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何不被后人指责?

北魏冯太后为了报仇,狠心将自己的儿子杀死,为何不被后人指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访谈录 访问量:2793 更新时间:2023/12/16 6:23:40

因为儿子将自己的情人杀了,冯太后才杀了儿子献文帝。

冯太后杀了当皇帝的儿子,是出于一己之私,本来是应该指责的;可是她当权之后对大臣比较宽容,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事。

而且她也没有像慈禧那样贪恋权力,最后还是把权力移交给了孙子,所以被称为“千古贤后”。

身为鲜卑人的冯太后,一生没有吕后那样波澜壮阔,也没有慈禧那样一帆风顺,而是像武则天那样充满曲折和坎坷。

她的祖父是北燕国王冯跋的弟弟,后来继承了北燕国王的位置,可是北燕不久便被灭亡了。

她的父亲冯朗原来是北燕的广平公,后来投奔了北魏,被封为秦、雍二州刺史和西城郡公。

冯氏出生的时候,“有神光之异”,按照史书的说法,预示着她以后的大富大贵,事实上她父亲身为封疆大吏,她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可是造化弄人,她不但没有一个金色童年,反而沦为没有父亲的孤儿。

因为父亲曾经是北燕国王,父亲冯朗为皇帝努力工作却得不到信任,反而被找茬杀掉。

身为罪臣女儿的冯氏,小小年纪就被带到后宫,成为宫里的婢女。

这个可怜的女孩似乎注定要在深宫中,经历磨难,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这里,直到人老珠黄被赶出去。

可是老天开眼,有一天,这个小女孩在宫里遇到一个熟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姑母。

而且姑母身份不一般,是皇帝的昭仪。

从此,她的命运发生改变,开始逆转。

姑母为了让她出人头地,对她进行基础培训;而她也非常懂事,勤奋好学。

几年之后,冯氏已经出落为一个亭亭玉立、光彩照人、魅力无限的绝色美人,把北魏皇孙拓跋浚的心紧紧抓住,两人开始亲密接触。

拓跋浚继位后,把自己喜欢的女孩,14岁的冯氏选为贵人。

选为贵人之后,冯氏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她要向皇后进军。

除了紧紧继续让文成帝痴迷自己,冯贵人还要掌握一门技术,那就是“手铸金人”。

只有掌握这门技巧,才有资格被立为皇后。

冯贵人勤学苦练,拜师学艺,终于熟练掌握了“手铸金人”的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之后,18岁的冯氏从一个婢女,成功逆袭为皇后。

从此之后,冯皇后跟文成帝拓跋浚如胶似漆,相濡以沫、陶醉爱河,过上神仙日子。

可是命运再次捉弄这个美丽而善良的女人,北魏和平六年,26岁的文成帝突然患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丢下情深似海的娇妻。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冯皇后痛不欲生,在皇帝的追悼会上,她一头扎进熊熊烈火之中,要随文成帝而去。

幸亏在场的人反应及时,把她从烈火中抱了出来。

文成帝驾崩后,其子拓跋弘继位成为皇帝,新皇帝的生母是李氏。

按说冯皇后从今以后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事实上她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从此走到前台。

因为当时有个规矩,立为太子的人生母必须死掉,这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母亲干政。

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成为太子的母亲,担当抚养的责任,母子建立了深厚感情。

冯后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开始执掌大权。

冯太后也凭着自己的政治才干,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受到大臣拥护。

不久后,她顺水推舟,宣布临朝称制,将朝政大权掌控在手。

可是只有短短的18个月,冯太后就移交政权、退居二线。

可是这个儿子毕竟不是皇太后亲生,不理解母亲的苦衷,上台不久便向冯太后开刀,母子矛盾激化。

原来老公文成帝去世的时候,冯太后年仅25岁,漫漫长夜她辗转反侧、度日如年。

她急需有人疼,有人宠,给自己力量,陪伴自己走过漫漫人生路。

因此,冯太后就选了一些年轻帅气,健壮的男子进宫,做自己的男朋友。

除此之外,也让这些男人参加工作,处理政务。

可是献文帝不理解母亲的苦衷,掌权之后就开始排斥打击这些美男,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尽管如此,为了安定团结,冯太后还是忍了。

可是献文帝得寸进尺,加大了打击力度,将母亲的朋友李弈及其兄长。尚书李敷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献文帝诛李弈,"太后不得意"。——《北史·后妃传》。

不仅如此,献文帝还把打小报告迫害冯太后男友李弈的小人李欣提拔为尚书。

这真是欺人太甚,冯太后忍无可忍了。

姜还是老的辣,跟养母冯太后斗法,献文帝显然嫩了点。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18岁的献文帝不得不低头认输,移居崇光宫,将皇位禅让给不满5岁的儿子拓跋宏

—"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魏书·天象志三》

但是献文帝并不甘心失败,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他退而不休,继续任免官员,发号施令,甚至多次亲自率兵南征北战,取得大胜。

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

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延兴五年(475年)冬十月,身为太上皇的献文帝在平城北郊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声震四海。

这一切让冯太后寝食难安,心惊胆战;如果任其下去,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身首异处,死得很惨。

就这样,一场阴谋开始酝酿。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的一天,北魏首都平城(山西大同)上空阴云密布,皇宫内外戒备森严,大街上不见行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大事即将发生。

太上皇一大早就接到了冯太后的通知,说要一起聚餐,他没有多想就只身前往。

他的一条腿刚迈进太后寝宫,便被埋伏在门后的特种兵擒获,被摁在地上,捆了个结结实实。

不久,23岁的北魏献文帝离奇死于平城永安殿,死因不明。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最有作为的太上皇,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去。

如果他荒淫无耻、残暴不仁也就罢了,那是咎由自取;可献文帝明明是个合格皇帝。

这说明冯太后杀他,不是为了正义,纯粹是为了个人恩怨。

但是,却很少有人因此指责冯太后,这是为何?

但是冯太后没有像朱元璋那样,搞扩大化,没有去滥杀无辜。

对那些顺从自己的人,不但安抚笼络,还加以重用;哪怕是如献文帝的亲信。

献文帝的亲信娄提,当时担任内三郎,此人对献文帝忠心耿耿,在太上皇被害的时候差点拔刀自刎。

冯太后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下诏嘉奖他,说他是个好官员。

大权在握,冯太后当然要放开手脚找男朋友。她的男友个个身强力壮,威猛无比。

来自太原的王睿,地道的猛男,曾在太后与孝文帝出行的时候,亲手阻击老虎,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而孝文帝对奶奶的行为表示理解,对奶奶的朋友非常敬重,从不说三道四。

冯太后掌权的时候,重用了不少宦官,可是她非常英明,没有发生宦官干政的事。

《魏书·皇后列传》载:"太后性严明,对阉官虽假以恩信,待以亲宠,决不放纵自流。左右之人虽有纤介之愆,便遭棰楚杖责,多者至百余,少亦数十。不过太后生性宽豁仁裕,不计前嫌,事后仍待之如初,有的还因此更加富贵。正因如此,人人怀于利欲,至死而不思退。"

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六月,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取得了良好收效,史称“太和之治”。

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的过渡,即封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为了使鲜卑族逐渐适应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冯太后大兴教育,尊崇儒法,加快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最难能可贵的是,冯太后在独揽大权的时候,并没有像慈禧那样死搂住权力不放,结果导致在她死后,大清没有合格接班人而轰然倒塌。

冯太后在享受权力带来的快乐的时候,没有忘记培养接班人,大小事务都让孝文帝参与,锻炼他的执政能力。

标签: 冯太后

更多文章

  • 凤囚凰:康王冯太后都准备美女奸细色诱皇帝,然谁更棋高一着呢?

    历史人物编辑:阳光散落春风标签:冯太后

    凤囚凰:康王太后都为皇帝准备美女奸细,然谁棋高一着呢?由于正导演,关晓彤,宋威龙领衔主演的权谋宫廷剧《凤囚凰》正在热播,目前更新的剧情北魏朝廷各路人马的暗斗也已经进入到白日化阶段。之前都是康王和容止之间的小打小闹,现在已经进行到把容止的软肋刘楚玉给送上断头台,虽然最后被从战场赶回来的霍璇给救了。但是

  • 冯太后摄政时期,对北魏进行了哪些改造,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冯太后

    公元456年,原为奴婢身份的冯太后被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选中,一跃成为北魏政权的皇后。但没过多久,拓跋濬就匆匆离世,只留下了年幼的太子拓跋弘。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保证拓跋弘在亲政之前不出大的乱子,冯太后独自走上政坛,并领导中央朝廷开始对北魏政权进行深度改革。那么在冯太后统治下的北魏政权,其内部的气象究竟

  • 北魏冯太后如何克服危机,联合其余大臣实现太和改制?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冯太后

    引言:纵观历史,中国古代不乏有许多女性政治家,例如窦太后,武则天等人。在这其中,值得一说的便是北魏冯太后,冯太后她是北魏魏成帝的皇后,也是献文帝的母亲,孝文帝的祖母。鲜为人知的是,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冯太后谁又知道她实现这一切都是形势所迫,在魏成帝还在世时,他们两人琴瑟合鸣,相敬如宾。奈

  • 冯太后掌权,孝文帝做事,这两人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冯太后

    从最根本的源头来说,汉人的各方势力无法整合,以致让北方蛮族主导了中原局面,东西魏时代无鲜卑中原冲突了早就。主要冲突是六镇被动成胡人或者说是相对中原来说的边疆穷困军人代表,和中原人包括中原生活100年的鲜卑后代的冲突,就是六镇的杨坚,李虎这种人最多把自己当关中人,人家到李世民时代都对中原很防范实际,李

  • 十大掌权女子————北魏冯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冯太后

    十大掌权女子第七位————北魏冯太后。本是汉家女,却出身为奴婢。宫中勾心斗角,让她从一个黄鹂成长为了雄鹰。两次临朝听政,功盖北魏。强行土改,国力达到空前鼎盛。谥号文明,史称为文明太后。历史上曾有人评说风流无双,其实不然!冯太后之社稷之功,足可以力压北魏国史。两次临朝听政,掌权北魏,推行汉化。国力蒸蒸

  • 北魏冯太后一生风流,推行“太和改制”为民谋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茶言说标签:冯太后

    可历史上的冯太后,之所以有较好的名声,并不是因为她能成为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更不是因为他利用私权压制甚至毒杀自己的儿子献文帝拓跋弘(过继来的儿子,非亲生),而是因为他帮助自己的孙子孝文帝拓跋宏完成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北魏冯太后一生风流,推行“太和改制”为民谋利益。可是冯太后抚养了献文帝的儿子孝

  • 《凤囚凰》容止的亲姐姐冯太后原型曝光,惊呆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冯太后

    人人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从李世民的妃子到李世民儿子李治的皇后之间的乱伦故事广为人知,她心狠手辣将子女当做权利的垫脚石的心机也被后人争议不断,但在她出生前的一百多年前,有位政治手腕心狠手辣的女人同样掌控着整个朝局,权利并不亚于武则天!她就是北魏幕后掌权者、北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

  • 传奇女子冯太后,怎样辅佐孙子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发展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冯太后

    “文成文明皇后,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在冯太后的一生之中,也算是经历许多,从年轻时候丈夫因病去世再到中年时候儿子也突然驾崩。虽说无奈,虽说伤心,但她也必须接受现实。冯太后辅助孝文帝拓跋弘继承皇位,而她则被尊为太皇太后

  • 冯太后杀了孝文帝的父母,为什么孝文帝却非常敬爱冯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冯太后

    北魏的冯太后不守妇道,在皇宫里养面首多名,其中最受宠爱的就是大臣李奕,她名义上的儿子献文帝很是不满,找了一个罪名杀了李奕。对于冯太后说,面首自然比名义上的儿子很重要,所以冯太后也毒杀献文帝,为面首报仇。可是冯太后抚养了献文帝的儿子孝文帝,而孝文帝根本不计杀父之仇,对冯太后很孝顺,甚止在冯太后崩逝后,

  • 文明冯太后为何拒绝下葬于金陵?她对陵寝选择表达了怎样的意愿?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冯太后

    北魏作为永嘉之乱后,第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统治北方的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构建的多民族聚居社会,极好地推进了中国民族融合的进程,而且对之后隋唐等朝代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个脱胎于代国部落联盟的朝代在其统治期间,最重要的改变除了对游牧民族进行了农耕化改造之外,便是用汉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