“证据”。诚然,冉闵对待胡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无情地肆意斩杀!
不过要知道,五胡乱华在先,所有汉人都面临着可怕的“血光之灾”。而有这样一位汉人领袖振臂一呼后,“杀胡令”无疑是一道遏制大屠杀的反制措施,对还在大肆屠杀汉人的五胡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虽然发布令本身也是一道“屠杀令”!
毕竟,在那个野蛮和文明交错的纷乱年代,武力永远才是最好的文明保障。在当时那种可怕的血腥乱世中,如果不果断地“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不仅不会得到胡人的同情,相反可能还会加速民族灭种的进程,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愚见”。
而冉闵后来兵败“鲜卑国主”慕容俊,战死于遏陉山。据民间传言,冉闵战死后,天气出现怪象:“遏陉山草木枯、蝗虫肆、天不雨”。古人都是十分信“天象”的,所以当时慕容俊感到十分惊慌,于是祭祀被自己杀死的冉闵,并追封他为“武悼天王”。
也许我们可以不信这种所谓的“天象异常”,不过就冉闵被仇敌追封一事来看:冉闵当时在民间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今天的后人,夸他也好,贬他也罢!
其实对他个人而言,大家都是没有太多恶意的。毕竟,冉闵的“杀胡令”手段虽然确实过于残忍,但他的历史功绩却是无法抹杀的。
作者:二战靓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