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
这件事对鸠摩罗什的打击很大,弗若多罗一去,他不知道这部《十诵律》还能否译出来。送走弗若多罗,鸠摩罗什有好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每当看到那些未译完的稿件,他都要痛哭一场。
僧肇见状就对他说:“师父大可不必这样,虽然弗若多罗去了,懂《十诵律》的人不是还有鲜卑罗叉么?积极的办法是去寻找他。”
鸠摩罗什觉得有理于是向姚兴汇报,请他继续寻找鲜卑罗叉。与此同时,鸠摩罗什还给庐山的慧远写信,请其帮忙寻《十诵律》的梵语版本。他认为,就算没能找到鲜卑罗叉,有了梵语本一样能完成《十诵律》的翻译。鸠摩罗什当即就给远在庐山的慧远写信,写好后令姚左军送往庐山。
时间又过了很久,鸠摩罗什在焦急的等待中最先等来了去寻找鲜卑罗叉的人。他们告诉鸠摩罗什不必等了,应另想办法,因为人海茫茫找一个没有地址的人犹如大海捞针……
鸠摩罗什在绝望之际又等来了姚左军。姚左军果然带来了好消息,他告诉鸠摩罗什说:“慧远大师知道有一个高僧名叫昙摩流支,他能背诵完整版本的《十诵律》。”
鸠摩罗什沮丧道:“天底下这么宽,这位昙摩流支我们去哪里找他?”
姚左军道:“慧远大师正在想办法打听,有消息他会告诉你的。”
鸠摩罗什一听就泄气了:“唉——还要打听才能知道,这也是未知啊——当然还是要感谢慧远师的一片心意,我知道,他跟我一样也焦急。”
又是数日过去,这天,鸠摩罗什正在大殿里说到未译完整的《十诵律》,慧远的信差昙邕突然到来。昙邕已经好久没来长安了,鸠摩罗什明白,他在这个时候来到必有好事。
鸠摩罗什把昙邕放进禅房,果然昙邕一坐下来就说:“关于罗什大师要找懂《十诵律》经师的事,姚左军刚走就有了消息,真是巧得很,原来那位昙摩流支正好也来了长安,我师父就修书一封嘱我带上交给昙摩流支,请他协助罗什大师译完剩余的《十诵律》。”
“昙摩流支大师找到了吗?”这才是鸠摩托罗什最关心的。
昙邕点头:“找是找到了,不过这个昙摩流支还真不好找,那么有学问的一代高僧,竟然住到郊外最偏远的小庙里去了。”
鸠摩罗什松了口气,轻轻地搓着手:“这才是真正的高僧,因为越是清静处越好修行。这事辛苦你了,老衲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昙邕道:“都是给佛菩萨做事还要感谢那就见外了。”
鸠摩罗什点头赞许道:“说的也是——不知昙摩流支大师何日可来此处?”
昙邕道:“他说过处理好一点杂事就来,他是个说话讲信用的人,罗什大师放心好了。”
次日,逍遥园来了位仙风道骨的老和尚,执事僧一打听,果然是来找鸠摩罗什的昙摩流支,于是赶紧向鸠摩罗什汇报。罗什闻讯迎出门来,见到昙摩流支顿时激动得很久才说出话来:“昙摩流支大师,我们总算是把你盼来了!”
昙摩流支道:“这都是因为你的功劳啊!”
鸠摩罗什不明白,遂问:“不知昙摩流支这话从何说起?”
昙摩流支道:“我说这话自有我的道理,实不相瞒,我来到长安已有些时日,正准备远行,而且行装都打好包装了,没想到正要走又为一点小事耽误了一天——结果第二天慧远大师的信差就到了。”
鸠摩罗什仍不解:“这与我有何关系?”
昙摩流支道:“若不是你的一片诚心感动了菩萨让我多待一天,我哪能今天在此处?”
鸠摩罗什这才明白昙摩流支在说笑话,想想,拍拍脑门,也跟着笑了起来。
昙摩流支是个办事雷厉风行的人,当天下午开始就要求工作,于是一度中断的《十诵律》翻译工作又开始继续了。
昙摩流支虽然年纪很大,却精力充沛,每天工作时间他都是精神十足地囗授《十诵律》,鸠摩罗什随堂译成汉语,再由众弟子记录。鸠摩罗什见他精力这么充沛,内心很高兴,一点也不用担心出现弗若多罗那样的情况。恰恰相反,他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十诵律》的后续翻译工作在有序的进行着,某日上午,一干人正在大殿工作,鸠摩罗什突然犯困,也正在这时,有侍者走过对鸠摩罗什耳语,说是有客人来访。鸠摩罗什于是宣布暂停。
到了外面,鸠摩罗什问侍者道:“来访者何人?”
侍者道:“不认识,他自称是您的徒弟。”
鸠摩罗什不悦道:“我正在做事,以后不是重要客人就不要通报。”
侍者道:“可是我见他一把年纪的……”
鸠摩罗什不再理会侍者,至禅房见有一个老者坐在罗汉床上,鸠摩什回头对侍者道:“什么我的徒弟,他才是我真正的师父——鲜卑罗叉!”于是趋步上前行礼,“师父,这些年您都去哪里了?前段时间我满世界找您也没找不到!”
鲜卑罗叉道:“我知道,我这不是来了吗?”
“可您来得不是时候!”鸠摩罗什用开玩笑的口吻。
“我知道,你已经请到人了,我本不想进来,但转念一想,这么多年不见,过门不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如果你不进来,我真的就有想法了,师父,你还没回答我,这些年你去了哪里?”
“自从那年吕光攻打龟兹我们分离后,我就到一座叫乌缠的山里避难一直没有出来。”鲜卑罗叉道,“这里有个小小请求,以后快莫叫我师父,以你的德行与名望远在我之上,你这样叫折杀我也!”鲜卑罗叉道,
鸠摩罗什道:“那如何要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是我的师父,这是到哪天也否认不了的——这些年师父在乌缠过得还好吗?”
鲜卑罗叉苦笑:“也谈不上好,过得去罢了,乌缠那地方天高皇帝远,道路不通,自然也不与外头通消息。”
鸠摩罗什点头:“难怪我们找不到您!”
鲜卑罗叉道:“前些日子有个云游的僧人,他见我会念《十诵律》,就问到我的名字,然后我才知道你在长安译经,正满世界找我。”
鸠摩罗什叹道:“若不是那他云游僧人,恐怕我们这辈子都难见上一面了。”
“有那种可能。”
“师父,你既然来了,就长住下来,如能一起做事那就最好!”鸠摩罗什盛情挽留道。
鲜卑罗叉摇头:“不可,这位昙摩流支大师我很了解,有他一个人足够了,多一个人反而不好,道理你应该明白。我在这里最多只能住十天,多年不见,也想叙叙旧。”
说的是鲜卑罗叉在逍遥园住下后,鸠摩罗什一有空就过来陪同,分别四十多年的师徒俩,相见于中国长安,都很欢喜,当然也有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一次,两人聊得正欢,鲜卑罗叉突然问道:“罗什,你在长安大有因缘,受法的弟子有多少人?”
“佛教在中国的经、论都不充足,现在经和诸论很多都是弟子翻译的。至于受法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当中有许多是很优秀的,能弘扬佛法。弟子业障深重,所以不能受到他们的尊敬而已。”鸠摩罗什敬谨地回答。
卑摩罗叉点点头说:“你弘扬佛法理当受到敬重,你说‘不能受到他们的师敬’又是何意?”
鸠摩罗什红着脸道:“不瞒师父,自从与你分手,弟子为时势所迫前后娶了十数女子……”
鲜卑罗叉听完罗什的讲述,叹气道:“是这样啊……只是你确实是事出有因,他们应该原谅。唉,有谁知道你为宣扬正法,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啊……”
“他们是原谅我了的,是我不能原谅自己。”
鲜卑罗叉少不得又要劝慰一番。
十天时间转眼即过,鲜卑罗叉要离开长安了,鸠摩罗什又是执意挽留。罗叉道:“有心人难留去心人,你不要再留我了,如果你还当我是师父,希望能满足我一个请求。”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话师父只管说!”
罗叉见罗什说得如此爽快,就说:“老衲一辈子都在传授《十诵律》,剩余的时间也不想再干别的事,只是如今到了中国,懂梵语的太少,不便于传播,如果能将你译出的草稿带走,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鸠摩罗什见留不住人,只好说:“几张草稿拿去就是,不值一提。”
卑摩罗叉拿了这些很接近原文意义的草稿,又作了一些补译和删定,即携带此律至江陵各地弘扬……当然这都是后话。
再说鸠摩罗什送走鲜卑罗叉,仍每天忙于译经。在不知不觉中,身体渐渐变得消瘦了。阿竭耶末帝见了很心痛,遂劝道:“罗什你瘦多了,依我看是劳累所致,你能不能少做点事呢?”
鸠摩罗什一听,才去照铜镜,这一照把自己都吓坏了,他对她说:“对我而言,我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把《十诵律》译完,至于生命,一个风烛残年的人了,那有啥子重要的!”鸠摩罗什说这话时,姚兴送他的小女正在院子里嘻嘻哈哈打闹,他皱了下眉头问,“她们整天是这样吗?”
阿竭耶末点头:“是这样。”
“你是她们的大姐,为何不教她们念经呢?”
“说了,她们不愿意。”
“是吗?她们为何不愿意?”
“说她们只会歌舞,不会念经。总之我的话都不愿意听。你是当家的,要不你去说说看?”阿竭耶末帝提议道。
鸠摩罗什想了想:“你把春红给我叫来吧。”
春红以为鸠摩罗什要接受她,满心欢喜地来到房里,却见罗什并没有要宽衣解带的意思,于是低着头说:“国师找我有事?”
罗什道:“是啊,想问问你们平日里在家都忙什么?”
春红道:“不忙什么,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
罗什叹气道:“我老了,你们还年轻,还是学学佛吧,等我死了你们也好有个寄托,知道生死无常的道理。”
春红吃惊地看着罗什:“你也会死?”
“我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也有七情六欲,哪有不死的道理!”
“可是他们都说你是菩萨是金刚不坏之身,不会死的。就是死了也能升天。”
“你对了一半,我在死后确实能升天,但前提是平常要念经学佛,如果你们能做到,一样也可以成佛。”
“真的吗?”
“我什么时候骗了你们?”
春红见鸠摩罗什说得很认真,就说:“那我听你的,从明天开始念经。”
“不光是你一个,你是她们的老大,还要带动大家一起念经学佛。从明天开始,我每天用一个时辰教你们。”
春红为难道:“我能保证听你的话好好念经,其他人不好说。”
“为什么,能说出个道理来吗?”
“大家认为这经好难念,以前阿竭耶末帝姐姐也教过我们,念了好多遍大都也没记住,念得人都怕了。”
“她教你们念的是什么经?”
“好像是……是《金刚经》吧,‘什么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我还记得一点点,她们都还给耶未帝姐姐了。”
鸠摩罗什道:“放心,我教的与耶末帝的不同,保证你们能接受。”
次日,鸠摩罗什开始给这些女孩讲经,首先他问大家想学哪部经,众人一个个呆若木鸡,因为她们不懂佛教里面有哪些经书。春红见没人敢说话,接声道:“我们听你安排。”
鸠摩罗什道:“耶末帝教过你们《金刚经》,那就讲这部经吧。”
有人一听急了:“随便讲哪部经都可以,万万讲不得《金刚经》,这经太难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只要用心,没有哪部经不好懂,不用心,再容易也难,《金刚经》在佛教里应是最好学的。我讲出来保证大家喜欢。”鸠摩罗什见她们都在看着他,就开始讲述,“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好,他临终时,全家人在旁边为他助念,他很高兴,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了阿弥陀佛。此时,忽然一声巨响!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破门而入——她是富翁的小姐。她大放悲声道:‘老爷啊!您怎么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么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她这么一叫,这老头脸色大变,显得很痛苦,于是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欲知鸠摩罗什会用什么禅机告诉大家怎么修行,请打开下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