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朝风云尔朱荣明知元子攸要刺杀他,为何没能先下手为强

两朝风云尔朱荣明知元子攸要刺杀他,为何没能先下手为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彤彤爱读书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4/1/13 20:17:54

北魏权臣尔朱荣是南北朝史上最野心勃勃的人物之一,后人甚至把他和东汉末年的曹操相比较,称其为北魏力挽狂澜的人物。然而他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的操作并没有成功,还没来得及篡夺皇位,便被孝庄帝元子攸和北魏大臣联手刺杀了。实际上在刺杀事件发生前,洛阳城中就流传着不少谣言。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也上报元子攸与人密谋行刺的信息,但尔朱荣仍旧没有防范住这次刺杀,最终被元子攸等人诱杀于皇宫之中。对于这段历史有的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属下事先已经示警,尔朱荣没却有对元子攸先下手呢?

要分析解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尔朱荣控制洛阳后的操作说起。尔朱荣本是羯族后裔,是北秀容的部落小酋长。得益于在平定以六镇叛乱为主的农民起义的功勋,逐渐地成为了北魏山西北方较大的军阀。由于孝明帝元诩和胡太后争权,尔朱荣成为元诩身后重要的军事支撑。胡太后毒杀元诩后,尔朱荣拥立了元子攸,带兵杀入洛阳,处死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彻底掌握了北魏朝廷。尔朱荣掌权后通过河阴之变屠杀北魏王公大臣,将朝廷中的关键权位都换成自己的人,彻底把持了北魏的朝政,于是元子攸便成了傀儡皇帝。

由于自己部落的力量薄弱,北魏又陷入了天下大乱的局面中,所以尔朱荣拒绝了部下高欢提出的称帝建议,而是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他在很多方面效仿曹操,比如安排弟弟尔朱世隆在洛阳任重要职位,以监视元子攸的一举一动。他把自己的女儿尔朱英娥嫁给元子攸当皇后,实际上是控制了元子攸的后宫。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元子攸的生活完全被尔朱荣的势力所控制,成了典型的傀儡皇帝。尔朱荣如此便放心地离开洛阳,要么率军队征讨四方,平定农民起义,要么驻军晋阳,遥控洛阳朝廷的政务。

随着四方起义军被尔朱荣灭掉,尔朱荣的势力越来越大,也逐渐具备了篡位称帝的实力。尤其是在灭杀了元顥,驱逐了北伐的南梁名将陈庆之之后,尔朱荣的势力在北方可谓是一手遮天。这个时候尔朱荣就开始谋划称帝的事情,派心腹大臣多次在朝中上书试探,索要更高的政治地位,目的便是效仿曹操父子所走的称帝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元子攸也不想坐以待毙,一边于尔朱荣虚以委蛇,一边和心腹大臣密谋除掉尔朱荣。双方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洛阳也流传出了不少谣言,声称元子攸要刺杀尔朱荣。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尔朱荣的皇后女儿怀孕了,这就成了事情的转折点。尔朱荣以到洛阳陪着女儿生产的名义要求进京,于是引发了朝廷内外的猜疑与动荡。尔朱荣的女儿是皇后,生下的孩子就是元子攸的皇子或公主。如果生下皇子,这是非常有利于尔朱荣篡位的利好消息。所以很多王公大臣都猜测尔朱荣进京是要篡位的,所以纷纷催促元子攸加紧除掉尔朱荣的计划。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听到风声后便派人向尔朱荣报信,但是尔朱荣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斥责尔朱世隆胆小如鼠,认为元子攸不敢刺杀他。

很多读史书的人认为尔朱荣狂妄自大,所以才不信尔朱世隆的告警。实际上尔朱荣并非不信,而是不便于表达。如果他表达太过激进,必然引起军队方面的激烈反应,甚至要求他直接攻打洛阳。尔朱荣有称帝的野心,但也不是一言不合就开战的屠夫,能够通过胁迫和政治手段解决的,他也不想妄动军队。而且当时各方起义军刚刚平定,南梁的军队在边境还没退却。若此时攻打洛阳,会让起义军死灰复燃,国家再次陷入内战之中。所以尔朱荣口头表示不信,实际上是做了两手准备的,这两手准备都是为了篡位称帝。

他一到洛阳便觐见了元子攸,并且拿洛阳的谣言试探元子攸。元子攸用言语糊弄过去,让尔朱荣相信自己没有刺杀的意图。尔朱荣也并没有警惕,一方面等待着女儿产子,另一方面将小女儿嫁给陈留王元宽。从这个操作看,明显尔朱荣是防范着元子攸的,只是元子攸还有利用价值,不便于直接除掉,提前做了些准备。正如元子攸的心腹城阳王元徽所说,尔朱荣这个操作就是在赌女儿生的是儿子。只要尔朱皇后生了儿子,尔朱荣必然改立新皇子。如果尔朱皇后生的是女儿,尔朱荣则会改立元宽。不论哪种选择,元子攸都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元子攸加紧了谋划刺杀尔朱荣的行动,为了避免后顾之忧,他还下诏把尔朱荣的死党元天穆请到了洛阳。由于元子攸手上没有兵,所以刺杀的参与者都是北魏宗室元徽、杨侃、高道穆等人,唯一有点力量的便是武卫将军奚毅。元子攸的刺杀行动做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宴会上,尔朱荣和元天穆在中途突然离席,让元子攸的安排扑空。第二次是元徽用尔朱皇后产子的消息把尔朱荣骗入宫中,然后元子攸率领一干王公大臣扑上,格杀了尔朱荣和元天穆。尔朱荣死后,尔朱集团在洛阳的军队产生意见分裂,先后撤出了洛阳城。

从整个刺杀的过程看,尔朱荣并不是不知道元子攸的意图,只是还没有到除掉元子攸的时间。由于尔朱荣控制了皇宫的所有军队,在刺杀尔朱荣过程中,元子攸无法用军队埋伏,只能让王公大臣埋伏,这是非常窘迫的。由于对皇宫军队有极强的控制力,所以尔朱荣才没有随身携带兵刃。他相信有事的时候,可以及时调动皇宫军队保护自己。实际上尔朱荣的判断并没有错,皇宫军队也没有参与这次刺杀行动。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很多年都没有上阵打仗的王公大臣们,居然提着武器将他埋伏了,完全出乎其意料之外。

尔朱荣在明知元子攸密谋刺杀的情况下还暂时按兵不动,就是为了等自己的外孙出世。只要把皇子掌握在手中,他就能顺理成章地篡位登基。在他的阵营中本来就有一大批北魏宗室的人,其中上党王元天穆就是典型。有了这样的宗室王爷支持,尔朱荣登基称帝会容易很多,也减少了引起国家动乱的风险。所以他宁愿冒着自己被行刺的风险,也要等皇子出生。如果在皇子出生前杀死了元子攸,他就不得不改立元宽,这就白白丢失了掌握皇子在手的优势。他也可以选择直接拥立元宽,但这是最坏的打算,所以他没有将其作为第一选项。

元子攸和元徽正是利用尔朱荣这个侥幸心理,才敢于放手一搏。而尔朱荣因为听到自己女儿产子的消息,一时间大喜过望,反而忽略了朝中情形的变化。他以为朝中大臣都是来祝贺他的,谁知道人家准备自己上了。于是乐极生悲的场景出现了,尔朱荣打了一辈子仗,结果却被一帮丝毫没有战阵经验的王公大臣们格杀,真的是阴沟里翻船。从这个角度看,尔朱荣之死也是自己过于大意犯下致命错误所致。而他没有提前杀死元子攸,也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这种关键时期的决策完全由政治形势推动,并不完全由自己的意志决定。

标签: 元子攸

更多文章

  • 宣帝陈顼为什么做人质?北伐失败,宣帝竟被气死一命呜呼?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陈顼

    陈顼年少时就被作为人质送到江陵,被梁元帝软禁,后来江陵被北周攻破,陈顼又被北周作为人质拘押。直到公元562年,陈蒨以鲁山郡作为交换,陈顼才回到陈蒨身边。陈蒨对这个儿子很是愧疚,于是多次封官,逐渐让他掌握了南陈的朝政大权。陈伯宗即位后,陈顼在心腹毛喜等人的协助下,先杀掉刘师知等辅佐大臣,然后派兵平定了

  • “容貌美丽,状似妇人”的韩子高,真的被陈蒨立为“男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陈蒨

    如果历史有颜色,那么它一定是黄色,明明是一对君臣相和的故事,偏偏因为一部杂剧,让他们以另外一幅姿态流传千古。容貌美丽,状似妇人韩子高,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国人,也是网络上中国历史十大美男之首。史书记载,“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但凡见者,无不侧目而立”。中国史书一般讲究精简,不会在不重要的地方过多的

  • 陈霸先为何立自己的侄子陈蒨为帝?既有客观状况,也有主观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陈蒨

    既有客观状况,也有主观意图。1、客观状况谁不想立自己的儿子?那也得有啊!陈武帝陈霸先儿子其实不算太少:长子陈克,为其原配昭皇后钱氏所生,早夭,谥为孝怀太子;次子豫章献王陈立,早夭;三子长沙思王陈权,早夭;四子、五子不知其名,估计也是早夭;六子衡阳献王陈昌,乃宣皇后之子。这么说来,陈昌还是陈霸先的嫡子

  • 两朝风云陈霸先政令不出建康,为何急于废除萧方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萧方智

    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在历史上是充满了争议的。有的人认为他偷袭战友王僧辩,靠军事强权夺取萧梁的政权,是不忠的枭雄。也有人认为他建立了陈朝,为汉族政权保留了最后的一滴血脉,是南朝的英雄。这样的两种说法在后世的历史学者中争论不休,形成了不少众说纷纭的历史文章。现在的网络论坛中也有不少历

  • 昭明太子死后,萧衍为何不立次子萧综,而立三子萧纲为储?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萧纲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经过几年的苦战,终于攻入建康,此前皇帝萧宝卷也被士兵砍下头邀功。萧衍让宣德太后摄政,他自己掌握了所有的兵权。此时萧衍手下都建议萧衍称帝,萧衍还在犹豫。手下劝告他,现在南齐失了民心,正好是自立的时机。如果等到天下稳定了君臣一心再商议这

  • 侯景是谁?他为什么要和萧正德一起掀起“侯景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萧正德

    说到侯景,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侯景之乱”。侯景本是五胡乱华中最为凶残,最无人性的羯胡在中国所残余的最后一支力量。羯胡本是匈奴的奴隶,翻身造反建立政权后变本加厉,视汉人为“两脚羊”,肆意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给中原汉人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害。侯景经武悼天王冉闵杀胡令后,羯胡基本上被灭族。所残余的羯胡投靠了鲜

  • 两朝风云侯景为何不守诺拥立萧正德,而是继续尊萧衍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萧正德

    在侯景之乱中南梁由盛转衰,南朝国力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在这场波及整个南朝国土的动乱之中,几乎所有的南梁萧氏宗族和门阀士族都被牵扯其中。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展开了各种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得南梁国力大损,达到了濒临崩溃的程度。尤其是侯景攻入建康皇城之后,更是控制了整个南梁朝廷,兵力也高达十万之众,成为了南梁

  • 南齐皇权更替,萧鸾篡位,屠戮诸王,将萧道成的儿子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萧鸾

    南齐西昌侯萧鸾废掉萧昭业后,另立他的弟弟萧昭文继位,新安王萧昭文继位之后,封赏各王公大臣。封鄱阳王萧锵为司徒,随王萧子隆为中军大将军,卫尉萧谌为中领军,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西安将军王玄邈为中护军。其他的亲王勋贵,也各有迁调。萧鸾的侄子萧遥光、萧遥欣二人并

  • 为什么说萧衍能成功代齐建梁的最大功臣是齐明帝萧鸾?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萧鸾

    萧衍,是通过诛杀南齐暴君东昏侯萧宝卷而获得滔天权势的,最终行王莽、曹丕、司马炎故事,经由禅让程序,从齐和帝萧宝融手中取得了合法帝位,开创南梁王朝,史称梁武帝。萧衍与南齐宗室兰陵萧氏属于同族,但为旁宗,势力不显。萧衍之所以能迅速掌握朝局,得益于南齐宗室的孱弱不堪、后继无人。于是萧衍顺利以皇室族叔的身份

  • 两朝风云萧鸾由士族推上皇位,其子萧宝卷为何屠杀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聊体育标签:萧鸾

    前文见过萧鸾之所以能够废杀萧昭业,夺取南齐皇帝的宝座,是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完成的。可是在萧鸾去世后,他的次子萧宝卷即位,却开始了大肆屠杀门阀士族官员的操作。萧宝卷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暴君,他在位期间残暴地屠杀朝廷重臣,引发了南齐元勋重臣们接连不断的叛乱,最终导致了南齐亡国。而被他屠杀的这些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