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绍兴挖出160万平米王陵,文物价值堪比秦始皇陵,考古队赞叹不已

绍兴挖出160万平米王陵,文物价值堪比秦始皇陵,考古队赞叹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小萍 访问量:4081 更新时间:2023/12/19 16:28:33

我国拥有举世难敌的璀璨明,而经过历史洪流的冲刷,那些文化瑰宝要么被销毁,要么散落民间,要么被保留下来,还有不少作为陪葬品,“沉睡”于与地下,只待某日被发掘,惊艳世人。

古人对自然具备敬畏之心,崇信鬼神,相信人死后能够到达另一个世界。因此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贫穷人家,在死后都会以一些物品进行陪葬,他们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仍能拥有生前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帝,在死前都会命人修建大型陵墓,并带上大量金银珠宝,或稀世珍宝,等死后继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及世间的荣华富贵。

为此,他们在无形之中为后人保留下了璀璨的文明,通过那些文物,能够看见不同朝代的艺术文化风采。那么,每次有古墓被发现,对于人们而言,都是一种未知的惊喜,因为每一座古墓都埋葬有大量文物,那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珍贵的国之财富。

说到古墓,秦始皇陵的壮丽辉煌程度,就令后人在大呼奢侈之,叹为观止,为之惊艳。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绍兴发现的一座王陵,同样宏伟豪华,占地面积多大160万平米,拥有的文物价值,不逊色于秦始皇陵,就连见过各类“大场面”的考古队就惊叹不已。

这座古墓位于浙江绍兴亭镇木栅栏村南的一座小山上,这座山东西长约300米,高约24米,平面像方形,高耸似印,所以被称为“印山”。20世纪90年代,这座古墓被浙江考古队在印山上发现,后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被这支考古队展开发掘,对它进行了考古探索。

据考古专家介绍了解,这座王陵的平面呈现出的是“甲”字形,由墓道、墓坑组成,属于竖穴土坑墓,它的坑口拥有大约约12.4米的深度、46米的长度、约14米的宽度,为长方形状。

根据专家探测,这座古墓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而像这么大的规模,只有皇帝或者是诸侯王才能够使用。在整座王陵的墓室有着4米多的高度、30 多米的长度、5米的底宽,在墓室之间有台阶相隔,当时的工匠所采用的是大长方木进行构筑,且把油漆涂在每一根木枋的四周。而在地面,所使用的是长方木进行横平铺,并用长方木进行互相斜撑。

当时的工匠还在墓穴的中室,铺上了1层编织物,并把大型木棺放置在中央。那木棺有0.40米的内高、6.10米的长度、1.10米的宽度,所使用的独木来雕凿形成,据专家推测,用来制作木棺的树,可能树龄在一千年以上,而据相关史料了解,在2000多年前,绍兴地区就有过一大片的原始密林。此外,当时的工匠还使用三面髹漆在棺内外和墓室内的长方木上,因此一直到了现在局部地方漆面都还像镜子一样。

这座王陵在填筑的防腐上相当考究,当时的工匠采用了大约140层树皮包在了墓室上,然后再用1米厚的木炭层填筑在20多厘米的硬树皮上,且整个墓坑里面,都填筑了大量的青膏泥,墓室坑底则采用一层1.65米厚的木炭进行铺垫,非的科学,使得独木巨棺在2500年的时间冲刷下,仍保存完整。

这座古墓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越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允常,和吴国在矛盾之下互伐,他去世后,越国的国君便是鼎鼎有名的勾践。奇怪的是,越国国君允常的遗体还有那些陪葬品,不知道是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的,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不得而知。而经过发觉后统计,这座王陵出土了40多件文物,在那些文物当中,其中包括青铜器、石器、玉器、玉剑等。

这座王陵的建筑规模很大,在气势非常的宏伟,形制很独特,结构也很合理,保存得非常的完整,这是十分罕见的,因此中国的文物权威人士对它的评价很高,认定它能与秦王陵相媲美,所以才有了“北有秦宫,南有印山”的美誉,可见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华夏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每一个朝代,都会涌现大批人才,根据时代背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那些品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品,也在被创造中,承载着那一个个时代的文明,是华夏一笔笔巨大的财富。

标签: 王陵

更多文章

  • 邹城明荒王陵,出土文物众多,景区已免费对外开放,大赞

    历史人物编辑:L大话文娱标签:王陵

    明代荒坟 从邹城市区出发,大约10公里30分钟即可到达城北的明鲁王陵景区。虽然你去过很多次景区,但每次去都有不同的场景。一开始,景区是收费的,后来是免费的。地下宫殿不对公众开放。现在,由于疫情,恩门南部地区开放,而北部地区,如恩门寺和地宫,仍然关闭明鲁帝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九龙山南麓邹城

  • 一座座王陵见证了西夏190年兴亡史|毅老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毅老读书标签:王陵

    西夏始于1038年,终于1227年,是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以党项族为主体,融合了汉、吐蕃、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的“白高大夏国”政权,前期和辽、北宋共存,后期与金并立,历经九世十帝一百九十年,创立了多民族融合的独特文化。 然而,二十四史并未为西夏修史,当代文学作品多把西夏描写为神魔玄幻的国度

  • 鲁地老农野外挖洞,挖出明朝隐藏王陵,出土文物琳琅满目车载斗量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王陵

    相信小伙伴们都知道,考古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为我们揭开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件事情,同样与考古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就在齐鲁大地的邹城某地,曾经出土过一座明朝的墓葬,当打开墓穴的一瞬间,所有的考古专家都被里面的一件东西惊呆了。说起这座墓葬的主人,或许大家并不十分熟悉,他就是明

  • 吴敬中的夜明珠和玉座金佛值多少钱?王陵基沈醉和鉴宝专家会给出不同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王陵

    不管保密局天津站机要室主任、中校副站长余则成是不是峨眉峰,少将站长吴敬中都会倾尽全力保护他:且不说余则成被抓我也跑不了,就是这样一个善财童子招财猫,打着灯笼上哪儿找?作为吴敬中的学生,余则成是很了解老师的“高雅爱好”的,这种爱好,上溯三千年,下追若干年,都是巧妙的生财手段。在当年的军统(保密局),戴

  • 荒凉山坡出土古墓,原以为是大将赵云墓,专家发现铜块称其是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王陵

    《句》中写道:“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大千世界万物皆有其存在价值,也需历经生死,无论天子或是庶民,在死亡面前皆平等。世人皆逃不过入土为安之宿命,而墓室乃逝者安息之地,万千古墓皆象征着前人意志。人生苦短唯有数十载,在短暂的人生之中,世人皆想成就大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纵观历史长河中,能够被世

  • 考古:为什么商周王陵不见踪影?看金村大墓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王陵

    很多人都好奇这个问题,但是从相关的考古材料来看,商、周王陵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即商代王陵早期和中期的确没有发现,而晚期王陵虽然发现了但是被多次盗掘,无法判断陵主身份;至于周代王陵,西周的暂时还未发现,但东周的洛阳金村8座墓,可以确定是周王陵墓,但也遭受了严重的盗掘。(一)商代王陵早商文化以郑州商城和

  • 西夏王陵中出土11件同类文物,它是最特别的,被誉为国之重宝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王陵

    在中国历史上,西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它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短,而且在宋、辽、金时期还扮演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蒙古崛起后,对西夏文明进行了疯狂的灭绝政策,以至于它长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湮灭在历史长河里。比如西夏的王陵,就被蒙古人破坏,地表建筑十不存一。直到明帝国统一之后,才被发现,但明清时

  • 史海遗珠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王陵

    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陈平和王陵都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西汉建立,二人都是朝廷重臣。刘邦死后,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吕后欲封诸吕为王,便找陈王二人询问意见。王陵说不能封。陈平说可以封。后来王陵被吕后迫害,而陈平则得以重用。吕后死后,陈平立即组织人员诛杀诸吕。一千多年后,到了南宋,有人问思想家陈亮,对陈平

  • “摸金校尉”组团盗王陵,4人下墓离奇身亡,尸检揭墓内死亡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王陵

    自古以来,盗墓这样的事就层出不穷,在曹操时代,甚至出现了官方的盗墓组织——摸金校尉。在一众相关小说的渲染下,大家对于这个神秘组织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传说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盗墓时可能会出现的稀奇古怪的事儿也都一清二楚。于是不少人很好奇这个组织,更为重要的是,传说只要他们一出手,就没有不能盗的墓,

  • 洛阳金村大墓监守自盗,文物损失超敦煌莫高窟,八座王陵仅剩一座

    历史人物编辑:大雯观史标签:王陵

    中原形胜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以河南为主,这里大大小小分布了从夏朝上古以来到周朝最后一个三代结束的壮丽历史遗址。大多数的古墓遗址如同挥之不去的丽影一般萦绕在海内外有心之人的心头,上个世纪河南洛阳地区出土了金村大墓,当时国家民族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四万万中国人在日寇的炮火威胁之下心中一直念叨的都是救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