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读是否还记得,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交谈中,曹操曾问刘备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有哪些,刘备列举了袁绍、孙策、刘表、刘璋等人,都被曹操否认了,最后刘备就回话:“那你看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怎么样呢?”曹操拍着手掌大笑说:“这些都是碌碌无为的小人物,根本不足一提!”
虽然刘备主动把张鲁提了出来,但也是实在想不到什么人,备选的答案,可以看出不仅曹操看不起张鲁,其实刘备也瞧不上他。特别在读到张鲁竟然容不下马超,觉得这个心胸也太小了,
张鲁真的就这么无能么?千年以来读者对张鲁是不是误解了呢?还是低估了。
张鲁其人
张鲁,字公祺,本是沛国丰邑人。他的爷爷张陵,寄居四川,曾经在鹄鸣山中学道,广收弟子,想跟随他学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当时人们把他称为“米贼”。他传教的方法与黄巾教的张角相同,即以教人治病为手段扩充组织,治病方法有饮符水、让病人处静室中思过等,门徒众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号称五斗米师。
张陵死后,张鲁的爸爸张衡继续奉行他的五斗米道。最后张衡死之后,张鲁继续传道。
后来益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派他和别部司马张脩一同带兵袭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趁机袭击张脩并杀了他,吞并了他的部众。刘焉死后,儿子刘璋代理他做了益州牧,刘璋认为张鲁不顺从,杀了张鲁的母亲及全家人。张鲁于是占据汉中,用他的鬼道教化百姓,自称“师君”。从此,张鲁与刘璋的梁子就算结了下来。
张鲁传道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吸收改进了张脩在汉中传道的做法,教入道者修所谓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供行人使用。又教习教者自隐,犯下小过错的治道赎罪,治道也就是通过修路,一般义务修路百步即可除罪。张鲁自称师君,初来修学道者叫鬼卒,学道较久又虔诚者叫祭酒,祭酒之上,设治头大祭酒。就这样,张鲁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组织,控制了政权。
一个以宗教控制政权的方式,总体来说都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黄巾军造反的心里阴影还留在其他政权的心中。
于是各路势力都有把张鲁吞并的意思 ,就连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也提到了把张鲁来了,横跨益荆二州的战略。
而张鲁估计也就能对刘璋雄起一下,对于其他势力来侵犯,基本上也只有投降的份。
张鲁在汉中不置官吏,以祭酒管理各地的政务,民众也是教徒,张鲁以宗教领袖的身份教导大家不得作恶,不得欺诈,凡有过错者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可宽宥3次,如再犯才加惩处。又依照《月令》行事,规定春夏两季不得屠杀,禁酗酒。中原及关中地区连年战乱,百姓大量逃亡,一部分人逃到了相对稳定的汉中,据《后汉书》记载,曹操征马超、韩遂,关西地区一次就由子午谷逃来难民数万家。巴夷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也支持张鲁,使张鲁成为雄踞汉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汉中是益州北部的一个郡,从地域上说,汉中是益州与关中之间一大块广阔的地带,其重要性又远非一个郡所能比。汉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谷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以来往往自成一体,受外界影响较小,在中原、关中一带战事不断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人跑到汉中来避难,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这些成果来看,张鲁还真算不上是昏庸。
可就这么个人人都想拉拢或铲除的异类政权,在刘焉时期,张鲁就已经取得独立性,不受这个益州牧管束。到了刘璋时期竟然对张鲁无可奈何。可见刘璋在军事能力上,与其他牛人想比,真的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刘璋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请刘备帮攻打张鲁。只是刘备醉翁之意不在酒,并没有进攻张鲁,而是把益州给占了。张鲁也到了需要做选择的时候。
在刀尖上跳舞的张鲁
汉中郡是益州的北部屏障,要进入益州,必须先进入汉中,然后越过数重极险要的关隘才能到达。关中和汉中之间是巍峨的秦岭山脉,在高山峡谷间仅有数条险峻的小道可以通行,在最险要的地方,只能靠人工修筑的栈道通过。
刘焉则密令张鲁烧掉秦岭山中栈道,切断了益州北面的出入口。益州的东面是大巴山和长江三峡,南面是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西面是荒无人烟的高原,在这个四面封闭的世界里,当刘焉找到了做土皇帝的感觉。
也因如此,汉中成了刘曹的必争之地。
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缘故,刘备和曹操都不可能让一个张鲁在夹缝中生存。
刘备占领了成都之后,继而又陆续占领了益州的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跨有荆益的目标。只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益州还有一块重要的地方没有占领。
而曹操当时的注意力在北面和南面,无力顾及汉中,为拉拢张鲁,就以朝廷的名义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把汉中郡改为汉宁郡,让张鲁当太守。
后来曹操发动关中战役,打跑了马超、韩遂及关中诸将,其目标不仅是关中,还有汉中,当时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了,曹操很快就会发动汉中战役。汉中既是益州与关中的中间地带,也是抗拒曹操攻击的缓冲区,汉中如果被曹操占领,对益州来说相当于脑门上被人顶了一把刀;而如果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好比给自己戴了一顶钢盔。
在《诸葛亮集》中保存着一封诸葛亮写给张鲁信件的片段,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大意是:神仙养身益寿,还要节制餐松饮霞,而你却追求享受,哪里还能尊崇道规呢?
刘备错失先机,让曹操先取了汉中,张鲁之弟差点成为名将
曹操亲自来,给了张鲁巨大的压力,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一直都有归降之意,计划立即就投降,其弟张卫极力反对。既然有人要打,张鲁于是派张卫、杨昂等人率兵数万,在阳平关前横向筑石城10多里,拦截曹军的进攻。
曹军大约10万,张鲁大约有3万,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卫占了地利的优势,曹军大败,死伤惨重。曹操感叹道:“打了30年的仗,还没有这样受制于人的。”悻悻然决定撤兵。
此时却发生了奇迹,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结果,假如曹操真的就这样撤了,张鲁在历史上的地位将加重,张卫也将成为一代名将,而后面的局面恐怕会更加复杂。
据《魏名臣奏》记载,曹操下令夏侯惇、许褚所部退兵,不料他们撤退过程中夜里误入敌人兵营,敌人不知究竟,还以为曹军攻营得手,居然四散败走。
《世语》也记载,说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突然不知从哪里蹿出来数千只麋鹿,冲入张卫大营,张卫军营夜惊,恰在此时,曹军高祚等部离此不远,高祚吹响鼓角,召集其他友军,张卫大惧,以为这都是曹军预谋好的攻营战术,于是投降。
曹操一生打过无数的仗,有胜仗也有败仗,可是像这样稀里糊涂说胜不胜、说败不败的仗还是第一回。不过,阳平关总算被攻下了。
曹操进入南郑,很惊叹张鲁的做法很,知道张鲁有归降的本意,就派人到巴郡寻找张鲁,劝他投降