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父偃提出解决诸侯王的“推恩令”,为何最后自己却被族灭

主父偃提出解决诸侯王的“推恩令”,为何最后自己却被族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汤娜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4/1/22 18:13:20

推恩令,二桃杀三士和围魏救赵三大计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无解的阳谋,这三计策之所以被称为无解就是在于他洞察人性的谋略,而且深谙人性的弱点。让人胆寒的无解陷阱。但实际上这三计策都是可以破解的,尤其是“推恩令”。推恩令成功在于汉武帝武力的强大,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推恩令也是无法推行的。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推恩令的主导者和策划者主父偃

实际上第一个提出推恩令这个策略的不是主父偃,而是贾谊,最初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思路:将一块大蛋糕无限切小,使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弱,然后完全被皇帝掌控在手中。这实际上就是推恩令的雏形,但最初的汉武帝却拒绝了这一建议,直到最后主父偃提出这一建议,汉武帝才接受。原因就在于当时汉武帝的势力不够,再就是时机不对。最关键一点,汉武帝需要一个操盘手,需要一把杀人的刀。而此时的主父偃就是这把杀人刀。

所谓推恩,实际上就是割肉,让老诸侯们极不情愿地将自己手里的猪肉切成多份,分给了自己所有的儿子们。儿子们到时候再往下分,继续给自己的儿子们分,最后就是诸侯们彻底地消亡。这个政策还有一个益处就是满足了诸侯王那些庶子们的利益。庶子是这条政策的最大拥护者,所以执行得也是相当顺利。诸侯王们眼睁睁看着自己身上的肉被一刀一刀地切开,一点办法都没有。想想,刘备的祖上刘胜可是有120个儿子啊。更大问题是,能被割肉还算是好的,有些诸侯国连被割肉的的机会都没有。

主父偃,与徐乐﹑严安同时被汉武帝拜为郎中,主父偃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不喜儒学,由于深得汉武帝赏识,一年中升迁四次,他第一次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主父偃虽然以推恩令闻名,但是他的建言不仅仅是推恩令,包括迁豪强于茂陵以强干弱枝,包括立朔方郡省转输戍漕,都是切中汉帝国时弊的良策。主父偃如果生于高皇帝时,就是张良陈平一流人物。可惜他生于汉武帝时期。作为推恩令的操盘手,他的一系列行为必然得罪诸侯王,燕国与齐国在主父偃的操作下,燕王刘定国自杀、齐王刘次昌自杀。燕国和齐国也都被除国。这事最开心的当然是汉武帝。但诸侯国恨透了主父偃。

《史记》主父偃的那句话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你可以说这是价值观扭曲,但你不能不承认他是枭雄之辈。实际上,这两点主父偃都做到了,主父偃此人眦眦必报,这也是他没有自保的原因。赵王为求自保,对主父偃加以构陷,将早已经收集好的材料送到了汉武帝手中。看到手中主父偃收受贿赂的各种铁证,汉武帝大怒,直接就将主父偃下狱。此时的诸侯王更是一致上书请求汉武帝赶紧杀了主父偃。应该说,此时的汉武帝其实不想杀了主父偃,因为诸侯们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就在此时,与主父偃不和的御史大夫公孙弘最终让汉武帝下了杀主父偃的决心:“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主父偃最终被灭族。

主父偃是酷吏无疑,这群人包括主父偃在内,这是一群对人性透彻到了极点的人,是一帮纵横家,一帮在政治斗争中难有善终的刑官,一帮智绝害德的枭才,一帮为皇帝既做刀剑也做盾牌的棋子,他既拥有了最大权力,最后也因此而族灭。下场虽然惨,但是我相信如果主父偃再来一次,还是会选流星般耀眼而最后陨落。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主父偃

更多文章

  • 还在羡慕诸葛亮的能言善辩,主父偃的机智灵敏,学会这点你也能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主父偃

    /文花开无田高考在即,许多学弟学妹开始平复心情,迎接即将道理的人生挑战,而多年的风雨兼程,也必将会换来硕果丰收。你是否羡慕百家争鸣时期知识分子的口若悬河,一人一剑一卷书,竹简刻着的都是你璀璨的智慧结晶。一介布衣穷游天下,四处游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没事还能结交一下志同道合的书友。运气好的话,刚出门就

  • 贾谊的思想,晁错理解错了,主父偃却因此获益良多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主父偃

    公元前127年的春天,主父偃上书刘彻,建议执行推恩令。通俗地理解推恩令的好处就是,如果执行这项政策:刘彻赚了!国家赚了!主父偃赚了,各个诸侯的小儿子们也赚了!只有诸侯的大儿子们亏大了。所谓的推恩令,其实就是采取和平演变的方式,对诸侯进行解剖,削弱诸侯的威力,把诸侯当成一块大蛋糕,诸侯去世后,把这块大

  • 主父偃:拥有大志向的宠臣,他的奋斗史和悲惨结局同样让人感叹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主父偃

    主父偃,汉武帝时宠臣。出身贫寒,但好读书,用真才实学获得了汉武帝的青睐,一年四迁。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他建议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众多子弟,达到削弱诸侯国实力的目的。可惜,最后也因此而死。说起他的直接死因也颇为传奇,他是在处理诸侯王家中的不可描述的关系时,被

  • 西汉的丧钟主父偃一生中都经历过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情感小兄弟标签:主父偃

    生于贫贱 鲤鱼跃龙门他最先在家乡齐地游学。在这里,他收到了宾客们的排斥,生活贫困,亲友们对他态度不好,不愿意借钱给他。这段生活对他触动很大,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在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凄凉遭遇后,他离开家乡,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梦。燕、赵、中山,他几乎游遍了北边半个汉朝,但到头来仍是穷书生一个,客居异乡

  • 西汉大臣主父偃深得武帝宠幸,最后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主父偃

    西汉大臣主父偃深得武帝宠幸,最后之所以没有得到善终,是因为主父偃在朝堂上树敌太多,再加上主父偃贪婪、睚眦必报的性格,使得主父偃最终被满门抄斩。 西汉时期的主父偃深受汉武帝赏识,一方面是因为主父偃的确有才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主父偃对于汉武帝非常有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主父偃的主持下,汉朝开始推行“推恩

  • 为何西汉的人才都不得善终?从主父偃看西汉人才状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主父偃

    在中国历史上,主父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前半生就如同一个网络小说爽文的男主角。颠沛流离,受尽屈辱,最后飞黄腾达,并且报复了之前欺辱过他的人。虽然后半生被武帝杀死,那是后话了,大丈夫一生能够建功立业已然足以,何必计较身后之事呢?《倚天屠龙记》常遇春说过一句话:大丈夫能够有自己的事业,活到40岁也

  • 主父偃对汉武帝说,不惜血本守住这个地方,方能开疆拓土统一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主父偃

    一直以明媚与清浅,一直坐在山河深处,看岁月流逝,人来人往。而我,就这样认定了,那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开辟的一条通往北国春天的路。河南之战,汉匈双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规模亦不为大,但它在汉匈战争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汉王朝收复河南地,使得汉朝的北部边防线更往北推移至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一道屏障,从

  • 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立下奇功,为何被刘彻下令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被很多网友称为天下第一阳谋,认为这是西汉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隐患的终极法宝。而提出推恩令的官员主父偃也受到很多网友的推崇,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是顶级谋士的存在。然而让这些粉丝们失望的是,主父偃除了推恩令外,在汉武帝时期立下的功劳并不大。反而因为受贿诸侯王黄金的罪名受到追究,最终被刘彻

  • 汉武帝最窝囊的事,被术士栾大以磁铁小把戏骗娶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栾大

    “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这是在《孝武帝本纪》中,用来形容一个男人的,意思是说这个男人长得高大英俊,说话很有策略,而且敢说大话,说什么大话从来不犹豫。再直白一点说吧,这个人非常能忽悠,吹牛不打草稿,而且天花乱坠,无边无际,更为关键的是在汉武帝面前吹牛脸不红心不跳。这个人是谁?栾大

  • TVB艺人李旻芳为病犬换房,七百万房款分期付,人狗情深在所不惜

    历史人物编辑:花田喜事多标签:李旻

    李旻芳一共有两只金毛寻回犬,分别是“妹妹”以及“BB”。李旻芳在他们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收养了它们,人与狗之间建立起了很深厚的感情,相互陪伴了16年。16年对于狗狗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当高龄的年纪,过去一年,李旻芳频频被报道,就是因为狗年事已高,不便行走,所以每天她背着20公斤的狗上下楼,带它去呼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