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齐皇权更替,萧鸾篡位,屠戮诸王,将萧道成的儿子杀绝

南齐皇权更替,萧鸾篡位,屠戮诸王,将萧道成的儿子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 访问量:2037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29

南齐西昌侯萧鸾废掉萧昭业后,另立他的弟弟萧昭文继位,新安王萧昭文继位之后,封赏各王公大臣。封鄱阳王萧锵为司徒,随王萧子隆为中军大将军,卫尉萧谌为中领军,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西安将军王玄邈为中护军。

其他的亲王勋贵,也各有迁调。萧鸾的侄子萧遥光、萧遥欣二人并没有立功,萧遥欣却凭始安王萧道生长孙的身份承袭爵位,这次又被萧鸾保荐为南郡太守,并留在京师当参谋。萧遥光被任命为兖州刺史。萧遥欣的弟弟萧遥昌出任为郢州刺史。

萧鸾已有心篡位,所以将三个侄子安插在朝廷内外,为以后的谋朝篡位做准备。

鄱阳王萧锵、随王萧子隆二人虽然还年轻,但名望很高。萧鸾从心里对他们十分忌惮,但表面上却显得十分友好。萧锵每次去拜见他时,萧鸾常常匆忙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到车子后面去迎接。

说到国家大事,萧鸾无不声泪俱下,表现得非常忠贞,因此萧锵很信任他。

朝中各方都倾向于萧锵,劝他入宫发兵,取代萧鸾,辅佐朝政。制局监谢粲游说萧锵和随王萧子隆,对二人说:“二位王爷只需乘着油壁车进入宫中,把皇帝带出来,挟持到朝堂之上,左右辅佐,发布号令,我和其他人关闭城门,带卫士前来声援,谁敢不听令呢?只怕东府里的人会乖乖地把萧鸾缚送过来呢。”

萧子隆想认真计谋一番,萧锵却摇摇头说:“

萧鸾大权在握,京城的兵马全归他调度,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萧鸾是一只猛虎呢?这个办法很难行得通。”

马队头目刘巨是武帝时的旧人,他来见萧锵,要求和萧锵单独说话,跪下磕头,力劝萧锵采取行动。萧锵命令准备车马,将要进宫,但是又回到内室,与母亲陆太妃告别。

陆太妃究竟是女流之辈,没见过这样的世面,一听到这样的大事,吓得连话都说不清楚,连声劝阻

。萧锵本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见母亲劝阻,又犹豫起来,一个人在家里徘徊了半天,始终拿不定主意。

结果天黑了也没有出发。

萧锵身边的典签知道了这一计划,就向萧鸾告发了他。萧鸾得报,立即派遣两千士兵围住萧锵的住处。萧锵毫无防备,自知反抗也是徒然,只得束手待毙。随后,谢粲、刘巨也被一锅端了。

萧子隆一直在等萧锵进宫,但等了一天,一直到晚上,还没有萧锵的消息,正准备就寝,忽然传来鄱阳王府已被东府兵包围的消息。萧子隆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可他又拿不出任何应急的办法,长叹一声,也就听天由命了。

过了片刻,东府兵果然蜂拥前来,直接闯进来,将萧子隆乱刀砍死了。两家的家眷全部遇害,家产也被抄没。萧锵二十六岁,萧子隆二十一岁,

一叔一侄,携手到鬼门关报到去了。

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是萧子隆的七哥,听到二位王爷被杀的消息,非常气愤,欲起兵为二位王爷复仇,考虑到生母阮氏还在建康,如果贸然动手,等于送了老娘的命,于是秘密派人进京,接母亲来寻阳。

阮氏到底是妇人之见,竟不知这是天大的机密,临走时竟然派人通知侄子于瑶之,叫他为自己早做打算。

于瑶之不顾及姑侄之亲,反而跑去向萧鸾告密。

萧鸾当即向齐主萧昭文上奏,说萧子懋谋反,并擅自下令内外戒严,令中护军王玄邈率兵讨伐萧子懋,同时又令军将裴叔业与于瑶之率兵袭击寻阳。

萧子懋与防阁军将陆超之、董僧慧商议,担心从建康来的大军会逆流而上,袭击湓城,便命参军乐贲率三百精兵驻防湓城。

裴叔业率兵乘船西上,行驶到湓城,见城上有兵防守,不动声色,让士兵对城上喊话,说是奉朝廷命令,前往郢州的行司马事,并让士兵拉满帆,疾驶而过。

湓城的守兵见船队驶过,当然放心了,天黑后,都安心地睡觉去了。

三更时分,裴叔业率军顺流而下,悄悄靠岸后,扒城而入,杀进湓城

。乐贲在睡梦中被惊醒,急忙穿上衣服,出门察看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刚出门,迎面便碰到裴叔业,情知不妙,转身就想跑。

裴叔业大叫:“速降免死!”

乐贲知道跑不脱,只得转身跪下请降。裴叔业占据湓城后,听说萧子懋的部将多是雍州人,骁悍善战,不易攻取,于是派于瑶之先去寻阳城招抚萧子懋。

萧子懋因为湓城失陷,正急着召集府州的将吏登城抵御。突然见到表兄于瑶之前来叩门,忙命人打开城门,将于瑶之请进来。

于瑶之进城和萧子懋行过了礼,开口便说:

“你现在如果能够主动放弃,回到京城去,一定不会有什么担心之处,正好可以做一个闲散之官,仍然不失富贵荣华呀!”

萧子懋不出兵攻打裴叔业,部下的情绪就渐渐有几分沮丧低落。中兵参军于琳之是于瑶之的哥哥,他劝说萧子懋以重金贿赂裴叔业,可以免除灾祸。萧子懋派于琳之前去,但是于琳之却又劝说裴叔业捉拿萧子懋。

裴叔业派军主徐玄庆带领四百兵士随于琳之进入江州城,萧子懋手下的官员们纷纷四散逃命。于琳之领着二百人,手执刀剑进入萧子懋的住处。萧子懋见此情形,大骂于琳之说:“无耻小人,怎么能忍心干出这样的事呢?”于琳之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脸,让人杀死了萧子懋。

主人死了,府中的僚佐逃跑一空,只剩下几个仆役。外面的士兵不是逃走,就是缴械投降。

王玄邈率大军随之占领了寻阳城,并分兵搜捕余党。

王玄邈抓住了董僧慧,将要杀他,董僧慧说:

“晋安王萧子懋举义兵,讨逆贼,本人确实参与了策谋,现在能为主人而死,死而无怨!但是,希望能在晋安王的大殓之礼举行完毕之后,我便就身鼎镬,以求一死。”

王玄邈觉得董僧慧非常有义气,叹道:“好一个义士!你自便吧!我会报告萧宰相,免你的死罪!”

董僧慧也不言谢,自去买棺安葬萧子懋。

萧子懋的儿子萧昭基年仅九岁,被关在狱中,他在绢布上写了一封求救信,贿通狱卒,送给董僧慧。

董僧慧看到绢书后,一眼就认出来了,说道:

“这是小公子写的,我不能援救,有负主人啊!”

悲恸万分,气绝而死。

唯独陆超之异常平静,端坐在寓所中,根本就没有躲藏起来的念头。于瑶之平日里和陆超之非常要好,王玄邈的大军将至,他便派人给陆超之捎口信,劝其赶紧逃跑。

陆超之正色说:

“人迟早都有一死,这丝毫没什么可畏惧的,我如果逃亡了,不但已经死去的晋安王的家眷孤单无人照料,而且恐怕还要遭田横门客的嘲笑。”

陆超之喜欢读书,对当年齐王田横不肯降汉而死,他的五百门客尽皆自杀之事怀有深深的敬仰,现在大难临头,天生豪迈的他恐怕为古人耻笑。

王玄邈听了陆超之的事,心生敬重,不忍心杀他,打算把他押解回京城,再行发落。

陆超之端坐不动,等待他们前来捕他。

谁也没有料到,偏巧陆超之的一个门生,平日里外表恭敬而内心狡诈,他看到大势已去,突生非分之想:陆超之是晋安王的心腹,正是朝廷要缉拿的要犯,如果杀了他,不就可以得到重赏吗?说不定还能弄个一官半职,再也不用天天辛苦做个跟班了。

心里盘算好了,便跑到陆超之的住处,假装来拜谒老师,然后乘其不备,突然闪到陆超之的背后,拔刀奋力砍下去。陆超之的头已经落地,可是身子竟然不倒。

门生心慌意乱,吓得赶忙包起陆超之的人头,跑到王玄邈的军营之中邀功。

按理说,兵不血刃就有人来立功请降,轻松就能把事情搞定,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可王玄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面对这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内心里非常反感,但身为主帅,面临平定叛乱的重任,不能逞一时的义气加以呵斥,否则谁还敢来投降呢?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命令门生将陆超之的头与尸体合在一处,然后好好看着,为老师守丧。

王玄邈为陆超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装殓完毕之后,命令那个门生跟着托举棺材。

刚举起走了没几步,棺椁突然斜着坠落下来,重重地砸在门生的头上,只听一声脆响,门生的颈骨竟被砸断。

等到旁边的人手忙脚乱地把棺材重新抬起来,急救门生,早已气绝身亡。

王玄邈听到奏报,不禁感叹道:“这是义士有灵啊!”

萧鸾又派平西将军王广之去袭击南兖州刺史安陆王萧子敬。萧子敬是齐武帝萧赜的第五个儿子。王广之派部下将领济阴人陈伯之为先驱,前去袭击。

陈伯之到后,大呼是前来宣敕的。萧子敬亲自出迎,被陈伯之手起刀落,砍倒马下。

王广之飞报萧鸾。萧鸾又派遣徐玄庆去西边杀害诸位藩王。

临海王萧昭秀为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何昌主持州中事务。徐玄庆到了江陵之后,想不经奏报直接杀了临海王,何昌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受朝廷之委托,辅助临海王。殿下并没有什么过失,你只不过是别人派来的一个使臣,如何就能让我把殿下交给你呢?如果圣上一定索要殿下,我自己会奏陈述,等待圣上的答复。”

徐玄庆见他说得理直气壮,也不好发作,便告辞而去。

不久,正式的诏使到了江陵,任命萧昭秀为车骑将军,另由萧昭秀的弟弟萧昭粲继任荆州刺史,萧昭

秀才得以安全回到建康。

萧鸾派吴兴太守孔琇之主管郢州事务,想让他杀害晋熙王萧銶。萧銶是齐高帝萧道成第十八子,齐武帝萧赜之弟。

孔琇之坚决不干,萧鸾不答应,说这是死命令。

孔琇之不愿助纣为虐,绝食而亡。

孔琇之是孔靖的孙子。萧鸾于是改派裴叔业西行,令他除掉镇守各地的王爷。

裴叔业从寻阳出发,来到了湘州,想要杀掉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南平王属下的防阁将军周伯玉对众人大声说:“这并不是天子的命令。现在,我要斩掉裴叔业,举兵匡扶社稷,名正言顺,哪个敢不听从?”

萧锐才十九岁,没有什么主见,他的典签喝退周围的人,将周伯玉关押起来,听候发落。

裴叔业进城后,矫诏杀了萧锐,将周伯玉也杀了。

裴叔业杀害了南平王萧锐,又赶往郢州,也是依法炮制。

郢州刺史晋熙王萧銶年十六岁,更加懦弱,服毒自杀了。

裴叔业马不停蹄,驰往南豫州。

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是齐高帝萧道成的第十六子。也不过十八岁,惊惶失措,被裴叔业勒死了。

长江上游的各位王爷已被消灭殆尽,裴叔业欣然东归,向萧鸾报捷。

萧鸾随即自封太傅,领扬州牧,晋爵宣城王。

宣城王萧鸾策划篡位当皇帝,因此广为招揽朝廷名士参与筹谋。侍中谢朏不愿意,于是请求出任吴兴太守,萧昭文批准了。谢朏到任之后,给担任吏部尚书的弟弟谢瀹送去好几斛酒,并且附信一封,信上说:“可以尽量饮酒,不要参与人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评说道:“穿了他人衣服的人替他人分忧,吃了他人东西的人要替他人的事情而死。”谢朏、谢瀹弟兄二人,同时出任皇帝身边的亲近大臣,但是他们只知道安享自己的荣华富贵,朝廷的危难竟然不过问,如此做臣,可以说是忠良吗?

宣城王萧鸾虽然一手专权,独断国政,但是人们并不服气。他的肩胛处有一块红色的胎记,骠骑谘议参军江祏对他说道:

“大王两胛上生有赤痣,这是肩擎日月之象啊!你为什么不让众人看看你的胎记,好让他们知道你生来就有重大的使命!”

萧鸾觉得有理,于是将胎记给前来谒见的晋寿太守王洪范看,并说:“人们说这颗痣是日月之相,你一定不要往外泄露。”

王洪范回答:“大人您有日月在身上,怎么能隐而不宣呢?应该转告别人呀!让大家都知道这是天命所归。”

萧鸾故意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王洪范离开后,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鄱阳王萧锵与桂阳王萧铄名气相当,萧锵爱好并擅长文学,萧铄爱好并擅长玄理,当时人们称之为“鄱桂”。鄱阳王萧锵遇害死后,萧铄感到自危不安,他到东府去见宣城王萧鸾,回来之后,对手下的人说:

“刚才萧鸾接见我时表现得十分殷勤周到,一副流连不舍的样子,但是面带愧色,这一定是想杀掉我了!”

当天晚上,萧铄心惊肉跳,觉得很烦躁。

果然到半夜,一群东府士闯进他的家,把萧铄给杀了,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宣城王萧鸾每当杀害一个藩王,总是于夜间派兵包围其住所,翻墙破门,喝喊而入,把他的家产全部查封没收。

江夏王萧锋德才兼备,并有武力,任骁骑将军。萧鸾曾经对他说:“始安王萧遥光极有才干,可以委以重任。”

萧锋回答说:“萧遥光之于殿下你,正如殿下之于高皇帝(萧道成)一样。卫护宗庙,安定社稷,他确实可以寄予厚望。”

萧鸾听萧锋如此一说,被人点破了心事,不禁大惊失色。等到萧鸾大杀诸位藩王之时,萧锋派人给萧鸾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嘲讽、斥责他。萧鸾因此非常害怕萧锋,不敢到萧锋的住所去抓他,于是就让萧锋在太庙中兼任祠官之职,然后在夜里派兵去庙中抓捕他。

萧锋从太庙中出来,进到自己的车里,埋伏的东府兵突然冲出来,一拥而上,萧锋从车上跳下来,徒手与这些人搏斗,打倒数人。

然而,任你江夏王如何骁悍,毕竟赤手空拳,寡不敌众,身中数十处刀伤,大吼数声,气绝而亡,年仅二十岁。

宣城王萧鸾派遣典签柯令孙去杀建安王萧子真,萧子真吓得钻进床底下藏起来,柯令孙把他拉出来,他给柯令孙下跪磕头,乞求免于一死,情愿为奴仆,但不被答应,照样被杀害。

萧鸾又派中书舍人茹法亮去杀巴陵王萧子伦。萧子伦其人,性情英勇果敢,当时任南兰陵太守,镇守琅邪。琅邪城中有守兵,萧鸾担心萧子伦不肯轻易屈服任人宰杀,就问典签华伯茂如何办。华伯茂说:“大人您如果派兵去收拾他,恐怕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如果把这事委托与我办理,只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办妥。”

于是,华伯茂就亲自手执配有毒药的酒,声称为御赐,请萧子伦喝下去。

萧子伦理正自己的衣服、帽子,出来接受诏书,并且对茹法亮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先前,齐建国时几乎将宋室的子孙杀光,今天萧齐的子孙也一个个遭祸,这也是天理循环,我也没有什么好怨恨的。你是曾事奉过武帝的老人,现在受指使而来,应该是身不由己,奉命行事而已,你也不用劝酒,我不会为难你的。这酒绝非平常之酒,我只能认命了。”

茹法亮心中有愧,低头不语。见萧子伦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就退了出去,片刻功失,萧子伦毒发身亡。死时他年仅十六岁。茹法亮以及周围的人无不感慨而流泪。

萧鸾收到捷报后,又派人杀掉衡阳王萧钧。

萧钧是齐高帝萧道成的第十一子,过继衡阳王萧道度为嗣,曾任秘书监,好学有文名,年二十二岁。

萧鸾任意杀戮,朝中没有一个人敢违背他的旨意,更别说站出来说公道话了。于是,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传下的江山,就这样轻易地被他篡夺了去。

萧昭文虽然身居帝位,但起居饮食等事项,统统要请示宣城王萧鸾准许后才可以进行。一次,萧昭文想要吃蒸鱼菜,太官令说没有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

延兴元年(494年)十月,皇太后发出诏令:“新继位的皇帝年龄幼小,不明国事,昧于朝政。况且,他从小就疾病缠身,体质羸弱,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太傅宣城王萧鸾,是宣皇帝萧承之之嫡孙,又深得太祖皇帝的钟爱,所以宜于入宫承受皇位。皇帝可降为海陵王,我本人也因年老而告退,不再过问朝政。”

萧昭文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出宫住进私邸,皇后王氏也降为海陵王妃。

太后王氏本来居住在宣德宫,萧鸾即位之后,她只好搬到宫外,住进经过修缮的鄱阳王故邸,并沿袭旧号,仍然称为宣德宫。

萧鸾假惺惺地再三谦让一番,入殿登基,是为明帝。

改换年号为建武,颁诏大赦天下。任命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封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徐孝嗣加封中军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兼南徐州刺史;中护军王玄邈为南兖州刺史;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晋寿太守王洪范为青、冀二州刺史。

长子萧宝义为扬州刺史。由于萧宝义自小有些残疾,不便出京任职,萧鸾改命始安王萧遥光前去代任。又令萧遥光的弟弟萧遥欣镇守荆州,萧遥昌镇守豫州。

这三个人与萧鸾最为亲近,所以得到萧鸾的重用。

过了几天,齐主萧鸾追尊生父始安王萧道生为景皇帝,生母江氏为景皇后,追封已故兄长萧凤为、骠骑将军,任命始安王的弟弟萧缅为侍中、司徒,并封为安陆王。

萧鸾册立已故妻子刘氏为皇后,追封谥号敬。

刘皇后去世已有六七年,留下四个儿子,长子萧宝卷,次子萧宝玄,三子萧宝夤,四子萧宝融。

萧鸾还有几个姬妾生的儿子,最年长的是萧宝义,老二萧宝源,老三萧宝攸,老四萧宝嵩,最小的叫萧宝贞。

萧鸾即位后,欲册立储君。几个儿子中,萧宝义虽然是长子,但他是姬妾所生,并且是个残疾人。于是,萧鸾册封萧宝卷为太子,封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宝源为庐陵王,萧宝夤为建安王,萧宝融为随王,萧宝攸为南平王,萧宝嵩为晋熙王,萧宝贞为桂阳王。

延兴元年(494年)十一月,海陵王萧昭文忽然患病,

萧鸾多次派御医前往诊视,没想到几服草药下去,反而断送了海陵王萧昭文的性命。可怜十五岁的废主,仅得一副华棺。

齐主萧鸾正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偏外人仗义执言,继而声罪致讨,干戈又起。

标签: 萧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萧衍能成功代齐建梁的最大功臣是齐明帝萧鸾?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萧鸾

    萧衍,是通过诛杀南齐暴君东昏侯萧宝卷而获得滔天权势的,最终行王莽、曹丕、司马炎故事,经由禅让程序,从齐和帝萧宝融手中取得了合法帝位,开创南梁王朝,史称梁武帝。萧衍与南齐宗室兰陵萧氏属于同族,但为旁宗,势力不显。萧衍之所以能迅速掌握朝局,得益于南齐宗室的孱弱不堪、后继无人。于是萧衍顺利以皇室族叔的身份

  • 两朝风云萧鸾由士族推上皇位,其子萧宝卷为何屠杀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聊体育标签:萧鸾

    前文见过萧鸾之所以能够废杀萧昭业,夺取南齐皇帝的宝座,是靠着门阀士族的支持完成的。可是在萧鸾去世后,他的次子萧宝卷即位,却开始了大肆屠杀门阀士族官员的操作。萧宝卷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暴君,他在位期间残暴地屠杀朝廷重臣,引发了南齐元勋重臣们接连不断的叛乱,最终导致了南齐亡国。而被他屠杀的这些重臣

  • 两朝风云萧昭业并非因贪图享乐被废,而是士族与庶族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萧昭业

    在南朝史上被废的皇帝不少,很多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刘宋时期就先后有刘义符、刘子业和刘昱因各种原因被废杀,成为史书中昏君的代名词。南齐第一位被废杀的皇帝叫萧昭业,他是齐武帝萧赜的孙子,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子。他在登基一年后被西昌侯萧鸾废杀,成为南齐史上第一位昏君。史书上说萧昭业被废杀的原因是贪图享

  • 两朝风云杀死萧子响的并非皇太子萧长懋,而是齐武帝萧赜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萧赜

    齐武帝萧赜统治南朝的十多年是南齐少有的和平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政治局势平稳,国家经济和军事逐渐恢复,在历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南朝还是出现了不少内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东王萧子响谋反案和检籍政策引发的富阳唐寓之叛乱。相对于后者,萧子响谋反案更显得扑朔迷离,史料中很多疑点难以自圆其说。

  • 萧道成为何会背叛刘宋王朝?少年皇帝刘昱的一个举动逼反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探寻历史者标签:刘昱

    少年天子刘昱,在宰相萧道成的肚脐周围画了一个圈:朕给你们来个十环!他后退几步弯弓搭箭,瞄准了“靶心”就要放箭。萧道成是萧何的第24世孙,西晋灭亡后,萧道成一族随大批北方士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从此兰陵萧氏落户常州。萧道成出生时,萧氏早已经沦落为寒门士族,所以他只能靠自己。萧道成13岁就追随父亲征

  • 庶族崛起之宋后废帝刘昱-嗜杀成性的无道暴君 终究身首异处

    历史人物编辑:佳佳懂时尚标签:刘昱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méng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我是帝王档案讲述者-娓娓道来说天子,花名“玮小宝”。今天我们开始庶族崛起系列的第八讲,南朝刘宋的第八位天子宋后废帝刘昱。刘昱他爹是宋太宗刘彧,就是上一讲那位“猪王”。他妈是

  • 刘宋终结者萧道成的权臣之路,平定叛乱,铲除暴君刘昱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刘昱

    公元472年四月,宋明帝刘彧病死,时年三十四岁。遗诏命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五人托孤顾命大臣。朝廷虽然有尚书令袁粲、护卫将军褚渊等人辅政,但是阮佃夫、王道隆等人仍然专政,而且气焰越来越嚣张。镇东将军蔡兴宗在明帝刘彧末年曾出镇会稽,刘彧病故之后,只好回朝领受遗命。阮佃夫等人对他有所忌惮,不等

  • 两朝风云刘昱扶持萧道成对付顾命大臣,没想到却被其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刘昱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宋后废帝刘昱是个昏庸残暴的皇帝。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使得刘宋宗室内部互相征伐,朝廷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他最终也因众叛亲离而被萧道成废杀。虽然这些都是史书上的记载,但却只是事情的表象。从刘昱短暂的皇帝生涯来看,他并非像很多历史学者认为的那么无能,反而有着厉害的政治手段。他在位时平定

  • 南北风云——荒诞刘昱终被杀,刘宋大权归萧道成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刘昱

    面对杀心渐起的刘昱,萧道成可谓是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不安。病急乱投医的他甚至准备起兵造反,好在被部下和亲人们及时劝阻。冷静下来的萧道成改变策略,准备等待时机进行反杀。刘昱的滥杀无辜引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为求自保,越骑校尉王敬则主动前来向萧道成表忠心,替他监视刘昱的一举一动。光有一个王敬则可远远不够,萧道

  • 刘宋诸帝:刘昱与刘准:又是两个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分分钟美食标签:刘昱

    刘宋诸帝:刘昱与刘准:又是两个小皇帝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其实,从史籍记载来看,这个小皇帝刘昱、这个傻孩子刘昱,其实并不傻,至少在某些方面,不但不傻,还出奇地聪明。虽说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学习,顽劣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