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平各方英雄统一南北,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也着手稳定新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专制集权。朱元璋贯彻安全、健康、活力的经济方针,实行开垦奖励,实行民村、军村、商村等农田制度,建设水利,大力发展桑、麻、棉、其他经济作物遍及全国,有利于恢复和发展。他还移民富民,抑制强权;下令解放奴隶和女佣;减税重罚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量地、查户等。经过朱元璋在这个时期的努力,政治清明,社会发展,通称洪武之治。
面对贪官污吏,他变得杀戮更甚,据史料了解,明太祖在任31年期间,先后发动了6次重大反腐运动,一共杀掉了15万贪官,支持廉洁并不意味着否定官员应有的待遇。作为皇帝,明太祖对官员非常谨慎。明朝建立前一年,他任命了234名地方官,并命令他们支付巨额船费,这对基层干部的利益是不利的,明太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官员,节俭是骄傲的,奢侈是可耻的。
朱元璋告诉新任官员,人民交的房租是国家使用的,也是官员工资的来源。知道了这个道理,官员就应该勤于政治,为人民服务。朱元璋的生活简单而勤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事务中,有一点空闲时间,或读书或练字,或与学者讨论经典、历史和文学。每到耕种和收获的季节,朱元璋总是自己动手,并反复教导内监和儿子们:吃自己种的东西,味道才会特别。不仅是他,就连皇后也能在后宫中担当主角。宫女也可以自己节俭,穿洗衣服。朱元璋总说,自然之物不可浪费,民生伤财,谁也不敢谨慎。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十分珍惜从劳动者身上汲取的材料。朱元璋十分珍惜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也不会放过身边的孩子和后宫等人的教育。朱元璋让宫里的裁缝把做衣服剩下的丝缎缝成百纳被,剩下的丝绢布头,缝在公主的衣服上。
朱元璋之所以有这样的品质,正是因为他早年的经历。我流落街头,当乞丐,去寺庙当和尚。经过多年的努力,朱元璋获得了重生,建立了明朝,成为了万人敬畏的皇帝。他将带着所有的荣耀回到家乡,证明他不再是当年的穷困潦倒的朱重八。村民们纷纷跪下磕头,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可怜的小子会成为一代帝王。
此时刘德也在场,在朱元璋还小的时候,为了生计曾在这个地主家为他放牛,因为瞧不起朱元璋的出身,这个刘德经常欺负朱元璋,此时的他正躲在人群的一角,跪着发抖,生怕现在的明太祖还旧账,丢了性命。
当年的朱元璋当然不会忘记刘德,这次刘德是他关注的对象。于是,刘德就被叫到了他的面前。刘德已经吓得浑身发抖,不断向朱元璋磕头,求他不要杀他。谁知道朱元璋的反应让众人大吃一惊。他先把刘德扶起来,说当时他这么做很正常。毕竟,没有人想到他将来会成为皇帝。朱元璋作为刘德的弟弟,赏给刘德三十亩地,免征赋税十年。据说,直到明朝末年,刘继祖的子孙都是这样对待的。可见,古今中造大事者,不仅有恒心,也有胸襟。真不愧“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